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醫藥工業100強

2021-01-13 矽谷動力
2020中國醫藥工業100強排名簡稱全稱1恆瑞醫藥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邁瑞醫療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3藥明生物無錫藥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4國藥集團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5復星醫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中國生物製藥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7雲南白藥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泰格醫藥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智飛生物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10信達生物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11康泰生物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12石藥集團石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3康希諾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14康龍化成康龍化成新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5萬泰生物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6正大天晴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7華蘭生物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8威高股份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製品股份有限公司19新和成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20華熙生物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安圖生物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2君實生物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3沃森生物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4天壇生物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25上海萊士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股份有限公司26人福醫藥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27同仁堂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8華東醫藥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9大參林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華海藥業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1國藥股份國藥集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2廣州藥業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3白雲山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4貝達藥業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5康弘藥業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6我武生物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信立泰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8樂普醫療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39大博醫療大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以嶺藥業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41健康元健康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2科倫藥業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43九洲藥業浙江九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44普洛藥業普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45海普瑞深圳市海普瑞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6億帆醫藥億帆醫藥股份有限公司47邁克生物邁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48華潤三九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49百濟神州百濟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天士力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51東阿阿膠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52通化東寶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53海思科海思科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4步長製藥山東步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55藍帆醫療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56三生製藥瀋陽三生製藥有限責任公司57華北製藥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58神州細胞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59濟川藥業湖北濟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60普利製藥海南普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61東誠藥業煙臺東誠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2恩華藥業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63奇正藏藥西藏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64紅日藥業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65石四藥集團石四藥集團有限公司66海翔藥業浙江海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67中新藥業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8麗珠醫藥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9仙琚製藥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70浙江醫藥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71康美藥業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72奧賽康江蘇奧賽康藥業有限公司73華潤雙鶴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74綠葉製藥煙臺綠葉醫藥控股有限公司75貴州百靈貴州百靈企業集團製藥股份有限公司76雙鷺藥業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77海王生物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8中恆集團廣西梧州中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9信邦製藥貴州信邦製藥股份有限公司80眾生藥業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81現代製藥上海現代製藥股份有限公司82美迪西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83同潤生物同潤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84馬應龍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5爾康製藥湖南爾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86仁和藥業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87桂林三金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88齊魯製藥齊魯製藥有限公司89揚子江藥業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90瑞康醫藥瑞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91東陽光藥東陽光集團92哈藥股份哈藥集團有限公司93魯抗醫藥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94太極集團太極集團有限公司95九芝堂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96宛西製藥仲景宛西製藥股份有限公司97東北製藥東北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8京新藥業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99金城醫藥山東金城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昆藥集團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這一蔓延全球的神秘病毒已經造成7000多萬人感染,除了積極做好防控之外,人們翹首以盼的疫苗正是有效遏制病毒蔓延的關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12月2日的統計,目前我國有15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5款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已經涵蓋我國布局的所有技術路線。

由此可見,我們國家新冠疫苗的研發處於全球第一方陣,其中,我國國藥中生的兩款滅活疫苗,還有科興中維的滅活疫苗都是全世界最早開展三期臨床試驗的,足見,我國的醫藥行業正在由高速發展向高質發展邁進。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大流行非但沒有放緩2019年啟動的醫改步伐,反而加劇了醫藥行業「洗牌」的廣度和深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科學發展的進程。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經濟放緩,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給醫藥產業帶來全新的挑戰和機遇。

「併購整合」助力企業進軍國際市場   

企業要應對國內外激烈的競爭,就要不斷拓寬產品線,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以恆瑞醫藥、遠大醫藥邁瑞醫療、啟明醫療為代表的本土創新企業已經成功打入了歐美市場,很多biotech 企業也開始將產品權益全球轉讓,嵌入全球創新產業鏈。

併購整合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企業從本土走向國際的必由之路。譬如醫療器械的龍頭企業邁瑞醫療,憑藉血氧飽和度監護儀C位出道之後乘勢打開國際市場,並以一系列併購踐行了「裂變+聚變=全球化」的競爭邏輯。

早在2018年,邁瑞醫療就開啟了它的併購之路:先後在海外完成了對Datascope、ARTEMA、ZONARE、ulco的併購;繼而又在國內併購了深科醫療、格林藍德、德骼拜爾、長島生物等企業。

併購給邁瑞醫療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既拓展了產品線和渠道,又擁有了高端產品的研發能力。與此同時,邁瑞醫療還在研發上不惜血本,其研發費用佔比遠超同行。如今邁瑞醫療已躍升為國內醫療器械的頭部企業,並大有一騎絕塵之勢。

未來,邁瑞醫療將在併購的基礎上,重點推進智能化以及全球化,這或許能夠讓其在國際競爭中再度彎道超車。

為更好地推動我國醫藥市場的發展,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併購整合仍將是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併購整合潮繼續湧來,未來全球範圍內的醫藥產業格局或將因此發生變化,會有更多的中小型醫藥企業或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被大型醫藥企業收購整合,醫藥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也將愈加激烈。

「網際網路+醫藥」構築多贏發展格局

2020年是一個危與機並存的年份,今年的疫情在給人們尋醫問藥帶來困難的同時也給網際網路醫療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催生了新業態。無論是其線上就診,還是遠程醫療亦或是慢病管理,無不顯示「網際網路+」的優越之處。

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的當下,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先後成功上市,並且展現出明確的盈利預期,這讓騰訊、百度、字節跳動、美團和拼多多等著力深度布局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與此同時,藥企直接下場布局「網際網路+醫藥」的模式也開始嶄露頭角。12月15日,1藥網與南京正大天晴製藥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直供、全渠道藥品商業化、品牌共建、患者教育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匯聚「網際網路+醫藥」全產業鏈的優質資源,實現全渠道藥品商業化和數位化探索的價值共享。據悉,2021年度1藥網與南京正大天晴將達成全系列產品直採合作。

此次合作,不僅有力推動創新藥品商業化的探索,也將為「網際網路+醫藥」全產業鏈的共贏發展提供新範例。

隨著國家一系列利好措施的不斷深入,網際網路醫療市場規模預計還將進一步擴大,至2024年或將擴張至11290億元,而2030年則將超過40000億元。

未來隨著新技術不斷對醫療各產業鏈的賦能,越來越多的藥企將開始運用新技術對原有業務進行創新。

未來,網際網路+醫藥的合作將越來越深入,模式也將更加多樣化。

創新驅動助推產業「百花齊放」

創新是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決定其長期發展前景的最重要因素,更是企業實現利潤和社會價值雙贏的關鍵所在。

近年來,一系列醫藥改革政策出臺落地並持續推進,我國醫藥創新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我國的創新藥軍團已經從國內走向了國外,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疾病、伊波拉「狙擊手」、新冠肺炎疫苗……層出不窮的創新藥物,不僅瞄準重大疑難雜症,還對標「國際首創」「中國原創」,這既體現了中國力量,也彰顯了中國自信。

從地域上看,創新藥企最活躍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區,這主要與生物製藥產業所需的科技水平高、自然資源豐富、人才集中度高等條件相關。

諸如,北京的中國生物、北京天壇、康龍化成,上海的復星醫藥、上海萊士,江蘇的恆瑞醫藥、藥明生物、信達生物,廣東的泰康生物、麗珠醫藥以及重慶的智飛生物、河南的華蘭生物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被譽為「張江藥谷」的國家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已經誕生了全國15%的原創新藥。既有君實生物、百濟神州等一批專注於化學藥和抗體藥研發生產企業落戶藥谷,還有諸如復星凱特、藥明巨諾等一批專注於細胞治療的研發企業聚集於此。「張江藥谷」可以說是中國創新藥「地圖」上的新地標,同時也是醫藥工業一派欣欣向榮場景的一個縮影。

而如何使一個藥品的商品屬性和社會屬性和諧統一,是考驗社會治理能力是否成熟的一個標誌。

「國家團購」讓醫藥改革破舊立新

2019年,以量換價,招採合一的「4+7」藥品集中帶量採購被正式定調為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改,解決群眾看病問題的重大舉措。

在全面推進藥品集中帶量採購規範化、常態化開展的國家頂層設計下,第三批國採在今年6月正式拉開報量序幕。12月9日,國家藥品集採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確定了第四批集採名單。名單顯示,此次集採共涉及44個品種,90個品規。業內預計,第四批集採將再次遭遇「靈魂砍價」。

與此同時,行業矚目已久的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報價工作於11月5月在天津完成,報價後,心臟支架的均價從13000元降到700元。與此同時,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工作仍將繼續推進,人工晶體、骨科耗材等產品的帶量採購工作已經在部署之中。

這意味著,中國醫藥大健康行業正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當「國家隊」成「超級買方」後,帶量採購將呈現常態化和長期化的趨勢。

而在相關政策驅動下,2020年成為全國地方探索藥品帶量採購的元年,除北京、天津、廣東三地仍未開展藥品帶量採購,其餘地區均按國家要求採取單獨或跨區域聯盟的方式進行。

這充分說明,中國醫藥大健康行業將進入存量搏殺時代,而帶量採購對於企業是機遇也是考驗。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生產產能及供應鏈管理因素等進行取捨。

利國利民利企業的帶量採購對於企業而言就是取捨之間的藝術,在舍與得之間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謀篇布局。

結語

唯有在變局中不斷開創新局,在風浪中衝浪,才能在破局中成長。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企業領導人,最終拼的都是格局。

相關焦點

  • 力邦製藥入圍「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
    11月28日,由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辦公廳主辦,以「創新重構產業」為主題的2020』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CHSESI,簡稱「啟思會」)在杭州舉行。
  • 首藥控股入選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
    日前,第十二屆(2020)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在杭州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榜單基於醫藥企業創新根基、創新過程、創新成果三個維度全方面進行評選,最終確定了100強企業。其中,首藥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藥控股」)入選。
  • 2020年中國長三角地區最好大學100強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五
    據數據顯示,由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等組成的城市群,是我國最具實力的城市群,經濟總量佔中國總經濟總量的20%以上,並且正以快速的發展趨勢繼續向前邁進。 那麼,對於經濟相對發達、高校數量眾多的長三角地區而言,哪些高校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強呢?哪些高校的排名相對較靠前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2020年中國長三角地區最好大學100強排名,看一看你的學校排名多少?
  • 2020中國公司市值500強榜單新鮮出爐,59家醫藥公司上榜(附榜單)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期,2020年新一期的中國公司市值500強榜單出爐。今年的榜單門檻再創新高,較2019年提高28.74億元,入圍門檻達到355.58億元。就榜單前三名的情況來看,騰訊以4.35萬億元市值位居榜首,阿里、臺積電分別以4.10萬億元、1.95萬億元的市值位居第二、第三位。
  • 【榜單發布】第八屆港股100強
    2020年12月21日,2020香港上市公司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在香港盛大舉行,本次榜單發布採用「線上直播+線下發布」結合的方式進行,活動特設致辭及論壇環節,重量級嘉賓通過現場及視頻致辭方式進行智慧「交鋒」。
  • 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國家加大醫療保障和醫藥創新投入,醫藥工業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規模效益快速增長。隨著「十三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相關工作提上日程,將調低醫藥工業增速目標。  市場容量  **年1-**月中國醫藥製造業增速繼續放緩,但利潤增速環比有所改善。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重大成果100強公布
    軟科是大家比較認可的國內第三方排名機構,他分為中國大學總排名、各省大學排名,以及各行業類大學排名,還有世界排名、世界學科排名等等很多種。軟科排名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次,軟科又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
  • 上千名醫藥行業「大咖」齊聚 2020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
    杭州網訊 11月28日上午,2020年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作為中國醫藥行業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強、規模最大的行業盛會,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十一屆。 同時,大會針對生產、營銷、人力、研發等方面設置了「2020MAH持證轉化與合作高峰論壇」「中國醫藥人力資源發展論壇」「大數據賦能醫藥創新論壇」「中國醫藥市場百人研究會日出東方論壇」等平行分論壇就更為專業的問題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分享。
  • 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出爐,上海交通大學躋身前10強
    南京大學勇奪全國前5強,河南科技大學等9所高校晉升中國100強 2020年全國高考成績公布,近日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正式公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和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
    一、行業概況  醫藥製造業是指將原料經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後成為新的醫藥類產品的行業,包括化學製藥工業(含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製劑藥)、中藥工業(含中成藥製造和中藥飲片加工)、生物製藥工業和醫療設備及器械製造工業等子行業。
  • 2015-2020年中國醫藥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年是醫藥產業發展關鍵**年,形勢有哪些轉變,政策和市場因素又有哪些變化?  《2015-2020年中國醫藥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針對當前醫藥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醫藥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中國綜合實力第三大強市—華南經濟、金融、工業中心深圳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根據GDP、工業、人均GDP、交通、高校、醫藥六大城市實力核心因素依據衡量對全國十大城市綜合實力進行排名,深圳位居中國第三大綜合性城市,深圳在工業、人均GDP兩大指標位居全國第一,經濟總量也位居全國第三,雖然教育和醫藥短板,依然綜合實力全國第三深圳,GDP全國第三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2020中國煤炭企業50強(附名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發揮骨幹企業帶頭示範作用,提高行業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按企業2019年度營業收入為標準排出了2020中國煤炭企業
  • 化工業務穩定向好 積極打造醫藥工業
    『十二五』期間是化工工業的高速發展期,其發展速度創歷史紀錄,經濟總量實現歷史大突破,化工工業成為我市繼汽車、食品、裝備製造之後的第四大支柱產業。」市醫藥化工產業辦公室主任鯤鵬說。
  • 2020中國品牌500強榜單:華為騰訊阿里巴巴位列前三
    8月10日訊,為盤點和記錄中國本土品牌(包含港澳臺地區)2020年的年度表現,並對中國品牌價值進行一次系統梳理,品牌聯盟於2020年8月8日在武漢發布《2020中國品牌500強》榜單,此次是品牌聯盟第四次向社會公眾發布該榜單。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西安交大」第六!重大成果100強公布
    這次,軟科又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在這個排名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分別位列「冠、亞、季」軍,清華大學以96.5分的成績遙遙領先,北大70.8分、上海交大66.6分;浙大名列第4,得分是59分,這4所學校分數超過50分。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股票頻道-和訊網
    一、行業概況  醫藥製造業是指將原料經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後成為新的醫藥類產品的行業,包括化學製藥工業(含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製劑藥)、中藥工業(含中成藥製造和中藥飲片加工)、生物製藥工業和醫療設備及器械製造工業等子行業。
  • 展望2020,中國醫藥行業的十大發展趨勢預測
    帶量採購擴圍、新版醫保目錄談判、醫保控費......在這些醫改政策影響下,2019年有一批藥企退出,行業格局發生大變革…如今已經進入2020年,政策改革邊際影響降低,醫藥行業新篇章有望開啟。醫藥市場的競爭是否會更加激烈?跨國藥企的發展勢頭如何?創新藥領域投融資情況是否良好?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西安交大」排名第六!重大成果100強公布
    這次,軟科又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 以下是2020軟科中國大學重大成果排名100強高校: 強名單中,多數是211、雙一流高校,但同樣也有實力不凡的雙非高校。
  • 縣域工業哪家強?來看看最新發布的《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
    縣域工業哪家強?來看看最新發布的《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李雯婷  2020-11-14 11月13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發布了《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並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