90年代末到20世紀初,本溪人很少有不知道張寶勝的,他的事傳遍了大街小巷,並很快為外界所知,風靡一時。被稱為奇人張寶勝。
在億萬人矚目的央視春節晚會上,連續幾年張寶勝都在前排就座,本溪人只要一看見他,眼前就一亮,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張寶勝有許多個令人想不到,想不到他是一個孤兒,想不到他小時候是個鄉裡人人皆知的小偷,想不到他看上去不奇反而有點傻和怪。
張寶勝小名叫狗盛子,今年60歲,出生在南京,姓沈,母親在南京生他後得了結核病去世了,張寶勝排行老六,由於缺乏營養,長的是又瘦又小,家裡以為養不活他,住院的時候,就把他送給了同病房的一位病友,隨後,這位姓張的人又把他送給了其家在本溪,結婚後多年不生育的姐姐,沒想到,張寶勝輾轉到了本溪後養母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人說,這是張寶勝為她帶來的福份。同樣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作為養子張寶勝開始受到不同程度的虐待,在人們的眼裡傻乎乎的張寶勝真是一個小可憐。
後來,養父母下鄉到二戶來碑登村,落實政策到了桓仁鉛礦,十幾歲的張寶勝只讀到小學四年級就不上學了,整日在街裡逛,誰都知道他的養父母對他不好,身上常常有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陽曆3月份的一天,張寶勝被攆到八面透風的倉房睡覺,第二天,凍得身上發紫。街坊鄰居可憐他,把他當孤兒看,大家省出一把米和一件衣接濟他,逢年過節有的人家還把他帶回家住上一陣子。
少年張寶勝常常流露出一種說不出的怪勁。誰丟東西了,本來心急火燎地找不著,他一準能破案,人家不信,就把他當成是小偷,說他把東西偷走後,再藏匿起來找,玩得倒挺絕,這小子的手不老實。這些風言風語,並沒有讓張寶勝有所收斂,他還是我行我素,看見了就說。
知道這是一種特異功能,是在張寶勝參加工作以後。17歲那年,成立鎮政府,鎮民政部門收養了他,長大後,安排張寶勝到鎮基建隊工作,一個月開工資20元錢,張寶勝的日子過得挺滋潤。
1980年八月節後的一天上午,勞服公司多群經理來了一封信,張寶勝去送信,順口就說了一句:
你小姨子來信了,你讓人家買大米,還不給人拿錢。告訴你大米磨完了,去買吧。
「你怎麼知道」?話一出口,旁邊有人問張寶勝,你偷看人家信了?沒偷看,就是閣著信封聞到的,不能算偷看。他立馬回答。可是,無論怎樣說,大家都笑笑,搖搖頭,你小子是沒救了。
多經理沒言語,他覺著事有蹊蹺,可能張寶勝真的沒看,因為信封表面看沒有一絲損壞。
何不當場試試。
於是,副經理就問他,你知道我抽屜裡有多少錢嗎?張寶勝看了看,脫口而出,一共是11元,一個五元的,兩個兩元、兩個一元的。
大家趕緊驗證,果然如此。忙又拿來一張紙,寫上「比例」兩個字,裝在一個牛皮紙信封裡面,讓他聞看裡面紙上寫的是什麼,張寶勝說:一共兩個字,一個是比字,有一個我不認識。於是寫了下來,早有人驚嘆到,是是是,就是這兩個字。
有人還不服,變著法地試驗,結果都一樣,大家開始信了,覺著先前真是冤枉了狗盛子,圍著觀看的人們都不可思意地歡呼起來,爭相傳揚開來,狗勝子有特異功能!
勞服公司的副書記張庭有馬上向礦黨委作了匯報。到下午3點半鐘,礦上就來人把張寶勝帶到公司,第二天,生怕有誤,又驗證了一天,斷定這回不會錯了,趕忙給市冶金機械局打電話請示。市機械局和市委宣傳部、市科協來人住了兩天,進行觀察,並帶到本溪測試,結論是,張寶勝確實具備特異功能。
張寶勝開始風風光光起來,他被借到市公安局、省公安局,然後到了中央的國防科工委507研究所。
從此,他成了被研究的對象。老百姓琢磨他,科研部門也要弄個水落石出。每次回家,都跟著幾個人,把他的一舉一動記錄在一個本子上。張寶勝不厭其煩地應邀表演,什麼抓火球扭刀叉不在話下,表演完,不去飯店,而是不客氣地到鄉親們家裡吃飯,只不過吃了幾個蘇葉乾糧,喝了多少水,甚至去了幾遍廁所,排了多少大小便等全部被同來的人詳盡記錄,老鄉們頭一回見到這陣勢,才覺著這個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小偷」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有特異功能呢。
風光起來的張寶勝一點沒變,他懂得報恩。本溪人從上到下,許多人託關係找門路借張寶勝的光,見領導,交朋友,張寶勝都幫忙介紹,而且大事小事做了不少,為本溪的發展做了不少貢獻。無論多難的事,只要是張寶勝一出馬,就什麼都有,那才叫馬到成功。
在中南海,他還熱情邀請鄉下的老鄉去串門,不去就一遍遍打電話。回來的人都說,他越來越氣派,也越來越怪了。
表面看傻裡傻氣,言行中透露著古怪精靈。
無論是誰去,他不讓你走,你就說啥走不了。張庭有老兩口最多的一次住了28天,他幾乎是天天開車把人送到八盤嶺、十三陵、香山,張庭有不敢說不去,就只能任他性子,等張寶勝一走,兩口子坐在臺階上不動,百無聊賴地打發時間。
1990年張寶勝玩起了電話,他的寫字檯上就能有5、6部座機,大哥大手機也有幾個,有時候一宿不停地打,一個月電話費消費5、6千元錢,嚇得老鄉們直砸舌。
他開車從來不看紅燈,到釣魚臺、中南海都有專用通行證,他與國家領導人羅幹、王震、葉劍英、江澤民關係都不錯。外國賓客來的時候,外事部門和國務院辦公廳常請他去做表演。
頭兩年,他一個月有兩份工資,國防科工委研究所和國務院各開3500元。雖然收入加一起有7000多,但他對吃的東西一點不講究。也不請保姆,自己親自下廚做一大家子十幾口人的飯。最愛下麵條和做綠豆粥、小米粥,來客人了還要多做,能端來一大盆,吃不了就往你的衣服裡倒,每次都把老鄉們撐得不行。吃飯的時候,他用手撕著吃,飯菜掉桌上了馬上撿起來吃掉。
他也有普通人的一面,把兒子小時候的照片作成掛曆,望子成龍。央視春節晚會露上一面,這些他都樂此不疲。如果說,2001年之前他還有些張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50來歲的張寶勝秉性改了許多,乖了許多。近些年,不斷地有人站出來挑戰他,都被他拒絕。說是拒絕,其實是根本不予理睬。一個峨眉山的老道,在他的家門口足足等了七天,張寶勝也沒出現,他不去跟人理論什麼,只是一如往常地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著,對於傳言,也毫不在乎。
頭些年,老鄉們去過的回來都說,張寶勝沒有大的變化,包括言行舉止,出行方式,為人交友,工作關係。也常常和家鄉的朋友通通話,現在,二棚甸子的人依然記掛著他,老鄉們說,「狗盛子?啊,他呀,有特異功能,厲害著哩!」
如今,張寶勝走了,可能是真正的皈依。那麼他是來自上帝還是來自地獄,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他的秘密都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