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措施 形成「9+N」政策體系

2020-12-07 央視網

北京市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措施 形成「9+N」政策體系

原標題:

  營商環境大優化 百姓滿滿獲得感

  本報訊(記者 林豔)為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北京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昨天本市再出臺「9+N」營商優化政策,9項主要政策及N項配套措施「禮包」,市發改委聯合市財政局、市規劃國土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務委、市工商局、市金融局等多個部門,為企業和社會辦事大幅度精簡程序環節、減少時間及費用成本,進一步活躍北京營商的市場環境。

  「簡」

  開辦企業由22天縮至5天

  「讓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在昨天政策的新聞發布會上,正如市發改委副主任楊旭輝的這番釋義,此次新發布的9+N項政策,首先解決的就是企業在營商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各方大力精簡辦事程序,大幅壓縮政府部門辦事時間,「去繁就簡,能壓就壓」。

  如開辦一家新的企業,時間從22個工作日縮至5個工作日,壓減的程序和時間力度巨大,高達70%。「開辦企業,一般都要經過工商登記、稅務領票、公章刻制等關鍵環節。沒有這些環節,一家企業很難正常營業。這些環節由22天減少至5天,可以說這次政策很給力。」市工商局副局長況旭表示。

  據介紹,此次新政出臺後,企業最快用20分鐘就可完成名稱登記,而工商登記方面所需的時間,也直接由8個工作日壓縮至1-3個工作日。除此之外,本市新推出的初次申領增值稅發票快捷辦理套餐,也將領取發票的時間由10天壓縮為1天。

  除了開辦企業,針對社會投資建設項目的審批,新政也同樣「給力」。用市規土委副主任王瑋的話來說,通過再造審批流程,將項目的辦理時限由109個工作日,直接壓縮至45個工作日以內,大量精簡審批前置要件,政府部門建立施工圖聯合審查和竣工聯合驗收的工作機制,並明確社會投資的房屋建設工程不再強制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招投標。

  另一項備受老百姓關注的住房公積金和不動產登記,也有精簡便利新政。據了解,在住房公積金的登記開戶辦理方面,相關部門簡化了申報材料,將原有6張表單簡化為1張申請表;在不動產登記方面,將當前房地產登記所需的交易、稅務、登記3個部門調整為一口受理、並聯審批,同樣精簡了環節。

  「減」

  刻公章無需再到公安部門備案

  「減稅降費,先行試點稅收優惠政策」,在大量精簡營商環境中繁雜程序的同時,減少企業的成本負擔,也是此次營商「大禮包」的主要目的,讓企業有真正的獲得感。市財政局副局長韓傑表示,在去年為企業和社會減負近400億元的基礎上,北京還將大力減稅減費。

  據介紹,本市將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簡併增值稅稅率,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稅率,進一步擴展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並落實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據了解,目前本市超過半數融資擔保公司在業務辦理過程中,會收取企業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收取保證金後,融資成本最高約佔擔保金額的1%,如一家融擔公司一筆項目擔保金額為1000萬,融資成本最高約10萬元,如不收取保證金,可為企業直接節省10萬元。

  市金融局新聞發言人沈鴻表示,此次新政出臺,他們將推動在京融資擔保公司不收取客戶保證金,「如果確實需要收取的,將督促及時釋放保證金」。截至去年,本市融資性擔保在保餘額約為3000億元。按照這一數據估算,如果取消保證金,將為企業節省近30億融資成本。

  此次政策「大禮包」中,還有多項與企業減負相關的實際舉措,如為新開辦企業免費發放印章。根據新政,公章刻製備案已納入「多證合一」機制,企業無需再到公安機關辦理備案手續,工商部門和公安部門通過網上數據交換,即可實現公章刻制自動備案。這一免費的公章服務,將取消300元平均成本,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減輕6000萬元的負擔。

  「活」

  北京市場主體總量超210萬戶

  「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政府對企業活動的幹預」,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此次「9+N」政策改革,必將拓展北京市場主體的發展空間,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近幾年,本市工商部門全力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從放寬市場主體準入各環節入手,市場準入門檻大幅度降低,涉企證照大幅精簡,登記便利化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市場活力充分激發。

  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市場主體總量超過210萬戶,較五年前增長47.52%,其中,企業達到155.05萬戶,較五年前增長104.71%。全市科技類企業目前達50.3萬戶,較5年前增長了121.39%;文化類企業25.45萬戶,較5年前增長91.07%。市場主體的迅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日趨優化,將為北京打造經濟新引擎、催生發展新動力,提供較好的微觀基礎。

  除了增加市場主體的活躍度之外,以信息化推動政務,加強營商環境的活力,也是此次政策的重要改革方向,如本市電子證照、微信辦稅等新政舉措的推進。據了解,在行政審批方面,目前辦理施工許可已實現網上列印電子證照,今後還將逐步實現各類審批事項網上報審和推送。

  納稅方面,本市將推行全業務、分時點預約辦稅,使納稅人可通過網上辦稅服務廳、微信等多種方式預約辦稅。

  未來,本市還將構建「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體系,推行移動客戶端預約、線上查詢等多項措施,進一步提高企業和群眾的便利程度。

  圖片製作/王慧

  內存

  「9+N」主要政策文件

  《關於北京市進一步優化電、水、氣、熱接入營商環境的意見(試行)》

  《關於進一步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意見》

  《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企業開辦效率的通知》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縮短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改革的意見》

  《進一步提升納稅等便利度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措施》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關於完善北京市電力可靠性賠償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高服務質量的通知》

  《關於推進「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改革實施方案》

  政策亮點

  讓企業少跑腿 讓信息多跑路

  財政

  涉稅300多項業務可全市通辦

  鑑於絕大多數企業需要同時繳納各項稅收、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為方便納稅人,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五家單位聯合制定了《進一步提升納稅等便利度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措施》。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推行全業務、分時點預約辦稅政策,涉稅300多項業務可全市通辦,以方便納稅人就近辦稅;此外,新辦企業的涉稅事項當天辦結;還將推出「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清單,實施無紙化、免填單辦稅服務,推行增值稅「一表集成」。

  據了解,本市將推廣自助辦稅服務。在增加自助辦稅終端數量的同時,還將拓展24小時自助辦稅網點數量,探索在銀行自助服務區和街道辦事處等具備網絡安全環境區域部署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設備。

  另一項搶眼的便民政策是,未來將進一步縮短住房公積金業務辦理時限,拓展網際網路服務渠道、內容,完善網上大廳功能,升級改造現有信息系統,推動單位登記、個人開戶、跨年清冊、匯繳業務、補繳業務、轉移、查詢等業務均可在網上辦理,提升資金結算效率,實現網上託收實時到帳,推進網上快捷辦理。

  文/本報記者 林豔

  金融

  為小微企業「定製」服務

  為進一步優化本市金融信貸營商環境,提升金融信貸服務水平,昨天市金融局會同人行營管部、北京銀監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意見》。

  《意見》出臺後,將進一步推動在服務民生,便民、利民、惠民方面努力為社會、企業、老百姓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在費用減免方面,將在行業監管部門的指導下,逐步細化減免費用的具體項目,持續增大對小微企業、對老百姓的服務收費優惠力度,推動免收小微企業帳戶管理、現金管理等多項服務收費,同時推動在京法人銀行採取市場定價法降低客戶負擔,為客戶和老百姓分攤一部分費用成本,鼓勵對通過電子渠道辦理業務按照免費(個人)或降低收費(對公)辦理。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方面,將推動在京融資擔保公司不收取企業客戶保證金,確實需要收取的,督促及時釋放保證金。

  本市還將為小微企業定製針對性的金融服務,針對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制定獎勵政策,尤其是對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將重點給予獎勵傾斜。文/本報記者 林豔

  商務

  京津跨境貿易協同提升

  在優化本市跨境貿易方面,京津兩地將通力合作,大幅壓縮辦事時限,提升京津口岸跨境貿易的便利化水平。據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進一步壓縮出口原產地證書籤證審核時長,原產地證書的審核將在2小時內辦結。由京津商務部門籤發的自動進口許可證、出口許可證,在1個工作日內可完成審批。

  京津還將推廣海運提前報關模式,實施「並聯」作業。企業在貨物未抵港時,可提前向海關辦理申報、納稅手續,貨物抵港後辦理查驗放行手續,將物流運輸和報關納稅「串聯」改「並聯」。

  此外,匯總徵稅等改革也將為企業提供極大便利。過去,企業人員須對每票貨物隨時進行繳稅操作,而匯總徵稅實行集中電子繳付,將大幅減少企業人員因申請資金審批、繳稅、取稅單等事由頻繁往返於公司、海關和銀行的情況。文/本報記者 林豔

  規劃

  建設項目審批最快只需21個工作日

  近日,市規土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改革的意見》,將實施分類管理、「多規合一」平臺統籌、施工圖審查和竣工驗收「只進一扇門」、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等多項措施。

  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社會投資的建設項目實施分類管理後,建設單位到政府各部門的審批手續更加精簡,並縮短辦理的審批時限,最快的審批流程只需21個工作日。

  同時,政府各部門主動統籌協調,減少了企業跑路的次數。規劃國土部門在與建設單位籤訂土地出讓合同時,同步為建設單位出具土地預審意見、規劃條件、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含城市設計要求)、建設用地批准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5個規劃用地批准文件。這意味著,原來6個批文需要在市規土委申請6次,現在申請一次就可以全部取得,對企業而言就是「辦一送五」。

  此外,建設單位通過「只進一扇門」就能把事情辦完。例如,通過構建施工圖聯合審查工作機制,將施工圖建築審查、消防審查、人防審查等交由綜合審查機構統一辦理,各部門結果互認,變「多次審查」為「一次審查」

  而在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方面,此次改革從施工圖審查和辦理施工許可證入手,逐步擴大網上審批的覆蓋率,今後將逐步實現各類審批事項網上報審和推送。

  文/本報記者 李天際

  個案

  工商登記提供「點菜」服務

  一科技公司稱:註冊申請少跑100多公裡路

  以前辦理工商營業執照,企業落戶哪個區,就要到哪個區的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企業想少跑路就近申請取照很難辦到。從去年12月1日起,隨著本市進一步優化工商登記流程,打破傳統模式的「全市通辦」工商登記新模式開始試點,為公眾提供「點菜」服務。三個月過去了,這項政策使企業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便利。

  在順義區開辦企業的營業執照,卻由通州區的工商部門發放。今年3月2日,通州工商分局發出了城市副中心首張「全市通辦」營業執照。申辦人因為「全市通辦」的新政策節省了100餘公裡的路程往返。

  家住通州區的宋女士今年初一直為「北京脊康瑞醫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辦理忙前跑後,公司的註冊地在順義區,按照以前的操作,她必須到30多公裡外的順義區工商分局辦理營業執照。當她通過北京工商網上登記申請平臺提交辦照材料後,網站彈出了一個「全市通辦」的提示頁面。「經過了解,才知道『全市通辦』是辦營業執照不用再去註冊所在地工商局,可以去就近的工商局辦理。」宋女士說:「我要註冊的公司正好符合『全市通辦』的條件,就在網上預約了通州工商分局的辦事窗口,沒想到人家二話沒說就接受了預約申請。」

  通州工商分局登記註冊科副科長曲銳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宋女士的辦照材料是2月24日提交到通州工商分局的,但在審核過程中,他們發現紙質提交材料和網上申報的材料不一致。「若是讓辦事人再到順義區的工商部門,那就違背了『全市通辦』的初衷。為此,我們的工作人員與順義工商分局登記註冊科取得聯繫,僅用3天就使辦事人更正補齊了全部申請材料。」曲銳說。

  3月2日一大早,宋女士按照約定來到了位於通州區行政服務中心的工商註冊窗口,不到5分鐘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家門口辦照近幾年常聽到,但在通州區就能全程辦理順義區營業執照的事情先前想都不敢想。」宋女士說,「我居住的位置距離順義區工商局將近30公裡,要是在往常,怎麼也得兩趟往返,『全市通辦』最起碼讓我省去了100多公裡往返和兩個半天時間。現在這種方式真是太方便了。」

  文/本報記者 王薇 攝影/裴新軍

相關焦點

  •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率先行動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各區、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第一責任人,要親自研究部署和組織推動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各部門要嚴格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工作,成熟一項、推出一項,並加強效能評估。各區要落實屬地責任,聚焦本地區營商環境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列出清單,分類、分層、分責限期掛帳整改,確保取得實效。
  • 優化營商環境,要解決這些突出問題
    優化營商環境,要解決這些突出問題 2018-11-12 13:20:08 海外網 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和突出問題,這一點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 遼寧:優化營商環境 積蓄髮展能量
    本報訊 7月10日出版的《光明日報》聚焦遼寧經濟發展和改革成就,其中以《遼寧:優化營商環境 積蓄髮展能量》為題的報導重點關注遼寧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系列舉措和顯著成效。報導指出,遼寧通過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促進民營企業規範健康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等,進一步激活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助力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報導稱,活躍在遼寧全省的8300多個項目管家,已覆蓋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全部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項目。
  • 呼和浩特「刀刃向內」推出優化營商環境《九條措施》
    陳立庚 攝人民網呼和浩特11月27日電(陳立庚)11月27日下午,記者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呼和浩特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便民利企九條措施》於11月26日正式印發。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後勁,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 對標國內外一流,湖北出臺優化營商環境「30條」,武漢圍繞「三個第...
    5月13日,我省印發《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全面對標國際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出臺30條重點攻堅任務和硬措施,推動我省營商環境整體水平進入全國前列,努力把湖北打造成為發展環境最優,投資吸引力、地區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優化營商環境倒計時
    「海南自貿區(港)需要一個獨立中立、公平高效、靈活便捷、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高端仲裁法律爭議解決服務平臺,以滿足區域國際化的法律服務需求,切實保障和維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海南仲裁委員會主任施文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以此為標誌,海南在致力於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方面又邁出重要一步。
  • 調研報告範文: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6篇
    先後制定出臺了《xx區深化減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實施方案》《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十大動計劃方案》《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xx-2020年)》《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xx年工作要點》《xx區xx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辦法》《xx區關於針對企業辦事難整治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等文件。
  • 北京市陸續出臺政策鼓勵夜間經濟發展
    北京市日前啟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克慶介紹,北京市按照新版城市總體規劃,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北京樣板,今年一季度有望實現「開門紅」。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將出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初步形成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具有北京特點的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和工作措施,將形成6個方面35項具體指標。
  • ...關於印發《延安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 總體方案》《延安市...
    各縣區政府(含新區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南泥灣開發區管委會)要充分認識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各縣區長(含各管委會主任)為本區域營商環境工作第一責任人,成立本區域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及相關機構,6 月下旬前制定印發營商環境相關實施方案,並負責推進落實。6 月底、9 月底、12 月底前分別向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報告本區域營商環境工作進展情況。
  • 青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打好高效建設攻勢
    原標題:青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打好高效建設攻勢   1月8日,中國工業報從青島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圍繞營商環境評價、審批提速增效
  • 我市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便民利企九條措施
    為有效解決當前全市營商環境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我市研究制定了《呼和浩特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便民利企九條措施》(以下簡稱《九條措施》)。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於2020年11月26日正式印發。
  • 「營商環境」成高頻詞 年內7次「現身」國常會
    同時,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更大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優化營商環境的本質在於為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建設一個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誠實守信、安定有序的社會發展環境。」
  • 北京市副市長殷勇:北京的營商環境顯著提升 評分排名全球第28位
    殷勇指出,近年來,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北京的營商環境顯著提升。作為樣本城市,北京助力中國在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排名中比去年提升15位,比前年提升47位,位列全球第31位;如果把北京的評分單獨排名,相當於排名全球第28位。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中國主要城市營商環境評價中,北京已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
  • 打造營商環境「畢節高地」——畢節市強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掃描
    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成立營商環境整治綜合督查組,統籌調度全市營商環境整治工作,會同各縣(區)採取「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方式開展專項整治,實現營商環境整治「全覆蓋」「無死角」。結合實際,在徵求29個市直單位和各縣(區)意見並送市司法局完成合法性審查的基礎上,出臺了《畢節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
  • 產業鏈聚合發展,引領優化營商環境「新趨勢」
    各級政府非常重視,紛紛出臺了各級地方政府的營商環境條例。在這樣的整體環境下,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11月26日,在「2020環球趨勢大會」上,30餘位發言嘉賓圍繞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投資者如何應對國際格局變化,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做好「十四五」開局,聚焦自身發展方向,從以下四個緯度來解讀這次內容。
  • 萬年縣:打好組合拳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萬年縣財政局根據全縣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質年」活動工作部署,從幫助企業瘦身減負、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增強財政服務企業本領、打造作風過硬幹部隊伍四方面發力,打好營商環境「組合拳」,進一步增強財政系統服務全縣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助力萬年打造全國營商環境百佳示範縣市。  一、落實減稅降費,幫助企業瘦身減負。
  • 從營商環境建設三大關鍵詞解析成都成華區「環境優區」戰略
    一組數據足見「力度」:硬性改革任務93項、優化提升改革舉措19項、創新提煉成華「48條」,《行動方案》共計160項具體舉措,落實到責任部門,全面深化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區域競爭力和吸引力。「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已走到突破固有指標體系,進而更加切實聚焦企業生存和發展難題的『全面深化』階段。」
  • 榕江:優化營商環境 釋放發展潛能
    梳理榕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邏輯,不難發現,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樸實無華的工作作風是其中的關鍵,其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縣委書記、縣長親自調度,親自安排,要求嚴格,部署精準,並提出具體辦法、路徑,抓牢抓實.2018年以來持續出臺規範政府政務行為和公務人員服務行為的系列文件,有《榕江縣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榕江縣優化營商環境六條規定》《榕江縣營商環境提升年工作實施意見》《榕江縣大力營造發展環境推動市場主體發展的辦法》等。
  • 高新區(新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優化營商環境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來,高新區(新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提高市場準入的便捷性,深入推進「放管服」「多證合一」「先照後證」「證照聯辦」、全程電子化登記等一系列改革,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企業和群眾獲得感穩步攀升,為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 崇陽「稅小二」全程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本報訊 通訊員申志鳳、劉智利報導:「我們之前也通過微信、直播等各類渠道,了解到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為我們克服疫情影響,抓好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持。」崇陽文昌印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代俊輝在全縣工商聯理想信念教育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上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