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白色汙染嚴峻,可降解塑料是破局關鍵:隨著塑料的大規模使用和不規範的塑料回收體系,白色汙染成為全球公認的環境問題。可降解塑料通過光、生物等途徑轉化為CO2和水完成碳循環,是解決白色汙染的理想替代品。
PLA和PBAT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可降解塑料根據來源主要分為生物基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的聚乳酸(PLA)和石油基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衝、拉伸和彈性性能幾乎沒有短板,並且國內技術成熟度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
限塑政策逐步加碼,高成本仍是瓶頸:全球限塑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我國於2008年開始實施首個限塑令,但效果不甚顯著。自2017年我國開始禁止進口「洋垃圾」開始,限塑力度顯著加大,2020年1月發改委聯合生態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重點針對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四個領域提出禁止、限制使用的要求和時間推進節點。限、禁塑政策的推動是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的動力和契機,但與此同時,由於可降解塑料較高的生產成本,我國可降解塑料仍處於行業導入期。
可降解塑料有望迎來500億左右的市場規模:根據年初發改委的《意見》及農業部對農膜的管理規定,我們梳理了有望率先發展可降解塑料的領域為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2025年上述四個領域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達到100萬噸、70萬噸、50萬噸和30萬噸,合計形成約250萬噸的市場空間,5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投資建議:受益於行業東風,具備可降解塑料先發優勢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其中金丹科技依靠乳酸產業優勢,積極布局PLA業務,金髮科技現有PBAT產能規模居前,此外瑞豐高材和彤程新材均有在建PBAT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