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航線運價飆漲引發了各國政府的關注。在中韓監管部門為運價約談集運公司的同時,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也已經開始就「拒載」美國出口貨物等問題,對多家集運公司展開調查。
11月19日,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批准了一項補充命令,擴大了事實調查29(「國際海洋運輸供應鏈參與」)的權限,授權專員Rebecca F.Dye作為指定的實況調查員,調查以聯盟形式運營的集運公司和港口,旨在設法確定集運公司在堆存費和滯期費、貨櫃歸還和出口貨物貨櫃可用性方面的政策和做法是否違反規定。
FMC主席Michael Khouri表示,調查將包括對任何「潛在可疑行為」的審查。FMC專員Daniel Maffei評論稱:「疫情加上部分由此引起的不可思議的進口量,已在供應鏈中造成危機。有報導稱,一些集運公司威脅稱,如果不能按時運回空貨櫃將收取高額費用。」
專員Rebecca F.Dye表示:「FMC有責任調查主要港口目前的情況。FMC關心的是,海運承運人及其海運碼頭的某些做法可能會加劇這些港口的不利影響,並可能違反1984年《運輸法》的規定。」
「承運人和海運碼頭在洛杉磯、長灘和紐約/新澤西港口在貨櫃退運、出口貨櫃、滯期費和堆存費方面潛在的不合理做法,對美國處理貿易增長的能力構成了嚴重風險。」
據了解,FMC從10月開始調查赫伯羅特,11月20日長榮海運和以星航運也被列為新增調查對象。理由是這些集運公司的貨櫃離開美國港口卻拒載美國貨物,尤其是農產品。
此前有報導稱,在集運市場嚴重缺箱的情況下,考慮到美國運往亞洲的回程貨物運價不及去程五分之一,部分集運公司停收美國出口貨物,從而儘快將空貨櫃運回亞洲。此舉無形中傷害美國出口,美國農業業界更已長期對此事表達不滿。
對於被FMC點名調查一事,長榮海運近日回應稱,FMC正在就美國貨主抱怨集運公司拒載出口貨物而徵詢各集運公司、碼頭公司和拖車公司等各方意見,以了解實際情況。
長榮海運表示,長榮海運致力以優質的航運網絡,促進國際貿易發展,並持續為美國的進出口客戶提供航運服務。面對目前市場上運力和貨櫃供給吃緊的問題,長榮海運除了配合主管機關詢問之外,還將於供應鏈的相關夥伴全力合作,積極研究響應措施。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