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禁塑政策加碼 可降解塑料迎500億元市場空間

2020-12-05 中投顧問

   投資要點

  白色汙染嚴峻,可降解塑料是破局關鍵:隨著塑料的大規模使用和不規範的塑料回收體系,白色汙染成為全球公認的環境問題。可降解塑料通過光、生物等途徑轉化為CO2和水完成碳循環,是解決白色汙染的理想替代品。

  PLA和PBAT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可降解塑料根據來源主要分為生物基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的聚乳酸(PLA)和石油基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衝、拉伸和彈性性能幾乎沒有短板,並且國內技術成熟度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

  限塑政策逐步加碼,高成本仍是瓶頸:全球限塑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我國於2008年開始實施首個限塑令,但效果不甚顯著。自2017年我國開始禁止進口「洋垃圾」開始,限塑力度顯著加大,2020年1月發改委聯合生態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重點針對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四個領域提出禁止、限制使用的要求和時間推進節點。限、禁塑政策的推動是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的動力和契機,但與此同時,由於可降解塑料較高的生產成本,我國可降解塑料仍處於行業導入期。

  可降解塑料有望迎來500億左右的市場規模:根據年初發改委的《意見》及農業部對農膜的管理規定,我們梳理了有望率先發展可降解塑料的領域為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2025年上述四個領域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達到100萬噸、70萬噸、50萬噸和30萬噸,合計形成約250萬噸的市場空間,5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投資建議:受益於行業東風,具備可降解塑料先發優勢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其中金丹科技依靠乳酸產業優勢,積極布局PLA業務,金髮科技現有PBAT產能規模居前,此外瑞豐高材和彤程新材均有在建PBAT項目。

相關焦點

  • 禁塑政策加碼,可降解塑料迎 500 億元市場空間
    限、禁塑政策的推動是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的動力和契機,但與此同時,由於可降解塑料較高的生產成本,我國可降解塑料仍處於行業導入期。可降解塑料有望迎來 500 億左右的市場規模:根據年初發改委的《意見》及農業部對農膜的管理規定,我們梳理了有望率先發展可降解塑料的領域為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 2025 年上述四個領域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達到 100 萬噸、70 萬噸、50 萬噸和 30 萬噸,合計形成約 250 萬噸的市場空間
  • 碳中和:政策強制執行,可降解塑料行業成黃金賽道?
    ,許多朋友對化工產業鏈情況似乎比較陌生,其實可降解塑料板塊在政策預期下從去年底就開始炒作,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可降解塑料行業的政策、市場空間以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基本情況,挖掘下是否還有投資價值的機會?政策:禁塑令全面鋪開,行業迎來黃金髮展期
  • 可降解塑料行業迎風口!丹化科技實現四連板
    最嚴禁塑令來了,可降解塑料行業或迎風口。受消息面影響,多家A股上市公司連日大漲,其中丹化科技實現四連板。截至發稿,丹化科技報4.24元,最新總市值為37.4億元。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禁塑令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截至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攪拌棒;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本市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新版限塑令三步走,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最嚴「禁塑令」發布後,省級政策出臺相關政策明顯加快。  市場預計禁塑令下的替代材料市場有望進一步放大。
  • 可降解塑料行業深度報告:千億市場,群雄逐鹿
    2 、禁塑令給可降解塑料帶來巨大投資機會在歐美國家,可降解塑料已快速發展 18 年,而其市場依舊靠政策驅動,每一 次禁塑令的推出都會帶來對可降解塑料需求的快速增加。我們認為與限塑令不同, 禁塑令對於可降解塑料的市場增量貢獻更大,有利於可降解塑料替代率快速上升。 2020 年 1 月,我國第一次頒布「禁塑令」,隨後各省市相繼制定禁塑政策。
  • 再迎政策利好,可降解塑料概念持續走強,關注龍頭企業
    來源:一財網可降解塑料概念再迎利好消息。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盤面上,10月起,可降解塑料概念持續走強,板塊累計漲超12%。
  • 可降解塑料市場研究:原材料價格大漲 千億市場規模可期
    如果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從而導致農作物減產;塑料中的增塑劑和添加劑還會造成地下水汙染;焚燒之後還會產生有害氣體,汙染空氣,影響人體健康。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國家,必須要重視「白色汙染」的問題。禁塑令下,可降解塑料行業有望快速放量。 01、什麼是可降解塑料?
  • 華安證券:未來10年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有望近千億!
    可降解塑料發展依賴政策驅動,「禁塑令」帶來良機  在歐美國家,可降解塑料已快速發展了18年,其市場依舊靠政策驅動,每一次禁塑令的推出都會帶來對可降解塑料需求的快速增加。我們認為與限塑令不同,禁塑令對於可降解塑料的市場增量貢獻更大,有利於可降解塑料替代率快速上升。2020年1月,我國第一次頒布「禁塑令」,隨後各省市相繼制定禁塑政策,有望拉動可降解塑料需求快速增長。
  •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公司的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項目目前仍處於中試階段,尚未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要求,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市場環境或行業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調整,生產成本和銷售等情況沒有出現大幅波動,內部生產經營秩序正常,近期未籤訂或磋商重大合同,未投資新的項目。同時,公司目前不存在影響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異常波動的重大事宜。
  • 「禁塑」進行時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市場需求發展迅猛
    根據杭州市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市區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縣城以上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近日來,記者注意到塑膠袋、塑料吸管……日常生活裡跟「塑料」有關的這些,在杭州有了不小的變化。
  • 政策落地,可降解塑料成效仍值得期待
    2020年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可降解生產企業繼續呈現高增長態勢,目前中國可降解塑料佔全球產能的25%,整體產能比較大。02到2025年降解塑料有望替代300萬噸用量行業專家表示,當前可降解塑料全產業鏈仍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主要集中於前端單體到合成樹脂,原料合成環節為日本所壟斷,中國90%需要依靠進口,而後端塑料改性、造粒等已經相當成熟。
  • 史上最嚴「禁塑令」拍馬趕到 可降解塑料千億藍海市場即將啟航
    僅就中國市場而言,可降解塑料就是一個百億級別的風口,並有千億級的潛在空間,這個巨大的市場即將爆發,大小玩家已準備起跑。可降解塑料成為行業新寵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主要集中於包裝領域,軟包裝和硬包裝佔比合計達到53%。
  • ...環保專題宣講會 邀請專家解讀禁塑政策並推廣應用全生物降解塑料
    中科院理化所高級工程師盧波受邀現場作了以《海南省禁塑政策解讀及全生物降解塑料概述》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盧波分別從政策出臺的背景、海南禁塑政策體系介紹、國家禁塑政策、常見問題解答、全生物降解塑料概述等方面系統講授了海南省禁塑工作,對加強土壤環境汙染防治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
  • 2020中國塑料製品行業發展現狀多地出臺「限塑令」可降解塑料成新寵
    塑膠袋QS認證企業僅有500多家,目前我國塑膠袋生產區域:廣東佛山、東莞、深圳,河北雄縣、遼寧營口、浙江溫州。其中浙江省塑膠袋生產企業最多,相關企業達3896家。2018年塑膠袋業淨利率為11.93%,行業市場銷售收入為177.92億元。相對來說塑膠袋盈利能力一般。
  • 可降解塑料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全景圖及投資機會深度剖析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性能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中央連續兩次出臺限塑禁塑相關政策,24個省份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可降解塑料的風口再起。
  • 2020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與投融資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社產業金融智庫...
    但生物基材料尤其是生物可降解材料不會完全取代現有的合成材料。  當前,可降解材料的產業化進程迅速升溫,希望各界對禁塑或限塑有一個準確的理解,並在應對禁塑和限塑的過程中,共同採取行動和措施管控、終止及消除塑料汙染,也希望可降解材料這個日益被關注和重視的新領域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
  • 瑞豐高材擬投建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 培育新增長點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王僖3月16日晚間,瑞豐高材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布局前景廣闊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據悉,該項目的建設周期為15個月,預計2021年6月底前竣工投產。
  • 恆力石化子公司自主研發的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項目一次性開車成功
    有分析指出,隨著全面禁塑臨近,該項目投產後,產能躍居國內前三,將大幅緩解國內PBS類生物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預計增加年收入6-7億元。「限塑令」再升級 恆力石化提前布局彰顯恆力速度據悉,根據7月份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1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禁塑令」。
  • 最嚴「限塑令」落地 可降解塑料發展未來可期
    該文件規定,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上海2022年全面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埋 可降解塑料需求或提升(股)
    銀河策略會 | 消費PK科技:大國品牌PK科技崛起原標題:上海到2022年全面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埋 可降解塑料需求或提升(附股) 上海發改委等10部門日前印發《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