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地球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園,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目前已知有300多萬種動物,700多萬種的植物。不過根據科學家的估計,就現在的地球生物僅僅佔地球自誕生生命以來的1%,甚至都不到。換句話來說,地球曾經孕育出3000萬種以上的生命,但99%以上的物種都因為各種因素滅絕了。
俗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活出自己才是人生最佳的選擇。這句話也適用於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地球作為宇宙中唯一的生命起源地,從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開始,根據生命自己所處的環境,綜合自身的特點就選擇了適合自己生存的生存策略或者進化路線。
比如,烏賊受到危險時會噴「墨汁」逃離;刺蝟進化出滿身的刺來保護自己。但也有些生物並不走尋常路,它們沒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而是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其他生物身上,即選擇了寄生生存。
不一樣的活法--寄生生物
寄生生物可以分為很多種類,並且總的數目還不少,畢竟省時省力的生活方式不僅僅在人類社會中流行。在一般情況下,寄生生物和寄主間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但是很多寄生生物需要依靠寄主所攝取的養分來養活自己,在汲取養分的過程中,很可能會令寄主感到「不爽」。
不過,我們也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很多「和諧寄生」的「模範伴侶」。在這些例子中,寄生生物可以很好的提升寄主的「生活質量」,同時,寄主「投桃報李」給予寄生生物更好的「生存條件」,這是寄生的雙贏策略。比如,寄生在人體腸胃內的菌群,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消化食物,我們也不會感到什麼不舒服。
但自然界的法則往往比人類的社會法則更加殘酷,更多情況下,生物之間的競爭是最殘酷的,一部分寄生動物的安然成長代價是寄主的不斷衰老死亡,這樣的寄生方式雖然讓人很不舒服,但也是一種很好的生存策略。
藤壺--海洋流氓
我們今天介紹的主角--藤壺,就是這樣的一種海洋寄生生物,簡單的來說,它是海洋生物的噩夢。
藤壺是一種附著在海洋巖石或者是人類船隻上的節肢動物。一般來說,一旦藤壺認定了一個地方,就不會主動更換自己的生活區域,如果它看中的是某個海洋生物,那這個海洋生物一生大概率要和藤壺一起生活了。
這樣的生存方式就顯得藤壺有些「流氓」,要是被寄生的海洋生物能夠開口說話的話,第一句很可能就是「在我身上的兄臺,你也忒流氓了點吧。」
有很多人都在電視的紀錄片中看到過鯨魚從海面一躍而出的畫面,在這之前我們會認為鯨魚是為了換氣或者捕食才這樣做的,實際上它們這樣做的多數原因是想擺脫寄生在自己身上的藤壺。你可以想像明明自己身上很癢卻沒法撓的場景,就可以理解鯨魚為什麼這樣做了。
對於海洋中常見的鯨魚和海龜來說,一旦被寄生後,如果不立馬擺脫掉,那麼一生就很難和說再見了,藤壺在寄生以後會產生一種叫「藤壺膠」的物質,就有很強的黏性以及抗降解性。
藤壺究竟是何方神聖?
科學家認為藤壺和螃蟹蝦米之類的生物才是近親。據說達爾文就對藤壺有很大的興趣,他研究了藤壺8年,對藤壺的研究為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提供了夯實的基礎。
雖然藤壺不受海洋生物的歡迎,而且長相也不好看,但是人們發現它的味道十分的鮮美,於是被做成了很多種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