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汙染嚴峻,可降解塑料是破局關鍵:隨著塑料的大規模使用和不規範的塑料回收體系,白色汙染成為全球公認的環境問題。可降解塑料通過光、生物等途徑轉化為 CO2 和水完成碳循環,是解決白色汙染的理想替代品。
PLA 和 PBAT 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可降解塑料根據來源主要分為生物基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的聚乳酸(PLA)和石油基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衝、拉伸和彈性性能幾乎沒有短板,並且國內技術成熟度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
限塑政策逐步加碼,高成本仍是瓶頸:全球限塑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我國於 2008 年開始實施首個限塑令,但效果不甚顯著。自 2017 年我國開始禁止進口「洋垃圾」開始,限塑力度顯著加大,2020 年 1 月發改委聯合生態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重點針對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四個領域提出禁止、限制使用的要求和時間推進節點。限、禁塑政策的推動是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的動力和契機,但與此同時,由於可降解塑料較高的生產成本,我國可降解塑料仍處於行業導入期。
可降解塑料有望迎來 500 億左右的市場規模:根據年初發改委的《意見》及農業部對農膜的管理規定,我們梳理了有望率先發展可降解塑料的領域為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 2025 年上述四個領域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達到 100 萬噸、70 萬噸、50 萬噸和 30 萬噸,合計形成約 250 萬噸的市場空間,500 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受益於行業東風,具備可降解塑料先發優勢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其中金丹科技依靠乳酸產業優勢,積極布局 PLA 業務,金髮科技現有 PBAT 產能規模居前,此外瑞豐高材和彤程新材均有在建 PBAT項目。
近年來,已有十餘家國內企業宣布進軍或擴大可降解塑料產能和布局,其中上市公司包括金髮科技、金丹科技、瑞豐高材、彤程新材、中糧科技、萬華化學等,非上市公司包括藍晶科技、海正生物等。未來的可降解塑料產能將會對現有需求形成完全覆蓋。考慮到國內市場需求釋放緩慢,目前的市場需求主要依靠政策刺激,因此,早日完成產業布局和產能擴大的公司或將抓住可降解塑料供不應求的市場機會。
金髮科技:改性塑料行業龍頭,加速布局可降解塑料領域
金髮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輕烴及氫能源、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和醫療健康產品等七大類,是改性塑料和完全可降解塑料領域的頭部公司。
公司現有年產 7.1 萬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生產線,並正在建設兩條新的生產線。其中,年產 6 萬噸的 PBAT 生產線預計在 2021 年上半年完工,而年產 3 萬噸 PLA 產線預計在 2021 年 Q4 完工。2020 年上半年,金髮科技可降解塑料產品實現銷量 3.14 萬噸,同比增長 49.28%,其中國內市場佔比約為 20%。隨著公司在建生物降解塑料工程項目的逐漸完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續提升。
由於防疫相關物料的全球需求在上半年集中釋放,公司半年度業績歷史新高,上半年實現銷售 16.30 億元,其中個人防護類和醫用類口罩的銷售共銷售 3.92 億隻。
金丹科技:依靠乳酸產業優勢,積極布局 PLA 產業
金丹科技主要從事乳酸及乳酸鹽類的生產與銷售。其主要產品包括 L-乳酸、乳酸鈣、乳酸鈉等多個產品,產能約為 12.8 萬噸/年,是國內最大,也是全球主要的生產企業,2018 年市場佔有率達 18.34%。
在加強乳酸及乳酸鹽等主營業務的基礎之上,公司還積極布局 PLA 可降解塑料領域。2016 年 7 月 9 日河南金丹科技與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舉行籤約儀式,共同籤署了《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新戰略合作聯盟協議書》,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公司。公司開始建設 1 萬噸丙交酯生產線,同時規劃了 5萬噸高光純乳酸及 1 萬噸聚乳酸產能。未來,公司將繼續以丙交酯、聚乳酸為原料推進生產可降解塑料、纖維、醫用新型材料、乳化劑等。
2019 年公司整體營業收入 8.78 億元,同比增加 9.5%,歸母淨利潤 1.15 億元,同比增加 38.0%,毛利率 34.2%。2019 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 1.56 億元,比 2018年有所提升。
瑞豐高材:主營 PVC 助劑業務,可降解塑料打造發展新引擎
瑞豐高材是國內高分子助劑的領先企業,其中 PVC 加工助劑和抗衝改性劑位居國內頭部地位,ACR 產品在 PVC 地板行業的市場份額最高,且主要以出口歐美為主。2020 年 3 月,公司公告稱擬投資不超過 3.2 億元,在現有廠區內建設年產 6 萬噸PBAT 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待新增 6 萬噸/年 PBAT 產能達產,公司有望享受到可降解塑料行業早期紅利。
彤程新材:橡膠助劑頭部企業,擬與巴斯夫合作生產 PBAT 產品
擬與巴斯夫合作生產 PBAT,多維度新材料布局實現在即。公司主要業務是為下遊輪胎製造商提供配套橡膠助劑產品,同時多維度布局新材料業務。一方面,公司攜手巴斯夫,積極進行可降解聚酯材料(PBAT)的合成開發和加工應用,為未來的新項目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2020 年 5 月 28 日,公司獲得巴斯夫授權,可根據巴斯夫高質量標準生產和銷售經認證可堆肥脂肪-芳香族共聚酯(PBAT)。公司擬投資約 6.7 億建設 10萬噸/年可生物降解材料項目(一期),預計於 2022 年第二季度投產,可年產 6 萬噸/年PBAT;另一方面,公司與北京化工大學聯合開發的可降解胎面用橡膠,性能經過評價,已經能夠初步滿足輪胎對橡膠的性能要求,後續將進一步研究其耐磨、耐撕裂、界面粘合、自密封等性能。
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