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迎政策利好,可降解塑料概念持續走強,關注龍頭企業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可降解塑料概念再迎利好消息。

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盤面上,10月起,可降解塑料概念持續走強,板塊累計漲超12%。截至今日收盤,板塊大面積飄紅,美聯新材大漲14%,丹化科技、莫高股份漲停,美瑞新材、聯創股份漲超7%,瑞豐高材、通產麗星等跟漲。

利好政策頻出,可降解塑料概念迎發展機遇

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將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

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北京市也於近日就「限塑十條」公開徵求意見。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預計《意見》推出後,商超、快遞、外賣場景的塑料消費量將分別減少約10萬噸、160萬噸和30萬噸,三大情景合計為可降解塑料提供將近200萬噸的可替代空間。2018年,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費僅4.2萬噸,增長空間廣闊。

萬聯證券研報認為,隨著「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需求和應用範圍將快速擴張,相關企業在政策加碼下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如今年底將至,《意見》執行第一階段臨近節點,可降解塑料概念持續走強,建議關注相關龍頭企業。

配置上,天風證券研報稱,隨技術發展,未來原材料利用水平提高,有望推動可降解塑料PBAT成本下降。建議關注技術基礎雄厚,未來有望通過技術迭代實現原材料利用水平和產業自動化水平提高的公司金髮科技、彤程新材;打通產業鏈上下遊,具備原材料價格優勢的恆力石化、華峰氨綸;下遊市場開拓水平高,未來產能利用率較高的公司金髮科技、彤程新材。

相關焦點

  • 再迎政策利好 可降解塑料概念持續走強 丹化科技漲停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可降解塑料概念走強,丹化科技漲停,瑞豐高材、金丹科技等多股跟漲。消息面上,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禁塑令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截至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攪拌棒;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本市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我國生物降解塑料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截至2018年產能約為45萬噸,產能利用率僅在30%左右,產品以出口歐洲為主,國內消費市場規模尚小。華西證券指出,在政策利好和技術進步背景下,不可降解塑料替代材料將迎發展機會。
  • 恆力石化子公司自主研發的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項目一次性開車成功
    有分析指出,隨著全面禁塑臨近,該項目投產後,產能躍居國內前三,將大幅緩解國內PBS類生物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預計增加年收入6-7億元。「限塑令」再升級 恆力石化提前布局彰顯恆力速度據悉,根據7月份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1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禁塑令」。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走強
    從2008年開始,我國一直在執行「限塑令」,12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共出臺了14項法案、規劃,加速推進限塑政策落地。今年以來,20多個省份又相繼密集發布了新的升級版「限塑令」,堪稱史上最嚴,「限塑令」的涉及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展。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可降解塑料龍頭股有哪些?
    商務部近日制定並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引導企業、消費者減少和替代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辦法》中提到的環保替代產品,包括紙袋、可循環使用的布袋、提籃和可降解塑料製品等。
  • 可降解塑料利好頻出 道恩股份迎發展新機遇
    、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將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  受此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影響,可降解塑料產業有望受益。
  • 「限塑令」密集出臺 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   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
  • 禁塑政策加碼,可降解塑料迎 500 億元市場空間
    限、禁塑政策的推動是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的動力和契機,但與此同時,由於可降解塑料較高的生產成本,我國可降解塑料仍處於行業導入期。近年來,已有十餘家國內企業宣布進軍或擴大可降解塑料產能和布局,其中上市公司包括金髮科技、金丹科技、瑞豐高材、彤程新材、中糧科技、萬華化學等,非上市公司包括藍晶科技、海正生物等。未來的可降解塑料產能將會對現有需求形成完全覆蓋。
  • 北京重磅政策來了!可降解塑料風口吹遍全國
    可降解塑料風口吹遍全國   111100:0004:26  早報導讀  1、LED巨頭項目明年三月投產見效打開
  • 可降解塑料行業迎風口!丹化科技實現四連板
    公司近幾年利用煤制乙二醇裝置在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即PGA)領域進行了一些研發工作,已建成年產3000噸聚乙醇酸中試裝置,該裝置已陸續進行了多次試運行,可以試產出PGA粒子。同時公司也積極進行其他一些可降解塑料的改性和試製工作。今年前11個月,公司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銷售額約600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很小。
  • 大東南(002263):可降解塑料包裝薄膜龍頭企業
    大東南(002263):可降解塑料包裝薄膜龍頭企業來源: 國元證券 發布時間:2008-07-29 09:57:43字體:大 中 小  看好理由一:家族控股民營企業  公司成立於2000年1月,實際控制人黃氏家族通過"浙江大東南集團公司"持有71.47%股權。"
  •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公司近幾年利用煤制乙二醇裝置在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即PGA)領域進行了一些研發工作,已建成年產3000噸聚乙醇酸中試裝置,該裝置已陸續進行了多次試運行,可以試產出PGA粒子。同時公司也積極進行其他一些可降解塑料的改性和試製工作。今年前11個月,公司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銷售額約600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很小。
  • 碳中和:政策強制執行,可降解塑料行業成黃金賽道?
    限塑令全面實施在周末媒體的口誅筆伐下,今日機構抱團股多頭氣勢終於瓦解,白酒、新能源、光伏等熱門板塊龍頭股集體大跌,半導體、無人駕駛、可降解塑料等板塊崛起,行情似乎在轉換當中,對於半導體和無人駕駛板塊,大家都比較熟悉,但對於可降解塑料
  • 國內產能將翻番 多個企業紛紛布局 生物可降解塑料迎發展風口
    據了解,2019年8月,康輝石化和大連理工大學合作,自主研發「PBS類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生產配方,並在今年年初投資建設,並於12月25日順利投產。相關負責人表示,康輝石化年產3.3萬噸PBS類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項目落成,標誌著恆力石化進軍可降解塑料市場,其聚酯業務板塊產能結構升級與規模工藝優勢也將更明顯。
  • 全面限塑令倒計時,上市公司搶灘百億可降解塑料市場
    12月1日起,《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意味著海南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當日,A股可降解塑料板塊全面走強,金丹科技大漲13.55%、丹化科技封板。我國實施全面限塑令已進入倒計時。
  • 可降解塑料成行業「新寵」
    北極星固廢網訊:當前,全國範圍的限塑路線圖再進一步,新版「限塑令」將改變一次性製品的消費業態,一種被稱為「不用處理就能自動消失」的可降解塑料給資本市場帶來劇烈震動,博得了市場關注並不斷升溫,成為行業「新寵」。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隨著新版「限塑令」對塑料製品禁止使用時限的臨近,塑料製品產業將經歷新一輪陣痛。
  • 農用薄膜管理辦法9月起實施 可降解塑料再受關注(附股)
    為激勵各方參與農用薄膜回收,完善回收利用的措施,《辦法》提出,一是鼓勵研發、推廣農用薄膜回收技術與機械,因地制宜、多措並舉開展廢舊農膜回收再利用;二是鼓勵和支持生產、使用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三是支持廢舊農用薄膜再利用企業按照規定,享受用地、用電、用水、信貸、稅收等優惠政策,扶持從事廢舊農用薄膜再利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企業。
  • 可降解材料龍頭妖氣十足,四連板後又見地天板
    文 | 財聯社 唐葉天一個月內,可降解塑料龍頭丹化科技股價已自年內最低點漲逾七成,並在近幾日頻頻因漲幅較高登上龍虎榜,三連板時其公告稱,前11個月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銷售額佔營收比重很小。 四連板時,其再提示風險稱,PGA項目仍處於中試階段,尚未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要求。
  • 可降解材料龍頭妖氣十足 四連板後又見地天板
    財聯社12月4日訊,一個月內,可降解塑料龍頭丹化科技股價已自年內最低點漲逾七成,並在近幾日頻頻因漲幅較高登上龍虎榜,三連板時其公告稱,前11個月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銷售額佔營收比重很小。 四連板時,其再提示風險稱,PGA項目仍處於中試階段,尚未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要求。
  • 北京治塑五年計劃發布:可降解塑料賽道前景愈發明朗 關注龍頭企業
    《意見》中指出,限塑政策將分三階段執行,要求到2020年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率先開展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同時推廣替代品;到2025年,我國塑料汙染將得到有效控制。此後各省市開始密集出臺《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