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個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已經突破了80家。
翻閱80多家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公告,可以發現,「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最主要原因,今年初至11月底,證監會發起的立案調查中,超過八成與此有關。
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大家都很熟悉的浙股。
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2日,亞太藥業分別收到通知,證監會相繼對公司、公司董事任軍進行立案調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1月22日,任軍被亞太藥業免去了董事職務。亞太藥業介紹,任軍在擔任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新高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上海新生源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新生源」)董事長兼總經理期間,上海新生源未履行公司對外擔保事項正常的決策程序,擅自為他人提供擔保。
2020年6月4日,ST中新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 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這家位於台州的上市公司,此前2019年年報業績巨虧近20億元,股價到7月底已經離最高點跌去超過9成,市值蒸發超過90億元。公司公告顯示,浙江證監局發現公司存在兩項信披問題:一是控股股東及關聯方資金佔用未歸還,佔用資金超過6.6億元;二是業績預告修正不及時,公司未及時對2019年業績預告進行修正。
2020年8月19日,中恆電氣收到通知,公司實控人、董事長朱國錠,因「涉嫌操縱『中恆電氣』股價」、「拒不配合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履行職責,涉嫌違反相關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已經是年內中恆電氣收到的第三份監管文件,前兩次,中恆電氣及高管分別因蹭特斯拉熱點而導致信披違規,收到了浙江證監局和深交所的監管函。
同時,深交所和浙江證監局分別在2019年9月29日和11月21日對公司實控人朱國錠和包曉茹夫妻採取出具警示函和通報批評的監管措施,原因是其減持股份的信息披露未在相應的時點進行披露,構成了信披違規。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0年8月19日,朱國錠和包曉茹歷年累計減持股份3450.68萬股,合計金額近4.2億元。
2020年8月25日,因涉嫌未按規定履行發出收購要約義務等違法違規行為,寧波韻升控股股東韻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竺韻德以及相關當事人朱建康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韻升控股」、實際控制人竺韻德以及相關當事人多次利用其他帳戶交易公司股票,結果合計還虧損了7548.87萬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寧波監管局披露的關於「韻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竺韻德、朱建康」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對控股股東韻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440萬元罰款。
2020年9月15日,華星創業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朱定楷於9月14日收到了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朱定楷涉嫌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證監會決定對其實施立案調查。本次立案調查事項系針對朱定楷個人的調查,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暫不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12日,華星創業公告稱,因涉嫌短線交易,證監會決定對華星創業副總經理李嫚立案調查。
2020年1月1日-12月1日,上市公司牽涉立案調查情況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文|《浙商》全媒體資深記者 陳抗
編輯|崔妍
監製|馮永明 審核|餘廣珠、胡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