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變臉巨虧51億!豫金剛石被立案調查,董事長收警示函

2020-12-04 騰訊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8日電 由於業績修正等事項,人造金剛石生產企業豫金剛石連遭監管關注。7日晚間,豫金剛石公告,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外,公司2019年業績修正前後存重大差異,河南證監局對公司及公司董事長、財務總監出具警示函。

根據河南證監局的警示函,2020年1月18日,豫金剛石披露《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為6743.80萬元至9634.00萬元。2月29日,公司披露《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業績快報》,預計2019年度淨利潤為8040.34萬元。4月3日,公司披露《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業績預告及業績快報修正公告》,將2019年度預計淨利潤修正為虧損515149.70萬元。

豫金剛石修正前後2019年度部分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來源:《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業績預告及業績快報修正公告》

河南證監局指出,公司對同一事項信息披露前後存在重大差異。上述行為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40號)第二條、第三條規定,公司董事長郭留希、財務總監劉國炎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40號)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規定,決定對公司及郭留希、劉國炎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河南證監局表示,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應於收到本決定書30日內向河南證監局報送書面報告。如果對本監督管理措施不服的,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證監會提出行政複議申請,也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複議與訴訟期間,上述監督管理措施不停止執行。

在披露上述警示函的同時,豫金剛石還發布了關於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通知書的公告。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4月7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豫調查字2020013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在此之前數日,針對豫金剛石業績修正等事項,深交所曾向公司下發關注函。關注函稱,2020年1月,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曾兩次向公司發出關注函,要求公司核實說明預計負債計提的充分性,但公司均未對相關訴訟/仲裁案件計提預計負債。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知悉相關訴訟/仲裁判決結果的時點,說明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披露時未計提預計負債的具體原因,業績預告、業績快報預計是否謹慎合理。

7日,豫金剛石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稱,由於當時公司尚未獲得有力證據且公司應承擔義務的金額不能可靠計量,為此,公司在修正前的業績預告、業績快報中未對與經營無關的訴訟案件計提預計負債,但公司在2019年度業績快報中針對該事項予以說明,並提示「鑑於部分訴訟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或未最終判決,訴訟事項對公司2019年度、期後利潤等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公司涉訴案件中部分借款或擔保糾紛引起的訴訟事項未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及相關決策程序審議批准,如法院最終判決公司或子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將對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資料顯示,豫金剛石全稱為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產品為人造金剛石,經營範圍包括鑽石飾品、金銀飾品、珠寶飾品等的加工、批發、零售和維修,以及人造金剛石及其設備、原輔材料、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二級市場方面,4月7日,豫金剛石一字跌停,報2.64元/股。(中新經緯APP)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豫金剛石長期財務造假,此前一年虧光10年淨利潤
    具體來看,今年4月,豫金剛石業績「變臉」,市場高度關注,質疑信息披露違法。結合對審計機構檢查發現的問題,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2019年一年虧掉51.97億元,相當於把過去10年的淨利潤一口氣全虧光。  同時,豫金剛石發布的公告顯示,獨立董事尹效華、張凌及王莉婷均無法保證《2019 年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  有意思的是,豫金剛石披露巨虧51.97億元前,還曾有盈利的預期。
  • 豫金剛石業績變臉:去年預虧逾50億 「鑽石」積壓大額貶值
    豫金剛石稱,其業績變臉源於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等方面。其中,鑽石等存貨的減值損失高達10億元。具體來看,豫金剛石此番將2019年度業績預告發布的業績區間修正為:預計虧損45億元至虧損55億元;將2019年業績快報發布的業績修正為:虧損51.51億元。截至4月3日收盤,豫金剛石股價報收於2.93元/股,總股本為12.1億股,總市值為35.45億元。
  • 豫金剛石現「黑天鵝」近三萬投資者被套牢
    本報訊(記者 楊成萬)4月8日,豫金剛石(300064,股吧)(300064)發布公告稱,公司因信息披露違法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以及河南證監局下發的《關於對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和相關責任人員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警示函稱:2020年1月18日,豫金剛石預告的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743.80萬元至9634.00萬元。
  • 豫金剛石被證監會認定長期系統造假(附調查報導)
    同時,豫金剛石發布的公告顯示,獨立董事尹效華、張凌及王莉婷均無法保證《2019 年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特別是,於金剛石披露巨虧51.97億元前,還曾有盈利的預期。2020年1月份,豫金剛石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盈利6743.80 萬元至9634萬元。2020年4月初,豫金剛石發布業績快報修正公告,盈利變成了虧損。
  • ...尷尬:警示函監管函不斷,實控人被立案調查,業績大幅下滑超一倍
    ,實控人陳江濤被出具警示函收監管函,如今又被立案調查,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不順或"難產"......  旋極信息實控人被立案調查  近日,旋極信息公告,實際控制人陳江濤11月27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持股信息變動未及時披露,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旋極信息表示,本次立案調查系針對陳江濤的個人調查。
  • 證監會定性:豫金剛石涉重大財務造假,金額巨大
    曾經的「妖股」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20年12月31日,證監會披露,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一是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調查還發現,在上述期間,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
  • 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妖股」將...
    據證監會網站通報,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證監會表示,此案涉案金額巨大,違法性質嚴重,市場影響惡劣,證監會將依法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違法責任。
  • 兩度無視深交所,半年虧近4億,最大人造鑽石集團,如今麻煩纏身
    作為中國最大的「人造鑽」公司,豫金剛石(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仍在風口浪尖中,2019年業績變臉,說好賺1個億,最後變成了虧損50億,傷透了一眾股民的心,不過這還沒完
  • 關聯公司因欠範冰冰錢成「老賴」 豫金剛石股東朱登營是誰?
    回溯到2016年10月,豫金剛石完成定向增發募資45.88億元,當時參與方包括豫金剛石實控人郭留希、北京天證遠洋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北京天空鴻鼎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朱登營和鄭州冬青企業管理中心(普通合夥),分別認購10億元、20億元、8億元、5億元和2.88億元。隨後,上述定增參與方的持股陸續處於高比例質押狀態,除鄭州冬青外,其餘4家定增參與方的持股幾乎全被司法凍結。
  • 4億換3千幅字畫,擔保資金疑流向空殼公司,豫金剛石的錢去哪了?
    今年年初,豫金剛石業績「大變臉」,從預盈大幅下調至巨虧50億元,眾多違規擔保、大額資金流出等事項,讓豫金剛石截至2020年10月下旬在手可動用貨幣資金餘額僅為134萬元。「妖股」豫金剛石的錢去哪兒了?截至11月18日,豫金剛石及其控股子公司作為被告涉及的訴訟案件共64項,案件金額約48.12億元。
  • 豫金剛石:真減值還是以減值為名?
    4月4日,正值清明放假,股市休市,豫金剛石自爆的51.5億的歸母淨利潤虧損,比起前天22億收入造假的瑞幸,並沒在周末搞出多大聲響。 而A股要在4月7日才開市,如果監管部門想要喊話,得加班發關注函。
  • 豫金剛石|真減值還是以減值為名?
    4月4日,正值清明放假,股市休市,豫金剛石自爆的51.5億的歸母淨利潤虧損,比起前天22億收入造假的瑞幸,並沒在周末搞出多大聲響。而A股要在4月7日才開市,如果監管部門想要喊話,得加班發關注函。豫金剛石此次爆出虧損範圍在45億-55億之間,未經審計的歸母淨利潤虧損51.5億,上年同期盈利0.96億,不僅盈虧性質發生了變化,而且還是金剛哥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虧損,十年罕見!比選個合適的發布時機更可惡的是,它前次業績預告披露的是2019年將盈利0.67億-0.96億。
  • 豫金剛石被抽乾,華福證券因何又踩上「瀕臨退市」的雷?
    華福證券、/p>10月17日,豫金剛石的另一位股東北京天證遠洋基金管理中心(下稱「天證遠洋」)所持約2.3億股完成拍賣,競價9.68億元,平均每股成本4.21元。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吞下」豫金剛石2.3億股的買家也很可能是興瀚資管。
  • 大敗局:逾80家上市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個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已經突破了80家。 翻閱80多家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公告,可以發現,「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最主要原因,今年初至11月底,證監會發起的立案調查中,超過八成與此有關。
  • 豫金剛石再起波瀾 第一大股東持股權將被拍賣-股票頻道-和訊網
    第一大股東破產清算  資料顯示,北京天證遠洋基金所持有的豫金剛石股權是通過參與豫金剛石2016年11月2日非公開發行取得,解除限售日期為2019年11月7日。  2016年11月2日,豫金剛石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公告,公司以每股8.70元的發行價發行了52735.6321萬股,募資約45億元。
  • 濟民製藥同類事件選擇性披露 董事長李麗莎收警示函
    /支,直至RTI採購達到9億支上述相關產品」,經查,2020年4月,濟民製藥全資子公司聚民生物與美國RTI公司籤訂《生產協議第一次修訂案》,對RTI出售安全注射器(VanishPoint)的單價降低0.005美元/支,但濟民製藥未披露上述降價信息。
  • 中國最大人造鑽石公司,市值78億的豫金剛石,半年虧3.57億
    也就是將豫金剛石「ST」處理。 無視管理層的監管,豫金剛石有點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意思。 10月28日,豫金剛石午盤大跌12%,主力淨流出5800萬。豫金剛石表示:「(對於回復時間)現在沒辦法回復,公司爭取儘早回復。 豫金剛石確實是8月份以來市場上的妖股,從2元附近漲至現在的6元。 但從半年報來看,豫金剛石並不理想,半年虧損3.57億,市值僅78億。
  • 「紅岸預警」科迪乳業被立案調查背後:13億資金或遭佔用 實控人被...
    【紅岸研究中心】(上海 研究員 薛彥文 孫詩宇)訊,近日,科迪乳業發布公告,因公司涉嫌違法違規,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科迪乳業稱,公司已收到河南證監局下發的調查通知書,董事長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在司高級管理人員召開會議,認真領會調查通知書的精神,並成立以董事長為組長,以財務、技術、生產等負責人為副組長的自查自糾小姐。諷刺的是,科迪乳業董事長及實控人已被列為失信人(老賴),且公司帳上13億資金也可能遭到關聯方(大股東、實控人)佔用。
  • 【EEO財經午餐】大族雷射董事長「怒懟」央視記者遭批;瑞華所被...
    這也是7月初瑞華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後,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的首個瑞華所審計的項目。而項目過會時間距離瑞華所7月9日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僅相隔三周時間。瑞華所被立案後三周,ST新梅重組事項即火速過會。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公司迅速完成了覆核程序。從公開資料看,瑞華所僅耗時十天便完成了「自查——獨立覆核人員覆核——覆核小組覆核——出具覆核報告」的ST新梅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審計報告覆核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