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食藥監局公告3批次不合格食品

2020-12-0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27日消息 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了解到,為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切實提高「食安龍江」百日行動活動的針對性,近日,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冷凍飲品、蔬菜製品、蜂產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共235批次樣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其中抽樣不合格樣品3批次。

不合格樣品情況

(一)樺川縣客來多超市銷售的標稱巴彥萬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豬肉,氟苯尼考檢出值 1410μg/kg/,標準值300μg/kg。

氟苯尼考是一種農業部批准使用的動物專用抗菌劑,主要用於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及魚的細菌性疾病,尤其對呼吸系統感染和腸道感染療效顯著。農業部第235號公告《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規定,氟苯尼考作為廣譜抗菌藥物,可用於牛、羊、豬禽、魚等禽畜。氟苯尼考一般是通過飼料添加或者家禽疾病治療導致畜禽體內殘留的積累。從檢驗角度,在牛、羊、豬和禽類的肌肉、皮、脂、肝、腎,及魚的肌肉和皮中允許檢出,肌肉中最大殘留限量為100μg/kg,肝中最大殘留限量為2 000μg/kg,腎中最大殘留限量為300μg/kg,但雞蛋中不得檢出。非法使用氟苯尼考會造成其在動物源性產品中殘留,影響動物源性產品安全,進而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氟苯尼考的ADI值(平均日允許攝入量)為0~3 μg/kg體重/天,以60公斤體重成人計算,每日從飲食中攝取0~180μg氟苯尼考沒有健康危害。動物源性產品中檢出氟苯尼考的可能原因為:企業在飼料添加或者畜禽疾病治療中,使用的氟苯尼考殘留積累在畜禽體內,進而傳遞至肌肉、皮、脂、肝、腎中。

(二)加格達奇區迎濱客食雜店銷售的標稱鐵嶺天淇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俄羅斯大板冰淇淋,大腸菌群檢出值10,<10,2.0×102,90,<10CFU/g,標準值n=5,c=2,m=2.5×104,M=105CFU/g。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汙染,或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或者滅菌不徹底等原因導致。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汙染,或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或者滅菌不徹底等原因導致。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汙染,或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或者滅菌不徹底等原因導致。

(三)齊齊哈爾鶴城嘉華食品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綏化市松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西伯利亞(草莓味)冰淇淋,蛋白質檢出值2.15g/100g,標準值≥2.5g/100g。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11號)等規定,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立即採取封存庫存問題食品,暫停生產、銷售和使用問題食品,召回、下架問題食品等風險防控措施。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一步調查處理,查明生產經營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依法查處,並向有關部門通報不合格產品情況。

特別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不合格食品請撥打當地12331投訴舉報電話進行投訴或舉報。

相關焦點

  • 甘肅省食藥監局通報12批次抽檢不合格食品 | 蘭州公布12部農民工...
    評論現已開啟,請看官們在文末發表觀點來源:西部商報 注意了 這1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網絡配圖)12月8日下午,甘肅省食藥監局發布了2017年第38期食品抽檢情況通告。近期甘肅省食藥監局組織抽檢蜂產品、肉製品、酒類共325批次,抽檢不合格樣品12批次。省食藥監局提醒公眾,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時請撥打12331進行舉報。
  • 江蘇5批次食品檢出二氧化硫不合格
    6月28日,江蘇省食藥監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7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5批次檢出二氧化硫不合格,佔不合格產品的七成,包括2批次茶葉及相關製品和3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另外還有2批次調味品分別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呈味核苷酸二鈉不合格。
  • 佛山市食藥監局:抽檢食品91批次7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佛山市食藥監局11月23日發布「食品監督抽檢質量通告(2017年第43期 總第66期)」,通告稱,2017年9-10月份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禪城、南海、高明、三水轄區內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組織開展了日常食品監督抽檢及乳製品專項抽檢。全市共抽檢了14大類,共91批次食品,經檢驗發現2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5批次產品標籤不合格。
  • 省食藥監局公布17批次不合格食品 超市水產品檢出孔雀石綠
    然而,這些看起來活蹦亂跳的魚卻有可能被添了有毒的孔雀石綠……   1月22日,記者從省食藥監局獲悉,在近期的食品安全抽檢中,有17批次食品檢驗不合格。其中,有7批次均為魚類孔雀石綠項目超標。   7批次不合格魚類分別來自長沙沃爾瑪雨花亭分店、長沙五一社區生鮮水產區、長沙楊家山森發農貿市場、長沙楊家山生鮮超市、長沙赤新路集貿市場、益陽沃爾瑪桃花侖西路店6個超市及農貿市場。
  • 黑龍江省食藥監局抽檢3類食品174批次樣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6月4日,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8年第24期食品安全(省級局分擔)監督抽檢情況公告》。信息顯示該局近期組織對糧食加工品、蔬菜製品、食用農產品等3類食品共174批次樣品開展了監督抽檢,經實驗室檢測,被抽檢樣品全部合格。
  • 山西省食藥監局抽檢:飲料、肉製品等3批次食品樣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4月2日,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8年第11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本期公布100批次監督抽檢結果,涉及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飲料、酒類、水果製品、糕點、冷凍飲品、食品添加劑、蜂產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0大類。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其中:不合格樣品3批次,合格樣品97批次。
  • 湖北食藥監局:3批次「五毛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網財經9月15日訊 近日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信息,近期該局組織「五毛食品」專項抽檢,省本級共抽檢餅乾、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豆製品、方便食品、糕點、肉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製品、糖果製品、飲料等100批次,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97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
  • 山東省食藥監局:食糖、水產製品等20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責令企業及時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進行立案調查,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抽檢201批次食品 9批次不合格
    人民網哈爾濱12月1日電 近期,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201批次,涉及糕點、酒類、飲料等9類食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192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不合格項目主要是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和加工助劑殘留量超標。
  • 山東省食藥監局抽檢結果:6批瓶(桶)裝水不合格可致癌
    保健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18日,省食藥監局公布了多項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等監督抽檢結果。今年5月-7月,省食藥監局抽檢瓶(桶)裝飲用水282批次,檢出不合格產品94批次,不合格率33 . 33%,其中6批次亞硝酸鹽超標,屬於高風險等級,過量攝入可致癌。
  • 貴州省食藥監局:糧食加工品、肉製品等19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11月1日,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8年第4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公告,糧食加工品、肉製品等19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本次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90批次、方便食品1批次、冷凍飲品30批次、糖果製品60批次、特殊膳食食品51批次、飲料28批次、嬰幼兒配方食品30批次,所檢樣品全部合格。
  • 國家食藥監局檢出5批次水產品不合格 含孔雀石綠鎘超標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劉蘭) 近日,北京市食藥監局公布2015年執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結果信息。 對於在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我局已組織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進行立案調查,並已對相關企業產品及時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督促企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 漢中市食藥監局抽檢食品276批次 5批次不合格
    中國網財經9月28日訊 漢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近日發布通告稱,該局近期組織抽檢水果、水產製品、淡水魚、水產養殖水、餐飲具、調味品等食品及其相關產品276批次,合格271批次,不合格5批次。
  • 曝光臺 | 汾河製藥連續3年登上不合格名單!重慶市藥監局通告12批次...
    近日,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12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稱,重慶市藥監局組織有關單位開展藥品抽檢,經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等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山西汾河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汾河製藥)等11家企業生產的12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 河南省藥監局抽檢185批次醫療器械 4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醫療器械質量公告稱,為加強醫療器械質量監督管理,保障醫療器械產品使用安全有效,原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全省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的醫療器械產品組織了監督抽檢,安排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承擔檢驗任務。共抽檢116家企業生產的產品185批次。
  • 遼寧省藥監局:瀋陽市嘉欣化妝品廠等2家企業3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網財經11月27日訊 今日,遼寧省藥監局發布的「關於2020年度化妝品監督抽檢結果」公告顯示,瀋陽市嘉欣化妝品廠等2家企業生產的3批次產品不合格。公告稱,根據2020年度省抽檢計劃,遼寧省藥監局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2020年化妝品監督抽檢。此次共抽檢100批次產品,其中不合格產品3批次,分別為瀋陽市嘉欣化妝品廠生產的墨然按摩膏(野菜味)、墨然洗面奶(牛奶味);大連原藤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萊植娜中性洗手液。
  • 蘇州市抽檢306批次食品 2批次檢出孔雀石綠
    中國網財經8月18日訊 據蘇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網近日消息,為進一步保障市民的飲食安全,全力打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消費環境,蘇州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持續加大監測力度,積極開展抽檢工作,市食安辦聯合市農委、市食藥監局、市糧食局和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及各區食安辦發布近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告。
  • 山東青島檢出1批次鱸魚不合格 專家教你怎樣買魚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10月24日,青島市食藥監局發布了市民最關注十大食品中位列第6位的水產品抽檢結果,抽檢結果顯示,此次共抽檢水產品100批次。其中,淡水魚和鮮蝦全部合格;不合格2批次,包括海水魚和海水貝類,不合格項目包括呋喃唑酮代謝物和鎘。
  • 一批次葵花籽不合格 過氧化值是國標3.5倍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汪清林、實習生謝紹珍報導:10月18日,記者獲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期組織抽檢蜂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酒類、糧食及糧食製品、飲料等5類食品396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9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
  • 福建省食藥監局抽檢:1批次糕點樣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4月14日,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7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第5期),將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轉請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2016年國家本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進行公布。本期信息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糕點、茶葉及相關製品3類食品共計54批次樣品,不合格3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5.6%。其中,糕點合格32批次、不合格1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