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海洋生物的噩夢,鯨魚也無可奈何,卻成為人類的美味

2020-12-06 神龜洛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地球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園,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目前已知有300多萬種動物700多萬種的植物。不過根據科學家的估計,就現在的地球生物僅僅佔地球自誕生生命以來的1%,甚至都不到。換句話來說,地球曾經孕育出3000萬種以上的生命,但99%以上的物種都因為各種因素滅絕了。

俗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活出自己才是人生最佳的選擇。這句話也適用於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地球作為宇宙中唯一的生命起源地,從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開始,根據生命自己所處的環境,綜合自身的特點就選擇了適合自己生存的生存策略或者進化路線。

比如,烏賊受到危險時會噴「墨汁」逃離;刺蝟進化出滿身的刺來保護自己。但也有些生物並不走尋常路,它們沒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而是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其他生物身上,即選擇了寄生生存

不一樣的活法--寄生生物

寄生生物可以分為很多種類,並且總的數目還不少,畢竟省時省力的生活方式不僅僅在人類社會中流行。在一般情況下,寄生生物和寄主間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但是很多寄生生物需要依靠寄主所攝取的養分來養活自己,在汲取養分的過程中,很可能會令寄主感到「不爽」。

不過,我們也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很多「和諧寄生」的「模範伴侶」。在這些例子中,寄生生物可以很好的提升寄主的「生活質量」,同時,寄主「投桃報李」給予寄生生物更好的「生存條件」,這是寄生的雙贏策略。比如,寄生在人體腸胃內的菌群,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消化食物,我們也不會感到什麼不舒服。

但自然界的法則往往比人類的社會法則更加殘酷,更多情況下,生物之間的競爭是最殘酷的,一部分寄生動物的安然成長代價是寄主的不斷衰老死亡,這樣的寄生方式雖然讓人很不舒服,但也是一種很好的生存策略。

藤壺--海洋流氓

我們今天介紹的主角--藤壺,就是這樣的一種海洋寄生生物,簡單的來說,它是海洋生物的噩夢。

藤壺是一種附著在海洋巖石或者是人類船隻上的節肢動物。一般來說,一旦藤壺認定了一個地方,就不會主動更換自己的生活區域,如果它看中的是某個海洋生物,那這個海洋生物一生大概率要和藤壺一起生活了。

這樣的生存方式就顯得藤壺有些「流氓」,要是被寄生的海洋生物能夠開口說話的話,第一句很可能就是「在我身上的兄臺,你也忒流氓了點吧。」

有很多人都在電視的紀錄片中看到過鯨魚從海面一躍而出的畫面,在這之前我們會認為鯨魚是為了換氣或者捕食才這樣做的,實際上它們這樣做的多數原因是想擺脫寄生在自己身上的藤壺。你可以想像明明自己身上很癢卻沒法撓的場景,就可以理解鯨魚為什麼這樣做了。

對於海洋中常見的鯨魚和海龜來說,一旦被寄生後,如果不立馬擺脫掉,那麼一生就很難和說再見了,藤壺在寄生以後會產生一種叫「藤壺膠」的物質,就有很強的黏性以及抗降解性。

藤壺究竟是何方神聖?

科學家認為藤壺和螃蟹蝦米之類的生物才是近親。據說達爾文就對藤壺有很大的興趣,他研究了藤壺8年,對藤壺的研究為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提供了夯實的基礎。

雖然藤壺不受海洋生物的歡迎,而且長相也不好看,但是人們發現它的味道十分的鮮美,於是被做成了很多種美味佳餚。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同是海洋生物,大白鯊身上乾乾淨淨,鯨魚身上卻有附著物?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藤壺這種生物藤壺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美味的海鮮,它有著灰白色、石灰質的外殼。從幼蟲到成體,藤壺需要完成7次完全變態才能成功。所有的成年藤壺都是寄生性的,在成年之前,藤壺與其他浮遊生物一樣,都需要在海中隨波逐流。
  • 可憐的海龜淪為了藤壺的載體,看著都難受,全靠人類出手相救
    可憐的海龜淪為了藤壺的載體,看著都難受,全靠人類出手相救海洋非常的廣闊,海水之下養育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的互相制約,有的互相依存,有的招人喜歡,有的海洋動物就特別的不要臉了,經常會依附於其他的動物而生存下去,甩都甩不掉
  • 那個神秘海洋生物是鯨魚?
    日媒:日本高速渡輪疑似撞上鯨魚。據日本《朝日新聞》9日報導,在日本新潟縣佐渡市兩津港附近,一艘載有121名遊客的高速渡輪疑似與鯨魚相撞,造成87人受傷,其中13人重傷。視頻截圖有乘客事後回憶說:「郵輪與海洋生物撞擊的瞬間,身上綁著的安全帶似乎勒進身體裡,周圍有人滿臉是血,小孩哭聲連天,艙內一片混亂。」被撞之後,渡輪速度從每小時80公裡降到65公裡,勉強航行一個多小時到達港口。醫療急救機構在岸邊臨時搭設了救護所,為受傷乘客診治。日本海上保安廳正對事故情況進行調查。
  • 海洋中最為弱小的藤壺,為何成了海洋霸主鯨魚的噩夢?
    說到藤壺,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要是說到鯨魚,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形態優美的鯨魚從水中高高地衝出,然後劃一個完美的曲線,在水花四濺中,又回歸了大海!看到這樣的美景,大家認為鯨魚這是在表演嗎?不,它們的真實目的你可能猜不到,它不是在表演,更不是在運動,它是在想擺脫附著在它身上的寄生蟲,藤壺!
  • 它是海洋中最強的寄生物,也是鯨魚的噩夢,連蛻皮都不能擺脫它
    熟悉這種生物的人往往會將其看作為一種難得的美味,但是在海洋動物的眼中,尤其是對體型巨大的鯨魚來說,這也意味著它們的身體擁有更大的面積可供藤壺繁衍生息。,人類的船隻同樣會受到它們的幹擾。大白鯊這樣的魚類就沒有成為藤壺寄生的目標?
  • 它把人類當成好朋友,而人類卻視它為美味佳餚,如今瀕臨滅絕了!
    它把人類當成好朋友,而人類卻視它為美味佳餚,如今瀕臨滅絕了!在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而人類就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有時候一些動物們也會遭到人類的獵殺,其中就有一種海洋生物把人類當成好朋友,而人類卻視它為美味佳餚,如今瀕臨滅絕了!
  • 藍鯨這樣巨大的海洋生物,它的天敵是誰?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眾所周知,藍鯨是體積最大的哺乳動物,也就是說在它所生活的海域裡,比其他所有的海洋生物體積都大。那麼像藍鯨這樣巨大的海洋生物,它的天敵是誰呢?專家的回答扎心了。藍鯨的體型巨大,最大的藍鯨體長可以達到33米,重180噸。如此龐大的體型,卻不影響它在海裡自由活動,依靠著海水的浮力,藍鯨的遊速能達到每小時20千米。它的捕食方法也與眾不同,捕食小魚小蝦,會將它們所在的海水一併吞食,再通過鯨鬚板將海水排出。
  • 為何鯨魚很少傷害人類?科學家給出答案,三觀都被顛覆了
    鯨魚,可是海洋中最大的海洋生物了,當然,鯨魚也是一個統稱,在它之中還包括98種胎生哺乳動物,它們都是海洋中的巨無霸,而且其中還有一些是生物鏈中的頂級獵手。比方說虎鯨,它可是在海洋中連大白鯊見了,都要趕快逃走的狠角色。
  • 科學家稱:鯨魚每天吞食171件人類垃圾,已經被人類逼到滅絕邊緣
    趣味探索訊 地球雖是一顆有著豐富資源的星球,但人類正毫無節制地耗用著有限的地球資源。絲毫沒意識到生存的危機感。最近的一份研究稱人類每年將製造1000萬噸塑料垃圾,而其中的650萬噸會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流進海洋,這塑料垃圾已經嚴重地威脅到地球生命,甚至會伴隨著美味海鮮出現在人類的飯桌上。 我們知道塑料垃圾的完全化解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而且化解過程產生的毒性還會嚴重染汙環境。所以每年流進的650萬噸不會馬塑料垃圾上消失,會一直漂浮在海洋中。
  • 神奇的海洋生物-原來鯨魚死後還有這麼大的貢獻!
    說到鯨魚,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體型碩大的海洋生物。用龐然大物來形容鯨魚一點都不為過。儘管鯨魚的種類非常多,但是卻有共同的特點,比如體溫恆定,大約36℃左右,沒有體毛,皮膚呈現光滑狀。鯨魚視力極差,但對聲音卻非常敏感,這是因為它們擁有發達的聲吶系統。鯨魚活動時主要依靠回聲定位這一功能。且部分鯨魚種類智商極高,甚至具備複雜的情感。鯨魚屬於少產動物,一胎產一崽,且生長期長。鯨魚在海洋中死去之後會形成「鯨落」,在海洋生態系統的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 海底的「潛伏者」,沒有大腦和眼睛,卻是很多海洋生物的噩夢
    然而海洋生物就不一樣了,事實上,早在19世紀,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海底的「潛伏者」,它們沒有大腦和眼睛,卻是很多海洋生物的噩夢。 這就是我們要講的主角——巴比特蠕蟲(Bobbit Worm),巴比特蠕蟲屬於環節動物門、多毛綱,主要分布在地球海洋中的溫暖區域,它們被認為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體型最大的多毛類動物,在目前已發現的巴比特蟲個體中,體長最高的可達到3米,海洋生物學家推測,在適宜的環境中,它們的身體會長得更長,甚至可以達到5米以上。我們先來看看它們長什麼樣子。
  • 鯨魚為什麼這麼大呢?
    想像一下坐著喝1000杯奶昔,這聽起來像是致命的美味,但這並不能滿足它這樣龐大的體型,他們一般每天吃8000磅的磷蝦和浮遊生物。看到大嘴你就能猜到它龐大的身軀,因為它們吃得又快又多,因此生長速度也很快。別的海洋生物呢,它們不吃磷蝦,生長在水中就足以讓大體型成為可能,想像一下你在池子裡,浮起來了對吧,那是因為水的浮力支撐著你的身體,甚至是輪胎都比我們巨大也能夠浮起來。
  • 它是最有營養的海洋生物之一,鯨魚一口吃200萬隻,數量卻在增加
    不管是我們平時能夠見到的家禽,還是遠在深山河流的野生動物,現在都已經成為人們的盤中餐,其數量也在不斷的減少,可是,有一種海洋生物,它們就因為非常有營養而不斷的被人類捕撈,數量卻反而在增加,這是怎麼回事呢?這種生物叫作磷蝦,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蝦類之一。作為一種很有營養的蝦,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海洋生物,都對其情有獨鍾。
  • 它是鯨魚中最兇猛的存在,卻對人類十分友好,為什麼會這樣?
    所以一般情況下除非它們受到人類的主動攻擊,否則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實際上除了虎鯨之外,大多數種類的鯨魚對人類還是比較友好的,這又是為什麼呢?對此鯨魚專家表示,答案可以從大多數鯨魚的身體構造上得到。
  • 鯨魚是哺乳動物,那麼它在水中是如何餵養小鯨魚的呢?
    藍鯨是現存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而藍鯨是鯨魚的一種,這一點毫無疑問。眾所周知,哺乳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乳汁來哺育後代,鯨魚作為哺乳動物當然是用自己的乳汁來哺育後代的了。那麼,它是如何做到在水中哺乳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鯨魚僅存的溫柔,留給...
    如果,沒有人類的幹擾,鯨魚在海中自然死亡之後,它的身體,會慢慢沉入大海,反哺這片養育它的大海,我們稱之為 鯨魚的死亡 大海中,一頭鯨魚,感受到了死亡即將來臨,它無可奈何,只能一直遊,直到找到一片它喜歡的深海,或者遊到它的出生地,來迎接死亡的降臨!
  • 在海裡欺負鯨魚和海龜的藤壺,到底有多可怕?
    對於一些遊泳速度較慢的海洋生物而言,沒有什麼比藤壺更可惡了。在海洋中,很多生物都深受藤壺的毒害,別看它們的個體不大,但它們憑藉著數量優勢在海裡欺負海龜和鯨魚,一些海龜甚至因為全身長滿了藤壺而死。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鯨魚作為海洋生物,它最怕的是會飛的海鷗,可算漲知識了
    導語:鯨魚作為海洋生物,它最怕的是會飛的海鷗,可算漲知識了世界上的動物很多,按照生活的地方,可以分為海,陸,空,按照生孩子的方式 也可以分為卵生和胎生,而後面這一個也就是哺乳動物了。那麼生活在海洋裡面的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呢?
  • 航母經過的海域,大鯨魚為何傷痕累累?看了照片後令人心痛
    叱吒於海洋的航母會對海洋造成巨大的汙染,與此同時航母也是海洋生物的一個「噩夢」,原因為何?當航母這個「龐然大物」在海上前行時,總會有大量的海魚跟隨,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不論是常規航母還是核動力航母,它在海上航行時後面會有十分巨大的螺旋槳高速旋轉,航母螺旋槳十分龐大,以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為例,它的螺旋槳直徑為6.4米,它有4個螺旋槳,每個螺旋槳有5片槳葉,每片槳葉的重量重達30噸。當螺旋槳高速旋轉時,會增加溶氧量,然後魚群就會聚集在航母后面。高速旋轉的航母螺旋槳有著致命的殺傷力,跟在航母后面的大量海魚因此喪命。
  • 被鯨魚吃了又被吐出來,是幸運嗎?專家認為它們是把人類當朋友
    ,人類幾乎可以把什麼東西都當成食物,如果有一天,人類成為大型動物嘴裡的「一小塊肉」,將是多麼恐怖。但是,科學家認為,把Rainer Schimpf的存活歸結於幸運,是不合理的,因為鯨魚基本是不會吃人類,它們對人類這種食物根本沒有興趣。首先,大多數鯨魚沒有可以撕裂肉和骨頭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