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政策強制執行,可降解塑料行業成黃金賽道?

2021-01-13 乾坤般若財經
限塑令全面實施

在周末媒體的口誅筆伐下,今日機構抱團股多頭氣勢終於瓦解,白酒、新能源、光伏等熱門板塊龍頭股集體大跌,半導體、無人駕駛、可降解塑料等板塊崛起,行情似乎在轉換當中,對於半導體和無人駕駛板塊,大家都比較熟悉,但對於可降解塑料,許多朋友對化工產業鏈情況似乎比較陌生,其實可降解塑料板塊在政策預期下從去年底就開始炒作,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可降解塑料行業的政策、市場空間以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基本情況,挖掘下是否還有投資價值的機會?

政策:禁塑令全面鋪開,行業迎來黃金髮展期

可降解塑料

塑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化工用品, 如快遞包裝、外賣盒超市、購物袋瓶等,近年來隨著快遞和外賣等網際網路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 塑料用途越來越廣泛,但是由於塑料降解困難,以及塑料合成中使用了添加劑,這些毒性會危及土壤和海洋等,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很大危害。

隨著塑料的大規模使用和不規範的塑料回收體系,白色汙染成為全球公認環境問題,白色汙染嚴峻,可降解塑料是替代現有塑料的關鍵材料, 可降解塑料是通過光、生物等途徑轉化為 CO2 和水完成碳循環,是解決白色汙染理想替代品。

隨著國家在環保和碳中和政策力度的加大,從 2021 年 1月 1日起,全國重點城市限塑令開始全面落地,要求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料吸管超市、商場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進入政策執行落實階段,對可降解塑料行業利好將正式落地,相關上市公司有望進入實質的業績增長和兌現階段。

行業主要技術路線:聚乳酸(PLA)和石油基聚(PBAT)

可降解分類

從可降解材料的技術路徑上看,可分為部分降解和完全降解,其中PE/ 澱粉混合塑料等只能達到部分降解,而生物基聚乳酸(PLA)和石油基聚(PBAT)能夠實現完全降解。

PLA:具有良好透明度、光澤性、抗菌性、耐酸鹼性等特性,擁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材料性能優良,未來應用領域大,預計未來在日用品領域、紡織領域、醫療衛生等領域有大規模應用,替代市場空間廣闊。

由於我國丙交酯技術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壁壘,限制了我國PLA產業發展,目前PLA 在建及規劃產能200萬噸左右,但大部分產能由於丙交酯技術壁壘可能無法投產,未來供給有限,行業將維持較優的競爭格局。

PBAT:具有良好延展性、斷裂伸長率、耐熱性和衝擊性能,易於成膜,可用於生產一次性日用品、包裝材料、農用薄膜等領域,有良好生物降解性能,是未來主流可降解塑料產品。  

目前與傳統不可降解塑料PE等相比,PBAT單位成本高出20%左右,未來成本有望下降至PE成本基本持平,隨成本及價格下降,PBAT市場將大幅增長,目前國內PBAT在建及規劃產能超400萬噸,各家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都在加碼跑馬圈地和擴充產能。   

市場空間:250萬噸市場規模,500 億市場空間,增長45 倍

PLA和PBAT未來市場空間

去年初,發改委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重點針對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四個領域提出禁止、限制使用要求和時間推進節點,今年的1月1號是全面強制實施。

有相關研究機構估算,可降解塑料主要的四個下遊領域,如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 2025 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將達到 100 萬噸、70 萬噸、50 萬噸和 30 萬噸,合計形成約 250 萬噸市場空間,500 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增長空間達45倍。

與此同時,由於可降解塑料較高的生產成本,我國可降解塑料仍處於行業導入期, 但在政策強制執行下,可降解行業將迎來黃金賽道,行業龍頭有望抓住時機搶佔市場,讓後來者望洋興嘆。

黃金賽道:可降解市場面臨爆發,行業龍頭哪家強?

業績增長哪家強

金丹科技:乳酸行業龍頭,具有年產12萬噸乳酸生產能力,下遊PLA 市場打開後,公司主營業務和業績將得到強有力提升。

金髮科技:PBAT行業龍頭,公司在建年產 6萬噸PBAT合成線,預計 2021年第四季度建成。

瑞豐高材:從事改性劑研發生成,公司6萬噸的PBAT項目於2021年6月竣工,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工藝技術和設備。

彤程新材:公司與化工巨頭巴斯夫籤署協議被授權根據高質量標準生產和銷售經營許可。

備註:部分圖表來源於相關機構研究報告,來源已註明出處,如有疏忽,敬請諒解。

友情提示:此文為行業分析和學習交流用,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碳中和專題報告:生物基行業,潛力巨大的新藍海
    碳中和戰略下減排重要手段,政府力推產業升級各國力推生物基產業轉型升級並制定遠期碳中和戰略目標。碳交易機制和碳稅制度為主的碳定價政策是實現 GHG 排放控制目標的另一項重要經濟手段, 未來有望成為生物基產業成本優勢的基石。碳交易政策通過市場和法律法規強制提高石化燃料、產品的生產使用成本,從而形成生物基 產品的成本優勢,引導產業轉型。
  • 可降解塑料成行業「新寵」
    對於傳統塑膠生產企業來說,如何轉型升級,初步形成替代品生產能力,布局新的業務和研發新產品,成了最大的考驗。「隨著新版『限塑令』的出臺,傳統塑料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減小,競爭大,利潤也微乎其微。」從事塑料製品行業20多年的王詳表示,企業如果想繼續生存下去,轉型是必由之路,但是轉型之路必定是困難重重,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不僅面臨資金壓力,也面臨技術瓶頸。
  • 政策落地,可降解塑料成效仍值得期待
    2020年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可降解生產企業繼續呈現高增長態勢,目前中國可降解塑料佔全球產能的25%,整體產能比較大。02到2025年降解塑料有望替代300萬噸用量行業專家表示,當前可降解塑料全產業鏈仍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主要集中於前端單體到合成樹脂,原料合成環節為日本所壟斷,中國90%需要依靠進口,而後端塑料改性、造粒等已經相當成熟。
  • 可降解塑料行業深度報告:千億市場,群雄逐鹿
    PLA 還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和易加工性,廣泛用 於包裝、紡織行業、農用地膜和生物醫用高分子等行業。PLA 的缺點是降解條件 相對苛刻。但由於 PLA 在生物降解塑料中具有相對較低的成本,PLA 的消費量居 於前列。PBS:是由丁二酸和 1,4-丁二醇經縮合聚合而成,原料來源為石油或生物資源 發酵。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可降解塑料龍頭股有哪些?
    商務部近日制定並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引導企業、消費者減少和替代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辦法》中提到的環保替代產品,包括紙袋、可循環使用的布袋、提籃和可降解塑料製品等。
  • 可降解塑料行業迎風口!丹化科技實現四連板
    可降解塑料是個綜合性、高技術、高投入的行業,公司的PGA項目及下遊應用未來能否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最嚴」限塑令來了外賣、電商等行業實行限塑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2020中國塑料製品行業發展現狀多地出臺「限塑令」可降解塑料成新寵
    目前塑料製品多個行業需求消耗量驚人,以快遞行業為例,有數據顯示2018年,快遞業消耗快遞運單逾500億個,塑膠袋約245億個、編織袋約達53億條,封套57億個、膠帶約430億米,快遞業使用的包裝膠帶一年使用量可繞地球轉1077圈。據數據統計,華南和華東塑料製品生產量佔全國總量超70%,其中浙江和廣東兩個省份塑料製品產量佔比超全國總產量40%。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走強
    從2008年開始,我國一直在執行「限塑令」,12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共出臺了14項法案、規劃,加速推進限塑政策落地。今年以來,20多個省份又相繼密集發布了新的升級版「限塑令」,堪稱史上最嚴,「限塑令」的涉及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展。
  • 可降解塑料行業深度報告:三大催化因素,政府行動是重點
    而可降解塑料能夠在 1 年時間內自然降解為 CO2 和水,徹底解決殘膜問題並降低回收成本。特別是 PBAT 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 合適的降解時間,在農用地膜上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包裝用塑料薄膜:市場替代空間達 864 萬噸塑料薄膜是包裝行業使用的重要的材料,是可降解塑料推廣的重要行業。
  • 我國可降解塑料行業現狀 多家上市公司領跑新賽道
    生物塑料包括PLA、PHA、PBS、PSM和PE等材料,而可降解塑料指的是在塑料廢棄後能在生物作用、光作用下降解的塑料。按照原材料是否為生物材料,是否可降解兩個維度,塑料可分為四種類型。  按照塑料降解的方式,可將塑料分為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生物/光雙降解塑料,生物降解是目前最主要的塑料可降解方式。
  • 「笑臉」,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塑料行業進入洗牌快車道
    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在可降解塑料中,技術和工藝較為成熟的主要是全生物降解塑料,這類塑料在特定情景和自然環境中可以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禁限管理要求大部分從明年起開始執行,目前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量仍然有限,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成本相對較高。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實施,以後用的量開始大了,用的原料的規模也會放大,總的成本就會下來。
  • 化工行業:禁塑政策加碼 可降解塑料迎500億元市場空間
    投資要點  白色汙染嚴峻,可降解塑料是破局關鍵:隨著塑料的大規模使用和不規範的塑料回收體系,白色汙染成為全球公認的環境問題。可降解塑料通過光、生物等途徑轉化為CO2和水完成碳循環,是解決白色汙染的理想替代品。
  • 利用餐廚垃圾,可以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了
    來源:光明網圖集 記者在日前舉行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北京本農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機物降解與資源化生物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揭牌啟動儀式上獲悉,首個利用餐廚廢物等廢棄碳源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PHA)的中試項目已建成。
  • 北京治塑五年計劃發布:可降解塑料賽道前景愈發明朗 關注龍頭企業
    《意見》中指出,限塑政策將分三階段執行,要求到2020年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率先開展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同時推廣替代品;到2025年,我國塑料汙染將得到有效控制。此後各省市開始密集出臺《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
  • 利用餐廚垃圾 可以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了
    記者在日前舉行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北京本農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機物降解與資源化生物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揭牌啟動儀式上獲悉,首個利用餐廚廢物等廢棄碳源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PHA)的中試項目已建成。
  • 碳中和目標將帶來更經濟和更安全的能源結構 券商...
    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確立 全球碳中和大行動開啟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不僅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
  • 「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行業巨大紅利 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
    來源:第一財經「限塑令」催生行業巨大紅利,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限塑令」的接連升級,將改變一次性製品的消費業態,給市場帶來了一股生態綠流,可降解塑料行業更將風起雲湧。半年多的時間過去,近日,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又聯合印發了《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按照禁限管理細化標準把握2020年底階段性目標任務,明確禁限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政策邊界和執行要求。據了解,目前可降解塑料生產企業增速明顯。
  • 石油石化如何實現碳中和目標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中和目標,對能源系統是一個巨大的改變,甚至是一次徹底的革命。北方採暖在嘗試「以氣代煤」「以電代煤」,交通領域在探索「以電代油」「以氫代油」……一種能源被替代,可能不是資源的枯竭,而是新技術帶來的顛覆或替代。  碳中和不等同於碳的零排放而是排放多少碳就做多少抵銷措施。在這種背景下,發展可再生能源也成為石油公司的不二選擇。
  • 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塊拉升 「限塑」加速 行業滲透率有望提升
    格隆匯11月30日丨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塊拉升,美聯新材盤中觸及漲停,現漲近16%;金丹科技漲8%,瑞豐高材、長鴻高科等跟漲。按照要求,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等重點地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今年下半年以來,發改委聯合九部門加強對塑料汙染治理問題的推動,各省市也集中出臺強制落地政策,行業有望進入滲透率快速提升階段。
  • 禁塑政策加碼,可降解塑料迎 500 億元市場空間
    限、禁塑政策的推動是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的動力和契機,但與此同時,由於可降解塑料較高的生產成本,我國可降解塑料仍處於行業導入期。受益於行業東風,具備可降解塑料先發優勢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其中金丹科技依靠乳酸產業優勢,積極布局 PLA 業務,金髮科技現有 PBAT 產能規模居前,此外瑞豐高材和彤程新材均有在建 PBAT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