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示對死者的尊重,稱去世為駕鶴西去,為何不稱駕龍西去?

2021-01-20 秉燭讀夏秋

在古代,人們對於人的死亡有許多叫法,無一例外忌諱說「死」這個字。

通常說皇帝死亡叫駕崩(不是架出去槍崩的意思)而是表示對帝王的尊嚴。

諸侯王或者權貴死亡稱為薨(hong),普通老百姓稱為去世。

到了現在,為了表示對死者的尊重,通常把去世也稱為駕鶴仙去或駕鶴西去。

這就令人產生了疑問?

既然皇帝稱為真龍天子,尊貴無比,對於皇帝的死亡,為了表示尊重稱為駕鶴西去,為何不稱駕龍西去呢?

我們先看看為什麼稱死亡叫駕鶴西去?

駕鶴西去源於道教用語,在道教中,有些仙人都是乘著仙鶴飄然而至,仙鶴象徵著長壽,仙人乘仙鶴,表現出了道教仙人仙風道骨,衣袂飄飄的樣子。

中國傳統的畫卷中有「松鶴延年」之說,仙鶴和松樹代表著長壽的意思,蝙蝠和鹿代表著福祿的意思。

因此說,仙鶴,松樹,蝙蝠和鹿是「福祿壽」的代名詞,而龍則沒有這種象徵意義。

有句話叫做「生龍活虎」,龍象徵著生命力強盛的意思,龍怎麼能和「死」沾上邊呢?

「駕鶴」暗合壽終正寢的意思。

「西去」有人說是去了西方極樂世界,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道教中的「西去」指的是去了西部邊陲的崑崙山。

相傳崑崙山上居住著西王母,它是中國第一神山。

崑崙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相傳崑崙山是中國三大龍脈的首發地。

老人壽終正寢駕鶴到崑崙山報導,西王母會盛情款待,說不定還會賞幾個蟠桃吃。

西王母是女性的化身,喜靜不喜動,仙鶴溫柔馴服,因此很喜歡仙鶴。而「龍騰虎躍」的龍顯得有點鬧騰,因此西王母不喜歡龍。

逝者駕龍西去不受歡迎,更不會賞蟠桃吃,所以沒有人駕龍西去。其實駕鶴西去是道教遺留下來的一種說法,沒必要深究其中的原因。

文/秉燭讀夏秋

相關焦點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說「駕鶴西去」,「駕龍」不是更有派頭嗎
    古代人去世以後,都會說他是「駕鶴西去」。那麼,為什麼會說他是駕鶴西去,而不是坐別的靈物西去呢?比如,也可以說「駕龍西去」啊。很顯然,「駕龍西去」是不恰當的。「龍」在古代有特別的意義,一般都是與帝王有關。也就是說,只有帝王才有資格乘龍。還有一種,就算不是帝王,乘龍上天的人,一般也都是活著的,而不是死了以後。
  • 老人去世,為什麼叫駕鶴西去?而不是其他動物
    懂的人會心一笑,不明白的人只能一頭霧水。 另一方面,同一個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比如,我們稱死亡,可以說去世,卒,不在了,還可以說——駕鶴西去。 駕鶴西去,這個感覺還有一點高級的詞,是我們對於死亡的一種隱晦說法,可是,為什麼我們用的是鶴,而不是用其它的動物呢?
  • 為什麼人死了叫駕鶴西去,而不是駕龍西去?看完長見識了
    不過皇帝雖然常常將自己比作真龍天子,但是當皇帝在去世的時候,大家往往會說皇帝是駕崩了,或者是我們現在說的駕鶴西去,所以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為什麼不說皇帝駕龍西去了呢?原來駕鶴西去的說法並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有一定的文化依據的,根據小編的了解,駕鶴西去的說法起源於道教時期,道教對外宣揚的就是仙人駕鶴的駕鶴而行的文化就深深的流傳在了人們的心中。
  • 人去世最終要去哪?駕鶴西去還是去往西方極樂世界?
    人去世最終要去哪?駕鶴西去還是去往西方極樂世界?文/一淺青絲煙的世界「你是誰?」「你從哪裡而來?」「你要到哪裡去?」如果按照宗教說法來的話,佛教中是說我們以後善人就會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是惡人那便會到地獄中去。如果是道教的人就會說我們通常不是駕鶴西去就是下地獄受苦。如果是基督教的話就會說我們一般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了。不過基督教始終不是屬於我們中國的文化,我們就不多說,我們說說從古至今的道教還有佛教的,我們會發現都會說到的就是下地獄,這個我們暫且不說,就說說到底是會去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會駕鶴西去呢?
  • 古人去世時常說「駕鶴西去」,真去西天了嗎?其實是去找一位仙女
    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死」這個字是非常忌諱的,所以拿來代替「死」字的大約有200種方式,比如皇帝死了叫做「駕崩」、「歸西」、「駕鶴西去」、「馭龍歸西」;諸侯死了叫做「薨逝」、「薨亡」;佛教用「圓寂」、道教用「仙去」……反正就是不想用「死」字。
  • 9月去世的9個藝術家:臧天朔、師勝傑、張文霞同一天駕鶴西去
    二、9月7日:盛中國1941年出生,因心臟病去世,享年77歲——畢業於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中國小提琴演奏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
  • 舅舅去世我沒去,我爸在外工作也沒去,有人說我不懂事,你怎麼看
    但沒有人說我不懂事。舅舅和我們家的關係很複雜,早年間因為借錢投入工地至今分文未收的情況下,我是有些許怨言的,但舅舅在離世的時候,死者為大,這一點是一定的。儘管舅舅的家和我都在同一個省份,但我沒有回去是因為要照顧妹妹,更重要一點在於,我一直堅信的做事原則是以實用主義為主的。
  • 徐庶母親去世後,去了哪裡
    徐庶母親去世後,他已沒了後顧之憂,為何不逃出曹營投靠?今天歷史隨心看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個典故相信了解的朋友們都清楚,因為徐庶是被騙去的,但是即使去了曹營也一直心繫德主公,所以一直未曾給曹操獻過一計。
  • 珠峰上300多具登山者遺體,死者身份明確,家人為何不去收屍?
    珠峰上的死者身份明確,但家人為何一直不去收屍?首先我們考慮的是地形環境,其次是把死者從重重冰層中剝離出來的昂貴費用,珠峰上300多具登山者遺體,如果全部收回,需要很多人付出生命的代價。接下來說的喬治·馬洛裡應該很多人都知道。1912年的時候,一位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帶領的一隊人馬,在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人的時候,卻發現一個月前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就已經到達了這裡。
  • 人死後身體為何不能碰?殯儀館告訴你真相,醫生已經證實
    當一個人去世以後,他的遺體會送到火葬場。遺體火化前,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不會再讓人碰觸死者的遺體。人死後身體為何不能碰?殯儀館告訴你真相,醫生已經證實。  人去世以後,會被送到殯儀館。然後經過專業的處理以後,他們會把遺體火化。不過在處理遺體的時候,這裡會有很多的禁忌。比如說,不能碰死者的身體。其實之所以不能碰觸屍體,主要有兩大原因。
  • ...將木乃伊展出於博物館是否對死者不尊重?還有,海外博物館的埃及...
    將木乃伊展出於博物館是否對死者不尊重?還有,海外博物館的埃及館藏是否應該歸還埃及,儘管藏品遍布世界各國對於參觀者更加便捷,並且埃及在文物保護方面似乎能力不足?
  • 考古史上的奇蹟,卻被說為對古人的不尊重,對古人進行暴屍
    開館以來,特別是《國家寶藏》的熱播,引發了大家去湖南省博物館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當然就會有我題目中提到的問題。這種行為真的是對墓主人的不尊重嗎?答案是顯然的,這種行為當然不是不尊重,恰恰是尊重的體現。這種溼屍木乃伊在整個考古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更不要說還是兩千年前的溼屍。這樣的屍體保存狀態,是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你知道這保存有多好嗎?
  • 一個人去世後,如果沒有人上墳燒紙會怎麼樣?原來並非迷信!
    大家都知道,一到清明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去給自己的祖先或者親人去上墳燒紙,對於這件事,有的人認為是迷信,也有的人認為這是對祖先的一種緬懷方式,那麼一個人去世後,如果沒有人為他上墳燒紙會怎麼樣呢?其實對於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來說,並不知道人死後為何要燒紙?
  • 為什麼麼人死之後,銀行卡中有存款,銀行不通知死者家屬呢?
    而這種心情很長,如高山大川,延綿不絕。這一句話是著名電視劇《武林外傳》流傳下來的經典臺詞,短短兩句話卻道出了人的一生的情緒。每個人長大之後,都會成家立業,然後進行工作來解決自己與家庭之間的溫飽,除生活日常開銷之外,都會為自已與兒女在銀行卡中攢下一筆財富,用來今後養老的花銷。
  • 農村有人去世,要經過這些喪禮習俗!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死者為大,雖然現在喪禮從簡。但是農村人傳統的思想觀念依然存在著,一個人過世後要走的程序也很繁瑣。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農村喪禮的流程有哪些。.中國人自古講究要讓死者,走得風光和安心。
  • 男孩跪守的母親去世父親掛斷電話 孩子的父親去哪了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男孩跪守的母親去世父親掛斷電影#前段時間一段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一個十一歲男孩獨自跪守在生病的母親病床前的一幕,戳中了大家的淚點,當時大家都在關注孩子的父親去哪了?為什麼不管他們?
  •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下一句有多少人知道?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愛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多少痴男怨女不可自拔於其中。古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了忠貞不渝的愛情,雙雙化為蝴蝶;今有鐵達尼號巨輪上的青年男女生死纏綿,情撼冰海,成為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真正的愛情不是一見鍾情的轟轟烈烈,是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是曾經我們一起笑過、吵過、鬧過、哭過,當所有的浪漫慢慢的遺落在歲月的風塵中,彼此之間依舊戀戀不捨。
  • 新冠死者被家屬領走火化後,結果被通知患者本人痊癒
    據印度報業託拉斯29日報導,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名75歲老人迪歐帕德亞伊(Shibdas Bandyopadhyay)於11月11日因確診新冠肺炎而送院治療。入院僅2天,家屬得到院方通知,稱老人家已病故。報導稱,新冠肺炎死者屍體都按照醫院相關防疫措施被存放在屍袋中,家屬在遠處無法看清面部。家屬由始至終都信任醫院方面,卻未料到會出錯。 這位老人的兒子說:「我們把屍體火化了。然而,昨天我們接到一個電話。有人告訴我們,我父親已經康復了,我們應該安排救護車把他從醫院接回家……我們感到震驚。然而,我們還是把他帶回家了。」
  • 俄「與死者自拍」大賽驚動警方 被指褻瀆死者(圖)
    俄「與死者自拍」大賽驚動警方 被指褻瀆死者(圖) 2015-08-20 10:59:07數月前,波利亞科夫在俄羅斯最大社交網站「Vkontake」上創建了一個名為「與死者自拍」的群組。提議參賽者面帶微笑與死者自拍,然後將照片發送給組織方並上傳網絡。  波利亞科夫稱,他有自己一套對死亡及紀念離世者的價值觀:「我們相信,回憶不應用眼淚和悲傷來表達。」這個「與死者自拍」大賽目前已吸引超過480人加入。
  • 農村老人去世後,出殯時摔灰盆的習俗有什麼寓意?
    因為傳說去世的人都要喝孟婆湯忘記以前的一切,這樣留個洞就能漏掉一些孟婆湯,不忘記自己的親人。然後摔灰盆的都是死者的長子,表明自己是死者的合理繼承人。這樣的說法還是源自於範蠡,因為範蠡無子,當時就選擇了自己的徒弟繼承自己的事業,在死後將範蠡製作的灰盆摔碎。所以後來摔灰盆的都表示是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