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一生是充滿傳奇的,早年在打造《馬大帥》這部電視劇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用心,表演也是非常的吃苦。當然在這部電視劇中也存在一部分的穿幫鏡頭,但是絲毫不影響人們對這部電視劇的喜愛。
01「趙家班」
凡事都怕細心,如果仔細觀看這部電視劇一定會發現一些事情。
很多人應該還記的小瀋陽走紅的那一年吧,在當時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趙本山帶著弟子小瀋陽、丫蛋與畢福劍同臺表演小品《不差錢》,這部小品帶給觀眾很多的快樂。特別是小瀋陽在臺上的精彩表演也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當年「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成為了全年比較流行的詞語。
朋友之間的相互調侃,自然而然的就會使用上這兩句對話。「趙家班」在影視作品中也經常會塑造一些經典的話語,讓人們都是記憶深刻的。「趙家班」的作品曾經被人嘲諷「土」,可是就是這種土才是最接地氣的,就是這樣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源於生活的作品觀眾也是最喜愛的。
趙本山的成功或許就是因為,他站在觀眾的角度上去拍作品。
02《不差錢》
《不差錢》這部小品徹底讓人們認識了小瀋陽,現在想想是不是還記得小品的內容?
在這部電視劇同臺演出的還有趙本山的弟子丫蛋,在小品中還有這樣的一個情節:趙本山讓丫蛋練習了要說「獲獎感言」,讓丫蛋哭。趙本山的臺詞就是:過來,給畢姥爺哭一個。
在小品中有這樣的一個片段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記得,如果忘記了可以再次看看這部小品。其實這部小品中的片段早在2003年的就出現了,不信仔細的看《馬大帥》這部電視劇。
在《馬大帥》這部電視劇中趙本山領著劇中的幾個「乾兒子」去拜訪高副局長,高副局長問這些孩子在劇團有用嗎?趙本山的臺詞是:這些孩子的哭戲厲害。說完讓孩子們給高副局長表演,趙本山的臺詞就是:來,給高爺爺哭一個。
這樣的情節想塑造的就是一種喜劇效果,除了在《馬大帥》中體現了一次,還在許多年以後的《不差錢》中再一次推廣給大眾。或許這就是趙本山的堅持,他想做的必須就要實現,也或許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吧。
03趙本山與「馬大帥」
如果將趙本山和「馬大帥」的人生經歷相比,會發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或許這就是趙本山自己在那個年代時的真實寫照。
現實中的趙本山和「馬大帥」是非常相似的,兩個人在為了生活的路上都是在最開始充滿了艱辛。在現實中趙本山也是樂於助人的,也是非常具有孝心的。這樣的兩點都在《馬大帥》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包括「馬大帥」伺候老人是沒有野心的。就是想單純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動了老人,老人給他留下了巨額資產。
其實,這就是在告誡年輕人要多陪陪自己的父母,父母才是自己最大佛。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會庇佑自己,孝敬父母就是最大的福報。
最後「馬大帥」用這筆錢建立了「打工子弟學校」,這件事也是在現實中有的。趙本山在現實生活中也建立了本山藝術學校,和《馬大帥》遙相呼應。
其實,在這部電視劇中還有許多和趙本山重合的地方,只是在這裡就不一一說了。
相信現在再次回首《馬大帥》這部電視劇的時候,不難發現這就是趙本山的真實寫照,也有很多的劇中情節在多少年以後趙本山都一一實現了,這就是趙本山這個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最難能可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