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是海洋生物,大白鯊身上乾乾淨淨,鯨魚身上卻有附著物?

2020-12-08 科學獵奇

大白鯊身上乾乾淨淨,而鯨魚身上卻有很多的附著物,問題就出在有生物在鯨魚身上寄生上。而這種寄生生物佔比最多的就是節肢動物藤壺。那麼,藤壺為什麼要寄生在鯨魚身上?為什麼在大白鯊身上沒有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幾個有意思的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藤壺這種生物

藤壺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美味的海鮮,它有著灰白色、石灰質的外殼。從幼蟲到成體,藤壺需要完成7次完全變態才能成功。所有的成年藤壺都是寄生性的,在成年之前,藤壺與其他浮遊生物一樣,都需要在海中隨波逐流。

藤壺是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無柄目藤壺亞目動物的總稱,在藤壺亞目下有8個科540多種。根據形態的不同,藤壺可分為圓錐形藤壺和鵝頸形藤壺,至於兩種藤壺的特徵很明顯,一種呈圓柱形,一種呈圓錐形。

鵝頸藤壺
圓錐藤壺

雖然兩種藤壺的形態不同,但是它們的習性是一樣的,首先它們都是雌雄同體的動物,而且它們在成年後都是寄生在其他物體上的。從棲息環境上看,藤壺主要分布於潮汐帶和潮下帶的水域中,成年後的藤壺棲息於海洋中硬物的表面,比如礁石、船底等,除此之外,藤壺還附著於一些海洋生物的體表,比如鯨魚、海龜、大的龍蝦等等。

藤壺的附著面形似馬的牙齒,因此,許多人認為藤壺就是靠「馬」牙固定在物體表面的。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知,藤壺在尋找附著物體時,通常先是用觸角把自己固定在物體表面,然後有自己觸角上的剛毛以及尾肢來感應附近的環境是否有利於自己的生存,最後才分泌一些黏性物質將自己牢牢的黏在物體表面。

藤壺為什麼選擇寄生在鯨魚表面而不是鯊魚?

雖然藤壺在許多鯨魚的體表都有寄生,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鯨魚都是它的寄生對象。經過科學的研究發現,在鯨魚中鬚鯨是藤壺最喜歡吸附的生物。

我們常說的藍鯨、座頭鯨、長鬚鯨等大型的鯨魚都屬於鬚鯨類,也就是說,在藤壺選擇吸附的生物時,體型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其次,由於藤壺在選擇吸附生物時,會先不分泌黏液吸附在生物的體表上,為的就是感知環境是否利於自己生存,比如藤壺的主要食物為橈腳類浮遊生物,而橈腳類浮遊生物同時也是鯨魚的主要食物,所以,顯然有鯨魚的地方,藤壺的食物就比較充足。

再有就是大型的鯨類遊泳速度通常都比較慢,這有利於藤壺前期試探性的吸附。

因此,藤壺之所以會選擇鬚鯨類寄生,有三大原因-體型大、遊速較慢且食物有重合。

而大白鯊雖然也是一種大型的動物,但是它的遊泳速度可達40公裡每小時,並不容易被藤壺吸附,而且大白鯊是純正的肉食性動物,它的主要獵物以大型的海洋生物為食,在它的食譜中並沒有藤壺的食物。

因此,藤壺會選擇鯨魚而不是鯊魚吸附。

總結

雖然藤壺需要吸附在其他物體表面才能生存,但是它吸附在動物體表並不會從被吸附的動物身上汲取營養,它還是需要自己通過外界環境進食的,因此,顯然被吸附動物的棲息環境中其食物越多,越容易被吸附,其次,被吸附的動物還不能遊得太快。

相關焦點

  • 大白鯊身上乾乾淨淨,為什麼藍鯨身上有很多附著物?
    為了讓附著地更加牢固,它們會將自己的膠質物深入到附著物的內部,比如:鯨魚的皮膚中,烏龜的龜殼內部。所以如果我們遇到被藤壺附著的烏龜,不要輕易用刀子撬開藤壺,而是將烏龜放入到淡水中養幾天,由於藤壺不適宜淡水環境,所以藤壺會相繼死亡,此時再摘下烏龜殼上的藤壺就比較容易,而且不宜傷害烏龜。
  • 為什麼有大量藤壺附著在鯨魚身上,卻不敢靠近大白鯊、海豹等動物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題主所說的這些附著在鯨魚身上的到底是一些什麼東西,以及這些附著物為什麼對鯨魚的體表情有獨鍾,但是對大白鯊卻不怎麼青睞大白鯊。實際上附著在鯨魚身上的絕大多數是一種叫藤壺的生物。
  • 鯊魚身上乾乾淨淨的,為什麼鯨魚身上有許多藤壺?
    我們在野外觀察到許多成年鯨魚的身上,就有藤壺附著,這些附著的藤壺也給鯨魚的生存帶來了很大麻煩。但是海裡的其他大型魚類身上就沒有藤壺,比如鯊魚,鯊魚的身上幾乎都是乾乾淨淨的。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差異呢?藤壺選擇附著物的條件很簡單,那就是表面粗糙就可以,這樣更容易附著,而鯨魚的皮膚剛好就是這樣,這就給了藤壺附著在身體上的條件。而只要一個藤壺附著成功,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藤壺跟來。
  • 為什麼鯨魚身上有許多藤壺?鯊魚身上乾乾淨淨的,長得太大也不好
    在海洋世界總是有著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的,如果你生活在海邊的話,那麼你會對一種甲殼動物相當熟悉,那就是藤壺,其實藤壺十分常見,在沿海的礁石上就能看到,而且在海洋漁業中,藤壺的危害是相當大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為什麼鯨魚身上有許多藤壺?鯊魚身上乾乾淨淨的,長得太大也不好。
  • 鯨魚身上寄生那麼多藤壺,海豚身上卻乾乾淨淨,這是為啥呢?
    鯨魚身上寄生那麼多藤壺,海豚身上卻乾乾淨淨,這是為啥呢?藤壺是灰白色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它的形態有點像馬的牙齒,所以生活在海邊的人常叫它馬牙。藤壺是一種寄生動物,在海洋中有很多動物身上都有著它的存在,比如鯨魚海龜等。但是同樣屬於海洋生物,海豚的身上卻從不會有藤壺的出現,到底是為什麼呢?大家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原來藤壺喜歡寄生在一些行動較慢的動物身上。
  • 鯨魚身上密密麻麻的白色物體到底是啥?對鯨魚有危害嗎?
    有密集恐懼症的小夥伴肯定會被瘮到一聲雞皮疙瘩,沒錯,有些鯨魚身上的東西確實會像我們起的雞皮疙瘩那麼密集。而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就是藤壺,那麼,藤壺為什麼會跑到鯨魚的身上呢?如此多的藤壺對鯨魚有什麼危害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為什麼鯊魚身上乾乾淨淨的,鯨魚身上有許多藤壺?今天終於知道了
    在野外觀察到的許多成年鯨魚上都附著著藤壺,這些附著的藤壺也給鯨魚的生存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是,海的其他大型魚沒有藤瓶。例如,鯊魚和鯊魚的身體幾乎都幹得很乾淨。是什麼引起了這個差異呢?首先,藤瓶不是貝類而是甲殼動物。
  • 為什麼藍鯨身上密密麻麻都是藤壺,而鯨鯊身上卻乾乾淨淨?
    為什麼藍鯨身上密密麻麻都是藤壺,而鯨鯊身上卻乾乾淨淨?大家都知道,藤壺是一種海洋生物都非常討厭的生物,因為它們會寄生在各類海洋生物的身上,通過吸取海洋生物身上的營養物質為生,很多生物也會因此而死亡,而我們今天要說的藍鯨就深受藤壺的迫害,身上基本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藤壺,但是非常奇怪的是,鯨鯊的體型和藍鯨是一樣大的,身上卻是乾乾淨淨的,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鯨魚身上寄生有很多藤壺,而大白鯊身體卻乾乾淨淨?
    ,沒有的就是鯊魚,問題來說,為什麼藤壺都寄生在鯨魚身上,而幾乎不寄生在鯊魚身上?,完成了生活環境的轉換,後來藤壺覺得鯨魚非常適合生活,並且還有營養汲取,比其他地方生活更舒服而且不用擔心溫飽問題,於是長久在鯨魚身上寄居起來,就這樣生物學家有時候經常看見鯨魚身上寄生有一片密密麻麻的藤壺,讓人不忍直視。
  • 地域美味——藤壺,附著在很多海洋生物身上,鯊魚為何能逃過一劫
    我們在野外觀察到許多成年鯨魚的身上,就有藤壺附著,這些附著的藤壺也給鯨魚的生存帶來了很大麻煩。但是海裡的其他大型魚類身上就沒有藤壺,比如鯊魚,鯊魚的身上幾乎都是乾乾淨淨的。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差異呢?藤壺選擇附著物的條件很簡單,那就是表面粗糙就可以,這樣更容易附著,而鯨魚的皮膚剛好就是這樣,這就給了藤壺附著在身體上的條件。而只要一個藤壺附著成功,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藤壺跟來。
  •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我們平時在觀看一些鯨魚跳躍的視頻時,都會注意到,有些鯨身上長滿了白色的疙瘩,讓密集恐懼症患者看起來渾身不自在,這些白色的疙瘩就是海洋寄生物組成的群落,主要是鯨蝨和藤壺。由於印象過於深刻,導致很多人認為鯨身上都有鯨蝨和藤壺,實際上,這兩種寄生物最喜歡附著的鯨類只有少數幾種。
  • 為什麼鯨鯊沒有藤壺寄生, 藍鯨身上卻密密麻麻都是藤壺、鯨蝨?
    鯨鯊,是體型最大的鯊魚,它們有著不輸於鯨魚的體型,但是相比於鯨魚,它們身上乾乾淨淨,沒有藤壺以及鯨蝨的寄生,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鯨魚為什麼會有鯨蝨和藤壺寄生在一些鯨魚身上,我們會看到它們的皮膚上有許多凹凸不平的凸起物,這些凸起物就是令人討厭的藤壺。
  • 為什麼鯨鯊沒有藤壺寄生,藍鯨身上卻密密麻麻都是藤壺、鯨蝨?
    鯨鯊,是體型最大的鯊魚,它們有著不輸於鯨魚的體型,但是相比於鯨魚,它們身上乾乾淨淨,沒有藤壺以及鯨蝨的寄生,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鯨魚為什麼會有鯨蝨和藤壺寄生 在一些鯨魚身上,我們會看到它們的皮膚上有許多凹凸不平的凸起物,這些凸起物就是令人討厭的藤壺。
  • 鯨魚在自然界中有天敵嗎?為什麼?
    有小夥伴私信問:鯨魚有沒有天敵?其實這個問題有些籠統,因為鯨魚是整個鯨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不同的鯨體型相差很大,比如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藍鯨就沒有天敵,而體型較小的鯨,則會有許多兇猛的海洋生物可以捕獵它們,而且甚至像虎鯨這樣的鯨還是食物鏈最頂端的海洋生物。所以,我們不能單純的說某一種生物是鯨的天敵。下面,我們就說幾種能稱得上是某些鯨的天敵的海洋生物。
  • 揭秘最難纏的寄生物藤壺,鯨魚一旦被纏上就永遠無法脫身!
    寄生在鯨魚身上的主要是藤壺(俗稱馬牙),藤壺是一種非常討厭的生物,雖然藤壺不直接從鯨魚身上吸取營養物質,但是它會對鯨魚造成嚴重的傷害和難忍的疼痛。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種哺乳動物,它沒有魚類那樣的鱗片,在面對藤壺的寄生時毫無辦法。
  • 鯨魚身上的藤壺為什麼這麼牢固?可以自己蹭下來嗎?
    每當看到鯨魚身上密密麻麻的藤壺,總會感覺到頭皮發麻,恨不得自己用刀子幫鯨魚把這些藤壺都摳下來。那麼鯨魚自己能不能將藤壺「蹭」下來呢?個人認為應該是有這個可能性的,比如下圖中,一頭躍起的鯨魚蹭在船沿上,譁啦啦~蹭下來一片藤壺,感覺真過癮。
  • 它是海洋生物的噩夢,鯨魚也無可奈何,卻成為人類的美味
    但也有些生物並不走尋常路,它們沒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而是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其他生物身上,即選擇了寄生生存。不一樣的活法--寄生生物寄生生物可以分為很多種類,並且總的數目還不少,畢竟省時省力的生活方式不僅僅在人類社會中流行。
  • 在每年往返8000公裡的座頭鯨身上,科學家找到了鯨魚的健康密碼
    座頭鯨身上的健康密碼每年座頭鯨往返於南極和澳大利亞東部之間,這絕對是最值得一看的海洋奇觀之一,不僅每年都有很多遊客紛紛前往沿岸海域圍觀,科學家們也對此非常好奇。因為和人類一樣,鯨魚也是哺乳動物,它們雖然生活在海洋之中,但是它們的祖先也曾經是陸地生物,而且還和河馬是近親,所以,對於哺乳動物來說,呼吸道黏液的微生物群可以反映健康狀況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在鯨魚的身上。是什麼危害了鯨魚的健康?
  • 鯨魚身上的「蝨子」,鯨蝨(可高達10萬隻)
    而究竟鯨蝨為什麼會選擇寄居在鯨魚身上?鯨魚被它們寄居有沒有什麼害處?鯨魚要怎麼要怎麼清理它們呢?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鯨魚身上鯨蝨好噁心密集恐懼症者慎點以及鯨蝨對鯨魚有害嗎怎麼清理?因為鯨蝨寄居在鯨類動物的表皮上,所以因此得名。但其實它們外表看起來更像扁平的蝦類,也難怪它們和生活在淺水裡的排骨蝦是近親。
  • 兇殘無比的大白鯊被不明生物吞噬,海底兩萬裡下的暗潮洶湧
    史匹柏導演的經典電影《大白鯊》,片中的絕對主角大白鯊張開的血盆大口是筆者兒時的童年陰影之一。大白鯊兇悍的性格成為很多人的刻板印象,是海洋的霸主之一,難逢敵手,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王者,海洋生物大多數都要叫大白鯊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