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黃大年》:主旋律敘事的美學升級

2021-01-13 中國軍網

我們應該回到一個基礎概念,那就是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故事」這個命題,本身就具有風格化的標籤,因為它帶有中國氣派。所以說我們首先要在電影的類型化和故事編織上下苦功夫,絞盡腦汁。講故事的能力是重中之重,這個能力足夠強,就能克服上述困難,也能避免出現所謂的「雷劇」,同時避免墮入虛無空泛和不知所云。劇作者在一部電影的創作中,要加入自己對時代、對現實的整體性的思考和判斷,這種思辨的過程恰恰就是尋求突破、贏得受眾的必由之路。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

主旋律敘事的美學升級

■傅逸塵 成孝湜

傅逸塵:長春電影製片廠推出的電影《黃大年》,作為一部向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獻禮之作,表現的是時代楷模、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感人事跡,是標準的主旋律敘事。但是從你寫作的劇本來看,又與我們以往看到的很多主旋律電影或反映英雄事跡的人物傳記片有很多不同之處。在劇作中,你通過對類型化敘事技巧的圓熟運用、對人物心理和精神空間的深度開掘以及富於哲學思辨的臺詞設計,給人一種高蹈且出挑的觀感。作為一名有過多年軍旅生活的80後青年劇作家,你覺得主旋律電影應有怎樣的新突破?

成孝湜:《黃大年》這部電影具有雙重屬性:既是主旋律電影,描摹時代楷模,謳歌時代精神,又是一部人物傳記片。仔細了解黃大年的相關資料後,我發現他本人和他的事跡,究其實質,非常符合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反覆強調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念。因此,我在塑造形象、編織故事時也是圍繞著這一核心理念下功夫。我覺得,進入新時代,主旋律電影更應該強化對主流價值觀的弘揚與表達,同時以更加精準的類型模式、更加豐滿的人物刻畫、更加震撼的視聽手段,實現主旋律電影的美學升級,使主旋律電影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呈現在觀眾面前。

傅逸塵:黃大年的報國情懷和科學貢獻確實令人感動,但是他的經歷尤其是從事的專業對於電影表達來說其實是很有難度的。畢竟,大量的戲劇化衝突是構成劇作的關鍵。你是如何化解這其中的矛盾的?

成孝湜:這的確是《黃大年》這部戲的難點,但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電影是要講故事的,要講有意思的故事。觀眾最想看的還是黃大年這個人物形象。我更看重的是人物情感、人物關係、人物命運。我寫的是家國情,是人性的閃光點,我要通過有意味的故事,來塑造一個有性格、有思想、有情懷的新型知識分子形象,並通過他的故事表達我對時代精神和英雄主義的思考。

傅逸塵:在《黃大年》中,我感到你在日常經驗中強化了英雄性的建構;在基本人性的基礎上,強化了崇高、陽剛、壯美的審美表達。在你眼中,新時代的英雄敘事應該具有怎樣的面相?

成孝湜:英雄性和英雄敘事在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毋庸諱言,當下有很多影視作品迷失了英雄的氣質。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影視劇中,為了迎合或套用「小鮮肉」的概念,原本具有陽剛之氣和崇高感的英雄形象被相貌精緻、氣質孱弱的中性化人物所替換,這也間接導致了青少年中流行的審美倒置。這種現象的長期存在,必然會影響到國家的文化安全。因此,塑造黃大年這個人物形象時,在保證真實性的前提下,我有意識地強化了他雄健的身姿、自信的話語。從內心到體魄,這都是一個典型的符合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的男子漢形象。在此基礎上,表現他的擔當、睿智、健康、愛國家、重情義等精神品質。換句話說,在形象上,我追求的第一位是健康,第二位才是英雄。影視作品塑造英雄形象,底線在於人格的獨立和健康。

傅逸塵: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視域,重新審視21世紀以來中國電影的發展,就會發現,我們雖然一直在強調中國電影要與國際接軌,要走出去,但在思想理念上卻多是跟隨、學習和模仿的狀態。因此,想像「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中國主旋律電影,就具有現實與歷史的雙重意義。這個命題的核心是人類的視角,表達的是對人類命運的整體性關切,是對和平與發展的嚮往,以及在「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中國人的生存經驗、情感和思想。

成孝湜:這個問題非常具有現實針對性。我在《黃大年》中著重表達的恰恰是具有恆常光彩的人性亮面,是追尋理想、守護真愛等人類共有的優秀精神品質。當下的中國電影,首要的是重拾文化自信。要敢於和強者對話,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建構自己的審美、傳達自己的思想,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因此,在創作上我們應該深入思考,無論是主旋律影片還是商業影片,怎樣有效地對外傳播我們的思想、精神和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圓桌上佔有重要一席,並且持續、有力地發聲。

傅逸塵: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已經走過了四十年風雨歷程,黃大年這個人物形象的出現也可以說是水到渠成,恰逢其時了。黃大年說話、做事的那種「範兒」,其實也表徵著新時代中華民族的自信和自強。作為一名青年劇作家,你或許更能夠理解年輕一代受眾的審美方式和情感結構。在你看來,主旋律電影怎樣才能贏得更多年輕受眾的青睞?

成孝湜:一直以來我們有種思維慣性,似乎只要一談到主旋律,基本上就是遠離娛樂性和受眾。然而,電影畢竟要在院線播放,接受觀眾的評價。我的努力方向就是儘量保持作品的趣味性和故事性。當然,有時娛樂性和趣味性會和主旋律的主題有所矛盾,但這不正是電影人需要解決的問題嗎?

我們應該回到一個基礎概念,那就是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故事」這個命題,本身就具有風格化的標籤,因為它帶有中國氣派。所以說我們首先要在電影的類型化和故事編織上下苦功夫,絞盡腦汁。講故事的能力是重中之重,這個能力足夠強,就能克服上述困難,也能避免出現所謂的「雷劇」,同時避免墮入虛無空泛和不知所云。劇作者在一部電影的創作中,要加入自己對時代、對現實的整體性的思考和判斷,這種思辨的過程恰恰就是尋求突破、贏得受眾的必由之路。

相關焦點

  • ...縣教育和體育局機關黨委全體黨員集中觀看主旋律電影《黃大年》
    近日,中共富順縣教育和體育局機關黨委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活動,組織機關全體黨員觀看主旋律電影《黃大年》,學習黃大年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感人事跡。電影《黃大年》深情飽滿地還原了黃大年同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秉持「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初心,在國家科技人才急缺的情況下,不顧一切歸國奉獻的新時代英雄形象。黃大年先後在吉林大學和英國利茲大學學習,成為掌握全世界尖端技術的知名戰略科學家,中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
  • 長影電影《黃大年》全國熱映
    本報訊(記者馬璐 實習生楊拓)「我要學習黃大年老師把所有的精力、時間、愛心都投入到科研事業上的精神,學習他那種為科研獻身、追求真理的精神。」由長影集團領銜出品的主旋律題材影片《黃大年》自上映以來,在全國多地掀起了觀影學習的熱潮。
  • 電影《黃大年》的 「內蒙古元素」
    內蒙古電影集團「身兼雙職」  從電影《黃大年》那張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海報上,我們可以看到,內蒙古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既是出品單位之一,同時也是聯合攝製單位。  「影片創作之初,編導之間就確立了一個共識,那就是通過對時代楷模黃大年這一形象的塑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物的情感、行為方式、行為習慣。」
  • 評《黃大年》:主旋律作品須兼顧藝術水準和崇高精神
    (本報記者石雷攝)  按照藝術規律創作的主旋律優秀電視劇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 李準  電視劇  主旋律作品的多樣化表達  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 李春利  主旋律作品多樣化表達一直是藝術家探索的難題,《戰狼Ⅱ》《黃大年》等影視作品的成功,說明這些作品一定是深受觀眾喜愛的
  • 再看《我和我的祖國》:洞見主旋律電影創作新思路
    1.1 拍攝角度創新:溫情敘述代替宏大敘事在我國,主旋律電影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特殊存在,它通常被看作「唱讚歌式」的命題作文,扮演著傳達國家意志、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角色。,容易陷入空洞乏味的敘事誤區。在這一電影情景中,賽事已不再是賽事本身,它變成了將人民情感與國家榮譽連結起來的一根紐帶,國家與人民成了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對觀眾來說,人物身邊化、場景生活化的新奇敘事手法亦更具感染力和共情力,更能使自己全身心沉浸在電影的情緒和氛圍裡。溫情敘述實際比宏大敘事更能打動人心。
  • 電影《黃大年》:謳歌與時代同頻的家國情懷
    【中國軍網】根據黃大年的真實事跡創作拍攝的電影《黃大年》,用電影藝術的多種表現手段,講述了時代楷模黃大年不忘初心,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祖國科技事業的感人事跡,展現了以黃大年同志為代表的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輝形象。影片一上映,便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好評。
  • 《翱翔雄心》:論主旋律電影非線性剪輯的重要性
    巴基斯坦空軍題材電影《翱翔雄心》IMDb評分高達8.1分(不排除巴鐵網友刷分的可能性),但已經在影院看過的國內觀眾大概只會覺得這是一部及格分以上的電影,之所以反差這麼大,是因為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經過刪減和重新剪輯的另一部電影。
  • ...學先進、當先鋒」主題黨日活動——觀看主旋律電影《黃大年》
    11 月12 日、13 日下午,雁江區衛健局機關黨支部組織在梅西大地影院,開展「學先進、當先鋒」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40 餘人集體觀看《黃大年》電影故事片。影片以著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同志為原型,真實再現了黃大年同志可歌可泣、可欽可敬的一生,引發了觀影人員的強烈反響和共鳴。
  • ...事業貢獻力量——德陽市華山路學校工會組織觀看電影《黃大年》
    樹立心中榜樣,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德陽市華山路學校工會組織觀看電影《黃大年》 2020年12月28日 13:13:0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任豔
  • 《決戰中途島》折戟中國,國產主旋律電影讓美國主旋律失靈了?
    如果總結一下的話,可以理解這部愛國主義電影其實是披著主旋律電影外衣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或者說是艾莫裡奇的《美國隊長》,還是抗日神劇題材的。01也許是今年國慶檔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大放異彩,令觀眾對於美式愛國主義電影的審美趣味和市場前景都有了能夠比較的標的。網上對翻拍版《中途島》頗有微詞,也常常會與最近的國產主旋律電影去比較。
  • 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 重現黃大年感人事跡
    原標題: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 重現黃大年感人事跡 共10張 1905電影網訊12月11日,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在北京舉行。影片《黃大年》已被國家電影局列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影片,引起人們對這位「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科學家的無限追憶。
  • 《流浪地球》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近年來國產科幻片備受市場關注,傳遞中國精神的主旋律題材更是成為「香餑餑」。那麼,主旋律能否帶動國產科幻電影發展呢?加時11分鐘,《流浪地球》再唱主旋律2019年《流浪地球》一攬46.86億元票房,橫掃多項大獎,被譽為「國產科幻電影開山之作」。影片從關乎人類命運的宏大敘事出發,掀起一股主旋律科幻熱潮。
  • 電影《黃大年》首映 主演零片酬出演
    電影《黃大年》首映 主演零片酬出演
  • 《流浪地球1》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近年來國產科幻片備受市場關注,傳遞中國精神的主旋律題材更是成為「香餑餑」。那麼,主旋律能否帶動國產科幻電影發展呢?影片從關乎人類命運的宏大敘事出發,掀起一股主旋律科幻熱潮。 這次上映的特別版,主要是為了彌補原版受春節檔片長限制刪減內容的遺憾。增加內容除舊素材外,還補充了一些新情節,以解釋劇情發展和人物關係的前因後果。比如地下城烤串店的大瓶飲料用試管裝,烤蚯蚓肉少得可憐,暗示當時北京地下城物資已經相當緊缺。
  • 電影《黃大年》: 時代楷模的三重倒影
    【經濟日報】於近日上映的電影《黃大年》,無疑是本年度最令人感動和深思的現實主義傳記影片之一。相較眾多商業大片的視聽之娛,《黃大年》源自真實事跡的細節還原和娓娓道來的溫情故事,具備著直擊人心的震撼力。影片主創團隊採訪近140位當事人,從黃大年生前的諸多生活細節和性格點滴入手生發創作,使得全片具備了一種一以貫之的精神氣力。
  • 2018電影《黃大年》首映 觀影心得體會
    2018電影《黃大年》首映 觀影心得體會 電影《黃大年》首映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12月11日,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教師、「時代楷模」、吉林大學教授黃大年為原型創作拍攝的電影《黃大年》首映式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舉行。
  • 主旋律題材如何刷屏?最強國慶檔的六大成功之道
    主旋律成功之道之三 挖掘中國奇蹟,將真實歷史事件藝術轉化 接受美學認為,觀影前主體心理上已有一個「前結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一方面要真實再現事件本身,另一方面又要超越觀眾的心理期待。
  • 吉林大學:希望新生都觀看 電影《黃大年》
    【經濟日報】電影展現了黃大年老師對科學孜孜不倦的追求,必將引領當代年輕人,把自己前途命運與國家緊緊相連,走好自己的路楊振斌又把電影《黃大年》看了一遍,作為吉林大學黨委書記,他說,這部電影看多少遍都想再看,看一遍有一遍的收穫。12月12日,吉林大學承辦了電影《黃大年》的吉林省首映禮。
  • 新鄭市住建局組織觀看電影《黃大年》
    大象新聞記者 曾濤 崔少鵬 董茜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時代楷模」、「傑出科學家」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傳播榜樣的力量。12月1日,新鄭市住建局組織70名幹部職工集中觀看了電影《黃大年》。
  • 黃大年先進事跡將被搬上大銀幕
    新華社長春6月30日電(記者劉碩)記者從長影集團獲悉,反映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的影片已經獲得相關方面的拍攝授權,進入籌拍階段。  黃大年是我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生前擔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為我國深地資源探測和國防安全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