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溫哥華12月19日電(記者江亞平)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即將來臨。忙了一年的加拿大人總算有了一個快活的假期,親人團聚,朋友相邀,或大快朵頤,或出國度假。至於那些願意待在家裡過聖誕的人,則會精心裝扮自己的房屋,在門前的柵欄和樹上掛滿彩燈,甚至用小燈紮成動物的形狀。夜幕降臨後,五顏六色的燈光閃閃爍爍,猶如童話世界一般晶瑩亮麗。
張燈結彩、增添節日氣氛不單是中國人的喜好,加拿大人也是如此。中國人喜歡用大紅燈籠,西方人則是用細小的彩燈。加拿大人聖誕期間還喜歡在自家大門上掛上一個用綠色樹枝紮成的圓環,以打破大門單調沉悶的氣氛,平添一份活潑與清新。
對中國人來說,大門上掛著一個花圈一樣的東西似乎有點不吉利,而加拿大人卻認為,綠色樹枝紮成的圓環象徵著和平、生命、永恆、熱情和舒適,是喜慶之物。幾位當地友人告訴記者,以不同造型、不同材質製作的花圈裝飾大門或大廳是聖誕文化中重要的習俗之一,這種花圈被稱作「節日圈」。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待降花圈」,有「等待耶穌再度降臨」的意思,與聖誕節的氣氛十分吻合。
色彩繽紛、創意無限的聖誕花圈討人歡心。青綠的樹葉散發著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花圈上有時還會紮上兩根紅色緞帶或吊上兩個小鈴鐺,更給自家的門面增添幾分暖洋洋的節日喜氣。
據考,加拿大人裝飾「門面」的做法源自於歐洲的祖先。歐洲人數百年前就喜歡在大門上掛個圓環,用麥穗或稻草紮成,象徵吉祥,寓意豐收。希臘人還喜歡用花環套在比賽優勝者的頭上,表示尊重和慶祝,「桂冠」一詞由此得名。
圓環多數用槲寄生植物做成,因此統稱槲寄生花圈。這種花圈即便隔幾天澆上一次水,時間長了也會慢慢枯萎。於是現在有的廠家開始用塑料等人工材料製作綠色的圓環,效果足可以假亂真,而維持的時間會更加長久,只是少了幾分沁人心脾的清香。
記者認識的幾位當地朋友說,雖然花環可以在花店買,但他們不少人仍願意親自動手,用鐵絲、膠水和彩帶等工具,按自己的意願讓雜亂的松枝、冬青甚至柳條在自己手上變成漂亮的圓環,尋找一份成功的快樂。尤其在聖誕期間,大人孩子一起動手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花環,更有助於增進親情,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