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必康:中成藥「集採」探索推進 乘政策東風大力發展中醫藥業務

2020-12-03 證券之星

(原標題:延安必康:中成藥「集採」探索推進 乘政策東風大力發展中醫藥業務)

11月3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發布了《關於落實中成藥扶持政策的提案》回復。醫保局表示,指導和推進地方針對中成藥等藥品開展藥品集採探索,根據臨床用藥需求,完善採購方式,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競爭機制,促進藥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有分析認為,雖然中成藥目前還未能納入國家集中採購範圍,但下一步中成藥的帶量採購將會在4+7試點基礎上繼續探索推進。帶量採購的大型「拼團」,以量換價,降低採購藥品的價格,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

今年7月頒發的新《中國藥典》,對中藥質量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中藥高質量發展是必然趨勢,這對於老牌中成藥企業延安必康(002411)來說,或許是一次更有利發展其中成藥業務的一股「東風」。

延安必康成立至今已近20年,是一家集原料藥、中成藥、化學藥品、生物製劑、疫苗研發、健康產品、健康飲品生產和營銷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藥企業集團,主營產品涵蓋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眼科、兒科、骨科、補益類、維生素類、抗生素類、抗過敏、抗感染、抗腫瘤、抗風溼、電解質等十多個常見醫學臨床用藥類別。其中,有153個產品進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9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其中化學製劑112個,中成藥41個,是目前國內製藥行業擁有全劑型、品種數量較多的工業企業之一。

延安必康旗下子公司陝西必康是中國2014年製藥工業百強企業第21名,主營風痛寧片、複方丹參片、五酯軟膠囊、小兒化痰止咳顆粒、銀翹解毒顆粒與小兒感冒顆粒、枸櫞酸鐵銨維B1糖等產品。陝西必康有266個藥品品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擁有26個獨家品種。

延安必康2019年年報顯示,醫藥商業及醫藥生產板塊佔營業收入80%以上,金額超70億元。據介紹,公司年營收超過3億元的產品五酯軟膠囊、安胃膠囊、小兒感冒顆粒等均為中成藥。

對於集採政策的落地和推進,有分析人士表示,集採是一個中性的政策,它一方面能打擊沒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尾部藥品、器械生產商,助推社會資源向優秀的公司聚集,行業洗牌出清;另一方面,也能助力國內醫藥企業積極轉型,長期助推我國醫藥工業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

延安必康中成藥已涵蓋呼吸系統疾病用藥、神經系統疾病用藥、補氣補血類用藥、消化系統疾病用藥、心腦血管疾病用藥等,主要產品包括安胃膠囊、八正片、補腎強身膠囊、小兒止咳糖漿等。

有分析認為,隨著中成藥集採逐漸探索推進,延安必康近20年的醫藥布局或將凸顯其實力底蘊,憑藉醫藥工業及醫藥商業版圖,乘此政策東風大力發展中醫藥業務。通過按時歸還資金、擬剝離九九久的新能源業務、遷址武漢享受政策傾向等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延安必康堅定發展醫藥主業的決心。公司將更加聚焦主營業務,不斷完善內部以支撐醫藥版圖的做大做強。

相關焦點

  • 延安必康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分拆上市按下暫停鍵
    《預案》顯示,延安必康擬將其控股子公司九九久科技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通過本次分拆,九九久科技作為公司下屬新能源、新材料、藥物中間體業務的平臺將實現獨立上市。截至本預案公告日,延安必康直接持有九九久科技 87.24%的股權,為九九久科技的控股股東。
  • 鄭重看股:新宙邦現金收購延安必康旗下九九久 雙贏還是另有周章
    對於延安必康來說,如果上述兩筆交易完成,公司將獲得26.172億元的現金對價,大大緩解公司的財務壓力。在2015年借殼九九久上市後,延安必康一直保持「醫藥+化工」雙主業並行的發展格局。不過,現在延安必康的日子並不好過,公司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只有1276.84萬元,同比下降97.08%。
  • 海南全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配好這味「良藥」
    乘自貿港建設東風,海南全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配好中醫這味「良藥」  日前,在海南島北部的海口江東新區,放眼望去,儘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 用65頁更正2019年年報 延安必康這兩年都在動蕩中 財務數據質量...
    經營層面,延安必康全資子公司陝西必康製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必康)被風傳欠薪、員工離職,必康山陽三期項目爛尾,據說停工時間已兩年左右。業績層面,在2019年年報大幅更正後,延安必康的多項年報財務數據「打架」,業績質量仍存疑。
  • 許建秦: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
    陝西省政協委員、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省中醫醫院)院長許建秦就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作大會發言,會後,接受了陝西網記者專訪。他表示,陝西應遵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整合全省中醫藥資源,建立長效協作創新機制,促進我省由中醫藥大省向強省的轉變。 通過深入調研,許建秦認為促進我省由中醫藥大省向強省的轉變,是我省面臨的重大課題。
  • 億華通:氫燃料電池領跑者 乘產業政策東風爆發在即
    原標題:億華通:氫燃料電池領跑者 乘產業政策東風爆發在即   導讀:   億華通是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
  • 31個大品種,帶量採購開始|銷售額|中成藥|藥品|-健康界
    不過隨著地方帶量採購深入推進,PPI類藥物被多地相繼納入集採名單,未來價格將進一步承壓。2中成藥集採又一試點探索河南藥品帶量採購的另一大看點在於多款中成藥注射劑大品種的納入。在米內網公布的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中成藥產品Top 20名單中,天麻素注射液以25.94億元的銷售額排在第13位。注射用七葉皂苷鈉銷售額亦超過12億元。受醫保控費、重點監控、修訂說明書等系列政策疊加影響,中藥注射劑市場規模在2016年突破千億元大關後逐年萎縮,2019年增長率更是同比跌破10%。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天風醫藥」眾生藥業:中成藥化藥齊發展 創新藥前瞻布局助騰飛
    公司過去作為中成藥企業,近年來在不斷夯實傳統中成藥業務的基礎上,多管齊下發展化學藥業務,同時較早布局了創新藥,有望轉型成功。眾生藥業——中成藥化藥穩健增長,創新藥領域布局成型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79年,目前已擁有逾十家子公司,公司通過多年經營,已經打造了一條從上遊原料到下遊製劑的完整產業鏈,公司的業務範疇也在不斷發展擴大。公司傳統業務是中成藥的生產與銷售,其中,公司「複方血栓通膠囊」、「眾生丸」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自主創新產品。
  • 國家政策發布,基層醫生新機遇來了
    可以看出,未來懂中醫的基層醫生發展空間很大。此次《通知》共125項具體細則,落實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基層醫師公社將涉及到基層的政策做了梳理,一起來看。一、基層中醫醫師發展力度空前此次實施的政策覆蓋人群廣,對在職基層醫務人員、醫學生、以及退休中醫師均有政策扶持。
  • 【重磅】集採、疫情等催生醫藥新生態,一心堂、益豐、大參林……共...
    精彩內容 近幾年來,在政策、資本、市場等因素加持下,醫藥行業日新月異。面對經營成本上升、客流增長緩慢、集採價格下行、購藥新模式、醫保管控趨嚴等不利因素,疊加2020年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零售藥店唯有升級轉型才能應對挑戰!
  • 浦發銀行重慶分行大力發展跨境人民幣業務
    特別是2015年12月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後,人民幣國際化坐上了發展的「高速列車」。入籃五年來,浦發銀行重慶分行一直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政策導向,秉承開放共贏的跨境金融服務理念,堅持本幣優先原則,全力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健康發展。
  • 梅州借力生態稟賦和資源優勢集聚發展延伸鏈條,加快大健康產業...
    藉助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南壽峰建起中藥博覽園,展示近千種南藥種植資源和北藥標本。「我們還建有養生基地、客家文化展示長廊等,將中醫藥養生文化與客家文化相融合,打造中醫藥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園。」梅州市南藥協會會長、南壽峰健康產業園負責人張京維說,當前,從國家到地方都大力支持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他希望抓住機遇,充分利用中醫藥資源,推動中醫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中醫藥全產業鏈條。
  • 第三批國家集採藥品全國落地 鹽酸二甲雙胍平均價僅為6分錢
    按約定採購量計算,每年相關費用將從集採前的232億元下降至37億元,節省了195億元。這是一份歲末送達百姓手中的改革「紅利」。以第三批國家組織集採的「明星藥」——鹽酸二甲雙胍為例,這種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降糖藥物在44家藥企的激烈競爭中,0.5g規格的單片平均價僅為6分錢。記者從某三甲綜合醫院了解到,一些糖尿病患者用上此次集採的二甲雙胍後,每月藥費不超過7元左右,約為原來藥費的4%。
  • 河北:576個院內中醫藥製劑可省內調劑使用
    為促進中藥飲片企業規範高質量發展,解決制約中藥飲片產業發展的問題,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關於支持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允許中藥飲片委託生產,鼓勵企業發展優勢飲片品種,形成大品種。據介紹,該項政策在全國屬首創。支持中藥飲片生產企業新增品種。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探索新時代中醫藥創新發展的「良方」——東盛集團董事長、廣譽遠...
    從團結中西醫共克時艱,到規範中醫師承教育;從赤腳醫生「能中會西」醫鄉鄰,到中醫藥科研批判繼承求實效;從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到探索中醫藥國際化之路。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為新中國人民健康史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老字號中醫藥企業廣譽遠,見證並參與著這些歷史性變革,更逐步探索出新時代中醫藥創新發展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