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排摸重點冷鏈食品進口商等,掌握底數和實際情況

2020-11-29 騰訊網

1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為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加強關鍵環節、重點領域防控措施,嚴防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海關總署制定了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措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建立和完善由國家級平臺、省級平臺和企業級平臺組成的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以畜禽肉、水產品等為重點,實現重點冷鏈食品從海關進口查驗到貯存分銷、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完善人物同查、人物共防措施,建立問題產品的快速精準反應機制,嚴格管控疫情風險,維護公眾身體健康。

二、工作任務

(一)加快追溯平臺建設。

1. 建設國家指揮平臺。由市場監管總局開發建設,定位為指揮預警。通過「異構識別」機制,依據各地現有工作基礎,在不統一制定標準、不統一編碼賦碼、不改變各地系統的情況下,實現追溯信息省際互認互通。力爭在2020年11月底建成上線。

2. 優化完善省級平臺。省級平臺定位為追溯信息管理和公共服務,幫助重點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實現信息化追溯和數據對接。由各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建設或在原有追溯信息化系統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造,並按照統一數據對接規程(見附件)接入國家級平臺。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重慶等有條件的省份應當於2020年12月中旬完成建設改造和試運行,12月底前實現與國家平臺對接。

3. 實現企業數據對接。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發布省級平臺接口標準規範,指導督促重點冷鏈食品供應鏈各個企業與省級平臺對接追溯關鍵信息。

(二)廣泛推廣應用。

4. 全面摸清底數。各地要對重點冷鏈食品進口商、生產經營企業、第三方冷庫、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入場銷售者、商場超市、生鮮電商和餐飲企業等進行排摸,全面掌握底數和實際情況。

5. 明確主體責任。重點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於發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若干規定的公告》(2017年第39號)、《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冷藏冷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公告》(2020年第10號)等要求,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出廠銷售記錄等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及時、準確記錄每批次重點冷鏈食品的檢驗檢疫信息、核酸檢測結果、業經消毒的證明、貨物來源去向和數量、位置等關鍵數據。

6. 加強培訓指導。各地要加強對重點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培訓指導,引導重點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自我承諾,落實專人聯絡。

(三)強化信息通報和應急處置。

7. 強化信息管理。各地要重點核查重點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進出庫臺帳記錄、索證索票情況,指導相關生產經營者準確填寫、記錄數據信息,及時報告發現的問題。各地海關要與市場監管部門對接重點冷鏈食品進口相關信息,實現信息共享和校驗,具體實現方式由海關總署和市場監管總局研究確定。

8. 實現追蹤溯源。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接到重點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檢測陽性通報後,應當立即利用省級平臺對同批次食品的流向進行溯源倒查和精準定位,並利用國家平臺上報食品關鍵信息,迅速組織力量按相關規定開展排查核實。對於流向外省(區、市)的同批次食品,根據追溯清查情況,原則上由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及時提請當地聯防聯控機制向涉疫食品流出地及流入地省級聯防聯控機制通報涉疫食品及相關生產經營者情況,包括涉疫食品名稱、批號、數量、銷售日期、銷售者及聯繫方式等。

三、工作要求

(一)快速精準追溯。鼓勵企業採用信息化手段自動識別產品信息,實時反映重點冷鏈食品關鍵信息,實現正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發生問題時產品可處置、原因可查清、風險可管控。

(二)嚴格信息發布。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信息審核,確保數據真實準確。未經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許可不得擅自發布冷鏈食品追溯相關信息。針對突發情況及人民群眾關注度較高的新聞事件和輿情熱點,會同相關部門通過公告、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及時回應。

(三)確保信息安全。按照「必要性」、「需要時」和「最小限度」原則訪問和獲取企業追溯信息數據,科學設置訪問權限,保護企業商業秘密,進行必要的脫敏處理。

(四)加強組織領導。各省(區、市)聯防聯控機制要落實疫情防控屬地責任,強化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防控措施,建立相關部門協作機制。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文件要求,加大投入保障和工作力度,組織精幹力量集中攻堅、專班推進追溯平臺建設。有關工作情況將納入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

請於11月30日前將各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業務聯繫人和技術聯繫人名單報送市場監管總局。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2020年11月27日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對重點冷鏈食品進口商等進行排摸,掌握底數和情況
    省級平臺定位為追溯信息管理和公共服務,幫助重點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實現信息化追溯和數據對接。由各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建設或在原有追溯信息化系統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造,並按照統一數據對接規程(見附件)接入國家級平臺。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重慶等有條件的省份應當於2020年12月中旬完成建設改造和試運行,12月底前實現與國家平臺對接。
  • 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通知》
    11月27日晚間,國家衛健委在官網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和完善由國家級平臺、省級平臺和企業級平臺組成的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以畜禽肉、水產品等為重點,實現重點冷鏈食品從海關進口查驗到貯存分銷、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完善人物同查、人物共防措施,建立問題產品的快速精準反應機制
  • 摸清底數,許可全覆蓋——什麼是「底數」,怎麼摸「底數」,如何摸到...
    清理整頓的「摸、排、分、清」四個階段中,最基礎的環節就是「摸清底數」,共有365萬家排汙單位基本信息導入全國排汙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其中「二汙普」數據近332萬家,新增數據近33萬家。到底什麼是「底數」,怎麼摸「底數」,如何摸到「底」,且看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出奇招、亮真招。
  • 嚴管嚴控進口冷鏈食品,阿左旗這樣行動……
    目前共檢查食品經營單位196家次,核查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26家,配合衛健委檢測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經營環境、產品實物核酸檢測樣本899份,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記者在檢查現場看到,執法人員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檢查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和核酸檢測報告等證明文件逐一進行核對檢查,進一步強化進口冷鏈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和監測力度,從源頭上切實防範疫情輸入風險,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 關於印發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
    本指南適用於採用冷凍、冷藏等方式加工,產品從出廠到銷售始終處於低溫狀態的冷鏈食品在生產、裝卸、運輸、貯存及銷售等各環節中新冠病毒汙染的防控。   本指南以預防冷鏈食品從業和相關人員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為主線,突出裝卸儲運等重點環節防控,注重加強冷鏈食品包裝的清潔消毒。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發布會
    原標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020年11月25日新聞發布會 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  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市場稽查專員陳諝,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舉行...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  我們要繼續堅持「人」「物」同防,強化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和應急處置。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門出臺了政策措施和技術指南,部署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貨物源頭管控、生產經營過程防控和從業人員防護等。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
  • 國家衛健委: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
    本指南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正常運營的冷鏈食品相關單位和從業人員落實好生產經營防控主體責任,以預防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受到新冠病毒感染,以及食品及其包裝材料被新冠病毒感染者汙染為主線,突出冷鏈食品的裝卸、貯存等重點環節的防控。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 要聞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
    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計超過5890萬人感染,近30天全球日均新增確診病例超過50萬例。
  • 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 進口冷鏈食品到底還能吃嗎?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24日,天津第155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表示,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為北美豬頭。
  • 【速遞】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
  • 南充市高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專項督查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近日,南充市高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蒲敏與駐局紀檢組帶領局機關黨委、人教股、生產股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的局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督查組,深入高坪區冷鏈食品銷售、餐飲環節,對全區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全覆蓋督查。
  • 肥西縣市場監管局:主「凍」出擊,精準管控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連日來,肥西縣市場監管局三河所在轄區範圍內組織開展了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安全大排查行動,主要以轄區商超、餐飲、農貿市場、食品生產企業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為重點檢查對象,切實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全力排查冷凍肉類食品安全風險,嚴把市場準入關。
  • @古田人,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來了!
    >1.依據和適用範圍本指南以預防冷鏈食品從業和相關人員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為主線,突出裝卸儲運等重點環節防控,注重加強冷鏈食品包裝的清潔消毒。涉及冷鏈食品生產、裝卸、運輸、貯存、銷售和餐飲服務的生產經營者應當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調整和更新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增加新冠病毒防控的管理措施。2.1建立上崗員工健康登記制度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做好員工(含新進人員和臨時參加工作人員)14日內行程及健康狀況登記,建立上崗員工健康卡,掌握員工流動及健康情況。
  • 定州市市場監管局關於加強冷鏈食品監管的通知
    〔2020〕223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29號),以及相關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冠肺炎與食品安全:對食品企業指導》(2020年4月)等文件,針對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和生產經營重點環節,制定本指南。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採取五方面措施 做好冷鏈食品風險防控
    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市場作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針對進口冷鏈食品在國內市場的風險防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市場稽查專員陳諝表示,市場監管部門重點採取了以下五個方面的措施: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及時開展市場風險排查。
  • 振興區市場監管局開展冷鏈食品排查和藥店防疫情況檢查工作
    為全面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1月7日,振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執法人員開展了冷鏈食品排查和藥店防疫情況檢查工作。加強對冷鏈食品排查工作。對轄區內各農貿市場、海鮮專營店等單位經營的冷凍冷藏水產品進行重點檢查,認真查看進銷貨憑證和臺帳記錄,嚴格防控來源不明、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的冷凍冷藏食品流入市場。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督促商家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疫情防控責任,確保銷售的食品來源可溯、質量可控。檢查藥店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
  • 兩地檢測呈陽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這類食品出手了!
    請廣大市民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不要網購進口冷鏈食品,堅持勤洗手,多通風,常消毒,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經「浙冷鏈」系統追溯,涉事產品為冷凍豬肉(去骨後腿肉),系巴西進口,經上海洋山港於2020年9月28日入境。目前貨物溯源流向情況已基本掌握,貨物流通涉及的椒江、黃巖和臨海均已開展貨物和人員的追蹤、調查和處置,有關信息將及時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