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你求婚,科學家找到製造鑽石的新方法,幾分鐘就夠了!

2020-12-07 騰訊網

鑽石,一種使用金剛石琢磨而成的飾品,本質上只是在地球內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在商家的炒作下,現在已經被賦予了愛情和忠貞的涵義。

為了保持價格高位,礦商往往會對鑽石產量進行限制。不過,現在的人造鑽石市場也已經相當成熟,其效果足以比肩天然鑽石。不過,目前的人造鑽石往往依賴高溫高壓,製備難度較大。

近日,一個國際小組成功在室溫環境下,僅用了幾分鐘就製造出了人造鑽石。

該成果已發表在化學期刊Small上。

構成鑽石的碳原子可以多種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材料,如軟黑石墨和硬透明的金剛石。在普通的金剛石中,原子排列成立方晶體結構。然而,也可以重新排列這些碳原子,使其具有六方晶體結構。

左:立方晶體結構 右:六方晶體結構 (圖源:Dougal McCulloch, Jodie Bradby)

這種六方體晶格的的鑽石被稱為朗斯代爾鑽石,以愛爾蘭晶體學家和皇家學會研究員凱薩琳·朗斯代爾的名字命名,她首先用x光研究了碳的結構。

據預測,六方晶體結構的鑽石比普通鑽石硬58%,這意味著朗斯代爾鑽石可能將是是地球上最堅硬的材料。這一材料首次發現於亞利桑那州的一個隕石坑之中,此後科學家成功在實驗室中合成了少量這種物質。

目前製造鑽石的方法有二。一是高溫高壓合成法,向石墨施加高溫高壓,促使其從低壓穩定相轉變為高壓穩定相(金剛石),。製造所需的溫度一般為3000℃以上,壓力為10GPa,大約為標準大氣壓的10萬倍。

除了高溫高壓,製造人造鑽石可以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手段,在高溫等離子的作用下,含碳氣體被離解,碳原子在基底(用作「種子」的小塊鑽石)上沉積成鑽石膜。

這種方法雖然對壓力的要求較小(一般小於一個大氣壓即可),但對溫度要求很高,一般需要保持在1000攝氏度左右,而且生長速度緩慢,效率很低。

通過對「地外鑽石」(在隕石撞擊中形成)的研究,科學家猜測除了高溫和高壓之外,滑動力(也稱為「剪切力」)也可能是鑽石的成因之一。

剪切力示意圖 (圖源:Dougal McCulloch, Jodie Bradby )

於是,研究團隊對石墨施加了剪切力和高壓,最後在幾分鐘內就成功製造出了朗斯代爾鑽石。

但是,這項實驗還是沒有脫離高壓的束縛。實驗中觀察到的最低壓力為80Gpa,大約相當於正常大氣壓的80萬倍,約等於640頭成年大象施加在鞋尖面積大小上的力。

研究人員表示,壓力將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如果能夠解決高壓,人造鑽石的產量將進一步提高,鑽石的價格也將進一步下降。

更為重要的是,製造出比現有金剛石硬度更高的材料,對於一些工業作業,例如切削、磨削、鑽探等來說,或許將帶來極大的變革。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sciencealert.com/for-the-first-time-ever-scientists-create-diamonds-in-the-lab-without-heat

https://edition.cnn.com/2020/11/19/world/diamonds-room-temperature-scli-intl-scn/index.html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找到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
    據外媒報導,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極端的壓力和溫度為碳的結晶提供了合適的條件,然而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鍛造這些寶石的更便捷方法。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其展示了一種不僅能快速成型而且還能在室溫下成型的新技術。
  • 科學家找到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 - 科學探索...
    據外媒報導,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極端的壓力和溫度為碳的結晶提供了合適的條件,然而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鍛造這些寶石的更便捷方法
  • 鑽石也能製造的啦!科學家現在製造鑽石,只要幾分鐘!
    很多女孩子都特別喜歡鑽石,覺得這種東西亮晶晶的很漂亮,尤其是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個頭越大的鑽石價格越貴也越漂亮,大家手上如果戴的是裡克拉為單位的鑽戒的話都要一萬起步。可惜鑽石也是礦產資源,經過人類的大量開採,估計馬上也會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到時候這個價格會更加昂貴一些!
  • 造福妹紙們:鍛造出罕見鑽石方法被發現 室溫條件下幾分鐘搞定
    對於大部分妹紙們來說,鑽石可能是一個沒有抵抗力的物件,不過高高在上的價格,實在是有些下不去手。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其展示了一種不僅能快速成型而且還能在室溫下成型的新技術,具體來說就是,科學家短短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科學家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製造鑽石,而是使用這種設備來創造能產生超硬材料所需的極端壓力。
  • 科學家突破傳統:室溫條件!短短幾分鐘生產稀有鑽石
    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也離不開高溫。 近日,有科學家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且是在室溫下。科學家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製造鑽石,而是製造可用作切割超硬材料的新刀具、新型保護塗層或其他工業設備的藍絲黛爾石(Lonsdaleite)。
  • 科學家突破傳統:室溫條件!短短幾分鐘生產稀有鑽石!
    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也離不開高溫。 近日,有科學家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且是在室溫下。
  • 幾分鐘就能造出鑽石?科學家做到了,未來有望規模化生產
    大自然需要數十億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如今科學家幾分鐘就能辦到了。 近日,一個由澳大利亞、美國兩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成功挑戰了大自然——他們在實驗室室溫下,幾分鐘內就製造出了鑽石。事實上,天然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極端壓力和溫度下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才能形成。
  • 科學家實現「實驗室中造鑽石」,全程只需幾分鐘!
    科學家實現「實驗室中造鑽石」,全程只需幾分鐘!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天然鑽石往往「藏身」於地球深處約150公裡處,在極高的壓力和超過1000℃的環境下,經過數十億年才能形成。而據本月18日物理學家組織網消息,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領導的研究小組表明,只要施加高壓,在室溫下的實驗室中就能在幾分鐘內製造出類似訂婚戒指上的鑽石——普通金剛石和藍絲黛爾石。在藍絲黛爾石「海」中的鑽石「河」。
  • 科幻已成現實:科學家可以在室溫下幾分鐘內製造出鑽石!
    現在,澳大利亞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將室溫下的過程加速了幾分鐘。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RMIT University)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周三表示,他們在室溫下利用相當於640頭非洲象在芭蕾舞鞋腳趾上平衡的高壓創造了兩種類型 。 鑽石。
  • 澳大利亞科學家稱可在室溫下幾分鐘內造出鑽石
    美媒稱,鑽石恆久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必須要花費數十億年才能形成。科學家稱,他們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而且是在室溫條件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1月19日報導,通常,地球深處的碳處於高溫高壓條件下經數十億年時間才能形成鑽石——正是這一點使它們令人垂涎。
  • 幾分鐘內造鑽石
    幾分鐘內造鑽石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30 星期一     天然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通常需要數十億年時間,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總離不開高溫。
  • 科學家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實驗室裡,在室溫下幾分鐘內就製造出了鑽石,這個過程在自然界中通常需要數十億年、巨大的壓力和超高溫的溫度。
  • 中科院種出了「鑽石」:騙了全世界130年的騙局,終於敗給了中國製造
    除了可以製成各類鑽石飾品外,這項技術還可用於製造雷射、雷達等領域的精密儀器。採用這種新材料製造的手術刀,會更鋒利,使用壽命更長。更低廉、潛力巨大與天然鑽石相比,培育鑽石更環保,價格也比天然鑽石便宜30%-40%。2018年,全球最大的鑽石開採公司De Beers成立了Lightbox Jewelry實驗室,用來「培育」鑽石。
  • 科學家打破傳統:室溫!短短幾分鐘內產生罕見的DIA!
    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也離不開高溫。 近日,有科學家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且是在室溫下。科學家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製造鑽石,而是製造可用作切割超硬材料的新刀具、新型保護塗層或其他工業設備的藍絲黛爾石(Lonsdaleite)。藍絲黛爾石又稱六方金剛石,也由碳原子組成,但排列方式不同,可承受的壓力比鑽石高58%。這種金剛石極其罕見,通常出現在隕石上。
  • 科學家實現「實驗室中造鑽石」,全程只需幾分鐘
    天然鑽石往往「藏身」於地球深處約150公裡處,在極高的壓力和超過1000℃的環境下,經過數十億年才能形成。而據本月18日物理學家組織網消息,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領導的研究小組表明,只要施加高壓,在室溫下的實驗室中就能在幾分鐘內製造出類似訂婚戒指上的鑽石——普通金剛石和藍絲黛爾石。
  • 澳洲科學家在室溫下花數分鐘製造出稀有鑽石
    ,但現在一組國際團隊運用新技術,成功將過程縮短至幾分鐘,不僅快速且可以在室溫下進行。 與觀賞性質的天然鑽石不同,由於硬度極高且導熱性佳,人造鑽石(多稱金剛石)經常被用做保護塗層或鑽探、切削超硬材料的工具。 儘管近年已出現一些技術創新,金剛石製造多半還是得依賴超高壓和高溫環境,但澳洲國立大學(ANU)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團隊的成果完全突破了這項限制,讓生產金剛石來到一個新紀元。
  • 形成天然鑽石需要數十億年時間,但是科學家們在實驗中製造了鑽石
    美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實驗室的室溫條件下製造了鑽石,而且這個過程很短,僅僅幾分鐘內就製造出了鑽石。科學家們製造了兩種鑽石,一種是在訂婚儀式上使用的鑽石,另一種是在美國Canyon Diablo峽谷等隕石撞擊地點發現的名為Lonsdalite的鑽石。
  • 一周科技隨我探 | 天問一號飛行超3億千米;科學家可以在室溫下幾分鐘內製造出鑽石
    科技前沿新裡程!同時,現有的生物基材料存在成本高或難製造等問題,制約了推廣應用。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
  • 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以及Lonsdaleite鑽石
    在自然界,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需要極高的壓力和超過1000℃的高溫環境。現在有支國際團隊在幾分鐘內製造了兩種不同類型的鑽石——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實驗報告發表在Small雜誌上。這種不同形式的鑽石被稱為Lonsdaleite,以愛爾蘭晶體學家和英國皇家學會Kathleen Lonsdale的名字命名——最早使用X射線研究了碳結構的科學家。人們對Lonsdaleite很感興趣,因為據預測它比普通鑽石還要硬58%,而普通鑽石已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硬的天然材料。
  • 恆久遠的璀璨鑽石,常溫下五分鐘造一顆?
    上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在同行評審的《Small》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成果:科學家可以在室溫下幾分鐘內製造一顆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