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公民財產權 優化國內營商環境——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取得...

2020-12-02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題:保護公民財產權 優化國內營商環境——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取得決定性進展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據最新統計,目前全國335個地市、2853個縣區共設立3001個不動產辦事大廳、3.8萬個窗口,8萬多一線工作人員每天為30多萬企業和群眾提供服務。作為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不動產登記精簡審批,化解「堵點」「痛點」,解決「不為」「亂為」問題,成為保護財產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翼。

房屋轉讓:一窗受理、一站服務

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隨著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改革目標全面實現,制度紅利進入集中釋放階段。

「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施以來,全國共有109個大廳出現過凌晨排隊、黃牛倒號的問題。」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小組召集人冷宏志說,經過不斷整改,目前全國600多個縣區將交易職責與登記職責整合,辦事效率明顯提升。福州、南寧、長沙、瀋陽4個省會城市將登記和交易職責整合,清理取消了交易申請、交易審核確認、現場合同備案等環節,申請材料和辦理時間減少一半以上。湖南懷化等86個地市將原來轉移登記的6個環節精簡為3個環節,辦理時間壓縮至5天左右。

各地注重機制突破,健全部門聯辦機制,對房屋轉讓涉及的登記、稅收和交易管理等,通過「一窗受理」,讓企業和群眾享受「一站式」服務。目前全國有488個縣區實現登記、稅務、交易「一窗受理、並行辦理」,設立綜合受理窗口2095個。

針對抵押登記量大面廣、農村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的實際,登記服務埠前移,在銀行開放抵押登記埠2200多個,在鄉鎮設立受理點5700多個。

技術平臺:審批不見面、全天不打烊

提高登記效率、便民利民,離不開數據平臺支撐。自2015年11月國家級信息平臺上線運行,2017年8月所有市縣全部接入以來,匯交存量登記數據3.6億多條,接收增量數據9000多萬條。

各地高度重視數據整合和平臺建設,累計投入106.3億元,目前2607個縣區完成中心城區房地現勢登記數據整合匯交,2694個縣區正在開展歷史數據清理整合。各地建立健全權籍調查工作機制,1900多個縣區實施權籍調查市場化。

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國584個縣區啟動「外網申請、內網審核」的「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新模式,1039個辦事大廳推出網絡化預約服務,設置自助查詢設備1600多臺,方便了企業和群眾,減少了現場排隊等候時間。福州市將網上申請系統、預審系統、登記系統和稅務系統進行集成,開發網上辦事平臺,通過電腦、手機、自助機等可以隨時隨地登錄、精準預約、上傳材料、查詢進度,「不見面審批」超過七成。

南寧市以多部門數據互聯共享為基礎,首創「24小時不打烊」、全自助辦證服務模式,利用網上申請、自動識別、智能比對、自動審核等功能,商品房預告登記等6項業務全自助辦理、全流程無人工幹預,95%的業務「不見面審批和最多跑一次」。

消除奇葩:告別「有關材料」

從「白蟻防治證明」到「其他材料」和「有關材料」,健全制度就要消除各類奇葩證明,關鍵在於登記服務標準化規範化。

截至目前,全國有2826個大廳在辦事場所和門戶網站公開了辦理流程,2796個大廳建立了一次性告知制度,1400多個縣區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取消了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交易確認告知書、合同備案證明等材料。海口取消了要求權利人提供的「白蟻防治證明」「房屋維修基金繳納憑證」。無錫市明確了材料目錄清單的模糊和兜底性內容,告別「其他材料」「有關材料」。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說,總體上,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取得決定性進展。世界銀行《2018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財產登記」在我國營商環境10項指標中排名第二。

「要清醒看到,這項工作還處於初創階段,改進空間還很大。」王廣華說。據調查,目前全國仍有167個大廳存在強制房源核驗環節,584個大廳存在強制交易確認告知環節,557個大廳仍將交易確認告知書作為不動產登記要件,沒有實現交易登記「一窗受理、並行辦理」,群眾多頭跑、被折騰。中辦國辦將不動產登記作為辦理量大、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

「這已經成為『四風』問題新表現之一。」王廣華說,將全面整改不動產登記窗口作風問題,以更好地保護公民財產權、優化國內營商環境。

相關焦點

  • 鄒自景市長一行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專題調研優化營商環境登記財產...
    12月1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鄒自景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專題調研優化營商環境登記財產工作。期間,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李祚主要介紹了我市不動產登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進展、不動產登記「一件事」便利化行動落實情況、綠色窗口設置、業務辦理流程等情況,帶領鄒市長體驗了智慧顯示屏、自助查詢機、自助打證機等便民服務。
  • ...關於印發《延安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 總體方案》《延安市...
    延安市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行動實施方案為全面提高不動產登記的質量和效率,按照省市關於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要求和《陝西省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行動方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實施方案。各縣區要成立組織機構,明確工作目標,夯實工作職責,國土、規劃、稅務、房產等部門要通力協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結合實際,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強素質、打基礎、優服務,優化提升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二)廣泛宣傳引導。通過網際網路、電視、報紙等媒體平臺,多方位、多角度宣傳優化不動產登記的改革政策,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 優化營商環境,海寧該學什麼做什麼
    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做保障。8月29日,市營商辦組團赴義烏市考察,重點學習義烏在不動產登記、市場準入、投資項目審批、建築施工許可、大數據互聯互通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寧與義烏,在地理位置上更具比較優勢,但義烏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敢為人先,率先闖出一條新路,以結果論英雄,其經驗、做法很多地方值得海寧學習借鑑。
  • 【國際】韓國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的經驗與啟示
    ,我國可借鑑韓國等國家經驗,持續加強稅收營商環境建設,提升企業投資熱情與生產活力。稅收營商環境作為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納稅」指標反映了各經濟體稅收環境的現狀,韓國在該指標排名居第21位,中國排名居第105位。中國的排名正處於穩步上升的通道,但是,從與韓國的縱向排名比較,以及與開辦企業、獲得電力等其他指標橫向排名比較來看,「納稅」指標排名都有較多改善空間。我國可借鑑韓國等國家經驗,持續加強稅收營商環境建設,提升企業投資熱情與生產活力。
  • 呼和浩特「刀刃向內」推出優化營商環境《九條措施》
    陳立庚 攝人民網呼和浩特11月27日電(陳立庚)11月27日下午,記者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呼和浩特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便民利企九條措施》於11月26日正式印發。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後勁,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 優化營商環境 常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下「快進鍵」
    紅網時刻 記者 胡丹 通訊員 胡建忠 唐家新 黃書冶 常德報導營商環境是生產力,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從「來回跑」到「一次辦」,從「最多跑一次」改革到「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逐漸成為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常態,常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從心而動,以企業和群眾滿意度為標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從此出發,通過積極探索營商環境改革,在簡政放權上做「減法」,在便民創新上做「加法」,在優化服務上做「乘法」,按下優化營商環境的「快進鍵」,讓「一件事一次辦」在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蔚然成風,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 調研報告範文: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6篇
    實現企業註冊開辦業務3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業務5個工作日內辦結,抵押登記業務2個工作日內辦結,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30個工作日內。(二)提升政務環境,在服務內容上做好「加法」。認真貫徹落實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紮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執行年」活動,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 北京市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措施 形成「9+N」政策體系
    營商環境大優化 百姓滿滿獲得感  本報訊(記者 林豔)為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北京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昨天本市再出臺「9+N」營商優化政策,9項主要政策及N項配套措施「禮包」,市發改委聯合市財政局、市規劃國土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務委、市工商局、市金融局等多個部門
  • 孫憲忠:不動產登記要確保登記與法律權利統一
    原標題:不動產登記局將加快組建 部門利益糾葛仍是最大阻力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徐德明在2014年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上透露,今年,我國將出臺《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臺,加快組建不動產登記局開展不動產統一登記。
  • 四川為優化營商環境按下「升級鍵」,向企業釋放了這些好...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9—2020年)的通知優化營商環境是近年來的一個熱詞,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營商環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2019年我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先後3次提到「營商環境」一詞
  • 優化營商環境惠山再加碼!打造「惠企通商加速度」營商品牌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郭煦 江蘇無錫報導《惠山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從優化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四大方面著手,全力打造惠山「惠企通商加速度」營商品牌。
  • 《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英文版發布!
    第四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優化營商環境的原則和要求,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的統籌推進工作機制,完善服務企業聯席會議機制,加強統籌本行政區域企業服務工作。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責任人。市、區發展改革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組織、協調優化營商環境日常工作。
  • 《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文公布→
    第四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優化營商環境的原則和要求,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的統籌推進工作機制,完善服務企業聯席會議機制,加強統籌本行政區域企業服務工作。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責任人。市、區發展改革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組織、協調優化營商環境日常工作。
  • 黔東南州聚焦「四字」加力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黔東南州聚焦「四字」加力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為大力提升稅收營商環境質效,黔東南州稅務部門制定《黔東南州稅務系統營商環境大提升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全州稅務系統深入優化稅收服務,力爭涉稅服務指標州級位列全省9個市州前五位、各縣市級同比提升10%以上的位次
  • 湖北多措並舉優化審批流程 打造營商環境的「熱帶雨林」
    原標題:我省多措並舉優化審批流程湖北日報訊 (記者張愛虎、周三春、實習生王悅)如何以行政審批為突破口,打造營商環境的「熱帶雨林」?1月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專題」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落實《關於以市場主體需求為目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相關情況,我省多措並舉優化審批流程最為亮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關注焦點之一。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6月我省推行相關試點工作以來,全省共有19600多個項目實現了網上審批。
  • 對標國內外一流,湖北出臺優化營商環境「30條」,武漢圍繞「三個第...
    5月13日,我省印發《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全面對標國際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出臺30條重點攻堅任務和硬措施,推動我省營商環境整體水平進入全國前列,努力把湖北打造成為發展環境最優,投資吸引力、地區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優化營商環境倒計時
    「海南自貿區(港)需要一個獨立中立、公平高效、靈活便捷、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高端仲裁法律爭議解決服務平臺,以滿足區域國際化的法律服務需求,切實保障和維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海南仲裁委員會主任施文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以此為標誌,海南在致力於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方面又邁出重要一步。
  • 羅培新:《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英譯全文及專業術語對譯表
    《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英譯,先後在「上海發布」、《上海日報》刊出(連結附後),希望起草之中的「外商投資條例」等也能完成英譯,逐漸形成上海的相關資料庫。(「上海發布」的中英文雙語)https://www.shine.cn/news/metro/2004226769/?
  • 產業鏈聚合發展,引領優化營商環境「新趨勢」
    如今我們的地方政府、智庫、企業等都在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為我國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的特別是「軟環境」集智獻策,建功出力。環球網總經理單成彪呼籲,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經濟復甦與持續發展呼籲營商環境的創新優化、深度優化,增加抗風險能力,為企業與經濟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 一事通辦 一次辦通 ——玉林優化營商環境掃描
    去年,該市開展各項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項行動,通過創新投資項目服務方式,推進「一事通辦」改革,讓群眾只跑一次就能辦完事,為群眾和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在去年發布的「2018中國企業營商環境(縣及縣級市、省級新區案例)十佳城市」榜單上,玉林市玉州區成為廣西唯一上榜的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