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如果你仔細的看過一些大型鯨的體表,你就會發現一些白色的密密麻麻的東西。有密集恐懼症的小夥伴肯定會被瘮到一聲雞皮疙瘩,沒錯,有些鯨魚身上的東西確實會像我們起的雞皮疙瘩那麼密集。而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就是藤壺,那麼,藤壺為什麼會跑到鯨魚的身上呢?如此多的藤壺對鯨魚有什麼危害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密集恐懼症者慎入)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藤壺
相信生活在海邊的小夥伴一定對「馬牙」這個詞不陌生,沒錯,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藤壺的俗稱了,因為其形態與馬的牙齒有些相似,故而得名。
藤壺是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無柄目藤壺亞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在藤壺亞目下又分為8個不同的科和超過500種不同的種類。從外觀上看,藤壺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鵝頸藤壺,一類是圓錐藤壺。其中鵝頸藤壺是由多個長短不一的圓柱狀莖以及白色鈣質骨板組成的,而圓錐藤壺則是由一個或多個圓錐狀鈣質骨板組成的。


藤壺的習性
藤壺是一種偏寄生性的動物,不過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是,它們通常不會以宿主為食,而是以宿主為附著物。藤壺的食物主要以水中的微生物和微小的有機物為食,它們屬於濾食性的動物。在進食時,它們會用自己的多個觸手過濾水中的食物完成進食。
藤壺的寄主並不固定,它們有的寄生在巖石上,有的寄生在船底,有的寄生在其他大型海洋生物身上,總之一切在海中出現的稍大個體的物體都可能成為它的吸附物,包括籃球。
藤壺屬於雌雄同體的動物,雖然理論上它自己就能完成生育,但是由於一個個體內雌性和雄性生殖細胞的成熟時間不同,所以它依然是靠異體受精才能繁殖的。在繁殖的季節,大批的藤壺會將自己的精細胞噴到水中,其他的藤壺就會從水中接收到,然後完全受孕。
受精卵待在成年藤壺體內直到孵化,這個過程大約要持續100天左右,之後,受精卵孵化為幼體,幼體出生就有鈣化的骨板,只不過比較的薄,再加上它們體型較小,所以大都會隨波逐流。在漂流的生活中,它們一邊攝取水中的營養慢慢長大,一邊尋找可寄生的物體。當找到宿主之後,它們會分泌一種具有強黏性的藤壺初生膠,將自己牢牢地吸附在宿主身上。
藤壺為什麼會跑到鯨魚身上?它對鯨魚有什麼危害?
藤壺在找到宿主吸附之前會有一個動作,那就是用自己的觸手先暫時固定在宿主身上。它們這個動作的目的就是先來感知宿主所在的環境是否有利於自己生存。而判斷是否有利於自己生存的主要的點就是看宿主生活的環境中它的食物的多寡(浮遊生物)。由於大多數的大型鯨類主要以磷蝦為食,而磷蝦的主要食物恰恰就是浮遊生物,所以,鯨魚的食物的食物恰好與藤壺的食物吻合,因此,鯨魚成為了它吸附物的最佳選擇之一。
其次,大型的鯨類遊泳的速度大都比較的慢,有利於它們的吸附,所以幾乎每一頭大型鯨類的身上都有藤壺寄生。
藤壺對鯨魚有什麼危害?
從表面上看,藤壺密密麻麻地貼在鯨魚身上,肯定是對鯨魚有害的。但是,事實表明,藤壺對鯨魚並沒有不利的影響,因為它們之間是偏利共生的關係。而偏利共生與偏害共生相對,是指兩種共棲的物種(假設A和B兩個物種),A對B有利,但B對A沒有任何的影響。放在藤壺與鯨魚身上就是鯨魚對藤壺是有利的,因為鯨魚總是帶著藤壺生活而且總是把它帶到浮遊生物密集的地方,而藤壺對鯨魚卻沒有任何的影響。
當然,如果說非要找一種影響的話,那就是不太美觀了。雖然藤壺對巖石和鯨魚都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如果它們大量吸附在船底,會加速船底金屬的腐蝕。因此,許多漁民會用火燒船底或者在船底塗抹有毒物質的方法來擺脫藤壺的寄生。
總結
雖然從表面上看,一群藤壺寄生在鯨魚的身上有些恐怖,但是其實它倆的關係屬於偏利共生,因此,藤壺對鯨魚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不過它們還是得感謝鯨魚「養育」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