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見習記者 王僖
3月16日晚間,瑞豐高材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布局前景廣闊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
據悉,該項目的建設周期為15個月,預計2021年6月底前竣工投產。公司方面表示,項目投產後能擴大公司生產規模,有利於優化公司的產品結構,培育新的增長點,提高公司的綜合實力。
由於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大量使用,「白色汙染」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世界多國和地區也在根據自身情況,不斷完善「限塑」「禁塑」法律法規。我國於2007年就出臺了限塑措施,於2015年在吉林等省市禁塑試點,於2018年出臺可降解農膜國家標準。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了「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這些政策的出臺,使得可降解塑料的發展迎來歷史機遇。
對於此次擬投建的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公司方面介紹,PBAT屬於熱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躍和市場應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公司下屬研究中心通過自主研發及技術合作,不僅掌握了相關技術,且目前已經順利通過中試,生產的PBAT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性能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公司一直深耕PVC抗衝加工改性劑領域,為這一領域的國家單項冠軍示範企業,本項目產品與公司原主營業務產品同屬精細化工新材料項目,在生產、技術、市場等方面有較強的聯繫、相通之處,項目實施也會有較好的管理基礎。」公司方面表示。
東北證券分析師表示,全球「禁塑令」推廣已成燎原之勢,中國「禁塑」越來越近,從「限塑」到「禁塑」,可降解塑料迎黃金髮展期。
據資料統計,2018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約39.7億美元,至2024年有望達到103億美元,年均增速17%。而我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與消費國,特別在應用最廣的塑膠袋和地膜領域。據統計,我國每年塑膠袋消耗量在70-80萬噸,農用地膜消耗量120萬噸以上,因此,一旦實現大規模替代將為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良好的市場空間。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