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的新聞刷爆朋友圈,各位家長見識到了興趣對孩子的影響。這位小男孩從小就喜歡恐龍,在國慶期間隨父母回到通江老家,在背後的山石上發現了恐龍足跡,並準確說出了恐龍類別。
北京專家判斷,這確實是距今1.3億年前的恐龍足跡。更讓專家及家長們驚喜的是:最先發現者竟然是一位5歲的小男孩。原來小男孩從小就對恐龍特別著迷,看了特別多的恐龍資料。家長們點讚:從小培養興趣愛好,會讓他們受益一生。
之前介紹過日本恐龍繪本大師,黑川光廣的恐龍書,是《戰鬥的恐龍》系列,萌萌的畫風及豐富的科普知識,受到特別多小朋友的喜愛。最近又出了一本《ABC恐龍圖冊》,是專門針對英語的恐龍科普,是家有恐龍迷娃的佳選。
以恐龍的英文名稱首字母A開始,一直介紹到Z,共有26種不同的恐龍,孩子們可以一邊學英語,一邊認識各種各樣的恐龍。
英文恐龍名稱有含義
黑川光廣是兒童插畫師,日本恐龍繪本大師,出版的恐龍繪本銷量超過130萬冊,已經有25年之久,很多人是看著他的繪本長大的。這本《ABC恐龍圖冊》延續了黑川光廣的一貫風格,將恐龍繪製的特別漂亮,很是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這本圖冊從恐龍首字母A到Z,介紹了26種恐龍的名稱、習性等,同時延續了恐龍家族中的小角形象,多頁都有小角的身影。
比如名為Hadrosaurus的恐龍,譯名為鴨嘴龍,是一種植食性恐龍,看外觀,恐龍的喙像鴨嘴,又寬又扁,這也是名稱的由來。
譯文讓人特別容易記得英文名,及對應的恐龍特性。像名為Irritator的恐龍,譯文叫激龍,學名是「令人煩惱的恐龍」。作者黑川光廣說這個學名的由來,是科學家們發現這種恐龍的化石被修改過,當時處於煩惱的狀況。
圖冊種還記錄了這些恐龍的地點,生存時間。像激龍生存在白堊紀早期,從巴西發現的化石。
裡面的26種恐龍,都與人類大小做了比較,讓小讀者們可以更加清楚恐龍的大小。
不同地點的恐龍大不同
除了像上述這種命名方式,還科普了根據地點命名的恐龍,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世界上不同的地點,進行早期地理位置啟蒙。
像名為Fukuiraptor的恐龍,譯為福井盜龍,聽上去就像日本名,對不對?其實這種恐龍確實是在日本的福井縣被發現的,這款恐龍化石在1999年才發現,長約4.2米。
Yunnanosaurus則是一種雲南龍,發現地在中國雲南。走路時四腳著地,是植食性恐龍。利爪用來與肉食性恐龍戰鬥。
在書的後面也描述了各種恐龍的發現地,幫助孩子們理清恐龍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更加形象直觀。
每一頁的小角,總會以孩子的語氣告訴讀者們,這頁描述的恐龍有什麼樣的直觀特點。像雲南龍,小角就說:有可能是馬門溪龍的祖先。將兩種不同的恐龍進行了不同角度的聯繫。
大家都知道霸王龍稱霸恐龍界,所以在介紹霸王龍時,小角又出現了:啊,是霸王龍!太可怕了!並且做出快速逃跑、一身冷汗的形象,讓小讀者們了解霸王龍的可怕。
讓孩子了解索引,串聯知識
這本圖冊裡有個小細節,就是很多恐龍之間有聯繫,孩子們可以根據書裡的提示,找到恐龍間的聯繫,練習知識串聯。
像名為Daspletosaurus的懼龍,很多小朋友應該很熟悉,在《戰鬥的恐龍》中小角與懼龍還有一場戰鬥,這裡介紹了懼龍會攻擊鴨嘴龍、野牛龍和五角龍等,都列出了具體的頁碼。
還有的恐龍外觀相似,但種類卻不同。
比如叫Gastonia的加斯頓龍,看外觀有點像美甲龍,身體上都有很多刺。書中也說到這種恐龍像20頁的美甲龍,兩者相對比,讀者們就能發現不同之處。
同時,還能引導孩子們根據索引查找恐龍所在的頁面。
這本《ABC恐龍圖冊》介紹了26種不同的恐龍,讓小讀者們了解不同恐龍的習性、化石所在地,還能教給孩子們學習到索引。
家有恐龍迷娃,這本書一定要備。