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人造鑽石公司,市值78億的豫金剛石,半年虧3.57億

2020-11-23 騰訊網

深交所對妖股豫金剛石忍無可忍了,又發了一個關注函。

昨晚,深交所向豫金剛石下發關注函。深交所指出,深交所已經先後於9月1日、14日向公司發出函件要求公司說明相關問題,但公司均未回復。如在11月27日前公司仍未回復問詢或相關情形仍未消除的,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及相關停復牌處理。也就是將豫金剛石「ST」處理。

無視管理層的監管,豫金剛石有點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意思。

10月28日,豫金剛石午盤大跌12%,主力淨流出5800萬。豫金剛石表示:「(對於回復時間)現在沒辦法回復,公司爭取儘早回復。

豫金剛石確實是8月份以來市場上的妖股,從2元附近漲至現在的6元。

但從半年報來看,豫金剛石並不理想,半年虧損3.57億,市值僅78億。

公司主營超硬材料行業的骨幹企業,是中國最大的人造鑽石企業。

據豫金剛石二季報分析:盈利能力明顯惡化,主營獲利能力削弱非常明顯, 成長能力有所削弱,主營業務盈利性加速下滑,償債能力明顯惡化,財務槓桿風險明顯加大,運營能力有所削弱,中長期融資能力受到很大抑制,現金流能力明顯改善,可持續經營能力加倍增強,財務狀況有所下降,相對同行業可持續經營能力加倍增強,但企業經營效益出現虧損。

財務狀況有所下降,相對同行業可持續經營能力加倍增強,但企業經營效益出現虧損。公司實控人郭留希 (持有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23.91%)。

2019年豫金剛石曾收到公司控股股東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根據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2019﹞豫01執保129號之二),公司實際控制人郭留希先生持有的河南華晶70%股份被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查封,查封時間自2019年5月7日至2022年5月6日止,查封期限為三年。

公告顯示,本次實際控制人資產被查封,系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與河南華晶、鄭州高新科技企業加速器開發有限公司、郭留希先生、鄭秀芝女士借款合同糾紛所致。

郭留希被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實施限制高消費。欠錢不還,判決之後仍然不履行,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

今年元月以來,豫金剛石發生了5起強制執行案件,總執行標的金額近2.46億元,而河南華晶發生了11起強制執行案件,總執行標的金額逾30億元。

受起訴的案件就更多。豫金剛石自去年4月以來,已至少8次被民間借貸人告上法庭,有的已和解,但更多的,是對其等額資產進行查封;其他融資業務,平頂山銀行、中原銀行、浦發銀行、滙豐租賃、正道商業、杭州厚經資產等債權,都已經對豫金剛石起訴。

企業家信用是企業生存與發展最大的經營性資產,企業在成長過程中,金融機構不僅看企業的經營資產,還會關注企業家的個人信用記錄,一旦出現了失信記錄,那麼,企業家的信用就失去了金融槓桿功能。

相關焦點

  • 兩度無視深交所,半年虧近4億,最大人造鑽石集團,如今麻煩纏身
    作為中國最大的「人造鑽」公司,豫金剛石(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仍在風口浪尖中,2019年業績變臉,說好賺1個億,最後變成了虧損50億,傷透了一眾股民的心,不過這還沒完
  • 豫金剛石業績變臉:去年預虧逾50億 「鑽石」積壓大額貶值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魏官紅豫金剛石(300064,SZ)突爆驚天巨雷。公司在4月3日晚間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及業績快報修正公告,宣布自己2019年的淨利潤將虧損數十億元。此前,公司一直宣稱2019年預計盈利數千萬元。
  • 河南「人造鑽石之王」陷訴訟漩渦,市值38億被追債40億
    行業裡常說,全球90%的金剛石產在中國,而中國金剛石80%產在河南。然而上市公司豫金剛石,這位曾經的「人造鑽石大王」,如今卻是天雷滾滾。12月13日,豫金剛石(300064.SZ)發布公告公布了4起訴訟案件進展及5起新的訴訟案件。
  • 河南3家人造金剛石企業披露年報:總營收48億兩家降一家升
    | 豫金剛石業績波動,淨利潤減少1.34億作為金剛石的生產大省,河南生產的人造金剛石不但品類眾多,而且用途廣泛,產品暢銷日本、美國、德國等眾多國家,也造就了眾多行業龍頭。以豫金剛石為例,該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人造鑽石生產企業,年產寶石級鑽石200萬~300萬克拉,其中除了工業用金剛石,消費類人造鑽石佔到了50%以上。受市場環境和產業周期變化的影響,2008年,豫金剛石營業收入12.4億元,同比下降19.09%;淨利潤9634萬元,與2017年減少1.34億元,下降幅度58.28%。
  • 豫金剛石:真減值還是以減值為名?
    然而,豫金剛石選擇了一個好時機先爆為敬。 4月3日,中國證監會剛喊話瑞幸"不管在何地上市,都應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並表達了對瑞幸造假事件的高度關注和強烈譴責。
  • 豫金剛石|真減值還是以減值為名?
    然而,豫金剛石選擇了一個好時機先爆為敬。4月3日,中國證監會剛喊話瑞幸"不管在何地上市,都應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並表達了對瑞幸造假事件的高度關注和強烈譴責。2004年成立,2010年上市,一家以人造金剛石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的企業,主導產品為人造金剛石。據官網披露,公司的人造金剛石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三。人造金剛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能應用於工業和工藝行業。據公司官網披露的產品系列來看,豫金剛石生產的產品,除了金剛石原材料之外,主要的成品就是工業級大單晶和消費級大單晶。
  • 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妖股」將...
    據證監會網站通報,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證監會表示,此案涉案金額巨大,違法性質嚴重,市場影響惡劣,證監會將依法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違法責任。
  • 4億換3千幅字畫,擔保資金疑流向空殼公司,豫金剛石的錢去哪了?
    近期,豫金剛石股價再度狂飆,7個交易日內從3.22元/股上漲至11月26日收盤的5.01元/股,累計漲幅55%。股價「過山車」式行情背後,豫金剛石多位股東高比例質押風險壓頂,公司控股股東河南華晶和實控人郭留希處於質押和凍結狀態的持股均近100%。
  • 豫金剛石被證監會認定長期系統造假(附調查報導)
    如此一家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走勢更是令人咋舌,創業板註冊制20%漲跌幅落地後,豫金剛石被資金熱炒,2020年8月20日至10月21日的兩個月期間,豫金剛石從2.31元上漲至8.67元,漲幅高達275%,期間甚至連續出現20%的大幅漲停。截至目前,豫金剛石股價報5.48元,總市值66.06億元。豫金剛石曾和天山生物、長方集團並稱為A股三大「妖王」。
  • 鮮為人知的中國巨頭,年產50億克拉人造鑽石,強勢挺進全球第三
    鑽石戒指,應該是如今年輕人結婚不可或缺的「儀式」之一。畢竟相比於更顯眼的金戒指,鑽石戒指明顯更適應西式婚禮的氣氛。但實際上,天然鑽石十分稀少,如今市面上流通的大多都是人造鑽石。而中國無疑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金剛石——即人造鑽石生產國。
  • 業績變臉巨虧51億!豫金剛石被立案調查,董事長收警示函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8日電 由於業績修正等事項,人造金剛石生產企業豫金剛石連遭監管關注。7日晚間,豫金剛石公告,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外,公司2019年業績修正前後存重大差異,河南證監局對公司及公司董事長、財務總監出具警示函。
  • 豫金剛石被抽乾,華福證券因何又踩上「瀕臨退市」的雷?
    天眼查數據顯示,興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興銀基金」)持有興瀚資管100%股份,興銀基金前身為華福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華福證券、/p>10月17日,豫金剛石的另一位股東北京天證遠洋基金管理中心(下稱「天證遠洋」)所持約2.3億股完成拍賣,競價9.68億元,平均每股成本4.21元。
  • [發行]豫金剛石(300064)招股說明書
    (三)產能迅速擴大帶來的產品銷售風險 公司2009 年度人造金剛石產量為4.02 億克拉,而國內主要競爭對手河南黃 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南鑽石股份有限公司產能均超過15 億克拉,公司在產銷 規模方面與上述企業存在一定差距。
  • 國內一半以上人工培育鑽石為河南造,「人造鑽石」錢景漸顯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吳春波5·20前夕,關於人造鑽石的一則消息引起外界關注。來自南陽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豫西工業集團中南鑽石公司推出大顆粒「首飾用鑽石」,表明該產品在生產技術上獲得重大技術突破。但你可能並不知道,鑽石並不只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培育的,而且目前國內一半以上培育鑽石都出自河南。從1958年鄭州「三磨所」成立,河南超硬材料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在中國超硬材料產量佔全球總量90%的背景下,河南人造金剛石產量達到全國總量的80%,成為世界龍頭。
  • 復工復產推進超硬材料產品優化 豫金剛石潛行第三代半導體
    豫金剛石主要產品是人造金剛石單晶(普通單晶)和大單晶金剛石,這種超硬材料廣泛應用於機械石材、電子電器、光學器件及寶石加工、半導體矽切片等傳統應用,以及珠寶首飾、藝術品、國防軍工、航天航空、裝備製造、電子技術、醫療器械等新興應用領域。在半導體行業主要用於晶片的切割研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雖然公司並無第三代半導體相關業務收入,但公司在此領域一直有研發投入,布局較早。
  • 關聯公司因欠範冰冰錢成「老賴」 豫金剛石股東朱登營是誰?
    回溯到2016年10月,豫金剛石完成定向增發募資45.88億元,當時參與方包括豫金剛石實控人郭留希、北京天證遠洋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北京天空鴻鼎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朱登營和鄭州冬青企業管理中心(普通合夥),分別認購10億元、20億元、8億元、5億元和2.88億元。隨後,上述定增參與方的持股陸續處於高比例質押狀態,除鄭州冬青外,其餘4家定增參與方的持股幾乎全被司法凍結。
  • 河南農投金控擬3.44億先行受讓豫金剛石7480.6萬股
    上證報訊 12月28日,豫金剛石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河南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河南華晶」)與河南農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投金控」)於2018年12月27日籤署《股權轉讓協議之補充協議(二)》,原協議約定的豫金剛石1.01億股中的7480.6萬股以每股人民幣4.60
  • 金剛石是什麼,是鑽石嗎?
    1977年山東省臨沭縣岌山鄉常林的一名村民在地裡發現了中國最大的金剛石(約雞蛋黃大小,右圖)。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用金剛石和寶石級金剛石均產於巴西,都超過3100克拉(1克拉=200毫克)其中寶石級金剛石的尺寸為10×6.5×5釐米,名叫「庫利南」。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以石墨為原料,在高溫高壓下成功製造出人造金剛石。現在人造金剛石已經廣泛用於生產和生活中,只是造出大顆粒的金剛石還很困難。
  • 河南人造鑽石進軍珠寶市場
    人造金剛石除了可以做成媲美天然鑽石的首飾,利用其聲、光、電、熱等方面的特性,還可以在半導體、醫藥、化妝品等方面大展身手,對人造金剛石產能大省河南來說,新技術、新工藝的轉換升級將為這些企業打開下遊應用的空間。  璀璨的「實驗室培育鑽石」原石產自河南  一顆一克拉的天然裸鑽,如果顏色、淨度、切工都還不錯,價格在10萬元以上。
  • 證監會定性:豫金剛石涉重大財務造假,金額巨大
    曾經的「妖股」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20年12月31日,證監會披露,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一是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調查還發現,在上述期間,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