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岸研究中心】(上海 研究員 薛彥文 孫詩宇)訊,近日,科迪乳業發布公告,因公司涉嫌違法違規,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科迪乳業稱,公司已收到河南證監局下發的調查通知書,董事長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在司高級管理人員召開會議,認真領會調查通知書的精神,並成立以董事長為組長,以財務、技術、生產等負責人為副組長的自查自糾小姐。
諷刺的是,科迪乳業董事長及實控人已被列為失信人(老賴),且公司帳上13億資金也可能遭到關聯方(大股東、實控人)佔用。
科迪乳業平穩增長的業績背後:拖欠奶農款引發交易所關注
科迪乳業成立於2005年,於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是河南省規模較大的乳製品加工企業,主營乳製品的生產及銷售。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張清海、許秀雲夫婦,其通過持有公司第一大股東科迪集團99.83%的股權,間接控制乳業44.27%的股份。
科迪乳業上市後,公司業績表現平穩,部分年份還出現過大漲。以2017年為例,該年公司總營收為12.39億,同比暴漲53.91%;淨利潤為1.27億,同比大漲42.69%。中信建投研報稱,公司在2016年推出「網紅奶」透明枕還在暢銷期,2017年日均銷量達300噸,為公司業績做出了突出貢獻。2018年,公司業績仍在增長,該年總營收為12.85億元,淨利潤為1.29億元。下圖為紅岸研究中心根據財報繪製的科迪乳業歷年總營收與淨利潤走勢:
不過,在今年8月3日,深交所對科迪乳業下發關注函,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有關媒體報導的自自2017年12月科迪乳業開始拖欠奶農奶款,涉及上千戶奶農,金額大約1.4億元,是否屬實等。此外,交易所還要求公司一一說明公司應付帳款、貨幣資金、合同糾紛等相關情況。8月10日公告稱,公司將延期至2019年8月16日前回復《關注函》。截止目前(2019年8月19日),科迪乳業仍未回復該關注函。
科迪乳業疑似財務粉飾:帳上13億資金或遭佔用
事實上,在看似業績平穩增長的背後,科迪乳業的資金壓力早已顯現。
2016年以來,科迪乳業大股東—科迪集團就開始不斷進行股權質押,2016年共進行了11次,2017年1次。截至目前(2019年8月19日),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押達4.85億股,佔其持有公司股數的100%,佔總股本44.27%。同時,公司實控人張清海(直接持有公司462.84萬股)也是100%質押其公司股權,
根據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科迪乳業目前股權質押比例達到48.26%。
此外,2015年上市之後,科迪乳業在2016年就進行了一次定向增發,共增發2944.62萬股,募集資金淨額為2944.62萬元,公司稱將資金用於低溫乳品改擴建及冷鏈物流建設項目,償還銀行貸款。通過IPO和定增,科迪乳業股權融資額合計達8.57億。
然而,股權融資仍沒能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2018年,公司利息費用達5562.51萬,佔該年淨利潤的比重為43.07%。
科迪乳業資金緊張背後,很可能是關聯方的非經營性佔款。據財報,截至2018年底,科迪乳業貨幣資金16.72億,有息負債超11.97億。與此同時,科迪乳業由貨幣資金帶來的利息收入的利率和有息負債帶來的利息支出的利率分別為0.62%和4.64%,公司利息支出的利率遠高於利息收入的利率。這一反常現象背後,很可能意味著,科迪乳業存在其他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情形。
根據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自2017年起科迪乳業就可能存在資金佔用的問題,2018年系統顯示公司或有13.37億元的資金遭到佔用。
科迪乳業陷入流動性危機:實控人被列入失信人
對於拖欠奶農奶款問題,8月5日,科迪乳業公告稱,目前,商丘市政府正積極幫助控股股東科迪集團緩解流動性風險,並協調推動省級投資平臺設立專項產業振興基金20 億元,以紓解科迪集團股票質押風險,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但是對於這一回復,交易所並不買帳,8月5日,交易所再發第二封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商丘市政府幫助科迪集團緩解流動性風險的具體情況,說明省級投資平臺設立專項產業振興基金與緩解科迪集團流動性風險的具體關係、基金的成立情況與用於幫助科迪集團的具體比例。
8月7日晚間,據證券時報報導,科迪乳業表示,目前公司已與奶農達成協議,本月將支付欠薪款的25%,9月份付25%,其餘3個月內付清。河南省市縣各級政府當前都在助力緩解大股東科迪集團高質押風險及其他風險。目前各質押權人和省級平臺正聯合打造產業振興基金項目,公司根據進度將在合規的情況下適時披露。
不過,除了資金問題外,科迪乳業還涉及法律訴訟110多起,16起民間借貸糾紛,涉及金額3200多萬元。同時,公司有6起案件被法院強制執行,涉及被執行財產共計約2.12億元。同時公司和其實控人張清海都被列為失信人,張清海更是並限制高消費。
目前,科迪乳業已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這意味公司財報極有可能存在造假,2018年公司財報審計師為—亞太會計師事務所,這家事務所的審計是否也存在問題?其20億政府救助還能如期到位嗎?更值得關注的是,4.3萬股民(截止2019年3月底,公司股東戶數為43609戶)的損失誰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