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中關於動產與不動產物權的概述與類別解釋

2020-11-22 騰訊網

第一節 物權概述

一、什麼是物權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物權是與債權相對應的一種民事權利。債權是指權利主體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按照法律規定,請求相對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市場主體享有物權是交易的前提,交易的過程表現為債權,交易的結果往往導致物權的轉移。

二、物權與債權有何區別

物權和債權的區別,主要有:

(1) 權利性質不同。物權是支配權,債權是請求權。例如,張三把自己的房屋賣給李四,在尚未辦理權屬轉移登記前,張三仍然享有該房屋的支配權,也就是房屋的所有權人仍然是張三。李四享有的權利是債權,可以依法請求張三按照約定辦理權屬轉移登記並交付房屋。

(2) 權利發生不同。物權的發生實行法定主義,債權的發生實行意定主義。即物權的種類和內容受法律的限制,不允許當事人任意創設新的物權,也不允許當事人變更物權的內容。而債權的發生並沒有這樣的限制。

(3) 權利效力範圍不同。物權是直接支配物的權利,物權的義務人是物權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即物權的權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為義務人,均負有不得侵害其權利和妨害其權利行使的義務。而債權的權利義務僅限於當事人之間。

(4) 權利效力不同。物權的支配力使其具有排他效力、優先效力和追及效力。例如房地產辦理抵押登記以後,該抵押權就可以對抗一般債權。當然物權優先於債權也有例外,如《合同法》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即「買賣不破租賃」。

三、不動產物權登記及特殊情形有哪些

(一) 不動產物權以依法登記發生效力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一般情況下,了解不動產的權利主體,就是查不動產登記薄。其記載的權利人就是該不動產的權利人,除登記錯誤需要依法更正的除外。

例如,現實中有時發生「一房二賣」的情形,張三把自己的房屋賣給李四,並把房屋交給李四使用,但後因王五出價更高,張三又把房屋賣給王五,並與王五辦理了權屬轉移登記。依據物權公示原則,該房屋的所有人是王五。

(二) 特殊情形

(1)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2) 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第二節 物權的類別

一、什麼是所有權

所有權是指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稱為所有權的四項權能,他們可以與所有權發生分離,而所有權人並不因此喪失所有權,但其所有權因此受到限制。

(一) 不動產所有權

中國現有的法律規定,土地只能是國家所有和農民集體所有,其中城市的土地、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房屋可以私人所有。因此,個人在城市購買的住宅,土地所用權歸國家所有,房屋所有權歸個人所有。

(二) 共有

不動產或動產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個人共有。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是指二人以上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物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共有關係。共同共有,是指二人以上根據共同關係對共有物不分份額的共同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的共有關係,如夫妻共同共有。

處分按份共有的不動產,應經佔份額 2/3 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處分共同共有的不動產,應經全體共同共有人的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

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在實踐中,為謹慎起見,按份共有的房屋出售時,應要求出售人提供共有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證明文件。

二、什麼是建設用地使用權

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在國家所有的土地上設立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它的產生方式包括:劃撥和出讓。出讓方式又包括:協議、招標、拍賣和掛牌。

按照土地的不同用途,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為:(1)居住用地 70 年;(2)工業用地 50 年;(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 50 年;(4)商業、旅遊、娛樂用地 40 年;(5)綜合或者其他用地 50 年。每一塊土地的實際使用年限,在最高年限內,由出讓方和受讓方雙方商定。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贈與的,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相應的合同。合同的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剩餘期限。

三、什麼是抵押權

抵押權,是指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其中,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財產。

值得注意的是,建築物以及建築物佔用範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在抵押時,不能分開,應一併抵押。以建築物、建設用地使用權等不動產抵押的,應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當事人之間訂立的抵押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抵押登記的,不影響抵押合同的效力。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設立後抵押財產出租的,該租賃關係不得對抗已登記的抵押權。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物權編用益物權的立法建議
    在我國《物權法》制定過程中,關於用益物權客體的界定,理論上雖存在爭議,但通說認為,其應限於不動產。然而,《物權法》第117條卻將用益物權的客體擴大到動產。關於這一規定,理論上存在不同的解讀。我國學者王利明教授認為,《物權法》之所以允許在動產上設定用益物權,主要是為了應對動產利用多樣化的趨勢,從而為未來動產之上設定用益物權預留了空間。
  • 王利明:民法典物權編編纂中的重大疑難問題_民法典關注_民主與法制...
    這個問題引發了持續性的激烈爭議,特別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過程中,就涉及到對《物權法》第二十三條的解釋問題:一種觀點認為,《物權法》第二十三條要求動產都要以交付移轉所有權,特殊動產也是動產,所以應當適用第二十三條,因此交付就是確定所有權歸屬的依據;另一種觀點認為,第二十三條但書規定「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特殊動產正因此而排斥了第二十三條的適用,因此不適用
  • 《民法典》來了丨朱虎:動產和權利擔保的制度創新
    壹擔保物權部分修改的背景、整體框架及《民法典》草案說明1.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物權法關於擔保物權是採取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的區分方式,但是這種區分方式會帶來很多的問題。在抵押之中,不動產抵押和動產抵押實際上存在很大的區別,所以在《民法典》的編纂過程之中,最初所設想的方案是能不能夠來區分不動產擔保和動產與權利擔保,這也是國際上的一個統一的分類。但是,由於受制於物權法既有的一些規定,所以在這一部分仍然保留了原來的物權法的一個大的體系的架構,但是實際上如果仔細的分析這些規範就會發現還是有一個整體的分類,也就是不動產擔保和動產與權利擔保。
  • 聊民法典26;雙休日不是法定休假日;登記機構不得要求評估不動產
    第二編 物權第二編內容基本上來自於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有一定的修改,第一分編 通則第一章 一般規定第一章內容,與《物權法》第一編之第一章「基本原則」相對照,基本上沒有實質性修改。第二百零五條 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係。《民法典》的物權編法律規範的調整範圍。
  • 物權善意取得制度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具體分析如下:  1.無權處分情形下的負擔行為有效  物權行為無因性原則,又稱物權抽象原則,是指物權行為在其效力和結果上不依賴其原因行為而獨立成立,即原因行為的無效或者被撤銷不能導致物的履行行為的當然無效和撤銷。
  • 民法典來了|高聖平: 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民法典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 學習民法典 | 高聖平: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民法典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高聖平: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民法典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 【名家說法】謝鴻飛 |民法典物權配置的三重視角: 公地悲劇、反公...
    即使在對不動產採登記為公示手段的社會中,不動產的佔有依然是社會生活中判斷其歸屬的首選手段,除了欲以某不動產為交易對象的當事人,其他人無需查詢不動產真實權屬。社會成員基於對不動產的佔有即尊重佔有人對不動產行使的各種權利,是維護不動產秩序的最佳方法。德國民法典選擇將佔有置於物權編之首,意在強調歸屬關係的物權,其首先體現為人對物的事實控制關係,然後才基於佔有建構抽象層面的權利關係。
  • 動產抵押的生效要件有哪些,動產抵押有哪些生效要件?
    動產抵押就是一種擔保方式,是需要雙方當事人籤訂動產抵押合同的。如果是不動產抵押的話,是需要辦理登記才會生效的。那麼動產抵押的生效要件有哪些,動產抵押有哪些生效要件?網友諮詢:動產抵押的生效要件有哪些,動產抵押有哪些生效要件?
  • 孫憲忠:不動產登記要確保登記與法律權利統一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孫憲忠教授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推行,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制定後,儘快在各地加以落實,並確保政策執行到位。 >>名詞解釋 不動產登記又稱為不動產物權登記,是權利人申請國家職能部門將有關申請人的不動產物權的事項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事實。
  • ...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的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履行什麼...
    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的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履行什麼手續?我們一起去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編「物權」第一分編「通則」第二章「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第二節「動產交付」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解析吧!
  • 每日一「典」|不動產物權變動合同,成立時生效
    有關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合同,何時生效?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二百一十五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一、關於一般規定 第一條因抵押、質押、留置、保證等擔保發生的糾紛,適用本解釋。所有權保留買賣、融資租賃、保理等涉及擔保功能發生的糾紛,適用本解釋的有關規定。 第二條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約定擔保合同的效力獨立於主合同,或者約定擔保人對主合同無效的法律後果承擔擔保責任,該有關擔保獨立性的約定無效。
  • 民二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本次起草的「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就是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期制定的7個司法解釋中的一部,制定過程中秉承了傳承與發展相統一的基本理念。再如價款優先權問題,該制度系民法典增加規定的內容,鑑於這是一項全新的制度,不少人反映理解起來非常困難,為此,我們通過研究相關案例,通過類型化方式描述該制度的交易結構,將該制度區分為兩種情形:一是債務人在設定動產浮動抵押後又購入或者承租新的動產時,為擔保價款或者租金債權的實現,有關權利人在該動產上依法設定抵押權等擔保物權;二是在動產買賣中,買受人通過賒銷、融資租賃等方式取得動產後,又以該動產為他人設定擔保物權
  • 房地產合作開發中房屋所有權原始取得之判定
    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天羿公司作為合作開發主體,並非物權法意義上的建造主體,並不能依照物權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原始取得涉訴房屋所有權。天羿公司與萬強公司關於涉訴房屋分配的協議,是雙方基於合作開發房地產利潤分配而進行的變更、設定涉訴房屋物權的合同法律行為,因沒有登記而未產生物權效力。賈生萍、莊凱與萬強公司籤訂並實際履行涉訴房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其信賴利益應受法律保護。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⑬:關於相鄰不動產之間不可量物...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重點條文《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條法條變遷說明《民法典》第294條來源於《物權法》第90條關於相鄰不動產之間禁止排放、施放汙染物的規定。法條變遷《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條 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噪聲、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