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抗衰領域引領者賽立復(中國)與香港理工大學Stephen J. Wang教授團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賽立復科研團隊將在「A Cocktail Solution in Diagnosing LBP Health(診斷LBP健康的雞尾酒解決方案)「項目中提供臨床實驗相關設計及研究支持。
LBP(下腰痛)是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正日益成為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的一種疾病 ,60%~80%的成年人均經歷過不同程度的下腰痛[1],是全球諮詢初級保健的十大理由之一。在發達國家,下腰痛是失業甚至致殘的首要病因。
此項目建立在已被證明可以準確反映用戶背部健康狀況的細微姿勢變化的虛擬脊柱平臺(VSP)的基礎之上。但因每個人的「非中立(有害)位置」的界定是像指紋一樣獨特,而且在康復過程的每個階段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驗證VSP背部健康診斷的準確性及在日常環境中輔助活動功能的可靠性,開發個性化的LBP康復模型。
賽立復的醫學專家擁有15年的臨床藥物研究經驗並且參與過噻吩諾啡的1期和2期臨床研究,羅通定/羥考酮的1期臨床研究,和託吡酯的4期臨床研究。合作過多家醫院與研究機構,對於LBP擁有豐富研發基礎。
Stephen J. Wang教授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創新設計工程(IDE)和全球創新設計(GID)的聯合負責人,清華和東京造形大學國際有形互動設計聯合實驗室的創始主任,專注於交互式控制系統和信息產品的創新。
賽立復的醫學專家團隊與Stephen J. Wang教授強強聯合,將多年的臨床研究經驗融入VSP平臺中,通過對用戶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需求滿足情況的數據進行分析挖掘,評估開放的綜合解決方案針對LBP人群運動量增加的臨床效果。此項目有望建立一個自我管理的LBP康復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適合患者的活動水平,最終減輕公共衛生機構和初級保健諮詢(GP)的負擔。
賽立復專注於線粒體醫學的新藥研發和營養幹預研究,致力於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抗衰服務,並開發了包括NMN、NADH在內的20多種靶向抗衰老和細胞修復產品,參與此次項目不僅更加深化了賽立復全生命周期的產品理念,數位化、智能化的健康管理也代表了未來的創新方向和科技前沿,與賽立復一貫堅持的研發前沿科技也高度匹配。
Nachemson A. The lumbar spine: an orthopedic challenge. Spine, 1976, 1: 59- 71.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