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述評:中國最全面禁塑政策影響深遠

2020-12-0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港媒稱,全球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國中國準備開啟一個五年計劃,以減少和取代塑料製品,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將對中國的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將會產生大量的商機。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2日報導,到今年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塑料吸管和塑料棉籤的規定將開始生效。不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袋將從今年開始逐步禁用,到2025年在全國範圍內禁用。酒店必須停止提供免費的一次性塑料製品,與此同時,到2025年,快遞公司將按要求停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包裝。

報導稱,牛津大學援引科學研究數據稱,到2025年,中國的塑料垃圾將佔全球總量的26%。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稱,在中國去年製造的6300萬噸塑料垃圾中,30%被回收利用,32%被填埋,31%被焚燒,還有7%被丟棄。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趙凱說:「相比歐洲及許多其他國家的做法,這一新政策框架是全球最全面的,將為其他國家提供很好的參考價值。」這一國家支持的機構負責協助政府的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政策的出臺和落實。

報導稱,中國減少塑料垃圾的行動實際上是從2018年開始的,當時,全球可回收廢棄塑料的一半都進口到中國。2018年,中國開始禁止進口這類垃圾,迫使日本和美國等廢品出口國尋找新的辦法來處理它們的垃圾。廢品回收支撐了中國加工行業的半壁江山,包括玖龍紙業和廣東省的電子垃圾回收站都是這一行業中的生力軍,但是這一行業也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據牛津大學援引的推測顯示,放任不管的話,到2025年,中國將有多達1780萬噸塑料垃圾要處理。

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後,材料的緩慢分解會釋放出有毒物質。塑料碎片最終會被海鳥、海龜和魚類吞食,同時,塑料紐扣還經常使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窒息。

世界經濟論壇表示,全球大部分使用過的塑料包裝材料的潛在回收價值都被浪費了,約合每年800億至1200億美元,只有14%使用過的塑料包裝被回收再利用。

終結塑料垃圾聯盟總裁兼執行長雅各布·杜爾表示:「我們希望確保在塑料進入自然環境之前收集它,同樣重要的是,塑料的價值被循環經濟利用。」

趙凱表示,市場力量會決定什麼產品以及哪家公司將成為贏家。

「許多替代產品,比如基於生物質的產品正在研發當中,」趙凱說,「一些企業已達到特定的生產規模,還有一些企業仍處於試驗階段。」

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9%,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的銷售額增長了12.5%。

報導稱,這家位於廣州的公司還打造了一條年產3萬噸的聚乳酸生產線,這種塑料材料在溫度超過55攝氏度時可被生物降解。

該公司正在與可口可樂、歐萊雅和聯合利華合作,在個人護理產品和食品包裝材料中使用從回收的化石燃料中提取的塑料製品。

報導稱,外國企業也在盡其所能。在北京1月份出臺新版「限塑令」的前幾天,德國化工企業科思創公司與農夫山泉和回收企業奧塞爾籤署聚碳酸酯水桶回收合作協議,將每年回收和再利用100萬隻總計1000噸的聚碳酸酯水桶。

相關焦點

  • ...環保專題宣講會 邀請專家解讀禁塑政策並推廣應用全生物降解塑料
    中科院理化所高級工程師盧波受邀現場作了以《海南省禁塑政策解讀及全生物降解塑料概述》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11月4日,澄邁縣舉行生態環保宣講會,邀請專家解讀禁塑政策。  盧波分別從政策出臺的背景、海南禁塑政策體系介紹、國家禁塑政策、常見問題解答、全生物降解塑料概述等方面系統講授了海南省禁塑工作,對加強土壤環境汙染防治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
  • 港媒:中國遠洋海運承諾全面禁運魚翅獲贊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港媒稱,隨著中國最大的航運和物流公司承諾全面禁止魚翅運輸,國際魚翅貿易遭受重創。據香港《南華早報》獲得的一封寫給美國野生救援協會香港分會的信件,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承諾實行禁止魚翅運輸政策。
  • 海南省於12月1日起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這是我國第一部針對「禁塑」的專項省級地方法規,我們要為海南省政府這次在全國率先為「禁塑」事業做出表率的行為點讚。中國綠髮會「減塑撿塑」工作組長期以來關注塑料問題,曾在去年10月向海南《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提出應清晰界定適燒塑料製品的種類,明確禁止垃圾焚燒發電廠對外接收、焚燒處理含氯塑料製品等建議,並在今年1月就海南省《全生物降解塑料及其製品通用技術要求》提出了八點建議。
  • 「禁塑」離不開全民參予
    (4月10日中國新聞網)舉一縣之力,以一縣之地「禁塑」,南樂此舉集義舉、善舉、壯舉於一身。塑膠袋是「人類最糟糕的發明」,它在給人類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埋下了環境汙染的禍根。從上世紀80年代廣東商家向顧客附贈塑料購物袋後,此後迅速普及到全國。當年的媒體曾熱情謳歌這一「便民舉措」,稱其為消費史上的新篇章。現在回頭檢視,令人百感交集——史無前例的方便,史無前例地顛覆了民眾的傳統習慣。
  • 文昌市98家「禁塑」試點單位已全面落實「禁塑令」
    從12月1日起,《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文昌市從嚴處要求,從實處發力,明確「禁塑」工作目標,多種舉措促進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等綠色產品流通供給,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在文昌市某超市內,消費者絡繹不絕,可降解塑膠袋已「上線」使用。
  • 全面「禁塑」首日,三亞多家商超上架多種環保替代品
    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開始實施,這意味著我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製品。即日起,全省各機關單位、學校、醫院、大型商超、國企、旅遊景區等場所全面開展「禁塑」工作,為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保持一流生態環境質量而不懈努力。
  • 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1月16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
  • 東方:拒絕白色汙染 「禁塑」宣傳不停歇
    「禁塑令」正式生效之前,東方各職能部門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推動「禁塑」工作見成效,各機關單位、學校、醫院、大型商超等也積極行動,堅持使用可降解環保袋替代普通的塑膠袋,以實際行動助力環保。 9月份,東方市舉行禁塑工作培訓動員會,旨在宣傳相關政策法規,推動在全市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為鞏固和改善海南自貿港一流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保障。
  • 臨高出臺「全面禁塑」方案 今年年底前實現全面「禁塑」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2日消息(記者 梁振文)近日,臨高縣出臺「全面禁塑」實施方案,要求2020年底前,全縣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2025年底前,全縣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列入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試行)的塑料製品。
  • 海航全面啟動海南出港國內航班禁塑
    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近日,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聯合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在海口美蘭機場開展「禁塑啟航」空地主題活動,宣布海南航空已於9月29日起率先在海南出港的國內航班上全面替換禁塑名錄範圍內的產品,預計將每年投入逾400萬元,每年減塑約156噸,提前于禁塑法規要求63
  • 中國科技熱點述評:回應公眾關心的五個轉基因問題
    中國科技熱點述評2019院士群體是我國科技工作者中的優秀代表,是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重要發現者、生產者和創建者。為回應公眾對於科技熱點的認知需求,發揮高層次科學家對於科技熱點的解讀作用,進一步提升公眾科學素養,搭建科學家與公眾之間的對話平臺,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擬定期出版「中國科技熱點述評」系列圖書,定位於概述科技熱點、院士專家述評、回應公眾疑點、弘揚科學精神、提出政策建議。
  • 「禁塑」來了!海口42家大型商超已更換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
    「阿姨,12月1日起,海南省全面『禁塑』了,請使用可降解的餐盒和包裝袋,或購物自備環保袋」「老闆,12月1日起賣菜不要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一大早,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就深入到超市、農貿市場等人流密集的場所,挨家挨戶、耐心地向群眾宣傳我省的「禁塑」政策,倡導大家拒絕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和餐具
  • 12月1日起全面禁塑
    為迎接12月1日全面禁塑工作,三亞市日前舉辦海南禁塑論壇暨供需對接專題活動三亞分論壇,並舉行禁塑倒計時啟動儀式。  該論壇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指導,三亞市生態環境局主辦,聚焦塑料汙染治理的可持續解決方案,集中解讀相關政策法規,探討解決禁塑難點疑點問題;與此同時,深入研討禁塑產業鏈中的研發、生產、交易、使用、分類和長期評價的各個環節,及由此延伸的對原料、設備、輔料等的剛性需求,為參會企業、機構、使用單位提供充分的合作空間與潛力,把禁塑(替代品)產業作為生態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化工行業:禁塑政策加碼 可降解塑料迎500億元市場空間
    PLA和PBAT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可降解塑料根據來源主要分為生物基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的聚乳酸(PLA)和石油基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衝、拉伸和彈性性能幾乎沒有短板,並且國內技術成熟度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  限塑政策逐步加碼,高成本仍是瓶頸:全球限塑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
  • 12月醫藥大事件之政策篇:重磅文件實施,對整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製藥網 政策法規】回顧2020年12月份,許多重磅的政策在這個月內發布或實施,其中包括業內備受關注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此外還涉及醫藥價格、藥店開辦的間距限制、冠脈支架集採配套措施等,這些重要文件將對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話語權實現路徑研究述評
    已有學者對中國話語和中國話語權的研究成果進行了述評,如楊昕的《當代中國意識形態話語權研究述評》,錢容德的《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研究綜述》,陳明琨、徐豔玲的《近年來「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研究述評》,張傳泉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意識形態話語權研究述評》,劉春霞的《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研究述評》,劉希巖、謝玉環的《國內學界關於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研究述評》,趙長峰、呂軍的《近年來國內學界關於中國國際話語權研究述評
  • 海南航空海南出港禁塑航班全面啟航
    海南航空「獻禮國慶 禁塑啟航」空地主題活動海口發布會現場(劉洋/攝)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熊煒 報導:9月29日,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南航空」)聯合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攜手開展
  • 海南年內正式開始「禁塑」
    中新社海口2月10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0日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經濟特區內正式開始「禁塑」——禁止生產、運輸、銷售、儲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等塑料製品。
  • 海南全面「禁塑」第1天!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大增,當地企業產能如何...
    點擊播放 GIF 0.0M今天(12月1日)是海南正式全面「禁塑」的第一天橡橡給大家整理了禁塑「黑名單」海南全面「禁塑」後全生物降解塑料將成主要代替品這時候有朋友擔心到市面上用的是否真的是可降解環保材料?
  • 港媒:中國目光投向北極航線 「冰上絲路」正成形
    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導港媒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經5年,人們對北極地區以前難以進入的部分的探索了解並不多。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對北極的探索和開發的確取得了一些進展,實際上還使一些海上航線變得可操作,這可能是取得進展的又一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