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無視深交所,半年虧近4億,最大人造鑽石集團,如今麻煩纏身

2021-01-08 騰訊網

股民們滿心歡喜的期待著公司賺錢,而到頭來卻給了所有人重磅一擊。說好了賺9000萬,到頭來變成了虧損50億!這樣的情況真真實實的發生在A股市場中。

作為中國最大的「人造鑽」公司,豫金剛石(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仍在風口浪尖中,2019年業績變臉,說好賺1個億,最後變成了虧損50億,傷透了一眾股民的心,不過這還沒完,2020年再度「麻煩纏身」。

進入7月份之後,豫金剛石股價連日走高,甚至一度一字漲停,但是這家人造鑽龍頭企業的內部,卻十分不簡單,經歷了2019年業績「落跑」事件之後,股民們都多留了一個心眼,果不其然,豫金剛石業績再變臉。

根據豫金剛石的半年報來看,半年虧損3.57,目前市值僅剩78億元。繼2019年的業績變臉之後,豫金剛石仍舊沒給股民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不僅如此,面對深交所的兩度詢問,豫金剛石都是十分漠然的態度。

作為國內最大的一家人造鑽石公司,豫金剛石一度被稱為「妖股」,尤其是今年8月份的時候,股價漲幅甚是喜人,但是進入10月之後,股價一度大跌,主力淨流出5800萬元。

除了業績變臉之外,豫金剛石還面臨多個麻煩,訴訟纏身、資金緊張以及深交所的兩度詢問等等,都讓這個第一「人造鑽」彌足深陷。

作為中國最大的人造鑽石企業,豫金剛石一直都是金剛石界的翹楚,發展也一直都不錯。但是近兩年來,豫金剛石卻風波不斷,業績變臉就不說了,連公司的實控人都在備受爭議。而涉及19單訴訟案件的豫金剛石,如今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了。

2019年豫金剛石就收到了來自河南鄭州中級人民法院的通知書,公司實控人郭留希所持有的70%股份,目前已經被查封,查封時間從2019年5月7日,一直到2022年5月6日。

除了股份被查封之外,豫金剛石從今年年初開始,就不斷地被民間借貸人告上法庭,而且已經發生了5起強制執行案件,總執行標近2.46億元。

全球有90%的人造金剛石產能都在中國,而中國70%的產能都在鄭州華晶等三家企業中,其中鄭州華晶的年產寶石級金剛石已經達到了200多萬克拉。

雖然公司內部管理問題不斷,但是豫金剛石的股價卻在罕見的一路走高,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越高越危險。在問題還未得到解決之際,豫金剛石的股東們還是要小心為上。

近年來上市公司「爆雷」不斷,除了監管力度有待加強之外,企業內部管理也十分重要。就拿豫金剛石來說,內部如此混亂不堪,業績都能臨時變臉。面對深交所的兩度詢問函,豫金剛石目前仍未作出回復,即便是國內第一大人造鑽石企業,豫金剛石的投資人也要掂量掂量了。

參考來源

新華網客戶端《豫金剛石巨虧逾50億調查:失控的「實控人」》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人造鑽石公司,市值78億的豫金剛石,半年虧3.57億
    深交所對妖股豫金剛石忍無可忍了,又發了一個關注函。深交所指出,深交所已經先後於9月1日、14日向公司發出函件要求公司說明相關問題,但公司均未回復。如在11月27日前公司仍未回復問詢或相關情形仍未消除的,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及相關停復牌處理。也就是將豫金剛石「ST」處理。
  • 河南「人造鑽石之王」陷訴訟漩渦,市值38億被追債40億
    然而上市公司豫金剛石,這位曾經的「人造鑽石大王」,如今卻是天雷滾滾。12月13日,豫金剛石(300064.SZ)發布公告公布了4起訴訟案件進展及5起新的訴訟案件。截止當前,豫金剛石已共涉及43項訴訟/仲裁案件,案件金額合計約40.5億元,其中涉及公司借款的案件有9項,涉及公司擔保的案件有22項。
  • 鮮為人知的中國巨頭,年產50億克拉人造鑽石,強勢挺進全球第三
    鑽石戒指,應該是如今年輕人結婚不可或缺的「儀式」之一。畢竟相比於更顯眼的金戒指,鑽石戒指明顯更適應西式婚禮的氣氛。但實際上,天然鑽石十分稀少,如今市面上流通的大多都是人造鑽石。而中國無疑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金剛石——即人造鑽石生產國。
  • 現代鍊金術造出空氣鑽石,人造鑽石離我們很近,但也很遠
    澳大利亞、薩伊、波札那、俄羅斯、南非是產量在前五位的國家,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根據近兩年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天然鑽石儲量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薩伊5.5億克拉。按開採水平,現有儲量只能開採25年。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根據近兩年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天然鑽石儲量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薩伊5.5億克拉。按開採水平,現有儲量只能開採25年。隨著鑽石礦藏資源的枯竭,人造鑽石又稱培育鑽石、合成鑽石,正在彌補天然鑽石的供應短缺。
  • 人造鑽石來勢洶洶,鑽石還像過去一樣有價值嗎
    圖中為戴比爾斯旗下人造鑽石時尚珠寶品牌Lightbox Jewelry生產的彩色人造鑽石。技術日臻完善,人造鑽石已能達到寶石品質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結構相同,但是誕生過程天差地別。這裡有兩顆鑽石,左邊這顆是在地底經過上百萬年才形成的天然鑽石,而右邊這顆是用機械設備只花了三四天合成的人造鑽石。這兩種鑽石有什麼區別?怎樣才能合成一顆高品質的人造鑽石?
  • 當心麻煩纏身
    埃及金字塔有些人認為,所有的金字塔都是埃及法老的墳墓,但其實有些金字塔可能是埃及人造的天文臺,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糧庫。埃及金字塔以「法老的墳墓」名義聞名於世,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其高達146.5米,底座長達230米,佔地面積為52000平方公尺,是埃及人民用230萬塊平均每塊2.5噸的石塊堆砌而成的。
  • 7000億白馬股閃崩近20%!曾三個月暴漲300%!「水茅...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去年10月登陸創業板的新股,金龍魚目前流通盤並不多,3.57億股的流通盤只佔總股本6.58%。今年4月和10月,金龍魚即將迎來兩批限售股解禁,合共1.86億股,佔總股本3.43%。一旦解禁股上市,目前金龍魚高估值將受到衝擊。
  • 「兩桶油」一季度暴虧360億:平均每天虧4個億!126萬股民懵了
    4月29日傍晚,中石油和中石化雙雙發布一季報。其中,中國石油股份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為5090.98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淨虧損162.3億元,去年同期為102.5億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2020年第一季度淨虧損197.82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47.63億元,兩桶油虧損超過360億元。
  • 毛紡巨子曾違規坐莊卻虧10億 被嚴懲
    來源:每日資本論文/每日資本論國內最大精毛紡企業的股價走勢相當詭異。1月6日,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江蘇陽光)其股價低開並打至跌停板,然後一路攀升到昨日收盤價上方位置,然後震蕩下行。陸克平高中文化、高級經濟師,江蘇陽光集團總經理兼黨委書記、中國鄉鎮企業協會組織委員會名譽副會長、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在2005年胡潤中國富豪榜中,陸克平以14億元的財富位居第124名。他一手組建了陽光集團,是江蘇陽光、四環生物、海潤光伏(已更名為「海潤退」)、陽生生物的實控人。
  • 誠邁科技業績疑點不勝枚舉 半年內被問詢4次成深交所常客
    原標題:誠邁科技業績疑點不勝枚舉 半年內被問詢4次成深交所「常客」 來源:中國網財經公開信息還顯示,誠邁科技在半年左右的時間裡已累計收到深交所4次問詢(關注)函。所關注問題涉及業績質疑、信息披露、異常波動、炒作股價、股東減持等等。
  • 連續四年涉嫌財務造假,這家人造鑽石企業股價下跌20%
    截至1月4日收盤,ST金剛股價報收4.38元/股,跌停,跌幅為20.07%。這較其2020年8月的8.67元/股高點,已跌去五成。1月3日晚,ST金剛公告稱,其近日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證監會)通報的信息披露違法案件調查情況。證監會調查結果顯示,ST金剛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
  • 半年漲77%!「人造肉第一股」火了,還要牽手阿里巴巴…
    7月1日,Beyond Meat宣布將通過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銷售其「人造肉」漢堡肉餅,標誌著該公司進入中國大陸的超市,今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盤前漲近10%。昨日(6月30日)收盤Beyond Meat上漲1.9%,至133.98美元。該股市值為83.4億美元,半年累積漲幅達77%。
  • 人造鑽石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兩分鐘帶你看明白
    實驗室裡培養的鑽石,連懷疑論者都覺得他很璀璨,雖然低等鑽石為工業用途培養已經很久了。但是它們不是那麼耀眼,但這些鑽石卻有寶石級的光芒。它們是從自動鐳射器開始,它會從真鑽削下細小的鑽石薄片。它們是從自動鐳射器開始,它會從真鑽削下細小的鑽石薄片。
  • 國內一半以上人工培育鑽石為河南造,「人造鑽石」錢景漸顯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吳春波5·20前夕,關於人造鑽石的一則消息引起外界關注。來自南陽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豫西工業集團中南鑽石公司推出大顆粒「首飾用鑽石」,表明該產品在生產技術上獲得重大技術突破。「世界金剛石看中國,中國金剛石看河南」生動描述了河南在人造金剛石領域的地位,而寶石級的人造金剛石就是培育鑽石。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金剛石)總經理劉永奇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豫金剛石早在2014年就切入了培育鑽石領域。這一年,豫金剛石實現了培育鑽石的批量化生產。
  • 又一央企出現「巨虧」,僅半年虧955億,14億人都「養不活」?
    例如,餐飲業上半年虧損近10億,石油行業"兩桶油"虧損超過500億。事實上,去年兩桶石油賺了錢,淨利潤合計超過700億美元,在世界500強中排名前五。  2020年上半年,中國中鐵集團報告淨虧損955億元,其中一季度虧損613億元,二季度虧損342億元。國鐵集團雖然是一個大型央企集團,但它的業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只要旅行、商務、旅行等都可以隨時乘坐高鐵,這已經是國鐵集團與之"打交道"了。
  • 世界3大奇洞,外太空可見的人造景觀,其中一個曾是鑽石生產基地
    其中包括大型的人造景觀,還有讓人望而生畏的鑽石之都,古希臘人認為,鑽石是上帝的眼淚,而羅馬人則認為鑽石是墜落星星的碎片,優美的詞語背後掩蓋不住人類的瘋狂與貪婪。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 吉祥航空飛行員散發前女友不雅照,公司半年虧6.7億,載客量大跌
    除了負面新聞纏身,作為被疫情嚴重打擊的航空業成員,吉祥航空這半年自然也沒能逃過一劫。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吉祥航空實現營收41.69億元,同比下降48.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盈轉虧,淨虧損6.75億元,而2019年同期為盈利5.79億元,同比下降216.71%。其中,吉祥航空控股子公司九元航空實現營收7.37億元,淨虧損1.65億元。
  • 【氣體應用】人造鑽石
    近日,人造鑽石再次成為鑽石市場的熱門話題,人造鑽石是在實驗室人工合成,具有與天然鑽石基本相同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同為鑽石且結構相同,但價格僅為天然鑽石的50%,氣體人很可能會問,難道人造鑽和我們氣體行業也有關係嗎?氣體圈子告訴你。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要將兩個氫原子變成一個氦原子,首先需要打碎它們的電子外殼,再克服兩個原子核之間極大的庫倫力,才能讓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它們的能量提高到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這就是超過1億度以上的高溫——是太陽表面溫度的近2000倍,世界上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在這樣的溫度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