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鑽石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兩分鐘帶你看明白

2020-12-05 珠寶匠APP

珠寶匠原創科普,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鑽石是來自大自然的璀璨光輝, 在地殼裡受到酷熱和高壓而形成,他的晶透美麗彌足珍貴,但現在,大自然有了厲害的競爭對手,因為寶石級的鑽石現在能在實驗室裡培養。

實驗室裡培養的鑽石,連懷疑論者都覺得他很璀璨,雖然低等鑽石為工業用途培養已經很久了。但是它們不是那麼耀眼,但這些鑽石卻有寶石級的光芒。

它們是從自動鐳射器開始,它會從真鑽削下細小的鑽石薄片。

它們是從自動鐳射器開始,它會從真鑽削下細小的鑽石薄片。

它們有五毫米寬,四分之一毫米厚, 大概跟人發一樣細。

鐳射會讓鑽石變黑,所以把它放上鋼塊進行拋光。

在薄片周圍塗上環氧樹脂,防止鑽石滑動,這種環氧樹脂需要活化劑,化學反應會導致環氧樹脂在幾秒內凝固,將薄片完全固定在鋼塊上。

將鋼塊旋上接有金屬臂的螺紋杆,把鋼塊和上面的鑽石薄片降到帶有鑽石顆粒的轉輪上,放上重物,讓鑽石薄片壓進鑽石顆粒,轉輪旋轉時,會創造抹掉髒汙所需要的摩擦力。

水平儀能確認薄片有放在正確位置。

鑽石是最堅硬的礦物,只有其他鑽石才能有效拋光鑽石,前後差異非常驚人,鑽石薄片已經從烏黑變得晶瑩剔透。

現在可以開始培養了,技師用吸盤工具把幾個薄片放上特製的金屬底座,他整齊排好薄片,給他們擴張的空間,因為這些鑽石薄片會變得更大。

他用金屬箱蓋住它們,會注入氫氣和甲烷氣體,機器會以適當的壓力將鑽石薄片加熱到攝氏幾千度。

氣體會形成電漿,淋在鑽石薄片上,到導致它們長大。

短短兩周後,鑽石薄片已變成至少是原來十倍大的寶石,轉變非常大,但是這些粗糙鑽石,還需要更多加工才能發出光芒。

在尖端鋼棒上塗好環氧樹脂,再把人造鑽石放在塗好樹脂的尖端中央。

然後就要送進鐳射間,鋼棒會被機器手臂抓住,它會轉動鋼棒,讓鐳射從各面修整人造鑽石,這個過程會顯露出寶石的晶瑩剔透。

技師用珠寶商的放大鏡,檢查人造鑽石的品質,然後她把它放進另一個拋光轉輪,它很像先前清理鑽石薄片的轉輪,但這個轉輪會把長大的寶石修成經典的鑽石形狀,這個過程會帶出鑽石的閃亮琢面。

培養這顆鑽石只花了兩周時間,過程就像是快轉的地質學原理。因為真正的自然力量必須經歷千百面萬年,才能把真鑽推到地球表面。

人工培養的鑽石和天然鑽石肉眼看幾乎完全一樣,但不要擔心它們會被渾水摸魚。

在實驗室的精密儀器下,這兩種石頭的鑑別毫無難度。人工培養的鑽石在生長中會存在晶格錯位等異常的生長痕跡和生長結構,任何人工合成鑽石都逃不過鑑定機器。

J先生說:人工合成的紅藍寶、祖母綠已經在市場出現很多年了,但天然紅藍寶、祖母綠的價格曲線一直迎頭向上,反而是由於技術的成熟,人工合成的寶石價格越來越低。天然寶石和手工技藝一樣,供給和需求曲線之間的交匯,依然是價格的最終決定因素。

相關焦點

  • 人造鑽石的製造過程,終於看明白了、
    人造鑽石是一種由直徑10到30納米的鑽石結晶聚合而成的多結晶鑽石。人造鑽石的的分子結構並不是天然鑽石的完全八面體結構而是一種複雜結構,從而會產生磷光現象。人造鑽石證書上會清楚註明該鑽石是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不同,保護消費者利益。
  • 培育鑽石到底是不是鑽石?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關注培育鑽石是從2019年的一個微博頭條「中科院種出了鑽石」開始的,當時這條微博衝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二名,我當時的想法就是鑽石也要有「中國製造」了!!!哈哈哈,目前還有很多人對培育鑽石有疑問,說培育鑽石是假鑽石,還有人說買培育鑽石心不誠,培育鑽石沒有天然鑽石好等等等等等。
  • 告訴你中科院的鑽石是怎麼「種」出來的
    鑑於天然鑽石形成於很深的地下,人們在製作人造鑽石也自然希望模擬地幔高溫高壓的環境。其中一種代表性技術被稱為HPHT,也就是將高純度碳、小顆鑽石「種子」與熔融的鎳、鈷或鐵混合,再將其置於一組特製的模具和「砧座」裡,用大型壓帶機對其施加10GPa的壓力和1400℃的高溫。
  • 為了幫你求婚,科學家找到製造鑽石的新方法,幾分鐘就夠了!
    為了保持價格高位,礦商往往會對鑽石產量進行限制。不過,現在的人造鑽石市場也已經相當成熟,其效果足以比肩天然鑽石。不過,目前的人造鑽石往往依賴高溫高壓,製備難度較大。 近日,一個國際小組成功在室溫環境下,僅用了幾分鐘就製造出了人造鑽石。 該成果已發表在化學期刊Small上。
  • 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已無差別,你還會買天然鑽石嗎?
    但是反過來,絕大多數的金屬都沒有辦法在鑽石上留下痕跡。正是因為鑽石強大的硬度,所以我們又將鑽石稱為金剛鑽,以此顯現它的金剛不壞之軀。鑽石這種堅硬的品質,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言,往往並沒有什麼實際的用途。但是在工業上,硬度大的物體往往都可以被用為各種切割設備的鑽頭。但是隨著專家們發現鑽石的光學性質也同樣優異,鑽石最終也寶石的形式走進大家的視野中。
  • 澳洲科學家在室溫下花數分鐘製造出稀有鑽石
    鑽石的形成非常不容易,傳統上碳元素得當地球深處,經過數十億年的高壓和高溫才能形成,但現在一組國際團隊運用新技術,成功將過程縮短至幾分鐘,不僅快速且可以在室溫下進行。
  • 中科院種出了「鑽石」:騙了全世界130年的騙局,終於敗給了中國製造
    摩根史坦利預估,目前培育鑽石僅佔全球鑽石市場的1%,銷售額約在7500萬到兩億美元之間,到2020年市場佔有率可能增長到20%。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薩伊、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
  • 鑽石也能製造的啦!科學家現在製造鑽石,只要幾分鐘!
    很多女孩子都特別喜歡鑽石,覺得這種東西亮晶晶的很漂亮,尤其是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個頭越大的鑽石價格越貴也越漂亮,大家手上如果戴的是裡克拉為單位的鑽戒的話都要一萬起步。可惜鑽石也是礦產資源,經過人類的大量開採,估計馬上也會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到時候這個價格會更加昂貴一些!
  • 人造鑽石來勢洶洶,鑽石還像過去一樣有價值嗎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幾乎概括了人們對於鑽石的一切認知和想像:永恆不變的璀璨、永恆不變的愛情和永恆不變的高價值。但是這句由鑽石巨頭戴比爾斯於1951年寫下的廣告詞,僅在60多年後便因為科技而變了味道——人造鑽石的技術成熟和普及,已經在切實地撼動鑽石永恆不變的高價值。隨著科技發展,實驗室已經可以輕易製造出色彩明豔、品質極佳的彩鑽。
  • 為什麼鑽石那麼貴?看看中科院如何人工製造鑽石
    隨著科技的進步,全球現在已有30多個國家開採出了鑽石礦,儲存量足足可以供人們使用8000多年。這麼一看,鑽石好像也並不稀缺。但是用此方法製造出來的鑽石具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這些鑽石不像天然鑽石那麼純,因為在反應體系中,有金屬催化劑參與其中。另一個方法就是就是化學氣相沉積法,這種方法無需巨大的壓力,並且還能產生比天然鑽石更完美的人造鑽石。
  • 人工製造的鑽石和天然鑽石會一樣嗎?
    鑽石是一種昂貴的寶石,是由金剛石加工而成。除了首飾行業會用到鑽石,工業領域也會用金剛石製作鑽頭、玻璃刀等。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和石墨為同素異形體。在知道了金剛石是由純碳組成之後,就有人想方設法用碳製造金剛石,並且早就取得了成功。
  • 來自太空的「鑽石」,教你如何鑑別人造鑽石
    我們將帶你——認識晶格,挑戰勢壘,尋覓暗物質,今古論陶瓷;彌補缺陷,能級躍遷,嫦娥織外衣,溢彩話琉璃。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合成的產品愈來愈極致,要麼從無到有,要麼高度模仿天然產物。在材料科學家的眼中,合成均勻、緻密、完整的材料,比如火龍果結構(圖1),是一種追求。理想是美好的,然而,在地球上,由於重力的存在,在材料中常常會發生沉降現象(圖2),無法得到完美的材料。
  • 如何批量製造鑽石
    這裡有兩顆鑽石,左邊這顆是在地底經過上百萬年才形成的天然鑽石,而右邊這顆是用機械設備只花了三四天合成的人造鑽石。金剛石粉無法直接用作珠寶,但可以通過高壓高溫法製造大顆粒鑽石。裡面主要分兩層,上層是金剛石粉,下層是金屬觸媒,一般為鎳鐵,起催化作用,加快鑽石合成速度,底部有一塊不到 1mm 的天然或人造鑽石作為晶種。
  • 來自太空的「鑽石」,教你如何鑑別人造鑽石
    材料學家利用懸浮無容器技術製備了一系列新型高折射玻璃,這種玻璃的折射率最高可以與鑽石一樣,鑽石之所以看上去五彩斑斕、晶瑩似火,還呈現燦爛的金剛光澤,就是因為具有非常高的折射率。然後按照鑽石的切割打磨工藝,進行拋光打磨,就能得到和鑽石一樣璀璨奪目的「人造鑽石」啦(圖6)。如果對仿鑽玻璃摻雜不同的稀土元素,還可以得到不同顏色的漂亮高仿鑽石。
  • 科幻已成現實:科學家可以在室溫下幾分鐘內製造出鑽石!
    現在,澳大利亞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將室溫下的過程加速了幾分鐘。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RMIT University)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周三表示,他們在室溫下利用相當於640頭非洲象在芭蕾舞鞋腳趾上平衡的高壓創造了兩種類型 。 鑽石。
  • 天然鑽石是營銷騙局 那人造鑽石是「救星」還是新型「智商稅」?
    而天然鑽石只有160千克, 生產天然鑽石的碳排放量僅為人造鑽石的1/3!!! 人造鑽石工廠 圖源:JCK 你可以想像,實驗室在製造鑽石的過程中,
  • 中國製造打破世界「鑽石騙局」,河南產全球70%鑽石,成為白菜價
    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鑽石並非全是天然的,而且許多都是人工培育的,現在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造鑽石,如果是您,您會怎麼選擇?為什麼鑽石如此昂貴?"鑽石恆久遠,一顆永存"這個經典之作來自於國際一線鑽石品牌 Debiles,自1993年引入中國後,它在十多年間成功地在人們心中生根。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美國是當前最大的人造鑽石消費市場,約佔全球市場的80%。中國目前是人造鑽石的第二大市場,約佔全球的10%。人造鑽石對消費者的關鍵吸引力在於低價,可以花同樣乃至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大的鑽石,目前市場上人造鑽石的價格大約為天然鑽石的60%左右,未來會更低。
  • 【氣體應用】人造鑽石
    近日,人造鑽石再次成為鑽石市場的熱門話題,人造鑽石是在實驗室人工合成,具有與天然鑽石基本相同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同為鑽石且結構相同,但價格僅為天然鑽石的50%,氣體人很可能會問,難道人造鑽和我們氣體行業也有關係嗎?氣體圈子告訴你。
  • 現代鍊金術造出空氣鑽石,人造鑽石離我們很近,但也很遠
    隨著鑽石礦藏資源的枯竭,人造鑽石又稱培育鑽石、合成鑽石,正在彌補天然鑽石的供應短缺。貳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一家名叫Ecotricity的綠色能源企業的創始人Dale Vince稱,該公司已成功研發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製造鑽石的技術,所生產的鑽石叫「空氣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