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中,我們經常會談及陸地上最大的生物是什麼,海裡最大的生物是什麼,但是我們似乎從不曾談過天空中最大的生物什麼。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生物,如亞洲象和非洲象,體重可達4~8噸。藍鯨,被認為是海中最大的生物,長度達30多米,重量達150多噸。但要說及天上飛的最大生物,重量最重僅僅為23公斤,還不及一個成年人一半的重量,或許這就是我們容易忽視天空中最大生物這個問題的原因吧。
天空中最大的生物名為疣鼻天鵝,它們的翅膀展開有3米左右,體長有一米多,體重最高有23公斤,是現有飛行生物中體重最大的,也正是因為它的體重,所以它在飛行前需要在水面上滑行一段距離,如同飛機起飛時藉助跑道的場景一樣。
但是如果按鳥類這一分類方式來選擇最大生物的話,其實這個桂冠不能說屬於上述天鵝的,是應該頒給鴕鳥的,因為鴕鳥的體重一般可達到100公斤,甚至更大,這個重量是疣鼻天鵝的四倍還多,不過鴕鳥雖有翅膀卻沒有飛行的技能,所以不能說是天空中的生物。
先前有人認為天空中最大的飛行動物應該是安第斯神鷹或者是皇家信天翁,不過雖然它們的翼展都可以與疣鼻天鵝相媲美,甚至超過疣鼻天鵝,例如皇家信天翁的翼展可達到3.7米,但是它們的重量卻遠不及疣鼻天鵝,例如安第斯神鷹的體重不超過15公斤,皇家信天翁則更少,不足10公斤。還有一種被認為是天空中最大的鳥動物是非洲灰頸鷺鴇,也稱柯利鳥,雖然它的體重超過了安第斯神鷹和皇家信天翁,但也只是18公斤而已,與疣鼻天鵝的23公斤相比,還是疣鼻天鵝更勝一籌。
上述的鳥類都是現在地球上存在的生物,如果這個比較包括地球上曾出現過的所有鳥類的話,那麼疣鼻天鵝和恐龍時代的風神翼龍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存在於8400萬年到6500萬年前的風神翼龍又稱披羽蛇翼龍,是屬於翼手龍的一種,翼展可超過11米,堪比一架小型的滑翔機,更神奇的是它的體重,作為可飛行的生物,它的體重達到了250公斤,是現有飛行生物的11倍。
毫無疑問,擁有如此大體型的風神翼龍在它所處的時代的天空中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甚至它是以陸地上的鱷魚為主要食物來源,有生物學家推測,如今的鱷魚看到天空飛行的直升機或者滑翔機等飛行物還會被嚇得抬頭大叫,而這正是風神翼龍給鱷魚留下的長達幾千萬年的陰影。
歷史上還以體型龐大出名的鳥類有桑氏偽齒鳥和阿根廷巨鷹,不過它們和風神翼龍依舊不存在可比性,因為它們的體重連50公斤都沒有。所以可以看出,一般的飛行動物都不會擁有太大的體重,即使是最大體重的風神翼龍在大象或者鯨魚面前都是不值一談的。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首先飛行無疑是一件十分消耗能量的事情,尤其當你的體重越重的時候,需要的能量也就越多。一般動物的能量都是通過食物來獲取的,當動物的體重超過一定重量的時候,光靠食物所獲得的能量很難支持飛行所需要的能量。所以一般鳥類會通過進化使自己儘量輕盈易飛行,甚至很多鳥類的骨頭都是中空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降低自身重量,不然就和23公斤的疣鼻天鵝一樣,需要「助跑」才能達到飛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