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關注,每天一條美味視頻
► 1840 年,英國人拿比亞以一隻化學實驗室的玻璃試管為藍本,創造出第一支真空式咖啡壺。兩年後,法國巴香夫人將其改良,大家熟悉的上下對流式虹吸壺(Syphon)從此誕生。
到20世紀中期,經過不斷設計改進,逐漸風靡世界,虹吸壺成為咖啡師情有獨鐘的專業器皿,但因其特殊的造型和科學工作原理,仍被很多人戲謔為化學儀器,而烹煮咖啡的過程也如同是一場化學實驗。
今天,咖啡品鑑師路搖就來教你如何使用這套有型的器具,做一杯「實驗」咖啡!
虹吸壺分上下壺,首先裝濾紙,將濾紙置入上壺,彈簧穿過虹吸管固定好;
接下來研磨咖啡豆,咖啡粉中細研磨,比白砂糖顆粒稍微粗一點;
然後往下壺倒水,根據豆種和口味喜好,咖啡粉和水的比例在1:10~15之間,比如20g咖啡粉,需要用到200~300毫升水;
注水完成後,將上壺斜插入下壺,接下來打開滷素燈,加熱下壺的水;
等水開始沸騰起泡,就將上壺豎直起來,與下壺緊密咬合;(在下壺的密閉空間,由於加熱,氣壓增大,使熱水上行流至氣壓低的上壺)
然後加入磨好的咖啡粉,順時針微微攪拌,注意不要碰到壺壁;
攪拌後開始計時,三十秒後,進行第二次攪拌,二十秒後,關掉滷素燈,進行最後一次攪拌;
最後用溼布冷卻下壺(用溼布擦拭下杯,可以讓上下杯冷熱差減小,從而減少上下杯壓力差,咖啡萃取液依靠重力回流速度更快);
待上壺的咖啡完全流入下壺,咖啡就完成了。
► 本期嘉賓:路搖,咖啡品鑑師,咖啡豆獨立烘焙品牌白鯨咖啡創始人。
微博:白鯨咖啡
長按,掃描二維碼,加關注!
▼ 一杯咖啡,一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