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地方,你都沒有過家的感覺。」
「的確如此」
「因為你並非從地球來,你有銀河系的DNA。你從遙遠的行星而來是帶著某種目的來到地球的。」
「我的目的是什麼?」
「了解人類,並超越痛苦。」
阿布拉莫維奇在巴西
第二部紀錄片
提起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紀錄片,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2012年的《藝術家在場》(Marina Abramovi?: The Artist Is Present)。電影裡阿布拉莫維奇和前男友烏雷穿越長城的分手和多年後的重逢,讓無數人淚如雨下。
《藝術家在場》記錄了阿布拉莫維奇和烏雷的重逢與和解
電影大獲成功,但接下去的幾年對阿布拉莫維奇來說絕非風平浪靜:和烏雷的官司鬧得滿城皆知、回憶錄中的失言讓她飽受爭議、美國大選期間作品又被川普的支持者們誤解……
「我可以應付肉體上的疼痛,但情感上的創傷會給我帶來更大的麻煩…歌唱家卡拉斯因心碎而亡,我不希望這也發生在我身上……我曾有過兩次極為強烈的愛的經歷,第二次讓我徹底心碎。」
阿布拉莫維奇決定遠行,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在2016年底看到了她的新紀錄片《瑪麗娜:巴西幻之旅》(The Space in Between: Marina Abramovi? in Brazil)。文章開頭的對話,就來自她和一位巴西薩滿。
阿布拉莫維奇在巴西
參加宗教儀式、嘗試草藥甚至服用死藤水……她決定通過探索自然和非物質的力量來進行心靈療愈。在70歲,依然會感到強烈的心痛;在70歲,依然想要超越痛苦。在探索藝術和自我認知的路,她還能走多遠?為了尋找答案,阿布拉莫維奇來到巴西。
電影海報
阿布拉莫維奇與巴西
紀錄片的英文名直譯為「中間地帶」(The Space in Between)。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阿布拉莫維奇的一生都處於「中間地帶」。巴西之旅前,她曾向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西藏的喇嘛學習冥想和思考,而這次她的老師將是巴西薩滿教巫師。
2016年,阿布拉莫維奇在巴西
早在1989年,阿布拉莫維奇就曾到過巴西——她來到這裡的礦場尋找靈感。她請求礦工們將她一個人留在礦井下和礦石相處。「實際上,我想讓礦物告訴我應該怎麼做,但大家都覺得我瘋了。」
1989年,阿布拉莫維奇在巴西的礦場
躺在礦石前的阿布拉莫維奇
阿布拉莫維奇希望通過和礦石相處來獲得靈感
「後來,我決定用這些巨大的礦石做鞋子,足足70公斤重的鞋子。工人們問我,『穿上這些鞋還怎麼走路?』我告訴他們,穿這些鞋子不是為了走路,而是為了讓精神可以啟程。」
重達70kg的鞋
阿布拉莫維奇希望可以延續並深入精神上的探索。「薩滿教巫師如何與自然連結,他們的精神力量來自哪裡?我想要向他們學習。向他們學習的一個方法,就是親自前往那裡,了解他們到底在談論些什麼。」
自然的力量
2016年,阿布拉莫維奇在巴西不僅再次前往當地礦場,更嘗試在瀑布前冥想、用泥土洗浴,甚至飲用著名的致幻藥物死藤水。影片真實呈現了她第一次喝下死藤水的體驗:
「我無法再控制任何事情,我的身體,我的思維,什麼都控制不了了。我不再擁有自己。瞬間,我開始嘔吐並且失禁。就好像有人把我的思想打碎了,打碎成了成千上萬個小碎片。
我覺得我要瘋了,我想讓一切停止。可是我越是想要讓它停下,卻越是深陷於這種感覺當中。我變成了一個囚犯,永遠無法逃脫。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次體驗。」
喝下死藤水的阿布拉莫維奇
喝下死藤水的阿布拉莫維奇
令人意外的是,在完成了更多的精神療愈項目後,阿布拉莫維奇選擇再次嘗試死藤水,而這次她的感覺和之前完全不同——失控的狀態消失了。
顫抖、哭泣、幾近崩潰,阿布拉莫維奇選擇將一切過程甚至是尷尬的、私密的過程都公布於眾。之於她,作品、藝術和生活都在那裡,並無隱私可言。「我希望自己可以具有啟發性。如果我能經歷這個地獄,那麼你也可以。」
躺在溪水中的阿布拉莫維奇
5個關鍵詞
在巴西,阿布拉莫維奇不僅完成了自我療愈,對於藝術和人生,她亦獲得了新的感悟。5段來自阿布拉莫維奇的自白,或者可以幫我們了解她在巴西的所得:
隱形人
Invisible Beings
「在孩提時,我問得最多的問題並不關乎於宇宙,而是宇宙背後到底有什麼?所有事物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小時候我常常一個人。我的母親有很奇怪的潔癖,所有東西都必須是乾淨的,到處都可能有細菌。如果有任何人想要見我,他們在進屋時一定要帶上口罩。她也不喜歡我有朋友,因為她覺得他們身上的病毒可能會讓我染上疾病。
處於被隔離的狀態,我創造出自己的世界,一個隱形的世界。儘管大人們給我玩具和娃娃玩,但我對「物品」並不感興趣。我花很多時間和影子玩耍,我開始能看到隱形人,我和他們講話,有時我能在搖曳閃爍的光線中見到他們的樣子。」
中間地帶
Space in Between
「『中間地帶』是你離開家、離開保護之後,到達下一個地點之前所身處的地方;『中間地帶』是你向命運敞開心扉時的狀態。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它真的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地方。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一個『盒子』中思考,在一個『盒子』中生活。我們讓自己被熟悉的事物包圍,但當你離開安全區域,進入另一個地帶,那麼這個地帶就將是最具創造力的地方。」
自然
Nature
「在自然中,我們不需要藝術,因為沒有我們的自然已經足夠完美。在城市中,我們需要藝術,在人們行色匆匆的城市中,在被汙染了的城市中,在有著太多噪音的城市中,我們需要藝術。我們需要將自然中的體驗和經歷帶到城市中。」
藝術的功能
Function of Art
「我相信,藝術的功能就像橋梁一樣:連接不同社會背景、宗教信仰和種族的人。但同時,它也關乎於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交流,或者只是非常簡單的,兩個人之間的交流。」
行為
Performance
「我經常在公眾面前進行行為表演。我把工具和方法交給觀眾,他們不得不自己親身去體驗。我的工作只是進行調和,就像指揮家一樣。
公眾是我的鏡子,而我亦是他們的鏡子。每個人都有創傷、每個人都會感到寂寞,每個人都曾對死亡產生恐懼,每個人都有痛苦。我將我的一部分交付(給大眾),他們也將他們的一部分給予我。
人們想要從更深層次理解「行為(藝術)」本身,唯一的辦法就是開始屬於自己的旅程。」
這不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療愈。在電影的最後,阿布拉莫維奇的身影逐漸消失在一個巨大的山洞,而我們的目光繼續被她漸行漸遠的背影吸引著......
「在我面前的,是一個洞,而我將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