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醫藥大事件之政策篇:重磅文件實施,對整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2021-01-08 製藥網

【製藥網 政策法規】回顧2020年12月份,許多重磅的政策在這個月內發布或實施,其中包括業內備受關注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此外還涉及醫藥價格、藥店開辦的間距限制、冠脈支架集採配套措施等,這些重要文件將對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m.zyzhan.com/news/detail/79806.html

2020年版《中國藥典》實施

12月30日,2020年版《中國藥典》正式實施。新版《中國藥典》分為四部出版,共收載品種 5911種,其中包括 319種新增品種,3177種修訂產品。

業內普遍認為,新版藥典的頒布實施將對整個醫藥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包括對已上市藥品的生產和藥品的研發上市都具有強制約束力,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將得到進一步保障。

《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的操作規範(2020版)》發布

近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的操作規範(2020版)》,通知主要對信用評價制度的原則、信用評價目錄清單、落實企業守信承諾、採集記錄失信信息、失信行為信用評級、責任分級處置、醫藥企業信用修復和信用評價制度的信息化建設等多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

業內認為,信用評價制度的建立將規範約束醫藥、醫用耗材企業的不合格行為,因為企業一旦觸碰底線後果將非常嚴重,總的來看,對於整個醫械行業未來的規範化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開藥店取消「間距限制」

12月份,《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明確提出,優化藥店開設審批,在全國範圍內對申請開辦只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的零售企業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推動取消藥品零售企業籌建審批,督促地方清理對開辦藥店設定的間距限制等不合理條件等。

隨著《分工方案》的發布,間距限制等條件的取消,業內預計實力強大、具備抗風險能力、合規經營程度高的大型連鎖藥店或迎來更好的發展期,部分連鎖藥店或對單體藥店形成「圍剿」,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一些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型零售企業則面臨著繼續被淘汰的風險,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冠脈支架集採配套措施發布

12月17日,國家醫保局公布《關於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見》,對中選冠脈支架的採購平臺掛網、配送工作、醫保基金預付、醫保支付、醫療機構激勵約束等配套措施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意見》明確,冠脈支架集採中選產品以中選價為支付標準,全額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醫保基金按規定比例支付。中選產品以外的冠脈支架屬於醫保基金支付範圍的,各地可根據實際交易價格合理設定醫保支付標準高限。各地應兩年內逐步調整支付標準,使其不超過至高中選價。同時,統籌考慮掛網價、患者自付比例和醫保支付標準高限的設定,避免患者費用負擔增加。同時要求,各統籌地區醫保部門要測算各中選產品約定採購金額。在醫保基金總額預算管理基礎上,建立預付機制,在醫療機構與中選企業籤訂採購協議後,醫保基金按不低於年度約定採購金額的30%預付給醫療機構,並要求醫療機構與企業及時結清貨款。

圖文來源:製藥網

相關焦點

  • 政策變革加速洗牌 醫藥生物行業增長的邏輯還在嗎?
    將該理論對應到行業發展,中國醫藥行業經過前期的高速增長,或將迎來規範發展的拐點。 政策影響幾何?醫藥行業對政策有很強的依賴性,行業的劇烈變化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催化的結果。細數「新醫改」開始以來這10年,會發現政策的力度前所未有。尤其是2014年以來,行業政策密集發布,醫改逐漸進入「深水區」。
  •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報告》 明年醫藥製造業固定...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韓靜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發布《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報告——展望篇:嚴控費、降藥價,創新藥、優質仿製藥將脫穎而出》(下稱《報告》),《報告》展望,2019年醫藥行業投資增速將繼續上升。
  • 2017影響股市的大事件有哪些 影響股市大事件一覽
    小編就帶大家回顧過去,2017影響股市的大事件,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2017上半年影響股市的大事件一、一帶一路板塊。「一帶一路」作為我國的國家戰略,2017年進入關鍵提升和落地期,政策利好預期強烈,可以所以說這個機會將會是長期存在。而且大家都知道,中國外交的三大重磅會議3月博鰲亞洲論壇。
  • 2017影響環保產業的大事:十二項政策重磅推出
    2017影響環保產業的大事:十二項政策重磅推出   2017年是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成為社會共識,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推進。
  • 2019年醫藥行業十大熱點話題
    作者:三耳2019年,對於中國醫藥行業企業、從業者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4+7、醫保控費、稅務核查、執業藥師掛證整治、DRGs付費等政策的多重影響下,醫藥行業高毛利在流失,洗牌在加劇,一批企業註銷、裁員、停產,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如何去定義2019年的醫藥行業,它的關鍵詞又是什麼?
  • 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展望
    2018年醫藥市場供求特徵一、醫藥行業生產動能下降,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2018年以來,在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全面推進、化學藥品註冊新分類改革方案初步實施、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核查流程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醫藥企業研發成本加大,大部分企業受到了衝擊,生產動能有所下降。
  • 展望2020,中國醫藥行業的十大發展趨勢預測
    帶量採購擴圍、新版醫保目錄談判、醫保控費......在這些醫改政策影響下,2019年有一批藥企退出,行業格局發生大變革…如今已經進入2020年,政策改革邊際影響降低,醫藥行業新篇章有望開啟。醫藥市場的競爭是否會更加激烈?跨國藥企的發展勢頭如何?創新藥領域投融資情況是否良好?
  • 12月1日起,英國將正式實施新的學生籤證政策!
    據移民局官方介紹,此次修訂主要是精簡了文字,大多數政策在之前的修訂版本中已有提及,主要內容分為工作籤證和學生籤證兩大板塊。新的學生籤證從10月5日就已經開始實施了(重磅!英國學生籤證大改革,10月5日起生效),但12月1日開始的正式政策對之前很多含糊不清的條例解釋得更為具體。
  •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2.從3個維度:全球醫藥行業的創新驅動、資本市場的助力作用(尤其在創新藥企的初始階段)、以及近5年全球Top100重磅藥變遷,分析了科創板推出將對中國醫藥創新成果更快速兌現以及行業競爭格局影響。3.繼2018年港交所納入未盈生物科技企業上市融資以來,A股科創板推出在即;這不但會對科技創新公司(尤其國際領先科技而尚未盈利類企業),還會對相關的A股、港股已上市公司產生影響;預計這將掀開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創新生產力的全新時代,醫藥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將發生重大改變。估值體系:從可比市場來看,創新將產生重磅產品,也將顛覆傳統估值體系。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長期的力量,醫藥正青春
    從市場表現來看,截至 2020 年 12 月 21 日收盤,醫藥生物行業指數年漲幅為 50.89%,在申萬 28 個一級行業中排名第四,28 個一級行業中年 漲幅超過 40%的分別有:食品飲料+75.91%、休閒服務+74.49%、醫藥生物 +50.89%、汽車+48.05%、國防軍工+43.14%。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
    預計2020年,醫藥行業政策將持續在「去產能」和「調結構」兩方面發力,隨著一致性評價進程的深入、由國家醫保局主導的帶量採購在全國推行、基藥目錄和醫保目錄完成新一輪調整以及重點監控目錄的發布,醫藥製造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長仍將面臨一定壓力,並進一步帶來企業競爭力的分化,研發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品種儲備、資金實力將對企業信用水平產生重要影響,行業集中度也有望得以提升。
  • 速看,12月開始實施的外貿新規和政策一覽!
    決議自2020年12月1日起生效實施。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
  • 影響買房 杭州將實施新版積分落戶政策
    斥資2.6億11、古蕩站附近新建一座浙江電影科技城12、杭州將實施新版積分落戶政策13、亞運村各項目工程結頂14、長三角數字科創園明年6月完工15、藍領公寓3.0版本正式對外出租規劃◎三江匯規劃公示+管委會成立三江匯「未來城市」實踐區第一份控制性規劃公開落地
  • 下一站,醫藥行業的紅利在哪裡
    國務院、衛健委、發改委等部門多項文件也明確鼓勵採購國產設備採購,進口替代將加速推進。目前我國三級醫院年診療人次佔比在20%以上且仍在不斷增加,而數量僅佔全部醫院的7.66%,佔全部醫療機構0.25%(2018年9月數據),分級診療仍然是未來醫改的重點方向。
  • 年終盤點 | 2020年水處理行業重磅政策TOP10
    年終盤點 | 2020年水處理行業重磅政策TOP10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受中國政府對環境保護及汙水處理行業的持續政策支持及持續投資所推動,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獲得穩健增長。02 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 水處理通用工序出臺時間:2020年3月13日出臺部門:生態環境部實施時間:發布之日起實施主要內容: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
  • 港媒述評:中國最全面禁塑政策影響深遠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港媒稱,全球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國中國準備開啟一個五年計劃,以減少和取代塑料製品,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將對中國的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將會產生大量的商機。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2日報導,到今年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塑料吸管和塑料棉籤的規定將開始生效。不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袋將從今年開始逐步禁用,到2025年在全國範圍內禁用。酒店必須停止提供免費的一次性塑料製品,與此同時,到2025年,快遞公司將按要求停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包裝。
  • 2021年中國醫藥行業的3大趨勢預測
    【製藥網 市場分析】2021新的一年已經開啟,這一年裡,中國醫藥行業將會呈現出哪些發展趨勢呢?結合醫藥政策和醫藥行業環境來看,在集採、醫保談判、一致性評價等政策影響下,新特藥產業或進一步發展;備受關注的PD-1適應症之爭會變得激烈;更多生物醫藥類公司或湧向科創板……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股票頻道-和訊網
    預計2020年,醫藥行業政策將持續在「去產能」和「調結構」兩方面發力,隨著一致性評價進程的深入、由國家醫保局主導的帶量採購在全國推行、基藥目錄和醫保目錄完成新一輪調整以及重點監控目錄的發布,醫藥製造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長仍將面臨一定壓力,並進一步帶來企業競爭力的分化,研發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品種儲備、資金實力將對企業信用水平產生重要影響,行業集中度也有望得以提升。
  • 醫藥生物行業下半年投資策略:投資主線,長受益+快復甦
    重大疫情之於社會、產業的衝擊影響是短期的,然而其帶來的產業變革重塑卻是深遠的,醫藥產業更是如此。2、新冠疫情有望開啟新一輪醫藥產業變革歷史重大疫情對醫藥產業長期影響的詳細總結,請參考我們於 2020 年 3 月6 日外發的行業深度報告《疫情之下,醫療衛生體系及產業變革路徑》。
  • 外資流入對中國醫藥股的影響_新財富網
    陸股通數據顯示,醫藥股一直處於超配狀態,而在2019年11月MSCI納入成分的擴充中,醫藥板塊在納入中盤股中位居各行業第一位,將更充分地享受到外資流入帶來的制度紅利。那麼在我國金融市場漸進開放的大背景下,外資的持續流入將給整個醫藥板塊帶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