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調查!剛剛,證監會重拳出手!這些機構要栽了

2020-12-05 和訊網

中國基金報 王君暉

永煤控股及其審計機構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11月27日,證監會發布信息稱,根據相關金融管理部門移送的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及相關審計機構涉嫌違法違規的線索,近日,證監會決定依法對永煤控股及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立案調查。

證監會表示,對永煤控股和相關審計機構涉嫌違法行為立案調查,是證監會依據《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執法工作的意見》確定的債券市場統一執法工作機製作出的安排。下一步,將與相關金融管理部門密切協同,按照國務院金融委「零容忍」的工作要求,依據《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嚴肅查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推動債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部分兌付本金已支付至主承監管帳戶

永煤相關債權違約給市場帶來極大影響。

11月10日,永煤控股發布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金額共計約10.32億元。

11月10日,上清所發布永煤控股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的公告顯示,永煤控股2020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債券簡稱:20永煤SCP003,債券代碼:012000356)應於今日(10日)兌付本息,截止到期兌付日日終,「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中國銀行(3.330, 0.08, 2.46%)(維權)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於11月12日發布公告表示,近日,交易商協會關注到永煤集團繼2020年10月20日發行「20永煤MTN006」後迅速發生實質性違約。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協會將對發行人及相關中介機構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是否有效揭示風險並充分披露、是否嚴格履行相關職責啟動自律調查。

市場對該公司違約感到意外,因此前公司剛剛發行了一筆10億元的中票,且政府正在對公司的控股股東豫能化集團進行改革,表示將對豫能化集團注資150億元左右,助力企業改革脫困,加快發展。

永煤此次債務違約前,信用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此前給予該公司的主體評級為AAA。發生違約後第二天,中誠信國際火速將永煤集團和及其控股股東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能源」)的主體評級,由AAA下調至BB,並列入降級觀察名單。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後,業內紛紛呼籲要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共同維護債市秩序,避免無序違約。光大證券(19.000, 0.37, 1.99%)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表示,相較於其餘融資方式,債券融資更便捷、發行成本更低、對抵質押品的要求更少。但債券融資的上述特質來源於其過往較低的違約率以及有序的違約,最近一段時間,個別AAA級主體的違約破壞了之前的有序性,其結果是提高了債券市場整體的融資成本和難度,降低了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質效。有序的違約有助於市場成長,無序的違約會令十餘年積累的信用毀之一炬。只有違約的有序性得到維護,才有利於強化市場紀律,讓中國債券市場更為健康地發展。

綜合多方信息,目前,「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展期方案商談中,內容包括擬兌付50%本金,剩餘展期。11月24日,永煤控股已將「20永煤SCP003」50%的兌付本金5億元支付至主承銷商監管帳戶。

多家永煤債券中介機構被調查

此次永煤違約事件,已有多家中介機構被波及。

11月18日,交易商協會發文稱,在對永煤集團開展自律調查時,發現海通證券(13.560, 0.29,2.19%)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

依據相關規定,交易商協會將對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如調查中發現相關機構存在操縱市場等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的惡劣行為,協會將予以嚴格自律處分,並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處理。

11月19日晚間,交易商協會發布通知,表示對永煤集團債務融資工具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此次公布接受自律調查的機構包括興業銀行(20.610, 0.20, 0.98%)、光大銀行(4.500, 0.05, 1.12%)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11月27日,證監會發布信息稱,根據相關金融管理部門移送的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及相關審計機構涉嫌違法違規的線索,近日,證監會決定依法對永煤控股及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立案調查。

金融委會議後永煤違約處置提速

11月21日召開的金融委會議提出,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按照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堅決維護法制權威,落實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督促各類市場主體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發債企業及其股東、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各類市場主體必須嚴守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堅持職業操守,勤勉盡責,誠實守信,切實防範道德風險。加強部門協調合作,健全風險預防、發現、預警、處置機制,加強風險隱患摸底排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自金融委會議定調後, 有關永煤債券違約的後續處置進展提速。11月23日晚間,「20永煤SCP003」債券持有人會議召開,會議通過了關於同意發行人先行兌付50%本金,剩餘本金展期270天,展期期間利率保持不變,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並豁免本期債券違約的議案。11月24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的自律調查已基本完成。根據人民銀行、證監會、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執法工作的意見》相關要求,交易商協會已將自律調查發現的永煤控股涉嫌違法違規線索通過有關部門移送證券監督管理部門。

據《河南日報》報導,11月23日下午,河南省副省長王新偉到鄭煤機(9.950, -0.62, -5.87%)集團調研,詳細了解該集團生產經營情況,並主持召開座談會。王新偉指出,信用是企業的生命,國有企業更要當守信用、踐承諾的表率。省政府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切實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堅決秉持「零容忍」態度,依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

11月24日,據21世紀經濟報導,永煤控股已於24日中午前將「20永煤SCP003」50%的兌付本金(5億)支付至主承銷商監管帳戶。

與此同時,央行近期持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以呵護市場資金面。11月24日開展了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由於當日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天公開市場實現淨投放200億元。目前銀行間存款類金融機構7天期質押回購利率(DR007)以下降至7天期逆回購利率附近,表明市場資金面緊張局面大為緩解。

短期內信用風險收斂

針對永煤債券違約,金融委會議的定調是「近期違約個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體制性、行為性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因此,此次債券市場統一執法,就是劍指永煤債券違約的「行為性」因素。

中信證券(29.980, 0.68, 2.32%)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市場化改革過程中,逐步打破剛兌是應有之義,但絕非發行人「借坡下驢」,以轉移資產、挪用資金等方式惡意逃廢債的藉口,也絕非中介機構為其提供便利的擋箭牌。面對可能存在的「殭屍國企」風險,深化國企市場化經營機制、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是必經之路。債市破剛兌過程中,違約仍會繼續發生,但預計逃廢債行為將有收斂,違約的可預測性增強,連帶影響減弱,對市場的衝擊也將邊際下降。長期來看,完善債券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市場化、法治化進行違約債券處置仍為破局之道。

不少分析預計,監管重拳出擊下,永煤債券違約風波後債市逃廢債行為將有所收斂,不過,正如金融委會議提到的違約個案也有周期性、體制性因素,後續債券違約事件依然會存在。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表示,金融委會議的表態無疑會緩和市場對信用債市場違約加劇的擔心。從具體措施上,短期內流動性投放也會加碼;中期內,信用債市場的違約風險能否真正的降低,還是取決於經濟的改善程度和企業信用資質的改善。實際上,最近違約的信用債,也確實存在行業低迷,信用資質惡化的事實,而不能完全歸結為惡意違約。一旦明年政策開始退出,部分企業的違約壓力可能還會增加,所以還不能就此樂觀地認為信用風險會緩和。

相關焦點

  • 大敗局:逾80家上市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個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已經突破了80家。 翻閱80多家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公告,可以發現,「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最主要原因,今年初至11月底,證監會發起的立案調查中,超過八成與此有關。
  • 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 奧瑞德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奧瑞德(600666,SH)6月1日晚間公告,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次立案調查對公司影響幾何?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奧瑞德6月1日晚間發布的公告較為簡短,並未詳細披露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的具體事宜,僅稱公司於2018年5月31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會決定對你公司立案調查,請予以配合。」
  • 廣州浪奇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廣州浪奇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王啟帆 2021-01-08 21:17 來源:澎湃新聞 1月8日晚間,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藍山科技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公司增發案涉嫌違法披露信息
    財經網資本市場12月2日訊 證監會今日公告稱,近日,證監會對北京藍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30815,簡稱藍山科技)申請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藍山科技主營業務為光纖通信領域傳輸接入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通信智能工程一體化解決方案。
  • 17日午間公告:安碩信息涉嫌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安碩信息涉嫌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雪青)17 日開市起臨時停牌的安碩信息於午間發布公告,公司於2015年8月14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滬證專調查字 2015282 號)。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公司股票將於17日下午復牌。
  • 對永煤控股立案調查,監管就得有堅硬的「牙齒」
    對永煤控股立案調查,監管就得有堅硬的「牙齒」據證監會27日消息,根據相關金融管理部門移送的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相關審計機構涉嫌違法違規的線索,近日,證監會決定依法對永煤控股及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立案調查。
  • 高斯貝爾上市不到兩年陷虧損泥沼 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兩跌停
    中國網財經8月22日訊(見習記者 熊若煬)因涉嫌違規信披,高斯貝爾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受此影響,高斯貝爾股價連續兩日跌停,截至8月22日收盤報9.09元,總市值15.19億元。  據了解,高斯貝爾於去年2月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後股價飆升至39.58元,隨後便開始下跌,截至目前累計跌幅75.89%,市值蒸發逾四成。
  • ST巴士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5月2日起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駱民)ST巴士公告,公司於2018年4月26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公司披露年報。
  • 延安必康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分拆上市按下暫停鍵
    在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後,延安必康(002411.SZ)分拆上市按下「暫停鍵」。3月26日傍晚,延安必康公告表示,因立案調查結果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在調查期間,公司將暫緩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申報工作。自從去年年底分拆上市規定發布後,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成為熱點。
  • 證監會調查牽出「連環雷」!已連累40多公司成中國版安然事件?
    康得新涉嫌虛增利潤119億元,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日前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事引發了資本市場「連環雷」。最新數據顯示,已有40多家企業的IPO、再融資因此中止,此事也越來越像當年的安然、安達信事件。今年7月5日,康得新造假被實錘,中國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康得新 「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虛增利潤總額達119億元。」中國證監會還特別指出,康得新所涉及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持續時間長、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此後,權威媒體報導稱,瑞華事務所已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沒想到的是,康得新的事還沒了結,這邊又爆出大雷。
  • 審計機構遭調查 歡瑞世紀擬借殼星美聯合蒙陰影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嚴翠)星美聯合5月17日午間公告,5月13日,證監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通報了6家審計和評估機構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情況,其中之一的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興華會計」)正是公司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審計機構。
  • 瀚葉股份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實控人為大宗圈...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電訊6月9日,瀚葉股份(SH600226)公告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浙證調查字 2020309 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 中介機構被調查影響博納上市?已恢復審核 拿到院線牌照
    因資產評估機構被審查而「中止審查」   資本方知情人士透露,博納影業在2月14日遭遇「中止審查」,並非公司基本面發生變化,是由於資產評估機構中企華被立案調查產生的連帶影響,同樣受此影響的企業還有巨人網絡、廈門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崑山農村商業銀行等。
  • 馮鑫被捕後暴風集團遭證監會調查
    9月4日晚間,暴風集團披露公告稱,由於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暴風集團表示,9月4日,公司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在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爆款電影出品方被立案調查
    近日,曾出品過《戰狼2》《我不是藥神》的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文化」)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對此,北京文化方面表示,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受此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信息影響,截至1月4日收盤,北京文化股價跌停,跌幅為10.05%,報於5.28元。
  • 豫金剛石被立案調查,董事長收警示函
    7日晚間,豫金剛石公告,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外,公司2019年業績修正前後存重大差異,河南證監局對公司及公司董事長、財務總監出具警示函。根據河南證監局的警示函,2020年1月18日,豫金剛石披露《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為6743.80萬元至9634.00萬元。
  • 剛剛,中國證監會發布重要消息!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簡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刑法修改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保障金融改革、維護金融秩序為目標,與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改革相適應,和證券法修改相銜接,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和操縱市場等四類證券期貨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為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大幅提高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罰力度。
  • 公告匯總:銀河生物信披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網易財經2月22日訊 晚間,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以下是重要公告摘要,供投資者參考:【重磅公告】海通證券:海通恆信租賃被核准境外上市海通證券公告,中國證監會核准海通恆信國際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
  • 債市風雲|雲投集團遭評級下調 新光控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新光控股集團: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事宜 要聞跟蹤 1.新光控股集團: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事宜 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周曉光於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因新光控股涉嫌未按規定披露與*ST新光其他股東間的一致關係,周曉光作為新光控股法定代表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新光控股立案調查
  • 證監會定性:豫金剛石涉重大財務造假,金額巨大
    2020年12月31日,證監會披露,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一是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調查還發現,在上述期間,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