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39個行業,北京醫藥製造業8個月利潤136億

2020-12-04 北京日報客戶端

如今的北京,已成為一方醫藥研發的熱土。北京市藥監局10月11日披露,今年1至8月,全市醫藥製造業增長6.6%,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期下降14.4%的情況下,醫藥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5億元,同比增長6.1%,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處於領先位置。

北京市藥監局方面介紹,目前醫藥產業已經成為北京市重要的「高精尖」支柱產業之一,蓬勃發展,高水平創新層出不窮,在全球範圍內北京正由追趕、跟跑,逐步發展為全球同步創新、局部領跑。

大力發展符合「高精尖」經濟結構的醫藥產業,已經是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市藥監局持續優化精簡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流程,全面壓縮審評審批、質量核查、產品檢驗和許可發證時限,為創新藥品、醫療器械註冊開闢綠色通道,集中專業技術力量為企業提供優質諮詢服務。

市藥監局根據產品註冊和上市的特點,落實「服務包」制度,服務於北京市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更多引領技術前沿的藥品、創新醫療器械惠及民生。

目前,全市已有224個藥品規格啟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20個藥品規格獲得參比製劑資格,15個藥品規格已通過一致性評價。

北京市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說:「北京市發揮科技和智力資源優勢,持續優化醫藥產業營商環境,產、學、研、管相結合,醫藥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終於結出碩果。」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圖片來源:新華社

作者:趙鵬

監製:塗露芳

編輯: 趙鵬

流程編輯 王夢瑩

相關焦點

  • 北京醫藥產業發展迅猛 增速領跑各行業
    近日,北京市醫藥產業好消息不斷——羅沙司他膠囊在北京上市,這是我國領先全球,第一個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准、用於治療腎性貧血的創新藥;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生物可吸收冠狀動脈雷帕黴素洗脫支架系統,也是領先全球,成為第一個獲批上市的可吸收醫療器械。  諸多創新產品的上市,助推醫藥產業在北京市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處於領先位置。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
    截至2018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00.4萬個,其中:醫院3.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0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9萬個。全年總診療人次84.2億人次,出院人數2.6億人。  從行業收入和利潤情況來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醫藥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986.3億元,同比增長 12.6%,增速較上年提高 0.1個百分點,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期整體水平4.1 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3094.2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8.3個百分點,低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期整體水平 0.8個百分點。
  •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報告》 明年醫藥製造業固定...
    初步估計,2019年醫藥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將達到678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10%。《報告》預計,2019年受醫藥行業改革政策驅動,醫藥併購活動將繼續保持活躍,二是上市藥企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求搶佔更大市場份額金額;三是我國將加快對醫療領域的開放,外資投資信心增強。因此,醫藥行業投資增速將延續上升走勢。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股票頻道-和訊網
    截至2018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00.4萬個,其中:醫院3.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0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9萬個。全年總診療人次84.2億人次,出院人數2.6億人。  從行業收入和利潤情況來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醫藥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986.3億元,同比增長 12.6%,增速較上年提高 0.1個百分點,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期整體水平4.1 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3094.2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8.3個百分點,低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期整體水平 0.8個百分點。
  • 中國醫藥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各子行業中,化學原料藥盈利下滑,化學製劑增速放緩,中成藥和生物製品表現較好。**年1-**月醫藥製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1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50%。      (二)製劑出口尚未成規模        2014年,我西藥製劑出口29.38億美元,同比增長8.37%。較原料藥的258.57億美元出口額而言,我西藥製劑上規模出口要走的路還很長。      (三)植物提取物領跑中藥出口,中成藥國際化進程愈加困難        植物提取物的出口繼續領跑中藥類產品出口。
  • 醫藥製造行業發展迅速,藥機企業商機來了!_醫藥製造業,藥機企業...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劇、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政府持續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國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醫藥科技領域的創新與發展,醫藥行業市場需求開始持續增長。業內認為,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未來我國醫藥市場規模將以14%-17%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行業規模將超過5.3萬億元。
  • 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展望
    1~9月,醫藥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0.3%,比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1~10月,醫藥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為9.9%,比上年同期下降2.1個百分點,比1~9月下降0.4個百分點。預計4季度,醫藥行業生產動能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預計2018年全年,醫藥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約9.5%。
  • 從統計數據看武漢製造業產業結構變化,這六個行業成長最快!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力水平的直接體現,避免經濟脫實向虛,「實」便是指的製造業。當前除北京、深圳外,各大城市尤其是新一線城市都將高端製造業的發展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來抓。今天我們從統計數據的角度,來直觀了解一下武漢市製造業結構變化情況,看一下哪些產業發展最強勁。
  • 製造業
    【3單位和17人獲紡織工業國家級榮譽】 1月8日,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子行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57.89億元、利潤2.88億元;食品製造業產值15.87億元、利潤0.99億元;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產值77.87億元、利潤9.31億元,其中黃酒製造業完成產值33.89億元,實現利潤4.60億元。
  • 新聞分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釋放...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新聞分析:PMI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釋放什麼信號?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30日發布數據,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50%的臨界點以上。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PMI位於擴張區間的行業增加至19個,製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
  • 紹興市人民政府 製造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440.9億元,完成總產值9267.1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9.2%和8.2%,增幅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7個和1.0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29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
  • 機械行業專題報告:從底層邏輯把握製造業投資機會
    10月製造業PMI指數51.4,製造業仍然處於高景氣區間,工業企業利潤處於高景氣去見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38.5%,金屬切削工具機產量同比增長29%,增速繼續向上。製造業1-9月累計同比增長-2.8%,而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長同期達到3.1% 。3、海外疫情催生製造業回流,3C+新能源+機器人是今年工業自動化主要驅動力。
  • 2015-2020年中國醫藥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十三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相關工作提上日程,將調低醫藥工業增速目標。  市場容量  **年1-**月中國醫藥製造業增速繼續放緩,但利潤增速環比有所改善。各子行業中,化學原料藥盈利下滑,化學製劑增速放緩,中成藥和生物製品表現較好。**年1-**月醫藥製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1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50%。
  • 2020-2026年中國醫藥製造業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醫藥製造業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在大量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醫藥製造業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醫藥製造業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醫藥製造業行業研究單位提供的詳實資料,結合深入的市場調研資料,立足於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主要行業對醫藥製造業行業的影響,重點探討了醫藥製造業行業整體及醫藥製造業相關子行業的運行情況
  • 中信證券諸建芳:從景氣上行到利潤改善——製造業大類行業觀察
    2020年下半年以來,我國製造業景氣持續攀升,製造業生產已成為拉動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的主要動力,隨著市場經營活動正常化,製造業盈利水平快速修復,至11月份製造業累計利潤同比增長6.1%,已經明顯好於去年同期水平。積極地生產動能疊加較好的盈利狀況,帶動近期製造業投資快速上行,據估算11月單月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約為12.5%,明顯加快且顯著超出市場預期。
  • 中國11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2.1 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
    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於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一、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明顯上升11月份,製造業PMI為52.1%,且各項分類指數普遍改善,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
  • 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行業與區域分布
    其次為船舶製造行業,共4家企業,參與了1974項標準制定,其中國內標準為1956項,分別佔製造業500強標準制定總數、國內標準制定數的8.54%和8.82%。2017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的39個行業中,除工具機製造行業整體虧損外,其他38個行業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正利潤。其中酒類等24個行業營收利潤率高於製造業500強總體平均營收利潤率3.44%,酒類、飲料、醫療設備製造、家用電器製造、其他建材製造位居行業營收利潤率前五。
  • 我國製造業PMI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1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10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
  • 我國醫藥製造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醫藥製造是指原料經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後成為新的醫藥類產品的過程,包含通常所說的中西藥製造、獸用藥品、醫藥原藥及衛生材料。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長期的力量,醫藥正青春
    一方面說明我們在醫藥領域仍然有眾多可能性,另一方面從市值 來看我們的頭部企業與美國的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我國醫藥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增速回升。1-10 月份醫藥製造 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19555.9 億元,同比+2.5%;實現利 潤總額為 2779.1 億元,同比增長 8.7%(1-9 月份為+8.2%)。醫藥制 造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