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民法典26;雙休日不是法定休假日;登記機構不得要求評估不動產

2021-01-16 李立律師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

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第423篇文字

聊民法典26;雙休日不是法定休假日;登記機構不得要求評估不動產

第十章 期間計算

第二百條 民法所稱的期間按照公曆年、月、日、小時計算。

沒有規定星期、分、秒,但不是不可以用,按第二百零四條的規定,當事人可自行約定。比如勞務計時。

第二百零一條 按照年、月、日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日不計入,自下一日開始計算。

2017年1月6日籤訂合同,合同約定九個月後交貨,則期間從2017年1月7日開始計算九個月,到2017年10月6日為交貨日。

按照小時計算期間的,自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時間開始計算。

原先的《民法通則》沒有按小時計算期間的規定。但現實,小時計算期間的情況越來越多,《民法總則》增加了按小時計算期間的規定。

第二百零二條 按照年、月計算期間的,到期月的對應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沒有對應日的,月末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

針對年分閏平年、月分大小以及2月份天數特別的解決方案。

對應日,在很多合同和協議裡被寫成「對日」。

比如在一個訴訟案件中,雙方約定的付款時間是「一個月內」,後來發生爭議上了法庭,需要計算逾期付款利息,那麼,就要確定利息起算日是哪一天。

而要確定逾期付款利息的起算日,那就首先要確定付款到期日是哪一天。根據本法條的規定,到期月的對應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沒有對應日的,月末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假如雙方籤訂合同之日為2018年8月4日,9月的對應日,也就是9月4日是期間的最後一日,那麼逾期付款利息就應當從2018年9月5日起算。

第二百零三條 期間的最後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結束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3年12月11日第三次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包括: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有些紀念日是不放假的: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

雙休日,不是法定休假日。

職工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都不是法定休假日。

期間的最後一日的截止時間為二十四時;有業務時間的,停止業務活動的時間為截止時間。

某些行為的停止當日業務活動時間並不是以24點為準,民法典以法律形式確認這種行業習慣。

第二百零四條 期間的計算方法依照本法的規定,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小結:第一編「總則」幾乎是全部來自於現行《民法總則》的內容,只有極少數的字有微調。

第二編 物權

第二編內容基本上來自於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有一定的修改,

第一分編 通則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一章內容,與《物權法》第一編之第一章「基本原則」相對照,基本上沒有實質性修改。

第二百零五條 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係。

《民法典》的物權編法律規範的調整範圍。

在行政管理活動也會涉及到物的歸屬和利用問題,但是這不屬於《民法典》調整的範圍。

物的歸屬,即確定財產權歸誰,這是物的利用的前提。

《民法典》在第一編第五章「民事權利」中,對於物權有定義性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二百零六條 國家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與現行《物權法》的條款相對照,多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這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出新概括。

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物權關係的主體,是平等的法律地位。這是《民法典》調整的物權相關的平等財產關係存在的前提,

第二百零七條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開篇第二條就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

第二百零八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物權公示原則。

公示,登記是一種公示,動產的交付也是一種公示。了解不動產的物權,看登記;了解動產的物權,看在誰手裡佔有著。

之所以區分動產和不動產而分別採用不同的公示方式,原因來自於現實經驗,動產物權流轉更頻繁並且相對於不動產來說更容易損耗或滅失,要求登記在經濟上是不經濟合理的。

第二章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設立,是指新設一個物權。

變更,是指物權的具體內容發生變更,但是物權本身沒有消滅。

第一節 不動產登記

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另有規定的」,包括:本條文的第二款所說的國家自然資源;法院、仲裁機構生效的法律文書;政府的徵收決定;因繼承或遺贈而取得的物權。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國家對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可以不登記,但是設立的其他物權是要依照法律進行登記的,例如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等。

第二百一十條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範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現行《物權法》規定,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並授權行政法規對統一登記的範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作出規定。

目前行政法規方面,有國務院制訂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該條例2014年1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56號公布,根據2019年3月24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所稱不動產,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著物。該條例第四條規定,第四條,國家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七條的規定: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確定本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統一辦理所屬各區的不動產登記。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分別辦理。不能分別辦理的,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協商辦理;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指定辦理。國務院確定的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國務院批准項目用海、用島,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等不動產登記,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規定。關於國家對不動產登記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的具體目標,2014年11月24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頒布時,國務院法制辦、部負責人答記者問中提到:

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重要內容,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然要求,對於保護不動產權利人合法財產權、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尤其是方便企業、方便群眾,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物權法》第十條規定,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並授權行政法規對統一登記的範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作出規定。制定出臺條例,通過立法規範登記行為、明確登記程序、界定查詢權限,整合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登記職責,實現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

第二百一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登記,應當根據不同登記事項提供權屬證明和不動產界址、面積等必要材料。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並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一)登記申請書;(二)申請人、代理人身份證明材料、授權委託書;(三)相關的不動產權屬來源證明材料、登記原因證明文件、不動產權屬證書;(四)不動產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等材料;(五)與他人利害關係的說明材料;(六)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本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其他材料。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在辦公場所和門戶網站公開申請登記所需材料目錄和示範文本等信息。

第二百一十二條 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不動產登記機關對於登記申請的審查,並不是完全的實質審查,也不是完全的形式審查,建議也不要用這一對概念去理解。

(一)查驗申請人提供的權屬證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十八條規定,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不動產登記申請的,應當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查驗:(一)不動產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等材料與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狀況是否一致;(二)有關證明材料、文件與申請登記的內容是否一致;(三)登記申請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二)就有關登記事項詢問申請人;

(三)如實、及時登記有關事項;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二十條規定,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自受理登記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辦結不動產登記手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的有關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的,登記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必要時可以實地查看。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以對申請登記的不動產進行實地查看:(一)房屋等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首次登記;(二)在建建築物抵押權登記;(三)因不動產滅失導致的註銷登記;(四)不動產登記機構認為需要實地查看的其他情形。

第二百一十三條 登記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要求對不動產進行評估;

這意味著登記機關不能干預當事人在抵押不動產時對不動產價值的協商和確認。

事實上,早在2001年,原建設部出臺的部門規章《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就間接地規定了城市房地產在設定房地產抵押時登記機關是不能要求進行評估的。該管理辦法規定,抵押房地產的價值可以由抵押當事人協商議定,也可以由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評估確定。

(二)以年檢等名義進行重複登記;

年檢,這純屬巧立名目亂收費。

(三)超出登記職責範圍的其他行為。

總共三條,前兩條是明確的,這條是兜底的。說明前兩條在實踐中曾經比較明顯出過問題。

第二百一十四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不動產物權,依法登記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也就是說,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不發生效力。

必須是不動產登記簿。

曾經有過這樣的訴訟案件,當地不動產登記機關因為某些原因將一組不動產登記信息記載在了一本冊子上,但法院最後依據法律規定認定那本冊子不屬於法律規定的不動產登記簿,因此相關物權並未設立。

第二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合同效力和物權效力,在法律上完全是兩個內容,要注意區分。合同生效,不代表物權產生效力。房屋買賣合同生效,只要沒辦理不動產登記,房屋產權就沒有轉移。

第二百一十六條 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

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不動產以不動產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登記。不動產單元具有唯一編碼。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簿。不動產登記簿應當記載以下事項:(一)不動產的坐落、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用途等自然狀況;(二)不動產權利的主體、類型、內容、來源、期限、權利變化等權屬狀況;(三)涉及不動產權利限制、提示的事項;(四)其他相關事項。

第二百一十七條 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準。

本條規定的是不動產登記簿與不動產權屬證書的關係。

第二百一十八條 權利人、利害關係人可以申請查詢、複製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2019年3月1日,上海市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發布通知,自當年4月1日起,社會公眾可以通過自助查詢終端和網際網路提供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服務。

第二百一十九條 利害關係人不得公開、非法使用權利人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本條是《民法典》新增的不動產登記資料合理使用的規定。

相關焦點

  • 不動產登記的功能 辦理不動產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反腐敗制度建設與完善,不是單打獨鬥,應該利用一切當今的與正在建立的制度資源,應該是組合拳。關注權力的制度籠子,不只是單純的反腐防腐制度,還有其他制度的幫襯與堵漏,形成制度的疊加,更加嚴絲密縫,不給權力留下絲毫機會。制度設計很關鍵。不以反腐需求為初衷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制度,這種思路是有道理的,但是也不能諱言該制度附帶的反腐敗功能。
  • 孫憲忠:不動產登記要確保登記與法律權利統一
    首先落實好統一登記機構和統一登記依據,儘快協調有關部門,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快組建不動產登記局,機構人員要到位,以加強工作支撐。 逐步以全國土地登記信息動態監管查詢系統為基礎,整合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和查詢服務系統建設,推進信息共享。抓緊制定統一的登記簿和證書等登記文書,研究編制不動產產權產籍調查規程和相關標準。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高聖平: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民法典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 不動產統一登記旨在規範無涉徵稅
    《條例》的出臺,對於釐清不動產交易中市場與政府的關係、規範登記機構依法行政、切實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制定《條例》的直接目的在於規範登記行為。登記行為,是指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把權利的歸屬、內容以及權利限制、提示等法定事項等記載於登記簿的行為。《條例》對登記行為的規範,主要是通過整合各類不動產登記機構職責、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明確不動產登記程序來實現的。
  • 民法典來了|高聖平: 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民法典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第二百零一條 按照年、月、日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日不計入,自下一日開始計算。  按照小時計算期間的,自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時間開始計算。  第二百零二條 按照年、月計算期間的,到期月的對應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沒有對應日的,月末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  第二百零三條 期間的最後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結束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
  • 不動產登記又升級!
    不動產登記又升級!我市不動產登記系統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實現信息共享近期,濰坊市不動產登記系統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完成了系統對接,工程建設項目在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時,可通過系統共享獲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的有關證照材料,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核實合格證、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等,有效減少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時提報材料的數量。
  • 學習民法典 | 高聖平: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民法典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 在金山辦理不動產登記有新地方,超全超詳細攻略來了!
    在金山辦理不動產登記有新地方,超全超詳細攻略來了!>不動產登記受理1號-10號窗口(一樓)受理各類不動產登記(包括首次登記、轉移登記、變更登記、註銷登記、抵押登記、預告登記、更正登記、異議登記等。)
  • 測繪人正在做的 「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發證...
    Q 22、哪些情形不得進行登記發證? Q 37、對符合「總登記」要求的土地及其地上房屋,不動產登記機構審核結果公告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 劉培林:不動產登記以透明推動善治和良治
    對不動產進行統一登記,登記信息在不同層級登記機構之間實時共享,登記信息與審批和交易信息之間的實時互通共享,這些措施首先起到的效果是「透明」。透明是良治和善治最關鍵的要件。沒有透明,即便具備人們期待的其他條件,也不能實現良治和善治;而且這些條件也難以鞏固。有了透明,即使人們期待的其他條件稍微滯後,治理也會得到改善;而且,透明會驅動這些條件加快發育。
  • 格爾木行政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獲好評
    格爾木行政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獲好評 2021-01-07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年民法典生效,離婚房產分割怎麼分,你知道嗎?
    2021年1月1日,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國開始步入「法典」時代。全新《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共7編、1260條、10萬餘字,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 多國帶薪休假不是夢 員工不休假補錢、休假有獎金
    美國   沒休假可補錢   美國並沒有相關的法律來規定帶薪年休假天數,但是其帶薪年休假制度發展較早,人們普遍有休假意識,企業也會比較自覺地安排假期,一般來說至少有15天。在這些合法假期之外,某些效益特別好的大公司還有額外的福利。
  • 中山市國土資源局不動產登記存量檔案資料整理及掃描數位化工作...
    廣東志正招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採購代理機構」)受中山市國土資源局(以下簡稱「採購人」)的委託,於2018年09月26日就不動產登記存量檔案資料整理及掃描數位化工作採購項目(招標編號:ZZ21825938)採用公開招標進行採購,現就本次採購的中標(成交)結果公告如下: 一、採購項目編號:442000-201809-014-0047 (ZZ21825938); 二、採購項目名稱:不動產登記存量檔案資料整理及掃描數位化工作採購項目
  • 憲法民法典知識百題競賽試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起施行。    A.2020年5月28日B.2021年1月1日    43.根據黨中央的工作部署,編纂民法典的起草工作由()牽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為參加單位。
  • 保護公民財產權 優化國內營商環境——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取得...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題:保護公民財產權 優化國內營商環境——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取得決定性進展新華社記者王立彬據最新統計,目前全國335個地市、2853個縣區共設立3001個不動產辦事大廳、3.8萬個窗口,8萬多一線工作人員每天為30多萬企業和群眾提供服務。
  • 不動產登記1小時辦結 是什麼造就了「黃山速度」?
    「不動產登記難」是每個買房、賣房人面臨的一大難題。然而在安徽省黃山市,「不動產登記難」卻已成為老皇曆,黃山市將不動產登記提速、「最多跑一次」工作作為政府服務提質提效的重中之重,不動產登記經歷了5次提速,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實現了全業務、全流程、跨部門「最多跑一次」。
  • 北京市不動產登記信息網上查詢時間及查詢入口
    北京市不動產登記信息  網上查詢時間:2019年3月20日起  網上查詢入口:http://bdc.ghzrzyw.beijing.gov.cn/eo/user/index.go  公眾、機構註冊並實名認證後,可登錄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門戶網站首頁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⑬:關於相鄰不動產之間不可量物...
    法條變遷《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條 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噪聲、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案例要旨:不動產權利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排放噪聲、光及類似汙染物,超出正常忍受限度的,鄰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