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發布《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報告》 明年醫藥製造業固定...

2020-12-04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韓靜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發布《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報告——展望篇:嚴控費、降藥價,創新藥、優質仿製藥將脫穎而出》(下稱《報告》),《報告》展望,2019年醫藥行業投資增速將繼續上升。初步估計,2019年醫藥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將達到678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10%。

《報告》預計,2019年受醫藥行業改革政策驅動,醫藥併購活動將繼續保持活躍,二是上市藥企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求搶佔更大市場份額金額;三是我國將加快對醫療領域的開放,外資投資信心增強。因此,醫藥行業投資增速將延續上升走勢。

2018年以來,受控費/控藥佔比、創新藥研發投入加大、部分增值稅增加等影響影響,醫藥行業利潤增速呈下降走勢,且低於主營業務收入增速。1~9月,醫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2305.9億元,同比增長11.5%,較上年同期下降6.9個百分點。展望2019年,在醫保控費、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等政策影響下降,藥品價格降價壓力較大,且新藥研發投入較大導致企業生產成本提高,醫藥行業利潤增速或將繼續下行。初步估計,2019年醫藥行業利潤總額將達到233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6%。

《報告》分析稱,國內創新藥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迎來初步收穫期。中國創新藥起步較晚,2011年,貝達藥業的埃克替尼獲批,是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創新藥。截至2017年底,國內獲批的具有創新性的 1 類新藥不足10個,銷售額最大的為阿帕替尼(恆瑞醫藥),2017 年銷售額約15億元。2016年2月,CFDA執行優先審評政策出臺,推動創新藥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截至2018年10月,共計34批次710個申請納入優先審評,至2018年10月有80個品種(按照通用名,約200件註冊申請)已獲得生產批准。

若以優先審評公示日期計算,公示日期至獲批歷時平均用時8.8月,大幅短於17個月,充分體現出優先審評政策在藥品審評審批過程中的高效性。可以看出,經過初期積累,國內藥企已進入初步的收穫期,2018年有多個創新產品獲批。2018年,國內多家藥企提交申報創新藥上市申請,2019年國內創新藥將有集中收穫。因此,《報告》建議投資者大力支持創新藥研發,可重點關注恆瑞醫藥等上市龍頭企業。

此外,《報告》認為,仿製藥將加快替代原研藥,優質仿製藥企將受益。

一方面實現仿製藥替代原研藥是中國醫藥產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報告》分析稱,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加重以及民眾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使得我國醫藥行業保持高速增長。與此同時,醫保壓力過大,政府倡導進一步醫保控費,對提高仿製藥使用比例來控制醫保費用支出的依賴持續增強,這都為中國仿製藥行業的長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機會。

另一方面,實現仿製藥替代原研藥更是中國醫藥產業發展的主觀要求。2010 年以來,全世界範圍 內創新藥物研發總體成功率逐步下降,創新藥研發難度的加大,越發凸顯了發展仿製藥的重要性。隨著近年越來越多的藥品面臨專利失效,更多品種的仿製藥將會投放至全球及中國藥品市場。

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測算,我國專利過期原研藥市場規模達到1419億元,約佔化學藥和生物藥整體規模的14.23%,到2025年我國還將有48個進口化學藥物品種核心專利到期。專利藥品到期將為我國仿製藥市場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4116億元。因此,《報告》建議投資者關注優質仿製藥企業,如科倫藥業、中國生物製藥等。

《報告》還提到,消費型重磅疫苗品種市場前景廣闊。

據了解,目前國內傳統二類苗市場規模前三分別為狂犬、水痘和流感,最大的狂犬即使用年批籤發量測算也只有30億左右的規模。對於HPV和PCV-13等重磅疫苗,增量市場只有10%的滲透率的情況下工業端市場規模也分別有20億和50億以上的市場規模。對於Hib-X的 多聯苗,由於能夠減少接種次數,在Hib疫苗的替代方面也有很強的勢頭,對於Hib-AC結 合和 Hib-DaTP四連苗來說,僅30%的 Hib 替代率,就能分別產生12億和16.5億的工業端市場。消費型重磅疫苗品種市場非常廣闊,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智飛生物、康泰生物等擁有重磅疫苗品種的上市企業。

而《報告》同樣提醒投資者,警惕政策不確定性、創新藥獲批進度低於預期等風險。一是醫藥行業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如果未來政策公布進度、內容不合預期,可能對醫藥行業有較大影響。例如帶量採購,如果只是停留在11市的話,對於進口替代的推動將低於預期。二是創新藥獲批進度低於預期的風險。研發具有不確定性,特別是對於臨床試驗和註冊審評審批來講,意外的因素(例如未考慮到的臨床副作用、藥監部分人事變動等)將會對創新藥的獲批有實質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2020-2026年中國醫藥製造業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醫藥製造業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在大量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醫藥製造業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醫藥製造業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醫藥製造業行業研究單位提供的詳實資料,結合深入的市場調研資料,立足於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主要行業對醫藥製造業行業的影響,重點探討了醫藥製造業行業整體及醫藥製造業相關子行業的運行情況
  • 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展望
    2019年醫藥行業政策趨勢預測一、支持醫藥行業發展創新,為新藥研發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滿足廣大群眾迫切用藥需求,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和加速國內外抗癌 藥、創新藥上市。
  • 醫藥製造行業發展迅速,藥機企業商機來了!_醫藥製造業,藥機企業...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劇、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政府持續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國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醫藥科技領域的創新與發展,醫藥行業市場需求開始持續增長。業內認為,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未來我國醫藥市場規模將以14%-17%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行業規模將超過5.3萬億元。
  • 中國醫藥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國家加大醫療保障和醫藥創新投入,醫藥工業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規模效益快速增長。隨著「十三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相關工作提上日程,將調低醫藥工業增速目標。  市場容量  **年1-**月中國醫藥製造業增速繼續放緩,但利潤增速環比有所改善。
  • 中國醫藥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但醫藥本身已經進入細分領域時代,醫藥製造業整體數據的重要性在大幅下降。**年Q1醫藥製造業收入增速為-8.90%,利潤總額增速為-15.70%,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  從剔除不可比樣本的數據埠來看,**年醫藥上市公司整體的收入增速為15.09%、淨利潤增速13.15%、扣非淨利潤增速11.12%,**年全年收入端和扣非後的淨利潤端整體承壓。
  • 2021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醫藥行業對於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為計劃生育、救災防疫、軍需戰備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醫藥行業產業鏈 醫藥生產的上遊行業主要是藥用化學原料和中藥材種植加工行業,醫藥生產的下遊行業為醫藥銷售行業,包括醫院和藥店,醫藥銷售的下遊行業為醫療衛生行業。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
    摘要  醫藥製造行業屬於弱周期行業,在監管、環保、資金和技術層面均有一定進入壁壘,下遊需求的穩定為醫藥製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目前醫藥製造行業仍然存在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2018年以來,受醫改政策持續推進的影響,行業整體收入和利潤增速承壓。
  • 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國家加大醫療保障和醫藥創新投入,醫藥工業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規模效益快速增長。隨著「十三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相關工作提上日程,將調低醫藥工業增速目標。  市場容量  **年1-**月中國醫藥製造業增速繼續放緩,但利潤增速環比有所改善。
  • 北京醫藥產業發展迅猛 增速領跑各行業
    畫出優化營商環境「施工圖」  2018年10月31日,世界銀行公布的2019年全球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中,中國排名大幅提升,從78位提高到46位,北京作為兩個樣本城市之一,作出了首都應有的貢獻;同時,在國家發改委對國內22個主要城市開展的營商環境試評價中,北京綜合排名第一。
  • 2019年醫藥行業十大熱點話題
    作者:三耳2019年,對於中國醫藥行業企業、從業者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4+7、醫保控費、稅務核查、執業藥師掛證整治、DRGs付費等政策的多重影響下,醫藥行業高毛利在流失,洗牌在加劇,一批企業註銷、裁員、停產,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如何去定義2019年的醫藥行業,它的關鍵詞又是什麼?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股票頻道-和訊網
    摘要  醫藥製造行業屬於弱周期行業,在監管、環保、資金和技術層面均有一定進入壁壘,下遊需求的穩定為醫藥製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目前醫藥製造行業仍然存在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2018年以來,受醫改政策持續推進的影響,行業整體收入和利潤增速承壓。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長期的力量,醫藥正青春
    在醫藥服務方面,《意見》提出:進一步深化和推進藥品、醫用耗材 集中帶量採購制度改革。推進構建區域性、全國性聯盟採購機制。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3 月 2 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 聯合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 出要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鼓勵定 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面」購藥服務等要求。
  • 我國醫藥外包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醫藥外包行業發展歷程我國外包服務行業與全球有著相似的發展軌跡,受政策環境與行業環境發展影響,也經歷了萌芽、發展、成熟、整合等階段。表1 我國CRO行業發展歷程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國內醫藥外包行業發展現狀國內CMO主要受國際業務帶動,隨MAH實施、小型創新企業發展及生物藥興起,國內企業外包生產服務規模不斷擴大。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對藥品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吸引了輝瑞、賽諾菲、禮來等一批國際製劑企業的進駐。
  • 我國醫藥製造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業內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醫藥製造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986.30億元,同比增長12.60%,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增速較上年同期增加了0.1%;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094.20億元,同比增長9.50%,累計利潤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8.3%。總的來看,我國醫藥製造業發展向好,那麼具體現狀如何,未來方向又該怎麼走呢?
  • 2019年醫藥行業專題報告
    同時,從藥明巨諾、復星凱特引進國外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體系後到本次正式報產,我國監管機構對整個生產過程以及無菌性保證有了更充分的認識,近期發布的《GMP 附錄細胞治療產品》、《人用基因治療製品總論-中國藥典 2020》直接提高了 ATMP 行業門檻,行業將逐步淘汰不達標企業,行業龍頭將開始確立。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疫情推動行業提升...
    目前基因工程藥物是生物醫藥主體,新型疫苗、基因重組單抗及重組蛋白也是值得關注產品。一、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300億元根據工業和信息部消費品司發布的《2012-2018年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11.7億元,同比下降26.2%。
  • 2020-2026年中國海洋生物醫藥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海洋生物醫藥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認為,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中國海洋生物醫藥取得了長足發展,行業增加值由**年17億元增長至**年的302億元,增長了十幾倍,**-**年間行業複合增速接近30%,而整個海洋產業產值複合增速不足13%,海洋生物醫藥儼然已成海洋經濟最亮眼的發展領域。
  • 2020年版中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藥品流通品牌迅速崛起,他們逐漸成為藥品流通行業中的翹楚,引領者醫藥流通市場的走向!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年藥品流通市場需求活躍,行業購銷穩步增長。
  • 領跑39個行業,北京醫藥製造業8個月利潤136億
    如今的北京,已成為一方醫藥研發的熱土。北京市藥監局10月11日披露,今年1至8月,全市醫藥製造業增長6.6%,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期下降14.4%的情況下,醫藥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5億元,同比增長6.1%,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處於領先位置。
  • 2019-2025年中國藥店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19-2025年中國藥店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對藥店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