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鴻高科:積極布局可降解賽道 PBAT60萬噸擬明年開始逐步投產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發布易

近年來,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續上升,對環境汙染治理帶來新的挑戰。據估算,到2050年,全球將累計產生120億噸的塑料垃圾,造成水體和土壤的嚴重汙染。

面對塑料製品帶來的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2020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新版「禁塑令」,隨後,超過20個省份的禁塑政策相繼落地,一批上市公司在可降解塑料生產領域紛紛上馬,其中剛剛上市不久的長鴻高科(605008.SH)也以此前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項目贏得市場關注。

60萬噸產能目前為行業第一

今年10月,長鴻高科發布公告,將投建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該項目分二期進行,每期30萬噸/年,總建設周期5年,先行建設年產10萬噸最快有望2021年建成投產。

兩周後,長鴻高科發布公告稱,已與嵊州市人民政府籤訂《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書》,公告顯示,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計劃用地213畝,出讓年限為50年。

作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費國,我國每年消產生塑料垃圾3000萬噸以上,其中約500萬噸是難以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加之快遞、外賣市場快速擴容伴生更大量的替代需求。同時,傳統塑料制農用膜難以降解,殘膜可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影響農作物單位產量。中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汙染問題亟待解決。

據統計,此前已有多家企業公開表示在可降解塑料領域有新的計劃,擬投資建設或引進生物降解塑料項目。截至目前,長鴻高科PBAT60萬噸的年產能市場規模最大。

投資60萬噸可降解塑料項目的背後,是浙江省於9月11日由省發改委等9部門共同制定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辦法》在後方的支撐加碼。實施辦法中提出,可降解塑料和產品生產骨幹企業擴能項目優先列入省重點項目和重大產業項目,重點解決用地、用能等要素資源。

技術排他、一體化等優勢領跑可降解塑料賽道

分析人士指出,如垃圾分類等政策的推進一樣,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釋放亦將是一個需要時間探索和推進的過程,只有能夠率先投產並事先擁有技術壁壘和成本優勢的企業能夠享受政策趨嚴的紅利。

在11月中旬,長鴻高科出資6000萬元技術許可費與中科啟程籤訂《年產60萬噸PBAT樹脂聚合技術許可合同》,合同約定,中科啟程授予公司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PBAT樹脂聚合技術專利權及技術秘密的商業許可,用於生產和銷售PBAT樹脂產品。而據全生物降解塑料市場需求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僅浙江一省,每年至少擁有200萬噸的需求,長鴻高科在中國浙江省界區域內獨家享有該技術。

在各大企業紛紛布置新產能的同時,從需求端來看,作為新興產業,價格是制約可降解塑料銷量增長的一大因素。對此,長鴻高科曾表示,從終端市場的角度來看,由於公司一體化產業園可以實現配套下遊的薄膜、塑膠袋等終端產品生產,因此,最終的終端產品價格可以達到非一體化產業公司的一半左右。

另外,由於PBAT要求固體化運輸,一般的生產廠家購買後需高溫溶解,但一體化生產則意味著在PBAT生產出來後、固體化之前就進入了下道工序,節省了大量的能耗、運輸成本及中間廠商所賺的利潤,加之規模化優勢,最終的終端產品價格相比傳統塑膠袋將處於正常價格區間。由此,長鴻高科有望憑藉一體化優勢抹平成本增加的不利因素,帶來價格優勢,有利於產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

有業內人士表示,長鴻高科作為國內主要的TPES供應商,在行業原材料價格明顯下跌的大背景下,極大助推其環保、可持續新材料對傳統橡膠材料的完全替代,新項目建成後,會和公司現有的熱塑性彈性體產業結合形成兩條主線,雙輪驅動。

長鴻高科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企業戰略方向將始終與國家長期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在積極領軍行業技術升維、利用企業優勢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實現效益。

相關焦點

  • 升級版限塑令催生可降解需求 長鴻高科60萬噸PBAT產能項目已動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升級版」限塑令催生可降解需求,長鴻高科60萬噸PBAT產能項目已動工 塑料吸管全國禁令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升級版」限塑令的推行,催生了可降解材料的市場需求,不少公司的產能布局也明顯提速。
  • 長鴻高科籤訂年產60萬噸PBAT樹脂聚合技術許可合同
    來源:挖貝網長鴻高科(證券代碼:605008)發公告稱,近日,公司利用PBAT原料在實驗室試製全生物可降解薄膜取得成功後,與中科啟程籤訂《年產60萬噸PBAT樹脂聚合技術許可合同》,根據合同約定,中科啟程同意授予公司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PBAT樹脂聚合技術專利權及技術秘密的商業許可
  • ...長鴻高科:投資建設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
    [快訊]長鴻高科:投資建設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 時間:2020年10月11日 15:25:49&nbsp中財網   CFi.CN訊:? 投資標的名稱: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 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 ?
  • 「限塑令」調研|金髮科技6萬噸PBAT 產線擬明年上半年投產 可降解...
    財聯社(廣州,記者 徐學成 關婉怡)訊,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塑令」逐步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場關注度不斷升溫。財聯社記者近日在金髮科技(600143.SH)調研了解到,公司目前擁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能6萬噸,當前正處於滿產狀態,公司在建的6萬噸PBAT 產線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投產。但公司對「限塑令」帶來的市場空間則持相對謹慎態度,並表示會根據市場需求,適時作出調整。
  • 「最嚴」禁塑令落地,企業擴產可降解塑料搶佔千億市場
    據國信證券測算,中國可降解塑料市場約有1017萬噸的潛在需求空間,對應市場規模約1777億元(人民幣,下同)。據悉,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可降解塑料主要是以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PLA(聚乳酸)和以化石能源為原料生產的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為代表。這兩種塑料的生產較為成熟,且總產能佔比居於前列。目前國內多家上市公司已經在積極擴建可降解生物塑料產能。
  • 「最嚴」禁塑令落地 企業擴產可降解塑料搶佔千億市場
    據國信證券測算,中國可降解塑料市場約有1017萬噸的潛在需求空間,對應市場規模約1777億元(人民幣,下同)。  據悉,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可降解塑料主要是以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PLA(聚乳酸)和以化石能源為原料生產的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為代表。  這兩種塑料的生產較為成熟,且總產能佔比居於前列。目前國內多家上市公司已經在積極擴建可降解生物塑料產能。
  • 長鴻高科:堅持綠色低碳環保可回收 達到熱塑性彈性體行業一流水平
    歡迎大家踴躍提問,增進了解,同時也期待各位持續關注和支持長鴻高科的未來發展。  最後,我謹代表華西證券預祝長鴻高科本次發行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登陸主板,對於長鴻高科而言,意味著更高的追求和更大的責任,是公司新徵程的開始。我們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遇,將以此為契機,堅持科學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引領業務發展,不斷提升公司技術和產品競爭優勢,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創造更加優良的經營業績和社會效益,打造一個成長性好、回報率高、經營規範的上市公司,以此回饋廣大投資者。
  • 60萬噸全生物降解塑料產業園落戶浙江嵊州
    >10月29日, 長鴻高科公告稱,公司與嵊州市人民政府籤訂《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書》,公司年產60萬噸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根據公告,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園項目計劃用地213畝,一次規劃,分兩期實施,每期建設年產30萬噸PBAT、PBS、PBT等可降解材料柔性生產線,總建設周期為5年。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 多隻概念股漲停
    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漲停(附股)原創 郭潔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
    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據悉,北京某連鎖超市的普通塑膠袋已全部替換成可降解塑膠袋,價格由0.4元/個漲至1.2元/個。多家塑料廠商表示,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目前比較緊張,進貨困難,且價格上漲很快,幾天時間就上漲2000元。
  • 金髮科技6萬噸PBAT項目明年投產 可降解塑料預計超70%銷往國外
    更為關鍵的是,6萬噸完全生物降解聚酯合成項目正處於滿產狀態,而在建的6萬噸PBAT 產線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投產。不過,金髮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金髮科技可降解塑料大多銷往海外市場,國內市場佔比較低,可能在20%至30%。
  • 長鴻高科——打造全系列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的供應商
    王強/文寧波長鴻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鴻高科」或「公司」)於2020年8月2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簡稱:長鴻高科,股票代碼:605008。開盤即大漲44.02%,截至發稿時,收盤價為15.18元/股,公司總市值達到69.65億元。
  • 金髮科技6萬噸PBAT項目明年投產可降解塑料銷往國外
    金髮科技(600143)是國內老牌改性塑料龍頭,主要產品包括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輕烴及氫能源、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和醫療健康產品等七大類,廣泛應用於汽車、家用電器、航空航天、新能源、通訊等行業,產能規模和技術實力均屬全球翹楚。
  • 瑞豐高材擬投建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 培育新增長點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王僖3月16日晚間,瑞豐高材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布局前景廣闊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據悉,該項目的建設周期為15個月,預計2021年6月底前竣工投產。
  • 「禁塑令」下生物可降解材料迎風口,寧波企業紛紛搶奪這片「藍海」
    「禁塑」後可以替代塑料的材料迅速站上風口,尤其是為「全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為了搶奪這片「藍海」,很多科研機構和企業早就開始摩拳擦掌,寧波上市公司也不例外。10月12日,長鴻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建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
  • 「禁塑令」下生物可降解材料迎風口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禁塑」後可以替代塑料的材料迅速站上風口,尤其是為「全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為了搶奪這片「藍海」,很多科研機構和企業早就開始摩拳擦掌,寧波上市公司也不例外。10月12日,長鴻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建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
  • PBAT漲價,PLA跌價,年後降解塑料可能一貨難求
    供需兩旺,小廠進場大型資本提前上10年布局並且早已量產,現在政策落地就是收割的黃金時期,例如浙江海正、安徽豐原、金髮科技、藍山屯河、金暉兆隆、金丹科技。後知後覺的大鱷,在政策明朗的前提下也加速上馬,例如寧波長鴻高科、重慶鴻慶達、凱賽生物、山東瑞豐高材、山東睿安生物、湖南宇新股份、四川能投化學、山東聯創股份、萬華化學等一眾公司,可以預見明年後年的聚合裝置將會井噴。資本的嗅覺異常靈敏,加上整天的會議信息轟炸,刺激此前觀望的中下遊小廠家加速進場,別人能吃肉,我也要喝啖湯。
  • 禁塑政策加碼,可降解塑料迎 500 億元市場空間
    限塑政策逐步加碼,高成本仍是瓶頸:全球限塑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我國於 2008 年開始實施首個限塑令,但效果不甚顯著。可降解塑料有望迎來 500 億左右的市場規模:根據年初發改委的《意見》及農業部對農膜的管理規定,我們梳理了有望率先發展可降解塑料的領域為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 2025 年上述四個領域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達到 100 萬噸、70 萬噸、50 萬噸和 30 萬噸,合計形成約 250 萬噸的市場空間
  • 全生物降解塑料PBAT在建企業速覽(附分布地圖)
    2020年3月16日,瑞豐高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在公司現有廠區內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布局前景廣闊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目前公司該項目已完成立項、可研、安評、環評手續,正在進行土建工藝設計和施工手續辦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