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團長(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一個背包,幾本書,所有喜歡的歌,一張單程車票,一顆瀟灑的心。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城市抓住機會拔地而起,有些城市卻跟不上國家的腳步,逐漸落後。在我國有這樣一座城市,曾被譽為小天津,如今卻成為無線城市,被人們稱我國落差較大的城市。
它就是山東省轄縣級市,由聊城市代管,位於山東省的西北部,與河北省隔河相望,東鄰高唐、茌平,南接聊城、冠縣。總面積960平方公裡,轄12鎮、4個街道,它的別名為「小天津」,這座城市歷史比較悠久,臨清西漢初年即設縣制,明清時期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漕運發達,經濟社會繁榮500餘年,成為成千上萬漕船都要經過的「天下第一碼頭」,是當時全國重要的流通樞紐城市和聞名全國的商業都會,也就享有「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美稱。
據說在當時臨清人還是瞧不上天津的,原因是明朝萬曆年間,臨清徵收的稅收是全國的四分之一,是除臨清以外山東其他地方稅收總數的10倍。據史料記載,臨清的放紡織、燒窯、食品等在全國頗有影響,而隨著清朝時期,運河能力比較下降,這裡就慢慢的落後下來,知道現在它已經成為了無線城市。在2019年,這裡的GDP為233.25億元,這落差實在是太大了。不過這座城市還是有不錯的旅遊景點的,能看到很多的古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宛園蘇風京韻精巧別致從聊城東昌區北上,臨清宛園,醉於山亭之間,令人流連忘返。臨清北鄰德州,在聊城地區北部,京杭大運河流經此處。江南風格的蘇式園林,布局精巧,疏密有致,移步易景,曲徑通,奇石遍步,小橋流水,內涵深遠,亭臺樓閣精緻美觀。很有韻味,古香古色。回憶往昔,宛園保留承載了漕運繁華景象,人文景觀風貌,也是臨清留下來為數不多的人文景觀,是百姓周未休閒遊憩的好去處。
臨清運河鈔關,享有"繁華壓兩京"、"富庶甲齊郡"之譽臨清運河鈔關則是明清兩代中央政府派駐臨清督理漕運稅收的直屬機構。始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已有近600年的歷史,臨清運河是目前全國一處部分保存有原貌的鈔關舊址,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朝建立初期,因政府財政力量不足,銅源短缺,故銅錢鑄造數量有限,從而出現貨幣供給困難,影響了經濟系統的正常運轉。於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頒布《鈔法》,設印鈔機構,並於次年開始發行紙幣,是為大明寶鈔。現在成為一處弘揚祖國優秀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
對於我國落差較大的城市,曾被譽為小天津,如今卻成為五線城市,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是不是感覺這座城市有點惋惜呢?記得在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