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岸研究中心】(上海,研究員孫詩宇)訊,11月11日晚間,創新醫療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年審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派遣審計人員前往建華醫院進行2019年度財務預審工作,建華醫院管理層拒絕配合,拒不提供任何資料。公司已對全資子公司建華醫院失去控制。
原來做珍珠生意,後來轉型醫療,創新醫療通過併購實現了自己的業務轉型,但也為現在的局面埋下了禍根,公司內鬥不止,建華醫院的失控將對公司2019年的業績造成嚴重影響。
子公司失控 或對財報產生重大影響
對於建華醫院的失控,創新醫療列出了其三大「罪狀」。
一是拒絕執行公司對其董事會改組及變更法人的股東決定。2019年4月,梁喜才因個人原因自願辭去公司副總裁及子公司建華醫院董事長、法人職務;2019年6月21日,梁喜才因涉嫌職務侵佔罪等被相關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公司為維護建華醫院的正常運營,2019年6月底,公司對建華醫院董事會進行改組,但截至目前,建華醫院原管理層仍拒絕執行。
二是拖延提供半年度報告材料並拒絕對建華醫院半年度財務異議事項提供合理性解釋說明的補充材料。
三是拒絕配合年審會計師事務所的預審工作。
創新醫療於2015年收購建華醫院,建華醫院的失控,或對創新醫療2019年的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公司2018年度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建華醫院淨資產8.10億元,佔公司合併報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36.16億元的22.40%。公司擬在董事會審議通過之後將建華醫院自2019年11月開始不再納入公司2019年合併報表,上述公司對建華醫院失去控制事項將對公司2019年度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其次,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建華醫院100%股權形成商譽6.29億元,2018年4月建華醫院完成對明珠醫院的收購,建華醫院收購明珠醫院形成商譽8758.35萬元,公司2018年度對建華醫院商譽計提減值損失6693.24萬元,公司合併報表與建華醫院有關的商譽餘額為6.50億元,公司失去對建華醫院的控制,本年度將對上述商譽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損失,將對公司2019年度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截至目前,建華醫院尚未歸還公司用於暫時補充其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2億元,且因建華醫院未能如期歸還到期債務,工商銀行齊齊哈爾建華支行扣劃公司募集資金2496.90萬元尚未歸還。
2015 年 6 月,千足珍珠收購建華醫院、康華醫院、福恬醫院等三家醫院100%股權,配套募資 15 億元。
根據雙方達成的業績承諾與補償方案,建華醫院 2016 年至 2018 年需實現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 1.05 億元、1.23 億元、1.36 億元。但實際上,2016年至2018年,建華醫院完成的扣非淨利潤為1.0517 億元,1.1765 億元和 1.1532 億元,其中僅有2016年完成了業績承諾,2017年和2018年都未完成。
對於為完成業績承諾,2017年建華醫院的業績承諾補償義務人康瀚投資已經根據協議當期進行股份補償,但2018年的業績補償始終未進行,創新醫療還在2019年5月向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申請書》,就補償義務人康瀚投資 2018 年度業績補償事項申請仲裁。
根據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還有商譽達10.18億元。
珍珠產業轉型醫療 公司內鬥不止
除了子公司的失控,創新醫療目前還陷入公司內鬥的麻煩之中。
10月24日,創新醫療股東齊齊哈爾建恆投資法定代表人黃毅在網上發布舉報信,稱創新醫療董事會中多名成員與董事長陳海軍為一致行動人,陳海軍利用此優勢涉嫌操縱創新醫療董事會,低價轉讓公司珍珠業務資產,並由陳海軍方面接盤,拖欠逾1.3億元股權轉讓款。
創新醫療原為千足珍珠集團,公司成立於2003年,於2007年上市。2016 年,公司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新增三家子公司建華醫院、康華醫院、福恬醫院,主營業務擴展到醫療服務業,公司完成了從珍珠養殖、加工和銷售的單一主營業務向珍珠業務和醫療服務業雙主業並行的跨界轉型;剝離珍珠資產,轉型為主要以醫療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
10月30日,創新醫療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剝離珍珠業務資產系建恆投資等股東提出 ,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合法有效決策,且在董事會審議該事項時,公司董事陳海軍、王松濤、何永吉投反對或棄權票,在股東大會審議該事項時,股東陳夏英未參與投票,股東陳海軍投反對票,股東建恆投資投贊成票。交易過程合法合規。
公司董事長陳海軍先生不存在操縱董事會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情形;不存在利用職務便利操縱關聯交易,對珍珠資產拍賣的買受人設置嚴苛的條件,導致連續兩次拍賣均未有競買人報名出價情形;不存在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嚴重損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行為。
同時,陳海軍先生已就黃毅侵害其名譽事項向諸暨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紅岸預警:三季報巨虧6千萬 子公司計提巨額商譽
公司通過一系列併購向醫療產業轉型之後,創新醫療2016年的業績較2015年的全面虧損有明顯提升,但到了2018年,公司淨利潤開始滑坡,到了2019年直接轉虧。
2018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0.59億元,同比增長16.99%;歸母淨利潤為2967.72萬元,同比下降78.91%,主要系子公司建華醫院、福恬醫院業績不達預期,公司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以及公司剝離珍珠業務資產確認投資虧損所致。其中,建華醫院計提商譽減值準備6,693.24萬元,對福恬醫院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895.57萬元。
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7.17億元,同比下降9.59%,歸母淨利潤虧損6080.11萬元。
同時,公司在2019年三季報中預計, 2019 年度經營業績相較去年大幅虧損,原因主要系因全資子公司建華醫院、福恬醫院 經營情況遠不及預期,全資子公司康華醫院從第三季度開始因儲備人員增加及募集資金投資建設 項目康華醫院二期工程的住院大樓投入使用,經營成本大幅增加,且考慮康華醫院擴容後病床使用率尚未飽和的實際情況,公司預計本年度將計提商譽減值損失約 9 億元。另外,建華醫院與寶信國際融資租賃糾紛案件目前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尚未做出判決,公司就上述事項計提預計大額負債。
根據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公司的財務危機始終處於較高水平,2018年公司財務危機得分為黃色關注級別,得分34.51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