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藝術、解剖藝術,你必看的影視作品及紀錄片

2021-01-08 趣懂藝術

我們都知道想要了解藝術除了書籍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更為直觀的方法就是影視作品亦或是紀錄片。而這種途徑的藝術真實性也是準確的,製作者除了要掌握許多準確的、科學的資料還要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研究,從而將最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並且使大家能夠更深層次的認識每一位畫家或每幅作品背後的故事。

接下來由小編來給大家盤點一些關於藝術家、藝術作品的影視劇或紀錄片吧。

1、《文明》(Civilisations)由BBC製作的紀錄片,共9集

這部描述了6個大洲、31個國家的藝術史詩系列的紀錄片,其中描述了從古至今與來自東西方500多件藝術品,用藝術的方式帶領大家一起探索「人類創造的起源」、「世界文明的演變」以及「全球文明的進程」。

《文明》

2、《藝術的力量》(Power of Art)由BBC製作的紀錄片,共8集

這部紀錄片詳細地講述了8個藝術大師卡拉瓦喬、貝尼尼、大衛、透納、倫勃朗、畢卡索、梵谷、羅斯科他們鮮為人知與扣人心弦的生平事跡,該系列結合了戲劇化的重塑,壯觀的攝影技術以及西蒙沙瑪獨特而富有個性的敘事帶大家走進八大藝術大師的世界中。這個紀錄片小編極力推薦,它能夠讓我們最清晰地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理解他們痴迷藝術的瘋狂。

《藝術的力量》
《藝術的力量》片段

3、《藝術復興》(Renaissance Revolution)由BBC製作,共三集

這三集主要講述了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創作的《草地上聖母》、波希的《塵世樂園》以及弗朗西斯卡的《洗禮》這三個內容,從這三幅作品讓我們了解文藝復興不僅是文化思想的「重生」也是人們開始衝破宗教神學對人的束縛。

《文藝復興》

4、《曠世傑作的秘密》(The Private Of A masterpiece)由BBC製作,共26集

這部介紹的是美術史上不同時期的名作,每個時期選出其時期的代表性作品進行講解,比如說梵谷的《向日葵》、羅丹的《吻》還有維梅爾的《繪畫藝術》,這部紀錄片還揭開了曠世巨作備受爭議的故事,這些都是鑑賞家與熱愛藝術的人們不容錯過的佳作。

《曠世巨作的秘密》

5、《藝術創世紀》(How art made the world)由BBC製作,共5集

本片講述藝術是怎麼來的?藝術是人類對世界的感知,藝術是人類對自身的體驗。在這裡許多關於藝術的疑惑都能夠為你找尋答案。整部片分為六個部分:藝術中的人體、圖像的起源、遊說的藝術、電影的古老基因以及關於死亡的藝術。

《藝術創世紀》

6、《達文西的人生密碼》(Inside the Mind of Leonardo)紀錄片,共2集

該片以藝術家的私人日記為線索展開故事,達文西私人日記裡有超過6000頁的手寫筆記與圖紙,從工程學、地質學、生物學到解剖學等等,幾乎無所不有,裡面詳細地記錄了達文西的工作日程。

7、《夜巡》電影時長141分鐘,於2007年9月16日上映

影片講述了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的職業生涯與愛情故事。但本片最主要的還是描述他在創作《夜巡》的過程與此同時引發的訴訟,此後他的事業開始衰敗,陷入債務之中,而他也嘗遍了人生滄桑、人間冷暖……

《夜巡》

8、《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電影時長100分鐘,於2003年9月07日上映

此片描述的是十七世紀荷蘭畫家楊維米爾以家中女傭葛麗葉為模特完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作品的創作過程,過程中間兩人在感情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9、《莫迪利亞尼》電影時長128分鐘,於2005年1月20日上映

本片描述了兩位天才畫家之間一場豪邁的對決。才華橫溢、狂妄不羈的莫迪利亞尼與才華出眾且高傲的畢卡索亦是朋友也是勁敵。莫迪利亞尼是詩人、畫家,同時是一名風流倜儻的浪子,然而倆人的命運卻大有不同。 莫迪利亞尼的才華始終未被當時世人所識,他的才能被湮沒,又加上他與愛人珍妮的婚姻被屢遭反對,莫迪利亞尼漸漸染上毒品的惡習。而畢卡索在當時可以說是在藝術界裡風生水起 。兩個極端現狀的藝術大師會擦出怎麼樣的火花呢?

《莫迪利亞尼》

10、《畢卡索的秘密》電影時長78分鐘,於1956年5月18日上映

1958年法國著名導演亨利克魯佐獲得畢卡索同意而拍攝的這部《畢卡索的秘密》,影片記錄了畢卡索創作20餘幅繪畫作品的詳細過程。

《畢卡索的秘密》

以上是小編整理出一小部分關於藝術家及藝術作品的紀錄片和影視作品,小夥伴們有興趣的可以收藏起來,哪天有興趣想看看的時候可以搜索,讓我們一起輕鬆愉快的普及藝術知識。

相關焦點

  • 北演影視藝術系 影視傳媒藝術人才的培養基地!
    開設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含電影方向) 影視攝影與製作開設課程廣播電視編導(含電影方向):影視導演基礎、視聽語言、攝影基礎、劇作基礎、影視精品賞析、影視文化學、傳播學、影視美學、導演藝術、影視劇作、影視攝影、影視錄音、電視新聞採訪、電視節目策劃、影視製片管理、電視文藝編導、紀錄片創作、故事短片創作等
  •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巨匠作品展」再現經典藝術魅力
    、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銀谷藝術館承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9月16日至9月29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旨在全面展示、介紹、宣傳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的六大篇章、43位巨匠的藝術成就和人生歷程。
  • 解剖藝術:從蓋倫到倫勃朗
    鑑於弩哥帶著一大批喪屍浩浩蕩蕩地回歸,我決定和大家說說屍體解剖的醫學和藝術之路。《人體結構》裡的插圖由維薩裡與提香(Titian)的學生揚·斯特凡(Jan Stefan van Kalkar of Flanders)合作完成,這些搞怪的屍體還與實景結合,簡直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典範。達·文西一輩子也解剖了30多具屍體,他留下了幾百幅解剖手稿,現在屬於英國王室的收藏。
  • 6部適合孩子看的BBC經典藝術紀錄片,為你精選!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持續給予孩子,優質的藝術資源和美學學習路徑。今天TOFamily精選了6部適合孩子看的優秀藝術紀錄片,在這些作品中,孩子不僅能在邊邊角角感受到大師們對熱愛之事的投入、對美的追求和探索、對時代精神的解讀……更能通過獨特的視角,發現藝術的八面玲瓏。
  • 行為藝術之母新紀錄片發布:70歲,在巴西治癒心碎
    「了解人類,並超越痛苦。」阿布拉莫維奇在巴西第二部紀錄片提起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紀錄片,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2012年的《藝術家在場》(Marina Abramovi?在70歲,依然會感到強烈的心痛;在70歲,依然想要超越痛苦。在探索藝術和自我認知的路,她還能走多遠?為了尋找答案,阿布拉莫維奇來到巴西。
  • 素有藝術教育界的哈佛、劍橋之稱的倫敦藝術大學,你了解多少?
    倫敦藝術大學(UAL)素有藝術教育界的哈佛、劍橋之稱,但是你真的了解倫敦藝術大學嗎?下面南昌留學雲小編帶你來了解了解這所大學! 專業推薦:戲劇設計、戲劇舞臺服裝設計 相信不少同學看完已經心動了,恨不得立馬就能去UAL被薰陶一下,但不要忘了申請還需要這三樣:成績+語言成績+藝術作品集,主頁君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本科生的錄取條件。
  • 【果殼網專訪】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的藝術與科學
    你是否贊同科學的發展侵犯了藝術的領地這種說法?陳曉卿:從我做的這項工作來說,確實是有很多科技帶來的東西在改變藝術的創作形式,以及接受形式。比如說在紀錄片這塊,攝像機的4K技術,是我們過去只滿足於記錄下來的願望變成不僅是記錄下來,而且是非常清晰的記錄下來,並且很有層次的記錄下來,讓電視的紀錄片可以在穹幕影院上映。
  • 評《黃大年》:主旋律作品須兼顧藝術水準和崇高精神
    《黃大年》作為一部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確定的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重點電視劇作品,是吉林省在按照藝術規律、充分尊重藝術家創作基礎上,以超常規的創作速度推出的優秀電視劇作品。這也是一部以黃大年精神創作出的優秀作品,全體演職人員與時間賽跑,從建組確定主創主演到拍攝完成用時不到2個月,從後期製作到播出不到1個月。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這一重要節點播出,創作出了一部有速度、有力度、有熱度的電視劇。與吉林電視臺創作的紀錄片《黃大年》對照著看,相映成輝,越看越受到教育,愈發體味到其藝術性強,有感染力。
  • 生物藝術——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生命的實驗
    疫情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科學,生物與藝術,科學的藝術的結合再次成為關注焦點。本文以分析荷蘭科學文化藝術的重要推手——測量公社為例,帶你走進未來藝術的最前沿。藝術家倫勃朗的《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局部及其中描述的場景,恐怕是荷蘭最早的生物科學藝術合作
  • 果殼網專訪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的藝術與科學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製作的最後階段,我到陳曉卿老師的辦公室對他進行了一次專訪。採訪時間是上午十點,而陳老師在當天凌晨的五點鐘才走出機房回家休息。下面是紅著眼睛的陳曉卿老師與我的對話。果殼網:作為一個整天跟理科男插科打諢的藝術家,你如何理解科學與藝術的關係?
  • 藝術訪校:美國著名綜合大學的藝術系(音樂、影視、舞蹈、戲劇)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多數情況下如果你從中國出發奔洛杉磯的話,航班多數在洛杉磯或者舊金山停靠,聖塔芭芭拉距離LA是不遠的,大概離洛杉磯機場只有1個多小時車程,穿過LA的城市景觀,不多遠就能看到很多紅瓦白屋的地中海式建築,芭芭拉就已經在眼前了,開車順著海邊10分鐘就會看到一個單獨的公路
  • 巫山電影周研討會,促進藝術電影高質量發展
    11月27日,第四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研討會在我縣舉行。本次會議的主題是:促進藝術電影高質量發展。自2009年起,巫山先後資助了《派飯》《疙瘩爺爺》《她們的名字叫紅》《巫山夢》、紀錄片《新三峽》、微電影《嫁花》《愛在滿山紅葉時》等多部影片的拍攝。其中,《三峽好人》《長江圖》等還在國際國內電影節獲獎。巫山還成立了500萬元的電影專項基金,獎勵扶持了《白色婚禮》《出走》《冥王星時刻》等具有濃鬱巫山元素影視作品的創作和攝製。
  • 影視人類學視域下非遺的傳播與保護
    影視人類學在解碼非遺文化內涵的過程中具有獨一無二的作用,人類學紀錄片在拍攝之前要進行長時間的田野調查,要融入當地的生活中,去學習、感受甚至參加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等,需要去了解當地人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要進行參與式觀察,建立與當地人平等的良性互動。影像越遵循影視人類學的原則和拍攝方法,越是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出非遺和其孕育環境的真實樣貌,也越能夠將其表象背後的深層文化內涵和價值傳達給觀眾。
  • 雲南藝術學院
    教師分別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及雲南藝術學院等專業院校,教師們擁有豐富的影視製作經驗,創作了數百部影視、戲劇作品,不少作品曾在獲得過國內外的各種獎項,出版了《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紀錄片:觀念與語言》、《中國電視劇敘事文化研究》、《魅力與解魅:電影電視文化研究論文集》、《銀色夢境中的沉思》、《視聽視界》、《可視的文化:影像文化傳播論》等多部專著或文集,其中由宋傑教授所著的
  • 2020年的神奇紀錄片在哪裡?
    "作者|清令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紀錄片這一藝術形式的呈現形態通常較為單一,多集中在自然科學科普、歷史文化講述、前人影像展露、人文社會描摹等常規方面。然而,和我們所料想的不同,在影視行業不斷更新迭代的今天,當前的紀錄片打破了一成不變的呈現方式,持續出新、變形。
  • 生物藝術是可能改變未來生命的實驗
    這是畫家倫勃朗著名的作品《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解剖學課在當時的荷蘭是一項社會活動,公眾可交入場費進入課室甚至劇院觀看。畫中戴帽子的是杜爾博士,他在現實中是不會公開表演解剖的,而是讓助手來完成這項任務。但倫勃朗以戲劇化的手法虛構了這組肖像,普通死者成了畫的重心,而不是只有處死的耶穌才能被放進藝術作品中,在這裡科學取代了神學,也正是從17世紀開始,西方科學成為現代世界的重要根基。
  • 書單| TASCHEN塔森精選暢銷書,藝術大師作品集了解一下
    可以說莫奈徹底改造了色彩在繪畫作品中的可能性;無論是他早期對日本浮世繪的興趣,他在阿爾及利亞當兵的兩年,還是他與19世紀晚期的重要畫家們的私交,莫奈一生所有的創作都永 久地改變了我們觀察自然世界和它的伴生現象的方式。他在藝術領域探索的頂 峰是他晚期的系列畫作《睡蓮》(waterlilies),每一幅都更趨近於無形,在真正意義上表現了抽象藝術的本源。
  • 上海電影博物館 影視藝術的「時光機」
    二樓展區主要展現電影生產創作的奧秘,參觀者可現場觀摩影視作品的生產創作流程。三樓展廳則是沿著百年上海電影的發展線索,為參觀者介紹上海電影的各項成就。四樓展廳主題為電影人、電影場景和電影放映,由「星光大道」、「星耀蒼穹」、「大師風採」、「水銀燈下的南京路」、「百年發行放映」五部分組成。上海電影博物館經典影片海報展覽。上海電影博物館經典影片海報展覽。
  • 秘密數學家——偉大藝術作品中隱藏的數學
    對於很多人來說,藝術與數學之間幾乎橫亙著一道天塹:藝術是情緒的表達,是熱情的釋放,是美學的展示;而數學則是邏輯、準確性以及真理的化身。不過,在兩者截然不同的外表之下,他們的共同點比你想像得更多。所有的藝術家都會告訴你一個事實,在完成一件藝術作品的最初階段,想要迸發出情感的火花是非常困難的。
  • 加州藝術學院丨如何讓申請者的寫作能力大提升
    加州藝術學院·命題寫作- BFA Film and Video(需要完成3篇)①藝術影響格式:500-1000字簡述一部對你產生影響的電影、書籍、電視節目等,為什麼?②短片創意大綱(3頁內)③簡述申請者想要開展的1個或多個項目,不一定是將來在研究生期間必須完成的作品,注重申請者感興趣的電影製作類型- MFA Film Directing(需要完成5篇)①4本書籍觀後感②3-5部影片觀後感③個人真實故事④劇本(6頁)⑤簡述申請者想要開展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