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浸潤新時代新氣象 塑造新時代新楷模——電視劇《黃大年》專家研討會發言摘編
2017年10月12日至17日,由中央電視臺、吉林電視臺、吉林省影視劇製作集團、吉林省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引導基金聯合出品,吉林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影視劇製作集團、上海嘉彤影視、吉林大學等單位聯合攝製的6集電視劇《黃大年》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播出。該劇播出後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掀起了新一輪學習宣傳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的熱潮。10月17日,吉林省委宣傳部與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在北京舉行了專家研討會,李準、仲呈祥、梁鴻鷹、尹鴻、李春利、易凱、趙彤等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現摘錄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電視劇《黃大年》專家研討會現場。 (本報記者石雷攝)
按照藝術規律創作的主旋律優秀電視劇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 李準
電視劇《黃大年》作為一部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確定的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重點電視劇作品,是吉林省在按照藝術規律、充分尊重藝術家創作基礎上,以超常規的創作速度推出的優秀電視劇作品。該劇一氣呵成,令人感動。反映科學家的電視劇非常難拍,該劇抓住了黃大年的人格,突出表現了他「一定要長本事,學到本事就回來,長本事要回報祖國」的崇高精神。作為頂級科學家,黃大年出國多年,在英國一個世界領先的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12年,風光無限,依然放棄優厚待遇回到祖國,連一頁紙都未帶回來,但他認為只有回國與祖國共同奮鬥才是最有意義的,電視劇這樣表現他的愛國情懷很有說服力。
該劇開頭表現他回不回國,接著表現他回國後是什麼局面,回國後做什麼樣的抉擇,以及他作為頂級科學家,利用科學技術推動祖國技術發展。這種情節結構將黃大年事跡展現得自然充分。該劇圍繞黃大年回到祖國和報效祖國的一系列事件,反映了黃大年在科研生產設備和技術研發製造方面,用5年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用50年走過的路,實現了彎道超車。他惜時如命,只要睜開眼就在工作,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完成祖國和人民的重託,這一點寫得非常好。該劇突出表現了他的愛國情懷和科學精神,他把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科學成果看得比一切榮譽待遇都要寶貴。比如他從實驗基地回來時飛機上發生事故,起火後很多東西都被燒了,但黃大年在這樣的危機時刻,卻把保存科研成果的資料保護得完整無缺,這樣的鏡頭給觀眾非常深刻的印象。
中短篇電視劇的成功歸來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仲呈祥
電視劇《黃大年》是一部久違了的優秀的中短篇電視劇。雖然只有6集,但精神含量是厚重的,絕不亞於一部60集的長篇電視劇,人們需要這樣有較高的藝術性、深刻的思想性、價值取向正確、給人思想啟迪和精神美感的優秀電視劇。該劇在中國電視劇創作園地裡應佔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在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中央電視臺播出這部中短篇電視劇,發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藝術信號,就是我們的藝術家一定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用精湛的藝術作品來謳歌祖國的偉大成就。這部電視劇所弘揚的黃大年精神,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強調的正能量以及中華民族最可貴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就是習總書記指出的報國情懷。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有6集,但已經儘可能地給予了藝術的呈現。
拍科學家的影視劇是比較難的,其中把科學思維轉化為審美思維是最難的。這部作品聚焦科學成就及創造成就所呈現出來的偉大人格和精神實踐,成功創作了一部優秀的反映科學家的電視劇。這也是一部以黃大年精神創作出的優秀作品,全體演職人員與時間賽跑,從建組確定主創主演到拍攝完成用時不到2個月,從後期製作到播出不到1個月。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這一重要節點播出,創作出了一部有速度、有力度、有熱度的電視劇。與吉林電視臺創作的紀錄片《黃大年》對照著看,相映成輝,越看越受到教育,愈發體味到其藝術性強,有感染力。任何一部文藝作品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是藝術家、文學家對時代、對人生、對歷史、對生活觀照的產物。一部作品只有兼具思想性、藝術性、正確的價值取向,才會傳之久遠,該劇正是這樣一部優秀作品。它用藝術的形式,從歷史的高度,塑造了以黃大年為代表的愛國知識分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中的歷史擔當,這是本劇藝術魅力所在。我們為這樣的科學家叫好,也為吉林用很短的時間創作出這樣優秀的精品力作,表示由衷的敬意。
主旋律作品的多樣化表達
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 李春利
主旋律作品多樣化表達一直是藝術家探索的難題,《戰狼Ⅱ》《黃大年》等影視作品的成功,說明這些作品一定是深受觀眾喜愛的,是大有作為的。《黃大年》這部表現科學家家國情懷的電視劇值得我們推薦。這是一部時代楷模的傳記片,是不折不扣的主旋律作品。這部劇從黃大年同事、同學、對手以及媒體等多重視角、多維度展示了黃大年。故事的切入很吸引人,在英國生活非常優越的黃大年一家突然面臨人生中重大的抉擇——回國發展,黃大年為什麼這樣做,什麼是他真正的精神支撐,回國之後做什麼,通過這些懸念,透過他的助手、同事、家人甚至一個看門大爺的視角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黃大年的時代楷模形象,展現了他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比如,劇中突出表現黃大年高尚人格的幾個感人細節,學生上課沒有電腦,他自己掏腰包買;學生家庭生活有困難的,遇到重大家庭變故的,他不計得失立馬資助;為了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學術氛圍,他帶領學生創新性地建了一個茶思屋;他日夜奮戰,用生命和時間賽跑,以拼命黃郎的精神為祖國科技進步而奮鬥等等。這些細節藝術地展示了黃大年這位時代楷模人物的偉大精神,用歌頌黃大年愛國情懷的崇高方式,讓我們對這位已故科學家有一點釋懷。
一部表現英模人物的成功電視劇
文藝報總編輯 梁鴻鷹
電視劇《黃大年》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創作出來,令人敬佩,並且質量相當不錯,整個劇用濃鬱的現實主義風格,把黃大年這位時代楷模的思想軌跡及精神境界都表達得非常充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湧現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模範人物,既有焦裕祿、谷文昌這樣的領導幹部,也有錢學森、黃大年這樣的高層次戰略科學家。這些英雄群體我們很多人不太了解,但卻必須讓社會了解他們的豐功偉績,該劇正是這樣一部讓人民群眾了解時代英雄的優秀電視劇。電視劇所弘揚的黃大年精神正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精神,講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在黃大年身上體現的是最鮮明的。為什麼他能夠拋棄那麼優越的科研環境毅然回國,就是他相信我們國家的制度,相信我們的人民,相信祖國能夠給他的事業創造無限可能。他認為用自己所學知識報效祖國,是知識分子最好的選擇。在劇中黃大年特別喜歡唱跟祖國有關的歌曲,這些歌曲在劇中反覆出現,通過這種感人至深的細節描繪,讓黃大年愛國知識分子的形象愈發挺拔。
黃大年身上具有前輩錢學森的那種報國精神,也是一種文化自信的表現。為了科學研究,他可以奉獻出所有甚至生命,在電視劇當中有大量的細節反映他在最關鍵的時候挺身而出,每個環節每個項目都親自做。他不是一個口頭科學家,而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不計得失的真正的科學家。從藝術上來講,這部劇具有非常明快、非常簡潔的現實主義風格。它按照人物的性格、環境,塑造了一位擔大任、為祖國科學振興而奮鬥的愛國科學家形象。電視劇張弛有度,節奏掌握得非常好,忠實於科學家成長的軌跡,忠實於黃大年精神的真實表現,以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了黃大年為祖國強大而奮鬥的崇高思想境界。
以使命感塑造知識分子的典型之作
清華大學教授 尹鴻
黃大年這個題材非常重要,非常難得。寫科學家、教授、學者很難寫,特別是黃大年還有特殊性,他作為戰略科學家所從事的工作跟國防尖端科技都有非常密切的聯繫。這部作品抓住了時代精神,展現了黃大年作為愛國科學家的使命感,為國家奮鬥的責任感和擔當感。當祖國需要的時候,黃大年放棄自己舒適的生活,克服種種困難回到自己的祖國,為祖國崛起奮戰,該劇把這個魂抓得很足。吉林在這麼短的時間推出這樣一部優秀電視劇,同樣體現了吉林電視劇界的擔當精神和敬業精神。
該劇不是用「窮」塑造知識分子,而是用「情」塑造知識分子,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身上最優秀的傳統。中國的知識分子,不管自己身處貧困、不得志時,還是處在自己不夠入世時,愛國使命感讓他們始終覺得必須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和責任,這就是中國知識分子精神的「魂」。有了這個「魂」,塑造黃大年這個人物時,他身上的內在精神就會深深打動觀眾。黃大年回國時反覆權衡,他需要考慮事業、妻子、孩子等等,所有的事情都很難下決定,最後經過猶豫和思想鬥爭,決定要回來報效祖國。這是客觀真實的藝術表現手法,通過該劇前兩集的鋪墊,表現出了黃大年是真正的時代英雄,這種跟過去不太一樣的電視劇表現手法,充分展示出他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精神。
劇中幾位演員對人物的把握處理非常好,非常準確地抓住了這個人物的心理狀態,不用高調的方式表演,迴避有意的人為拔高,從頭到尾都貫穿的比較好。這些讓黃大年的形象看起來像一個知識分子,像一位科學家,讓其精神更多地體現在行動上,包括最後他生命垂危跟妻子在床邊的談話都沒有任何拔高的地方,這是非常自覺的藝術創作意識,其創作經驗值得總結。
非常難得的優秀愛國主義作品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 易凱
該劇片逢其時,我們的時代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尤其是一個需要海歸報國的時代。黃大年在英國有很好的待遇,但他毅然決然選擇回國報國,這種行為讓人振奮,在這個時代太需要這樣的愛國知識分子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6集電視劇的確片逢其時。現在有人費盡心思往國外走,月亮都覺得是國外的圓。但以黃大年為代表的愛國知識分子選擇用知識報效祖國,為祖國強大而捨命拼搏,劇中展現的黃大年這種愛國情懷是時代所呼喚的,是廣大知識分子學習的楷模。電視劇是當前所有藝術形式中最讓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用電視劇形式拍攝了一位時代楷模人物,而且是6集電視劇,把黃大年報國人生軌跡最精彩的一段寫出來,讓人耳目一新,是國內中短篇電視劇創作的成功探索。該劇藝術水準比較高,用很清楚的三個段落就把黃大年的人物形象寫出來,把他身上的堅韌不拔、家國情懷、赤子之心表現的非常完美。而且這種表現不是通過口號式的呈現,是通過視聽語言的綜合運用,把黃大年這樣一個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展現在觀眾眼前,把他的豐滿性格刻畫的非常到位。
與祖國同德 與時代同心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論研究部主任 趙彤
觀照前輩英雄,所在不忘初心;描繪時代楷模,惟望繼續前進。篇幅6集的電視劇《黃大年》所呈現的生命軌跡與精神價值令人震撼,這部短小精悍的作品,以紀實手法、凝練的故事,書寫了黃大年這位科學家的生命禮讚。與祖國同德,與時代同心,是這首禮讚的主旋律。它共振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響中,迴旋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聲部裡。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影視工作者跟隨著國家奮力跋涉的步伐,在電影電視鑄就的英雄譜上,鐫刻下了一系列以優秀科學家的姓名與事跡命名的作品,自電影《張衡》到《蔣築英》,從電視劇《五星紅旗飄揚》到今天的《黃大年》。
黃大年是李四光精神的傳人,從李四光歸國的1950年,到黃大年歸國的2010年,相隔60年。這60年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中流擊水的河段,都是復興之路上前僕後繼的竭力。無論李四光,還是黃大年,都是「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不是坐而論道的人,而是「夙夜在公」的人、是「擼起袖子加油幹」的人。映現於電視劇中的黃大年形象中的自信、自強和自重,是中華民族不可折斷的精神脊梁。但是黃大年畢竟還是黃大年而不是李四光,黃大年的故事以及故事所發生的時空都不能用從前的眼光去看,而是需要從今天的視角來審視,特別需要廓大的現實主義視野,大力開掘當代題材的時代意義,共築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這是本劇最鮮明的亮點。黃大年這一代海歸不同於李四光那一代海歸,與此同時今天電視機前的觀眾不同以往熒幕前的觀眾。電視劇《黃大年》收筆於2017年,它描寫了在「中國夢」道路上疾行的一雙堅實足跡,它的時代感是濃鬱的。浸潤一代新氣象、面向一代新觀眾、塑造一代新楷模,這是《黃大年》這部電視劇在當代電視劇創作的有益啟示。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復興絕不是復古,而是創新性的轉化和創造性的發展,需要繼續前進,需要發掘新題材,引領新風尚,正能量要避免衰竭,令人欣喜的是一大批優秀影視作品不斷湧現,電視劇《黃大年》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