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必康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分拆上市按下暫停鍵

2020-12-05 第一財經

在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後,延安必康(002411.SZ)分拆上市按下「暫停鍵」。

3月26日傍晚,延安必康公告表示,因立案調查結果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在調查期間,公司將暫緩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申報工作。

自從去年年底分拆上市規定發布後,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成為熱點。3月25日晚間,延安必康發布的分拆上市方案則引來交易所的關注和市場的質疑。

質疑點在於,本次分拆上市的子公司江蘇九九久曾在2015年被當時的陝西必康借殼,因此,此次分拆的江蘇九九久,就可能是重複上市。

與此同時,在延安必康發布分拆方案的同時,上市公司5%以上股東也發布了減持計劃。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左手分拆,右手減持,是否是在迎合市場熱點、甚至是「忽悠式分拆」?

3月26日,延安必康低開低走,在下午開市後封死跌停直至收盤;當日早間,上市公司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重複上市質疑

3月25日晚間,延安必康發布《延安必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分拆所屬子公司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至創業板上市的預案》(簡稱《預案》)。《預案》顯示,延安必康擬將其控股子公司九九久科技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通過本次分拆,九九久科技作為公司下屬新能源、新材料、藥物中間體業務的平臺將實現獨立上市。

截至本預案公告日,延安必康直接持有九九久科技 87.24%的股權,為九九久科技的控股股東。未經審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江蘇九九久科技總資產為23.63億,淨資產為14.21億,去年前9個月營收10.69億,淨利潤1.17億。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九九久在2010年5月25日於深交所中小板上市,2013年開始,九九久經營業績出現下滑。當年,九九久淨利潤同比下降56.35%,扣非淨利潤下滑85.07%。

從2014年9月29日開市時起,九九久停牌,並且於2014年11月3日發布了《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在隨後2014年11月5日的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六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議案》,同意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停牌半年多後,九九久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2015年12月,九九久披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配套募集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簡稱「《報告書》」),向陝西必康製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構成重組上市。

所以這次作為分拆上市的標的,九九久曾經是陝西必康借的「殼」;再次分拆上市,因此引來市場的關注:是否屬於重複上市?

顯然,監管層也對此高度關注。在《預案》公告發出後,深交所對此表示關注、下發《關注函》。

「請你公司說明本次分拆上市的主體九九久是否與 2010 年 5 月首發上市主體屬於同一資產,是否存在重複上市的情形。」

「以前借殼的應該也談過怎麼處置原有資產,因為是不同的兩個行業。按照通常來說,是原來大股東買回去,但後來因為市場的變化可能就沒有來得及做這種事情。」深圳一家私募基金的合伙人分析。

第一財經也注意到,在此次分拆上市預案之前,延安必康曾經考慮過將九九久出售。

2018年12月19日,延安必康與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日升」)籤署《關於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擬向東方日升轉讓全資子公司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12.76%股權,轉讓的12.76%股權的最終交易價格為3.5億元,九九久估值合計27.43億。

此外,延安必康在2019年10月與深圳市前海弘泰籤訂股權轉讓意向協議,擬向其轉讓九九久87.24%股權。

隨著分拆方案的出爐,2020年3月25日,延安必康也披露了與前海弘泰股權轉讓意向協議的終止協議。

不過,隨著延安必康的這一紙公告,分拆上市再生變數。

分拆上市按下「暫停鍵」

與此同時,在延安必康發布拆分方案時,上市公司5%以上大股東也表示要減持股份。「一手拆分、一手減持」的行為,也引來監管的關注。

截至2020年3月24日,陽光融匯持有延安必康股份100997419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59%,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3月25日,延安必康收到陽光融匯的減持告知函,表示因業務發展需要,擬減持所持部分股份,約3064.6萬股。

根據《報告書》,九九久自2013年以來面臨行業市場需求不旺盛和行業內競爭形勢日趨激烈等不利因素,加之處於轉型升級和產能擴張引致的營運成本顯著增加等內部不利因素,公司經營業績出現下滑等。

基於此,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對相關情況進行說明:結合九九久的行業環境及政策、市場供求關係、競爭狀況等,說明截至目前上述外部不利因素是否仍存在;同時,結合九九久產品情況、市場地位、主要財務數據等,說明重組完成後至今,前述內部不利因素是否仍存在,並詳細論述九九久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

「綜合上述情形,說明相關決策是否謹慎,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的情形,是否涉及忽悠式分拆上市。」深交所稱。

與此同時,3月26日早間,延安必康也公告,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稍早前的3月11日,延安必康便收到陝西證監局下發的《關於對延安必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不準確的情形,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3月26日傍晚,延安必康表示,根據《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對於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條件的規定,上市公司分拆原則上應當滿足「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最近 36 個月內未受到過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最近 12 個月內未受到過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的要求。

「因立案調查結果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在調查期間,公司將暫緩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申報工作。」延安必康稱。

上市公司「分拆潮」

2019年12月13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簡稱《規定》)。《規定》在財務、內控、信息披露等方面指明了A股上市公司境內分拆上市的七條硬指標,填補了制度空白。

《規定》下發後,A股市場也掀起一股「拆分潮」。

2019年12月15日,歌力思(603808.SH)公告,同意創始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以16.28萬元認購百秋網絡新增註冊資本,並且引入紅杉資本。分析人士稱,此次交易的目的之一,特別是引入紅杉,是為了加快百秋網絡的分拆上市節奏。

嶺南股份(002717.SZ)也是積極推進子公司分拆上市進程的一例。在2020年1 月,子公司恆潤科技引進合肥市創新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5家戰略股東,並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恆潤科技股改完成,為分拆打下基礎。

3月10日晚,聯美控股(600167.SH)發布《分拆所屬子公司兆訊傳媒廣告股份有限公司至創業板上市的預案》,擬將其控股子公司兆訊傳媒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平安證券分析師龐文亮分析,聯美控股主營清潔供熱業務,相關業務利潤貢獻佔比約90%,市場主要將其作為公用事業進行估值。目前公司PE(TTM)18倍,高鐵傳媒業務被明顯低估。

「我們以40倍估值以及兆訊傳媒2019年承諾的1.89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計算,兆訊傳媒分拆上市後估值有望達75億元,價值顯著提升。另外分拆上市後,上市公司將聚焦清潔能源的規模化利用,做大做強清潔供熱主業。」龐文亮表示。

「(分拆)有利於資本市場對公司不同業務進行合理估值,使公司優質資產價值得以在資本市場充分體現,從而提高公司整體市值。」另一家上市公司廣電運通(002152.SZ)也表示。

第一財經也注意到,在2018年的年報中,延安必康曾表示,要通過資本運作,謀求多元化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分拆上市後,子公司從原上市公司獨立出來的股權不僅給新投資者提供了更「舒適」的退出路徑,吸引著PE/VC以MBO等形式為創新業務提供必要的戰略投資,還便於子公司實施自主的員工股權激勵政策,助推業務的長遠發展。此外,從另一個角度看分拆上市也消除了上市公司對所分拆資產(業務)的財務負擔。

「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資產結構,集中資金髮展公司主營業務,增強公司持續經營和健康發展的能力。」在解釋為何要轉讓股權給東方日升時,延安必康也稱。

3月25日晚間,廣電運通公告,擬將其控股子公司中科江南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後,廣電運通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中科江南的控制權。通過本次分拆,中科江南作為公司財政信息綜合系統解決方案業務的平臺將實現獨立上市。

2018 年 2 月 8 日,經上市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三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以自有資金 31280萬元收購中科江南46%的股權。

「通過『收購』-『培育』-『分拆』這種模式,我覺得還是可行的,有利於估值的提升,增加直接融資比例。成熟資本市場分拆、合併,再分拆、再合併,是比較常見的,目的就是融資和提升估值。」上述深圳私募基金合伙人稱。

相關焦點

  • 鄭重看股:新宙邦現金收購延安必康旗下九九久 雙贏還是另有周章
    對於延安必康來說,如果上述兩筆交易完成,公司將獲得26.172億元的現金對價,大大緩解公司的財務壓力。在2015年借殼九九久上市後,延安必康一直保持「醫藥+化工」雙主業並行的發展格局。不過,現在延安必康的日子並不好過,公司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只有1276.84萬元,同比下降97.08%。
  • 大敗局:逾80家上市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個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已經突破了80家。 翻閱80多家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公告,可以發現,「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最主要原因,今年初至11月底,證監會發起的立案調查中,超過八成與此有關。
  • 高斯貝爾上市不到兩年陷虧損泥沼 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兩跌停
    中國網財經8月22日訊(見習記者 熊若煬)因涉嫌違規信披,高斯貝爾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受此影響,高斯貝爾股價連續兩日跌停,截至8月22日收盤報9.09元,總市值15.19億元。  據了解,高斯貝爾於去年2月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後股價飆升至39.58元,隨後便開始下跌,截至目前累計跌幅75.89%,市值蒸發逾四成。
  • 馮鑫被捕後暴風集團遭證監會調查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換換)實控人涉嫌行賄而遭批捕的陰影還未散去,暴風集團(300431)如今再爆大雷。9月4日晚間,暴風集團披露公告稱,由於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 17日午間公告:安碩信息涉嫌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公司稱:基於對生物製藥、兒童用藥市場前景長期看好,公司自控股唐山葵花後致力於加大對唐山葵花的整合力度,並將唐山葵花的「現代生物製藥項目」作為公司上市募集資金投向之一現正在實施。唐山葵花股東宋海敏先生、李斌先生擬轉讓其持有的唐山葵花股權,本公司行使優先受讓權予以收購。
  • 藍山科技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公司增發案涉嫌違法披露信息
    財經網資本市場12月2日訊 證監會今日公告稱,近日,證監會對北京藍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30815,簡稱藍山科技)申請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藍山科技主營業務為光纖通信領域傳輸接入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通信智能工程一體化解決方案。
  • 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 奧瑞德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奧瑞德(600666,SH)6月1日晚間公告,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次立案調查對公司影響幾何?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奧瑞德6月1日晚間發布的公告較為簡短,並未詳細披露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的具體事宜,僅稱公司於2018年5月31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會決定對你公司立案調查,請予以配合。」
  • 11家電解液及其關鍵材料上市公司業績匯總 增量不增值凸顯
    電池網統計的11家鋰電池電解液及其關鍵材料上市公司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業績顯示,2019年淨利潤實現增長的僅有石大勝華、奧克股份、新宙邦3家,營業收入實現增長的有5家;2020年一季度,僅天賜材料、新宙邦淨利潤實現了增長。
  • 歌爾股份(002241)啟動子公司拆分上市計劃 青島或新增一家上市公司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金瞳 青島報導11月10日晚間,歌爾股份(002241)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籌劃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議案》,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有限公司籌劃分拆上市事項,並授權公司及經營層啟動分拆歌爾微電子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 ST巴士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5月2日起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駱民)ST巴士公告,公司於2018年4月26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公司披露年報。
  • 廣州浪奇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廣州浪奇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王啟帆 2021-01-08 21:17 來源:澎湃新聞 1月8日晚間,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用65頁更正2019年年報 延安必康這兩年都在動蕩中 財務數據質量...
    原標題:用65頁更正2019年年報 延安必康這兩年都在動蕩中 財務數據質量存疑,大客戶「賒帳」數億,控股股東去向不明短短兩年時間,延安必康(002411,SZ;昨日收盤價6.15元)二次遷址。只是,回顧這一段延安之旅,「動蕩」或是較為準確的註解。
  • 延安必康:中成藥「集採」探索推進 乘政策東風大力發展中醫藥業務
    (原標題:延安必康:中成藥「集採」探索推進 乘政策東風大力發展中醫藥業務)11月3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發布了《關於落實中成藥扶持政策的提案》回復。
  • 公告匯總:銀河生物信披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海通證券公告,中國證監會核准海通恆信國際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26.83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核准海通恆信股東海通恆信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不超過45.59億股存量股份轉為境外上市外資股,在符合境內外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則的情況下,可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流通。完成本次發行後,海通恆信可到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海通恆信境外上市尚需取得香港聯交所的批准,並考慮市場情況以及其他因素,方可作實。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 中介機構被調查影響博納上市?已恢復審核 拿到院線牌照
    摘要 【中介機構被調查影響博納上市?已恢復審核 拿到院線牌照】3月26日消息,新京報記者在證監會官網上獲知,博納影業集團(下稱:博納影業)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審核狀態已經由此前「中止審查」變為「正常審核」。
  • 立案調查!剛剛,證監會重拳出手!這些機構要栽了
    中國基金報 王君暉 永煤控股及其審計機構被證監會立案調查。11月27日,證監會發布信息稱,根據相關金融管理部門移送的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及相關審計機構涉嫌違法違規的線索,近日,證監會決定依法對永煤控股及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立案調查。
  • 瀚葉股份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實控人為大宗圈...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電訊6月9日,瀚葉股份(SH600226)公告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浙證調查字 2020309 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 豫金剛石被立案調查,董事長收警示函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8日電 由於業績修正等事項,人造金剛石生產企業豫金剛石連遭監管關注。7日晚間,豫金剛石公告,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外,公司2019年業績修正前後存重大差異,河南證監局對公司及公司董事長、財務總監出具警示函。
  • 證監會調查牽出「連環雷」!已連累40多公司成中國版安然事件?
    康得新涉嫌虛增利潤119億元,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日前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事引發了資本市場「連環雷」。最新數據顯示,已有40多家企業的IPO、再融資因此中止,此事也越來越像當年的安然、安達信事件。(來源:瑞華官網)連續兩個大案瑞華會計事務所「出名」,來自於其審計的兩家公司爆雷,先是千億白馬康得新年報虛增利潤119億元,而後不久輔仁藥業又爆出坐擁貨幣資金18億卻拿不出6千萬分紅。今年7月5日,康得新造假被實錘,中國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康得新 「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虛增利潤總額達1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