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內容
近幾年來,在政策、資本、市場等因素加持下,醫藥行業日新月異。面對經營成本上升、客流增長緩慢、集採價格下行、購藥新模式、醫保管控趨嚴等不利因素,疊加2020年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零售藥店唯有升級轉型才能應對挑戰!8月26日下午,2020全國藥店周「回歸1時代」主論壇舉行,醫藥大佬共聚一堂,探索零售藥店的創新與轉型。
後疫情時代,連鎖藥店價值定位與創新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對整個醫藥行業帶來影響。疫情期間,為滿足人們對防疫物資、慢病用藥、日常用藥的需求,零售藥店在許多場所不營業的大環境下仍正常營業。藥店在疫情期間的作用和價值得到公眾認可。那麼,在後疫情時代,連鎖藥店該如何進行價值定位與創新,謀求更好的發展?
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阮鴻獻說道,新冠疫情爆發給連鎖藥店帶來危機與考驗,要想化危為機,連鎖藥店需要有明確的市場價值定位:1、提升價值與價值鏈。沿著價值鏈朝上下遊延伸,降低成本,發揮細分市場的優勢,提供高水平的藥學與醫學服務等;2、提升品類精細化管理能力,做到大連鎖大而全、中小連鎖專而全,品類與時俱進、齊全,打造黃金單品,此外可以考慮增量新鮮蟲草、參茸、石斛等新鮮藥材;3、回歸品牌、顧客導向及創造價值,調整藥店產品結構,由「銷售導向」向「顧客導向」轉變,以最佳的性價比滿足顧客需求。
益豐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毅帶來藥品零售企業的戰略創新,他認為,目前中國醫藥零售正處於行業整合、醫藥新零售、處方外流「三浪疊加」的特殊時期。上市零售連鎖集中度仍有巨大提升空間,併購整合要注意供應鏈整合、運營系統整合及團隊和文化融合這三個核心能力;疫情推動醫藥新零售快速增長,要提前布局「藥診險」在線,通過科技賦能+專業服務,實現公域運營+私域運營一體;承接處方外流策略有:1、提升規範化經營能力,爭取醫保統籌資格;2、與工業企業深度融合;3、加速院邊店布局;4、自建網際網路醫院平臺。
華佗國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宏良表示,疫情的出現讓人們對中醫藥有了前所未有的認識和重視。受疫情影響,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進入艱難時期,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只有製藥企業生產出質量好、含量高、療效好的產品,才能使醫藥連鎖放心採購經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工商攜手、勢在必行。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發揮重大作用,在疫情期間,九信中藥負責多個中成藥的生產、煎煮及配送。九信中藥集團總經理朱志國表示,公司未來將爭取做免疫中藥大健康品類的開拓者。
醫藥新生態,藥店品類結構演變與轉型
過去十年,醫改深刻地改變了醫療、醫藥、醫保的原本模式。在政策春風頻吹,醫療健康產業升級,消費需求變化,主動健康提升形式下,零售藥店的經營模式正在向服務性、醫療性延伸,在銷售品類、服務方式上也將迎來結構性調整。
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柯國強提到,在國家系列政策驅動下,藥店品類結構發生變化,處方外流驅動處方藥佔比持續高增長,中藥養生普及驅動中藥佔比快速增長,網際網路衝擊驅動保健品類細分優化。那麼藥店該如何應對?他認為:1、積極打造專業藥房,提供門店慢病管理、網際網路診療等服務;2、著重推廣中藥品類,包括道地藥材、中醫中藥服務等;3、協同廠商深挖品類潛力,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優勢品種;4、定製品類銷售發力渠道,根據品類特點,進一步細分銷售渠道。
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光霞表示,政策頻出、消費收緊、疫情反覆、科技創新給醫藥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也對藥店的轉型升級提出要求。新零售智慧化藥店是藥店轉型升級的終極目標,應具備專業化、多元化、中醫藥化、醫療化、場景化、智慧化、數據化及體驗化等特點。
目前國家集採已進行到第三批,仿製藥進入微利時代,創新藥迎來了盈利增長點。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偉仕認為,我國醫藥製造業已從以往的仿創結合向創仿結合轉型,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1、要注意解讀政策背後的意圖;2、企業要回歸產品品質,回歸產業價值;3、在創新方面可以效仿先例;4、把創新研發放在重要戰略地位;5、保證產品高質量供應。
執業藥師可提供健康諮詢、用藥指導等專業服務,已逐漸成為患者的「健康管家」。北京唯新唯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吳忠表示,雖然國家及地方政策一直努力地想推動執業藥師行業發展,但政策或松或緊,廣大配備企業及參與人群也在被動地應付著政策的「變化」,而正確的藥師教育能將政策的外在推力轉化成內生動力。
齊魯、步長、華氏……暢談疫情之後工商合作新模式
疫情的爆發使得政府對醫藥行業的關注度提升,醫保控費與帶量採購衝擊零售行業,藥企藥房生產經營迎來挑戰。如何在危機中抓住機遇,健康衛視常務副總裁彭寧在電視論壇上與工商企業嘉賓交流新冠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及探討工商企業合作新模式。
步長製藥網際網路事業部總經理、銀川腦心同治網際網路醫院院長傅巍表示,疫情的影響主要在於產銷方面,從報表上看醫院市場的銷量呈現下滑的趨勢。齊魯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鮑海忠表示,疫情之後大部分消費者的生活模式與醫療模式都發生了改變,企業需要及時調整策略。
有「危」便有「機」,談到工商企業如何聯動以更優的產品和服務來吸引留住客戶,湖南楚濟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鄧金花表示,新零售時代,工商企業可針對一些產品利用新的傳播途徑或形式與消費者形成層級互動。華佗國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龍飛表示,工商企業可以藉助線上平臺一起探索新的營銷方式。
在疫情尚未結束的背景下,工商企業如何合作抓住消費者的興致和心理呢?成都泉源堂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賦能中心總經理杜同傑表示,無論藥品在院內院外或線上線下,希望工業企業能給到連鎖相對公平的利潤。上海華氏大藥房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飈表示,他正與國內知名處方藥企業對接院內處方市場,無論4+7品種還是中成藥及非藥產品,藥店都希望能得到廠方的支持合作,再通過專業化服務與網絡化管理、精細化體系,在疫情期間立於不敗之地。
本文為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否則將追究侵權責任。
稿件要求詳詢米內微信首頁菜單欄
米內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