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全景圖及投資機會深度剖析

2020-12-06 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性能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中央連續兩次出臺限塑禁塑相關政策,24個省份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可降解塑料的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上遊原材料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羥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內酯)等。可降解塑料中遊產品主要包括餐具、薄膜、膜紙、快遞袋、服裝、塑料膠帶、3D列印材料等。可降解塑料下遊主要應用於包裝、農業、3D列印、現代醫藥、紡織業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遊

一、PLA(聚乳酸)

PLA:是最常見的可降解塑料之一,是以乳酸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PLA生產過程無汙染,而且產品可以生物降解,使用後的PLA可以通過堆肥,在溫度高於55°C或富氧和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實現在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PLA還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和易加工性,廣泛用於包裝、紡織行業、農用地膜和生物醫用高分子等行業。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為聚乳酸,由於企業看好禁塑令下的替代需求,近幾年,聚乳酸相關企業大增。據企查查數據顯示,過去十年聚乳酸相關企業年均新增55家。其中,2015年達到80家的高峰值,隨後幾年基本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19年新增40家,同比下降34.4%。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聚乳酸的生產在我國目前仍屬起步階段,已建並投產的生產線不多,且多數規模較小。其中,聚乳酸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為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擁有每年1.5萬噸的產能。

資料來源:CNK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

PBAT:屬於熱塑性可降解塑料,一般以脂肪族酸、丁二醇為原料,經石化途徑或生物發酵途徑生產,既有較好的延展性和斷裂伸長率,也有較好的耐熱性和衝擊性能。由於PBAT的成膜性能良好,易於吹膜,廣泛用於一次性包裝膜及農膜領域。PBAT因其石油基材料成本更低,技術工程更加成熟,投資強度更小。結合PBAT的性質、使用領域、生產成本,未來有望成為最大的可降解塑料品類。

2000年前海外已經開始PBAT工業化生產,而國內落後並不多,中科院理化技術所、中科院化學所、清華大學等等機構在2000年左右也都投入到PBAT工業化的研究之中。隨著中科院理化技術所率先突破,2010年左右國內自主技術的PBAT工業化裝置也開始湧現。隨著使用國內自主技術的裝置不斷增多,國內PBAT生產技術至少不會受制於人,甚至達到領先水平。截止目前,國內PBAT產能已達到23.5萬噸,超越了海外產能總和,而且在建和規劃中的項目也幾乎都在國內,產能上我國未來也將持續保持優勢地位。

三、PHA(聚羥基烷酸酯)

PHA:PHAs類可降解塑料有聚羥基脂肪酸酯(PHA)、聚3-羥基丁酸酯(PHB)、3-羥基丁酸酯和3-羥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以及3-羥基丁酸酯和3-羥基己酸酯的共聚物(PHBH)。PHAs類可降解塑料是細菌在生長條件不平衡時的產物。PHA可用於一次性用品、醫療器械手術服、包裝袋和堆肥袋、醫用縫線、修復裝置、繃帶、骨科針、防粘連膜及支架等領域。

中遊

一、可降解塑料價格高

可降解塑料的價格是傳統塑料的2-3倍,限制了其大量應用。三大因素將推動可降解塑料產品成本下行:①引導企業使用先進技術進行生產②推動擴大產業規模,規模效應實現成本分攤③推動擴大產業規模,拉升上遊原材料需求,促進原材料行業規模擴大從而使原材料價格下降。

資料來源:Chemicalbook、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PLA、PBAT、PHA是可降解材料主要發展方向

PLA、PBAT、PHA是可降解材料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在包裝、紡織和農膜領域中,PLA和PBS消費量最大;在一些高附加值領域中,PHA在醫用植入材料中使用廣泛。相比PLA和PBAT而言,PHA的降解條件是最溫和的。但由於PHA生產成本高昂,價格超過了其他大部分可降解塑料,故在可降解塑料市場中佔有率僅為2%,暫時主要用於醫療器械等高附加值領域。隨著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以及高附加值應用的開發,將成為一種成本可被市場接受的多應用領域生物材料。

三、政策支持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

成本低、使用方便、容易加工製造、質輕、物理化學性質穩定,塑料曾經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創造出的「最成功」的材料之一。因為這些「優勢」,又導致塑料在人類生活中的需求和產量都非常驚人,其中大多數還都是作為使用壽命極短的一次性用品。使用量巨大,而又隨意丟棄,塑料垃圾因此大量產生,以致如何治理,現在已是全球性難題。近幾年,國家出臺限塑禁塑政策,從生產源頭上入手強化監管,同時積極推廣可降解塑料。

1991年1月,國家經貿委發布《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批)》,為我國第一個限制塑料製品使用的政策。200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標誌著我國「限塑令」正式出臺。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在2025年,完善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對不可降解塑料逐漸禁止、限制使用。為保證限塑令中2020年目標如期完成,同年6月,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推進禁塑令的順利實施。

2020年1月,我國「禁塑令」出臺後,省級「禁塑」政策出臺明顯加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24個省份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各省的禁塑節奏類似,均為2020年在幾個主要城市試點,2022年推廣全省,2025年達成全省禁塑的目標。根據中央及地方政策內容,未來2-5年內,禁塑政策即將在全國大範圍鋪開,可降解塑料行業有望實現高速發展。

下遊應用

從下遊應用來看,可降解塑料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包括包裝、農業、紡織、現代醫藥、3D列印等。其中最重要的三大應用領域主要是包裝、農業和現代醫藥。

一、包裝

塑料包裝憑藉重量輕、耐用性好、可塑性強、價格較低等優勢已成為包裝產業中的生力軍。根據GrandViewResearch研究顯示,2017年全球塑料包裝市場規模為1979.8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2696.5億美元;2017年中國塑料包裝市場規模為496.4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逼近700億美元。

數據來源:Grand View Research、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國塑料包裝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行業內競爭激烈。塑料包裝行業大體可以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為龍頭型企業,主要有永新股份、安姆科、紫江企業等。第二梯隊為行業內主要競爭者,主要有通產麗星、王子新材、珠海中富等。第三梯隊為行業中堅力量,主要為南方包裝、普拉斯包裝、宏裕包材、海順新材等大中型企業,此梯隊企業數量最多,也更有可能出現新的龍頭企業。第四梯隊為廣大中小企業,產品偏向中低端,企業規模較小,競爭力較弱。

可降解塑料下遊主要應用於包裝行業,具體表現為外賣餐盒,快遞包裝袋。

(一)外賣包裝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滲透,餐飲服務領域傳統商家積極轉型,外賣品類不斷拓展、品質不斷提升,配送服務持續優化,消費者體驗越來越好,在線外賣市場發展迅速,成為餐飲業中越來越重要的新業態。

外賣行業蓬勃發展,外賣用戶規模持續增加。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3.98億,佔網民整體的44.0%;手機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3.97億,佔手機網民的44.2%。

數據來源:CNNI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CNNI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我國龐大網民基礎的上,外賣行業得到快速的發展,根據美團研究院和中國飯店協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外賣產業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外賣交易額4613億元,2019年外賣規模預計將達6035億元,增幅將高達30.8%。外賣訂單量達到109.6億單,同比增幅97%,對外賣餐盒的需求量也高速增長。

數據來源:美團研究院、中國飯店協會

外賣用戶規模擴大訂單大增,每天產生了大量廢棄餐具,給環境大量巨大壓力。《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2020年版)要求,包括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在內的多種不可降解塑膠袋,將從今年年底開始禁限。當前,國家限塑禁塑,可降解塑料餐具產品替代外賣一次性餐具市場空間大。

)快遞包裝

據國家郵政局,2015年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206.7億件,2019年我國快遞業務增長635.20件,紙質包裝快遞佔比約為58.6%,塑料包裝快遞佔比約為41.1%。其中塑料類包裝材料中,普通塑膠袋薄膜質量佔比達62.90%。2020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38.8億件,同比增長22.1%;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中國快遞業務增長量預計達到732.65件。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劃,到2025年底,全國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限塑令將刺激快遞領域可降解塑料包裝需求。

二、農膜

地膜在各個種植領域都有比較廣泛使用,應用於花卉的儲藏、蔬菜、園藝、水果、糧食作物等。中國的地膜使用主要是新疆、山東、河北、甘肅等大省,隨著地膜的推廣以及普及,近年來各地的地膜使用量都在不斷增加。2018年,我國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達到246.5萬噸,雖然同比下降2.5%,但是絕對使用量連續多年在240萬噸以上。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我國農業部發布《關於加快推進農用地膜汙染防治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建立工作機制,明確主體責任,回收體系基本建立,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全國地膜覆蓋面積基本實現零增長。到2025年,農膜基本實現全回收,全國地膜殘留量實現負增長,農田白色汙染得到有效防控。

傳統農用塑料地膜材料主要以聚乙烯(PE)薄膜為主,但PE膜在自然環境條件下難以降解,加之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廢舊地膜在農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汙染持續加劇。主要危害表現在殘膜阻礙土壤水分的滲透,降低土壤通透性;殘膜與根系直接接觸,阻礙根系伸展,影響作物生長,引起作物減產。可降解膜可從源頭上治理農膜汙染,是今後的主導發展方向,可降解塑料在地膜領域也有望迎來突破性的進展。

三、現代醫藥材料

可降解塑料可應用於現代醫藥材料,主要表現為一次性醫藥耗材和醫用人體修復材料。

醫用耗材,是指在臨床診斷和護理、科研檢測等過程中使用的醫用衛生材料,其品種型號繁多,應用廣泛,是醫院等終端醫療機構開展日常醫療、護理工作的重要物質基礎。

醫械匯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版)》顯示,高值醫用耗材市場將保持持續增長,但受集中採購、進口替代等因素影響,增速將逐年趨緩,2018年高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約為1046億元。相比高值醫用耗材,低值醫用耗材因應用廣泛,同時受益於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需求的增長,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8年低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為641億元,同比增長19.81%。

近幾年,國家醫療衛生的持續投入、居民支付能力提升以及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有力的推動了醫療耗材行業的發展。此外,隨著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工作的逐步推進,醫療保障體系的覆蓋範圍和保障水平將穩步提高,從而帶動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進一步釋放醫用耗材產品需求的增長潛力。預計2020年低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突破900億元。

數據來源:醫械匯、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醫用耗材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了充分競爭市場,隨著貿易全球化的深入,國外醫用耗材產品全面參與國內市場競爭,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競爭主體數量不斷增加。相比國際市場,國內企業數量眾多、單個企業規模偏小、技術水平偏弱、產品競爭趨同質化,市場集中度較低。但近年來隨著我國企業自主創新意識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以及政府對醫用耗材行業的政策扶持,國內醫用耗材市場逐步健康發展,湧現出一批技術領先的龍頭企業。

為了更好地了解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情況,中商產業研究院梳理了可降解塑料概念股,供讀者參考。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深度剖析|「可降解塑料」真的環保嗎?
    面對商超、快遞巨大的需求,「可降解」塑膠袋的機會要來了。可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成本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拋開成本談任何問題都沒什麼實際意義。目前的可降解塑料正是處於一個成本不佔優勢的尷尬境地。談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有必要解釋一下可降解塑料和傳統塑料之間的區別。
  • 全球禁塑,資本追逐:生物可降解塑料,是風口還是噱頭?
    農膜因用量大又集中,被業內認為是可降解塑料的「用武之地」。(新華社/圖) 生物可降解塑料「火」了。 2020年上半年,幾乎每周都有企業宣布投產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消息。 頂著易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綠色光環,生物可降解塑料減輕了傳統塑料製品的負擔。
  • 可降解塑料風口吹遍全國
    可降解塑料風口吹遍全國   111100:0004:26  早報導讀  1、LED巨頭項目明年三月投產見效打開
  •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方式對比分析:生物降解塑料為主流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可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方式分類,可降解材料一般可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等四大類。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可降解塑料上市公司名單
    被稱為「限塑10條」的《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底,北京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1萬噸可降解塑料製品
    一、項目名稱    1萬噸可降解塑料製品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背景:撫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為依託,以石油化工產品深加工和精細化工為主導產業。
  • 科普——可降解塑料
    塑料,難以降解,燃燒時易產生有害物質,是目前垃圾處置的難題。尤其是一次性塑料製品,難以回收,白色汙染嚴重。為解決這個問題,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既具備傳統塑料的性能,又可降解。吉林全省限塑,僅可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不過,關於「可降解塑料」,你需要了解更多。可降解塑料不只是生物基塑料可降解塑料可能使用的是生物基原料,但也可能含有增強生物降解的添加劑的石油化學原料(或兩者的混合物)。
  • 可降解塑料行業深度報告:千億市場,群雄逐鹿
    可降解塑料 是指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性能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 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可降解塑料可以通過降解方式或者原料的不同進行分類。按照降解方式分類, 可降解塑料可以分為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光和生物降解塑料、水降解塑 料四大類。
  • 「限塑令」密集出臺 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   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
  • 可降解塑料成行業「新寵」
    道恩股份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有慶在公司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公開表示,公司看好可降解塑料的發展前景,青島研發中心通過聚合物共混改性,已開發出PLA/PBAT合金性能可調生物可降解材料及澱粉填充完全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金聯創數據顯示,我國可降解塑料正在向大規模產業化邁進,PLA和PBAT作為目前產業化水平最高的兩種降解材料,已宣布在建及擬建的項目產能均已超200萬噸。
  • 可降解塑料是什麼,降解以後的產物主要是什麼?
    可降解塑料指在特定情景下或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為二氧化碳、甲烷、水、礦化無機鹽等環境無害物。作為一種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可降解塑料包括很多種類型,技術路線也在不斷發展中。從原料層面看,可降解塑料既可以來自於石化原料,也可以來自於生物質材料。
  • 「禁塑」新起點,可降解塑料的春天來了嗎?
    「可降解」原材料火了,但因產能有限價格飛漲。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振天9月2日,廣東「禁塑」新政實施第二天。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4個省份相繼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
  • 上海2022年全面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埋 可降解塑料需求或提升(股)
    華寶基金 王洋陽:領跌全球的港股,四季度還有機會嗎?易方達 範冰&納斯達克 葉致慧:深度解析納斯達克100指數淳石資本 楊如意:那些優秀的股票多頭匯添富 胡昕煒:堅信價值 布局長期 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混合運作回顧及投資展望華盛證券:第4季大宗商品投資策略與基本面分析
  • 全面限塑令倒計時,上市公司搶灘百億可降解塑料市場
    作為可降解塑料龍頭企業,今年前三季度,金髮科技以可降解塑料為主的新材料業務維持強勢,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保持較高銷量,三季度銷售1.37萬噸,同比增長12.1%。PBAT一直被業內認為是極具潛力的可降解塑料產品之一,未來增長空間大。瑞豐新材提早布局PBAT產業線,年產6萬噸的PBAT項目已完成環評手續,計劃於2021年6月30日前竣工。
  • 碳中和:政策強制執行,可降解塑料行業成黃金賽道?
    ,許多朋友對化工產業鏈情況似乎比較陌生,其實可降解塑料板塊在政策預期下從去年底就開始炒作,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可降解塑料行業的政策、市場空間以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基本情況,挖掘下是否還有投資價值的機會?隨著塑料的大規模使用和不規範的塑料回收體系,白色汙染成為全球公認環境問題,白色汙染嚴峻,可降解塑料是替代現有塑料的關鍵材料, 可降解塑料是通過光、生物等途徑轉化為 CO2 和水完成碳循環,是解決白色汙染理想替代品。
  • 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不同於其他垃圾,環境中的分解者微生物不能消化降解塑料中連接單體的化學鍵,因此無法將其重新分解為單體形式。換句話說,塑料一旦合成,就再無「回頭路」。應對「白色汙染」,除了要樹立環境意識,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另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針對這些問題,歐美和我國都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來制約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我們稱其為限塑令或禁塑令。進入今年,我國在禁塑方面的舉措明顯提速。首先是新修訂《固廢法》中要求:依法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 可降解塑料同再生塑料有什麼區別?(附對比圖)
    原標題:可降解塑料同再生塑料有什麼區別?(附對比圖)   可降解塑料在性能、實用性、降解性、安全性上都有其優勢。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可降解塑料龍頭股有哪些?
    商務部近日制定並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引導企業、消費者減少和替代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辦法》中提到的環保替代產品,包括紙袋、可循環使用的布袋、提籃和可降解塑料製品等。
  • 可降解塑料市場研究:原材料價格大漲 千億市場規模可期
    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 根據降解方式的不同,可降解塑料可以分為四大類: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