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調研|金髮科技6萬噸PBAT 產線擬明年上半年投產 可降解...

2021-01-09 財聯社

財聯社(廣州,記者 徐學成 關婉怡)訊,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塑令」逐步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場關注度不斷升溫。財聯社記者近日在金髮科技(600143.SH)調研了解到,公司目前擁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能6萬噸,當前正處於滿產狀態,公司在建的6萬噸PBAT 產線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投產。但公司對「限塑令」帶來的市場空間則持相對謹慎態度,並表示會根據市場需求,適時作出調整。

產線的擴充將大幅提升,將為金髮科技參與分享「限塑令」帶來的紅利奠定基礎。據相關機構統計,至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50億元,多家上市公司已經「入局」。但行業主流觀點亦指出,塑料汙染治理並非一蹴而就,可降解塑料替代將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金髮科技:冷靜看待市場變化

今年上半年,金髮科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品實現銷量3.14萬噸,同比增長49.28%。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國內頒布了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政策,使降解塑料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加,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銷量。

金髮科技目前擁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能6萬噸。公司投資者關係總監聶凱告訴記者,上半年產線基本上是滿產狀態,目前也正處於滿負荷生產。不過,聶凱也表示,目前公司可降解塑料大多銷往海外市場,國內市場佔比比較低,可能就在20%-30%左右。

「限塑令」將加速可降解塑料產品的替代,目前市場上最受關注的替代產品主要是PLA和PBAT,其市場需求亦將因「限塑令」的逐步落地而不斷釋放。

除已投產的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線外,金髮科技在建的還有一條年產6萬噸的PBAT產線。此外,據公司此前公開透露,金髮科技3萬噸/年PLA產能預計於2021年第四季度投產。

「目前進展順利,預計新建產能將於 2021 年一二季度可投產。明年6萬噸投產後,相信大部分也是出口國外。最近國內政策、市場上各方面也在提這一塊,相關政策落地後相關需求也會提高。隨著國內需求的提高,公司方面也會適時作出相應的調整。」聶凱談到公司目前在建6萬噸PBAT 產線時表示。

總體來看,面對可降解塑料市場熱度的不斷升溫,金髮科技方面則顯得較為「冷靜」。

「目前國內政策也積極推進塑料汙染相關治理工作,這個東西是循序漸進的,有一個過程。一段時間後,市場上可能會有變化,公司方面目前還是比較冷靜的看待市場變化。而國內市場一旦起來了,對於公司而言,就是產能的問題。公司會綜合各種因素,擇時地作出相應的調整,滿足市場的需求。」聶凱表示。

金髮科技的主營業務為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輕烴及氫能源、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和醫療健康產品等七大類。作為改性塑料和完全可降解塑料領域的頭部公司,金髮科技今年以來的區間漲幅超過127%。

市場需求料緩慢釋放

繼今年1月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意見》(下稱治理意見)下發後,7月10日,國家發改委聯合相關部門再次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於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截止8月21日,已有多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

可降解塑料多個概念股亦在近期收穫強勢行情。進入8月份以來,莫高股份(600543.SH)在15個交易日中收穫8個漲停,其中包括連續4個一字板。金丹科技(300829.SZ)自4月份上市以來漲幅已超過2倍。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公開表示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領域有新的計劃。王子新材(002735.SZ)已設立三級子公司開拓可降解環保製品的業務。瑞豐高材(300243.SZ)公告擬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彤程新材(603650.SH)通過引進巴斯夫授權的PBAT聚合技術,在上海化工園區落地PBAT生產建設項目,一期6萬噸。金丹科技(300829.SZ)目前在建1萬噸/年PLA產能也預計於2021-2022年投產。

華西證券研報認為,生物降解塑料由於其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環保性,預計將成為首選替代材料。忽略其餘領域可降解塑料消費需求,僅考慮快遞、外賣等4大領域143萬噸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噸平均售價2.5萬元計算,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58億元。

但市場熱度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可降解塑料產品的替代進程卻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

相關分析認為,完全從市場出發,商家用可降解塑料產品替代的主動性並不充分,這也折射出政策引導將在推進可降解塑料替代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就目前來看,地方細則落地的步調並不統一。

根據治理意見中「三步走」的基本策略,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底將是可降解塑料替代的3個關鍵時點。但截至目前,已經明確「時間表」的省份仍是少數。如江蘇8月20日出臺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到今年年底之前,將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而廣東8月21日出臺的方案則明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市、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這意味著,可降解塑料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大的市場空間,其需求釋放亦將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

信達證券研報亦指出,未來兩年,將迎來我國可降解塑料產能投放的高峰期,但由於可降解塑料生產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目前整個行業開工率較低。因此,只有能夠率先投產並實現穩定生產的企業能夠享受政策趨嚴的紅利。

相關焦點

  • 金髮科技6萬噸PBAT項目明年投產 可降解塑料預計超70%銷往國外
    更為關鍵的是,6萬噸完全生物降解聚酯合成項目正處於滿產狀態,而在建的6萬噸PBAT 產線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投產。不過,金髮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金髮科技可降解塑料大多銷往海外市場,國內市場佔比較低,可能在20%至30%。
  • 金髮科技6萬噸PBAT項目明年投產可降解塑料銷往國外
    近日,金髮科技(600143)公告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口罩類產品共銷售3.92億隻。金髮科技(600143)是國內老牌改性塑料龍頭,主要產品包括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輕烴及氫能源、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和醫療健康產品等七大類,廣泛應用於汽車、家用電器、航空航天、新能源、通訊等行業,產能規模和技術實力均屬全球翹楚。
  • 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公司瞅準機會擴產
    來源:e公司原標題:最嚴限塑令來襲 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上市公司瞅準機會忙擴產時隔十二年,限塑令捲土重來。相比上一輪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限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
  • 限塑令引發可降解塑料原料價格大漲
    8月26日,金髮科技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針對風口上的市場,目前已有相關產線的擴產計劃。除金髮科技外,金丹科技(300829.SZ)、瑞豐高材(300243.SZ)、彤程新材(603650.SH)、道恩股份(002838.SZ)等具有資本力量的公司也都在布局相關產能。
  • 「限塑令」+「新能源汽車」逐步落地 金髮科技向上空間已打開
    市場人士表示,「限制甚至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已經是一個趨勢,這對於那些主營業務中以生產可降解塑料為主的公司是個政策利好,而且這個利好將隨著政策的時間表逐步釋放。」  據天風證券(601162)數據,目前,可降解塑料在我國的市場需求為4.2萬噸。
  • 限塑令升級了!環保降解材料誰家強
    就《徵求意見稿》提到的具體類別,西南證券表示,塑料包裝及一次性餐具市場體量巨大,未來有望逐步被環保降解材料替代。  金髮科技: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  多家研報指出,有「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 「亞太最大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之稱的金髮科技(600143)有望受益。
  • 禁塑政策加碼,可降解塑料迎 500 億元市場空間
    限塑政策逐步加碼,高成本仍是瓶頸:全球限塑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我國於 2008 年開始實施首個限塑令,但效果不甚顯著。可降解塑料有望迎來 500 億左右的市場規模:根據年初發改委的《意見》及農業部對農膜的管理規定,我們梳理了有望率先發展可降解塑料的領域為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 2025 年上述四個領域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達到 100 萬噸、70 萬噸、50 萬噸和 30 萬噸,合計形成約 250 萬噸的市場空間
  • 升級版限塑令催生可降解需求 長鴻高科60萬噸PBAT產能項目已動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升級版」限塑令催生可降解需求,長鴻高科60萬噸PBAT產能項目已動工 塑料吸管全國禁令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升級版」限塑令的推行,催生了可降解材料的市場需求,不少公司的產能布局也明顯提速。
  • 最嚴「限塑令」來襲,利好這8隻概念股,金髮科技一年上漲2倍多
    「限塑令」進一步升級。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自明年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同時,全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 最嚴「限塑令」實施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限塑令」落地,替代品火了。河北一家塑料企業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可降解塑料原材料比較緊張,不好進貨,短短幾天每噸價格就從2.4萬元左右漲至2.6萬元左右。新疆望京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巖也向記者表示,2020年12月初,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的價格是2.3萬元/噸,1月初已經漲至2.6萬元/噸,短短一個月漲幅達13%。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 多隻概念股漲停
    來源:數據寶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漲停(附股)原創 郭潔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據悉,北京某連鎖超市的普通塑膠袋已全部替換成可降解塑膠袋,價格由0.4元/個漲至1.2元/個。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
    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
  • 瑞豐高材擬投建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 培育新增長點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王僖3月16日晚間,瑞豐高材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布局前景廣闊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據悉,該項目的建設周期為15個月,預計2021年6月底前竣工投產。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 上遊正...
    原標題: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上遊正瘋狂擴產…… 摘要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上遊正...
    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3月~8月,可降解塑料龍頭企業金髮科技股價漲幅超過150%,2021年開年以來漲幅已超10%;國內乳酸巨頭金丹科技(300829,SZ)2020年4月到9月股價漲幅達337%,2021年開盤首日股價漲幅超7%;中糧科技2020年2月~8月股價翻了近1倍;彤程新材(603650,SH)更是在短短兩個月內股價漲了2倍……最嚴「限塑令」毫無懸念地帶火了PLA
  • 可降解塑料成行業「新寵」
    金髮科技、金丹科技、億帆醫藥三隻股票年前至今股價漲幅在100%以上,另有揚農化工、海正藥業、彤程新材三隻股票漲幅在50%以上,只有齊翔騰達和*ST兆新兩隻個股股價較一年前有不同程度下跌。據悉,PBAT的龍頭企業主要有金髮科技等,可降解塑料已經實現3萬噸的量產。2019年以來,金髮科技生物降解塑料業務板塊季度銷量連續增長,全年銷售量達到4.75萬噸,同比增84%。
  • 全面「限塑令」進入倒計時!這個板塊今日大漲
    華西證券(002926)研報預測,在政策利好和技術進步背景下,由於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環保性,生物降解塑料預計將成為首選替代材料,預計到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358億元。  全面「限塑令」進入倒計時  12月,全面「限塑令」正式進入倒計時!
  • 北京「限塑10條」也來了,可降解塑料風口吹遍全國,僅有2家公司產能...
    財聯社11月11日訊,被稱為「限塑10條」的《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底,北京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今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相關政策,對傳統不可降解塑料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進行限制。
  • 限塑令倒計時 概念股來了
    限塑令倒計時,概念股來了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業內人士透露,相比去年,預計到今年年底可降解塑料市場增長空間達4倍以上。早盤,可降解塑料概念大幅異動,美聯新材一度衝擊20%的漲停,丹化科技封死漲停,美瑞新材、聯創股份大漲超7%。
  • 「限塑令」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緊俏,生產機器也供不應求
    本月16日,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限塑令」進入倒計時,市場上,商家正採取替換措施。傳導到生產端,「限塑令」也給產業鏈帶來影響。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發現,市場上,不僅可降解塑膠袋供不應求,生產可降解塑膠袋的機器也已經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