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智庫 | 健康真相,別讓這些「科學」流言困擾你

2020-12-03 澎湃新聞

「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

眼藥水能治療白內障?

別讓這些「科學」流言困擾你,

一起來看真相吧。

1.「量子原塑」能防癌防糖尿病防高血壓?

流言:

量子原塑(礦物飲液)是經過量子技術磁化後的磁化水,富含百餘種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飲用這種水可以防治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皮膚病等多種疾病。

真相:

量子原塑(礦物飲液)能防治多種疾病的說法無從考證。量子技術目前基本還處於實驗階段,距離實用化還有一定的距離。這些量子飲液等所謂的「量子產品」與量子沒有任何關係。

「量子」是一個物理概念,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於1900年提出,是描述微觀世界一個物理量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目前量子力學等量子理論研究進展很快,量子精密測量、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都有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量子精密測量與量子保密通信,都已經開始了實際應用。

儘管生命現象中可能存在量子效應,比如生物導航、光合作用,但由於這些現象太宏觀,實驗非常困難。所謂「量子產品」,很多都是商家誇大宣傳。判斷一個商品是不是量子的,要看它有沒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疊加性,如果沒有用到,它就不是量子產品。

2、能用磁鐵吸住的保溫杯就是好保溫杯?

流言:

通過不鏽鋼是否有磁性,可以區分保溫杯材質的好壞,能用磁鐵吸住的保溫杯才是好保溫杯。

真相:

根據國家標準GB9684-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不鏽鋼製品》的規定,食具用不鏽鋼材料包括奧氏體不鏽鋼、奧氏體—鐵素體型雙相不鏽鋼、鐵素體型不鏽鋼等,其中奧氏體不鏽鋼沒有磁性。

日常較常見的304和316不鏽鋼即屬於沒有磁性的奧氏體不鏽鋼,其主要合金元素是鐵、鉻、鎳,價格相對高昂。低鎳(節鎳)含錳奧氏體不鏽鋼也是沒有磁性的,其使用錳和氮代替部分鎳,價格相對便宜,不過性能和安全性並不差。另外,參照我國目前對保溫容器的多個相關標準,一款合格的保溫杯應當在保溫效能、異味、耐衝擊、密封性、手把及提環連接牢度,以及材料衛生安全性方面符合要求。因此,是否具有磁性並非評判保溫杯好壞的標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金屬元素過敏的人,一定要根據所標註的不鏽鋼牌號,上網查詢一下相對應的不鏽鋼具體成分。例如,對鎳過敏的人最好不要選擇304不鏽鋼產品,對錳過敏的人不要選擇含錳的不鏽鋼產品。

3、「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

流言:

每天只用睡4個小時,並嚴格執行分段睡眠法,即先睡2個小時,被鬧鐘叫醒後,保持1個小時的徹底清醒狀態,再接著睡2個小時。這種方式既睡得少又睡得好,建議大家都試一試。

真相:

這樣的睡眠模式只是個例,也沒有在事前事後做全面身體檢查對比,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說服力較差。通常醫學上證明一種方法是否有效,要採用循證醫學方法,即隨機、雙盲、大樣本、長時間研究,研究數據經統計處理差異顯著,才能證明科學有效,才可以推廣。

當前研究表明,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至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而少於4.5小時或高於9.4小時,死亡率明顯增高。如果連續19小時不睡覺,人的腦力和體力狀態與醉酒是一樣的。睡眠不足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肥胖,影響性功能,還會加速癌細胞的增長,患腸癌、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的風險更高。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睡眠不足視為致癌因素。45歲以上的人,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的,比睡7-8個小時的人得心梗和腦梗的概率高200%。

對於大多數成年人而言,建議每天睡6至8小時為宜,睡太少或太多都不好。晚上9時至10時睡眠最科學,超過晚上11時睡覺就屬於熬夜。好的睡眠標準是躺在床上15分鐘左右入睡,夜間起夜後也可很快入睡。

4、海鮮中含微塑料正殘害無數中國人?

流言:

海鮮中含有大量微塑料,而這些海鮮正在毀掉無數中國人的身體!

真相:

「海鮮裡可能含有微塑料」的說法並非最近出現,早在2018年,它就已經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

自然界中微塑料廣泛存在。奧地利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從芬蘭、日本、俄羅斯等8個亞歐國家分別選擇了1名志願者,進行飲食控制實驗,最終提供的糞便樣本顯示,在8個樣本中,發現了多達9種類型的微塑料。但這些微塑料是否對人體造成了實質性的傷害,依然是未知數。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項研究表明海產品當中的微塑料對人體健康有可見的危害。

並且,談到食品安全對人體的影響,就不能不談劑量。這與食品添加劑的道理是相似的,少量或者微量的微塑料,很難對人體構成實質性的影響。

在政策法規方面,我國海鮮類產品目前已經有了國家標準GB2733-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鮮、凍動物性水產品》,對揮發性鹽基氮和組胺的含量、汙染物的限量、貝類毒素限量、食品添加劑的含量乃至需要在加工前保持活體狀態的海鮮都做了詳細規定,劃定了海鮮產品安全與衛生的紅線。

目前,我國海產品安全性是比較高的,這還得益於水產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每年消費的海鮮當中,將近80%來自於水產養殖農場,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出海捕撈」,因此公眾不必過度擔心所謂「微塑料入侵」問題。

5、眼藥水能治療白內障?

流言:

每天滴幾滴眼藥水,能有效治療白內障。

真相:

眼藥水沒有這麼神奇的作用。抗菌類眼藥水主要適用於眼瞼、淚道、結膜、角膜等部位的感染性炎症,滴眼液可以用於潤滑眼球、緩解視疲勞、緩解沙眼、減少紅血絲等。

白內障屬於器質性病變,患者的晶狀體出現了渾濁。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機,白內障就相當於在鏡頭上「貼」了塊膠布。除了把膠布撕下,沒有其他辦法。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權威眼科治療研究機構,都認為手術是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凡是宣稱能治療白內障的眼藥水,都屬於虛假宣傳。

來源:北京科協、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END——

往期精選

★ 民生智庫 | 聚焦「十四五」規劃編制「四大難點」

★ 民生智庫 | 「民生大講堂」首期開講:「十四五」規劃的重點與難點

★ 民生智庫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體育產業發展有哪些新期待

★ 民生智庫 | 試論預付式消費的利與弊

★ 民生智庫 | 關於產業扶貧「長效增收模式」的思考——對北京市六大特色模式的分析

☞ 生活小貼士 ☜

北京市明日(10月20日)

出行提醒——限行尾號5和0

天氣預報——多雲,18℃/8℃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關於我們

民生智庫是中國最早專注於公共事務領域的社會研究智庫,也是國內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政府合作智庫之一,連續兩年成為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退出評估唯一社會智庫,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委託單位,擁有國內唯一專注於民生領域的大數據研究院。

智庫秉持「真實社情民意、權威評估諮詢」宗旨,以「為社會思考、為國家獻策」為己任,關注民生,體察民情,聚焦民意,深入研究中國社會發展實際,破解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難點問題,為我國政府提供政策決策依據和諮詢建議,為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貢獻力量,在公共事務研究領域獨樹一幟。

原標題:《民生智庫 | 健康真相,別讓這些「科學」流言困擾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智止流言,別讓你的健康被這些流言「中傷」
    而且,很多流言喜歡從公眾關心的健康安全問題入手,聳人聽聞,製造恐慌。日前,在北京市科協等指導下,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發布了「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榜單裡的流言絕大部分都與健康相關。本版摘取部分健康流言及其真相解讀、套路分析,以正視聽。
  • 別讓這些流言困擾你
    1.真相:這樣的睡眠模式只是個例,也沒有在事前事後做全面身體檢查對比,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說服力較差。通常醫學上證明一種方法是否有效,要採用循證醫學方法,即隨機、雙盲、大樣本、長時間研究,研究數據經統計處理差異顯著,才能證明科學有效,才可以推廣。
  • 別讓這些流言困擾你
    1.「量子原塑」能防癌防糖尿病防高血壓流言:量子原塑(礦物飲液)是經過量子技術磁化後的磁化水,富含百餘種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飲用這種水可以防治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皮膚病等多種疾病。真相:量子原塑(礦物飲液)能防治多種疾病的說法無從考證。量子技術目前基本還處於實驗階段,距離實用化還有一定的距離。
  • 冷凍肉有害健康?這些流言你中招了嗎?
    冷凍肉有害健康?這些流言你中招了嗎?加食品添加劑的零食都是不健康的?「老問題」穿上「新馬甲」網絡謠言又出了新花招1月8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還網絡一片晴空,給百姓一份心安。
  • 歲末 別被這些「偽科學」流言迷了眼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張崢  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仍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會引起中毒、「抗幽牙膏」能殺幽門螺桿菌、安檢儀輻射會傷害胎兒健康、空氣炸鍋易致癌……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近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等最新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幫大家一一揭穿這些「偽科學」流言的「真面目」。
  •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了嗎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了嗎日前,2020年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快來看看這些流言你「中招」了嗎?1.「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流言:將「手機信號增強貼」貼在手機背部的「有效位置」,信號就能從1格變成3格,玩遊戲、刷視頻不再延遲,地下車庫、高層辦公樓等「全場景」均能使用。
  • 每月科學流言榜6月榜發布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原標題: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昨天發布6月榜,共9條流言上榜。   流言1:霍金警告人類不要登月,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 2018年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 千萬別被流言忽悠了
    原標題:千萬別被流言忽悠了   過去的2018年,你可能因為看到「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的新聞而努力讓自己變成鹼性體質;也可能因問題疫苗事件的爆發而對疫苗失去信任……事實是這樣嗎?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 剝去流言的"科學"外衣
    原標題:剝去這些流言的「科學」外衣(關注)   人民視覺   過去的一年當中,你可能在網站上看到過這樣的新聞——「一滴血就能測癌」;也可能在朋友圈裡做過這樣的小測試——「左右腦年齡測試」;還有可能聽到長輩們的提醒——「坐月子時絕不能吹風」 ……這些都是真的嗎?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出爐 可能就有你中過的套路!
    你的朋友圈裡是否有偽科學「潛水」?你是否遇到過科學選擇難題卻苦於無權威解答? 今天,「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發布 「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排第一
    2017年,這些披著「科學」外衣的流言正在「野蠻生長」,但真相卻並非如此。日前,百度搜索聯合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向公眾披露了過去一年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流言。
  • 每月科學流言榜6月榜發布 這些流言你中招沒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6月29日發布6月榜,共9條流言上榜。流言1:霍金警告人類不要登月,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 2015年4月「科學」流言榜竹炭去甲醛入榜
    流言:朋友圈流傳的一篇題為《這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的文章稱「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真相: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穀氨酸的鈉鹽。由穀氨酸鈉的分子式可以看出,它是一種並不穩定的狀態,加熱後極易脫水變為另一種穩定的物質——焦穀氨酸鈉。
  • 民生智庫 | 四項措施應對臭氧重汙染天氣
    潘光,潘齊,張廣卷.臭氧汙染的危害及開展臭氧監測的意義[J].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6224-6228[4]鄭啟偉,王效科,馮兆忠,等。>↑↑↑ 北京市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官網——END——往期精選★ 民生智庫 | 試論預付式消費的利與弊★ 民生智庫 | 關於產業扶貧「長效增收模式」的思考——對北京市六大特色模式的分析★
  • 民生智庫 | 康養小鎮的規劃思路及八大開發類型
    來源:國源智庫要聞公眾號,民生智庫連雪紅編輯——END——往期精選★ 民生智庫 | 產業規劃編制中五個常用工具介紹★ 民生智庫 | 有效監管預付式消費的措施建議★ 民生智庫 | 關於推動支出型貧困家庭社會救助創新發展的若干思考
  • 民生智庫 | 韓國「減塑」再加力度,民眾企業合力齊響應
    這些垃圾需要1.4萬輛5噸重的卡車才能全部運走。而在驚人的數據中,塑料垃圾又佔據了更為令人震驚的份額。韓國海洋水產部開展的「國家海洋垃圾監測項目」的2019年數據顯示,如按性狀劃分,塑料垃圾在所有海洋垃圾中佔比竟高達81.2%,是導致眾多海洋生物死亡的頭號因素。
  • 這些說法在套路你!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據了解,本次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由騰訊指數提供數據支持,從2019年發布的73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2、吸菸可以防非典真相:吸菸有害健康是得到公認的,其中一個危害就是削弱人體呼吸系統的防禦機能,增加感染的機會,而且吸菸還使手與口鼻增加接觸,增大了感染機會。
  • 「典贊·2019科普中國」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揭曉
    2019年12月17日,在「典贊·2019科普中國」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林群揭曉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此外經科學證實,降壓藥基本沒有成癮性,不會讓患者產生強烈的藥物依賴。       流言:電子菸無毒無害,是戒菸的利器       流言內容:電子菸可以替代傳統捲菸,其產品「健康無公害」,具有「無二手菸」「杜絕焦油等致癌物」「幫助戒菸」等效果,值得推廣。
  • 2020年十大流言的真相來了!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
  • 「科學流言」豈能一直「流言蜚語」
    「科學知識」「健康知識」「生活知識」,原本是老百姓最喜歡的,最需要的。應該說,網絡時代,給傳播這些知識創造了良好空間,一個來說,能夠提高普及率,一個方面來說,能夠迅速傳播,讓老百姓第一時間獲悉,第一時間了解,第一時間使用。與傳統的宣傳方式相比,無疑「網絡傳播」的效果是更勝一籌的。  然而,遺憾的是,網絡空間滋生了很多「科學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