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後宮故事,是如今電視熒幕上最吸引觀眾的題材之一,宮牆之內痴男怨女的愛情故事不知道賺了多少人的眼淚。
無論是小時候看的《還珠傳奇》,還是如今引起微博熱議的《如懿傳》之中,都有這樣一個女子,只要她一出現便吸引了皇帝全部的注意力,霎時間後宮女子紛紛黯然失色,淪落成了這一人美貌的陪襯,這位女子便是因《還珠格格》而被廣大觀眾銘記的——香妃。和後宮大多滿洲或漢人的妃嬪不同,香妃是一名維吾爾族的女子,每當她跳起家鄉的舞蹈時,便會散發出奇異的體香,吸引蝴蝶在她身邊陪她一起舞蹈,正是這樣奇異的景象吸引了乾隆皇帝一見傾心,他將她帶進宮中,為她建立起別具回族風情的寶月樓,讓她成為自己最寵愛的妃子。然而在香妃的心中始終住著自己青梅竹馬的愛人,當她被乾隆帶入深宮的那一天起,她便註定了要和自己的愛人生死永離,因而抑鬱而終。
那個身有奇特香味,甚至能吸引蝴蝶在身邊飛舞的香妃,很多人以為是野史秘傳虛構出來的人物,但其實香妃這一人物,在歷史上是有著真實的人物原型的。根據歷史記載,乾隆帝的後宮中有著一位維吾爾族的妃子,那便是香妃的原型——容妃。乾隆二十年的初夏,乾隆派兵攻入新疆伊犁,二度平定準格爾戰亂,長達五年的戰爭結束後,乾隆下旨對幫助清軍清除敵寇的部落首領大加封賞,以圖爾都為首的幾位南疆維吾爾族將領,更是應乾隆皇帝邀請入京,並允許他們帶家眷來京居住。而容妃,便是戰功赫赫的圖爾都將軍的妹妹,在戰亂平定後,二十七歲的她被選入宮中,越過常在答應兩級,直接冊封為和貴人。
圖爾都等南疆維吾爾族首領歸順,象徵著大清對新疆的成功統一,而在此時,能夠迎娶和貴人這樣一位維族嬪妃入宮,便是錦上添花的政治聯姻。作為新疆收復象徵的和貴人雖然入宮時已經27歲,無法和那些年輕可愛的嬪妃相比,但卻極受皇上和皇太后的喜愛。在宮中生活,皇帝特地為她找來回族的廚師以照顧她特殊的口味,甚至在圓明園外方觀的外牆上鐫刻《古蘭經》來表示對她宗教信仰的尊重和愛護。而和貴人在宮人口中,也是一位溫柔嫻靜,禮儀端莊的淑雅后妃,十分受人尊崇愛戴。入宮的第三年,便受到皇太后降旨冊封為容嬪,而她的兄長圖爾都也加官進爵,進封輔國公。
乾隆東巡讓容嬪跟隨,和她一起遊覽了泰山風光,後來南巡時再度讓她跟隨遊玩,見遍蘇州園林的秀婉之美。這對於後宮嬪妃來說,是莫大的殊榮。在出外巡遊的路上,乾隆對容嬪更是格外的關照愛護,每每賜給她名貴可口的吃食飯菜,在歷史上明文記載出來的便有八九十種之多。南巡歸來後,容嬪便被冊封晉升為容妃,在冊封中,皇太后誇讚容妃:」為人端莊淑慎,溫柔順嘉,身為妃子,時刻以身作則,是後宮中恪守妃嬪本分的典範」,放眼清宮後宮歷史,這也是非常高的讚美。
三十一年,皇后亡故,弘曆決定再不封后,隨後沒過多久,慶皇貴妃也去世了。自此,包括容妃在內的六位妃子便成為了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妃嬪,一直到她五十五歲去世,皇帝給她的賞賜都從來沒有斷過。小到吃食衣裳,大到金玉擺件,但凡得到了新奇精巧的物件,必定會送進容妃的宮中。甚至在她去世後,乾隆也常常感懷容妃的離去,將她的衣物,物品送給各位公主格格和傭人們作為懷念。
傳說故事中的香妃雖然貌美傾城,具有撲鼻異香的特殊體質,但是她被皇帝看中,強迫和自己青梅竹馬的愛人分離,在層層深宮中抑鬱而死。而歷史上的容妃,沒有那樣傾城傾國的美貌,也沒有具有特殊香氣體質,卻在宮中一生和乾隆皇帝恩愛有加,死後也被長久地追念感懷,如此想來,似乎這樣的她才更加真實,也更加幸福吧。雖然在後宮中要和其他嬪妃分享同一個丈夫,但她一生都得到了弘曆無微不至的體貼愛重,而她也以自己的溫柔賢惠成為了弘曆最愛重的妃子,對於一個古代的妃嬪來說,這便是最大的幸福和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